如果苏德战争前,苏军能将兵力全部部署在斯大林防线上,战局是否会大为好转?

最凉的凉


按照问题所述即苏军主力布置于列宁格勒-莫斯科-斯大林格勒一线,放弃了整个西部地区。如此大的军事部署变动必然会改变整个苏德战局。



首先单就前期的军事角度而言,苏军主力部队如此靠后的布置,最大的益处就是避免了初期苏军的巨大损失。实际中由于苏军主力整体靠前部署(三分之二的部队布置于西线地区),导致在德军的突袭下,大量的部队遭到德军的围歼,到达莫斯科前德军已经俘虏了整整300万的苏军。所以苏军假使按照问题所述部署,完全可以避免前期这种惨重的损失,保存下来苏军的主力。

同时苏德两军的决定性会战将会在列宁格勒-莫斯科-斯大林格勒一线进行,由于西部地区苏军几乎没有留下太多的兵力,预计德军的推进将会比实际中更加快速(节省了突破苏军防线和进行两翼合围的时间,直接直线挺进),最多1个月的时间德军就可以推进到苏军的主力设防的防线一线。在这里决战将会对苏德双方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首先德军在推进到莫斯科-斯大林格勒一线后,其实际兵力不会受多大损失,但也不会再有所增加;但其补给线则增加了许多,而且这种快速的推进使其工兵和铁道兵部队根本来不及修筑足够的铁路,其部队的补给将不可避免恶化。反过来看苏军,苏军的补给线则大大的缩短,尤其是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都是重工业城市,其补给可以说是非常有利。再来看苏军的实力,在德军越过苏联国境线时苏军必然会展开大规模的动员计划,以组建更多的部队投入战斗。实际中从1941年6月22日到11月份这不到5个月的时间,苏军便已经新组建了近400个师的兵力,按照假定的德军一个月的推进时间,苏军预计可以新组建至少100个师的兵力,加上原先的303 个师,苏军总计可达403个师,兵力将不少于650万人。


也就是说在这里进行决战,德军无疑是出于极大的劣势的,无论在兵力上还是在战术上,苏军在这里的兵力兵器密度将大大增加,使得德军的突破难度也大大增加;而且德军很难在如此深的距离上做之前那种侧翼包围歼灭的战术,因为苏军兵力太庞大了,而且还会不停的增加,德军的侧翼威胁将明显放大。在这里很有可能会演变成一场消耗战,而一旦成为消耗战则德军必败无疑!

其实我个人倾向于另外一种可能,当时德军最高统帅部在发动对苏作战前,就深刻的明白在苏联最大的敌人不是苏联军队,而是那广阔纵深所造成的漫长的德军补给线。所以在一开始德军的所有计划都是围绕着以期歼灭苏军于第聂伯河以西,不再过于深入。而实际情况是德军虽然挺进到了第聂伯河一线,但是并没有歼灭掉苏军西部军队的主力,可是也不可否认的是德军已经使苏军受到了严重的损失,所以德军认为苏军已经是强弩之末,于是继续向东挺进。


而按照问题所述那样,则意味着德军一直挺进到第聂伯河一线后别说重创苏军,就连一个像样的合围战都打不成,因为根本就没有苏军主力在西部部署。即德军的战略企图是完全落空了,这将极大的影响到德军的下一步战略部署,苏军主力完好无损,甚至更加强大,而德军的“闪电战”完全落空,无论如何德军最高统帅部不会愚蠢到在补给线远远长于对手的情况下与之展开决战!

所以最可能的结果就是:德军将止步于第聂伯河一线,占据这一地利而实施战略防御,不再深入苏联内陆。并且这也是德军一开始的战略目标,一开始德军就没想占领整个苏联,只不过希望通过击败苏联的武装力量从而迫使其同德国和谈,割让出第聂伯河以西的领土给德国,从而让德国拥有足够的战略防御纵深,尤其是对罗马尼亚油田的保护!


小小狼王


即便苏联红军在战前将与德国交界的各大军区的兵力全部后撤至1939年的旧国境线上,并以旧国境线上现有的钢筋混凝土机枪永备火力点为基础,组织构筑一条配以少量反坦克炮为依托的坚固野战防御工事体系(西方国家称之为斯大林防线,而俄国人苏联官方从未使用过此称呼),战局也不会大为好转。

这是因为即便是旧国境线上的那些筑垒地域的完工状况也是十分堪忧的,而且很多设施处于半完工或未完工的状态。以莫吉廖夫—扬波尔筑垒地域为例:根据1939年1月16日,乌克兰内务人民委员部副人民委员博格丹·扎哈罗维奇·科布洛夫的报告书所示,该筑垒地域内共拥有297座火力设施(279座掩体和18座火炮半侧防暗堡),但该筑垒地域内的火力设施的所用材料在检查时已处于不良状态。在第2扇形防御带中的三处分别被命名为“岩石”、“游击队员”和“泥”的半侧防火力暗堡没有通风设施。而火炮半侧防暗堡“斯大林”、“叶若夫”、“季米特洛夫”虽然有通风装置,但风扇功率只有五千平方米/小时。许多掩体存在射界受到地形影响的问题。此外,他还发现一些严重缺陷,诸如半侧防火炮的状态、人员编制、训练水平等。关于该筑垒地域的这些严重缺陷曾一再告知基辅特别军区司令员二级集团军级指挥员铁木辛哥同志,但他没有采取任何措施。

时任乌克兰内务人民委员部副人民委员的博格丹·扎哈罗维奇·科布洛夫

而最为关键的是这些筑垒地域中的永备火力点虽然很多,但多为机枪火力点,缺乏反坦克炮,对于纳粹德国实施“闪电战”的装甲部队的打击如同“骚痒”。何况这些筑垒地域的背面是不设防的,德军装甲部队又十分善于包抄迂回战术,绕到这些筑垒地域的后方实施攻击,则守军的抵抗将迅速土崩瓦解,这个在战初的基辅防御战役中被实实在在的证明了。


如果您喜欢肥鹅的回答,请千万不要吝啬您的点赞,通通砸过来就是了。


彼得堡的肥天鹅


首先要搞清楚苏德战争爆发以后,德国军队就在苏联布防斯大林防线之前占领了很多防线沿线堡垒,导致这一防线基本丧失了战略防御功能。朱可夫在他的回忆录《回忆与思考》中谈到斯大林防线说:“旧国境线上筑垒地域永备发射点和土木发射点内武器做好战斗准备的时间搞错了。总参谋部的训令要求这些武器于战争开始后10天内做好战斗准备。而实际上许多筑垒地域早在这个期限之前就已被敌人占领。” 从地图上可以看到,斯大林防线从北部的卡累利阿地峡一直延伸到南部的黑海沿岸。1941年6月22日,德军三路集团军突然向毫无防备的苏联红军发动猛烈攻击,其中一路的作战目标就是当时的白俄罗斯明斯克。由于决策失误,坚不可摧的斯大林防线短短几天就被德军炮火摧毁,此后德军铁甲一马平川长驱直入。6月28日,德军就占领明斯克。 战争初期的失利主要原因还是苏联在战略判断上出现了失误,没有预料到德国会在没有结束与英国的战争就向东进攻苏联,以致德军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出台半年后,苏联浑然不觉,还于1941年5月1日莫斯科红场举行阅兵式纪念国际劳动节,虽然英国等国和苏联间谍多次向斯大林汇报“德国将在1941年夏进攻苏联”,但斯大林认为英国和德国的战争见分晓之前,德国还没有能力进犯苏联。他甚至怀疑这是英国间谍为了将苏联拉入对德作战的陷阱而捏造的。而且苏联此时也因为正在准备进攻德国的大雷雨计划,而没有料到德军即将进攻苏联。据俄罗斯学者鲍里斯·瓦季莫维奇·索科洛夫出版的《二战秘密档案》(俄语版于2001年出版,中文翻译版于2005年出版)一书中所描述,斯大林有一个进攻德国的“大雷雨计划”,该计划还比巴巴罗萨计划更早策划,只是由于苏联的战争准备还没有达到进攻的要求而被德国的巴巴罗萨计划先行一步。可见苏联对德国的进攻计划是完全没有防备的。 假如苏军能将兵力全部部署在斯大林防线上,也不一定能抵御德军进攻,资料显示战争开苏军装备陈旧、指挥人员素质较差、对敌主攻方向判断失误,而德军是蓄谋已久,虎狼之师,战争刚开始苏联西部66个机场就遭到猛烈轰炸,苏军半天之内就损失飞机1200架,其中800架未及起飞即被毁于机场,苏联西部城市、海空军基地、通讯设施,在德军航空兵袭击之下严重受损,边境军区指挥机构基本陷于瘫痪,德军在战争的第一天就前进了50至60公里。苏联国防委员会在战况不明的情况下,于当晚发布不切实际的命令,要求边境军区实施猛烈反击,消灭入侵之敌,这种盲目的指挥使前线战况更加恶化。而且德军进攻路线是以“闪电战”从三个方向实施迅猛而深远的突击,占领苏联的首都莫斯科、苏联第二和第三大城市列宁格勒和基辅等,即使斯大林防线的兵力再多,南北1200公里长,德军也很容易拦腰截断。但是多少来看,即使不能扭转战争初期的战局,也会比毫无准备强。



陈定定教授


这个想法真是脑洞大开哈。在西部只部署少量的兵力是要放弃广袤的西部国土吗?当时苏联主要的工业资源就在西部,那么多工厂可以不设防吗?德军入侵苏联初期,苏联虽然伤亡损失巨大丧失了西部的主力重兵集团,可是德军损失消耗同样巨大,更重要的是,苏联争到了时间,把大量机器设备向东转移,同时加紧部署完成了列宁格勒-莫斯科-斯大林格勒一线的阵地防线,德军打过来的时候锐气至少下降了一半,陷入了反复拉锯争夺阵地的消耗战,德国的资源消耗根本熬不过苏联,渐渐处于劣势了


立志成虫


从二战的实际情况看,任何坚固的防线、再多的防御兵力都不可能长时间阻挡一支占优势地位的攻势部队。何况在东线,战线可能长达四千公里以上的“斯大林防线”,如果苏军真以此防线为依托,并在此集结主力,个人认为苏军最后结局好不到哪里,只不过把原来边境附近的一个个被围歼的包围圈换到“斯大林防线”的后方而已,甚至造成局势更加险恶。

先不谈防线本身的大量缺陷, 从现实看,这么长的防线不可能处处建得坚不可摧,德军只要在防线的多个点达成突破,大的围歼战的发生是自然而然的。虽苏军有资源在防线上总体集结数倍于德军的兵力优势(这样的集结是德军所乐意看到的),但这种兵力优势注定不可靠,作用有限的。苏军当时如没能看清楚装甲机动战的威力与实质;如没有能正确认识到双方军队在战术运用、武器装备、通讯控制、兵将素质上的极大差距;如还死抱一战阵地战的思维,还自以为是,简单地以数量、地形等来判断强弱或攻守的话,更大的惨败是在所难免的。

如真发生在“斯大林防线”上对决的话,那苏德战争一战定乾坤就很可能发生。


探测卫星A


不会,因为德军是分北方、中路、南方三个集团军群向苏联发动进攻的,兵力全都部署到斯大林格勒防线德国的北路和中路装甲集群会直接拿下列宁格勒和莫斯科,进而突入乌拉尔山脉一线,从而切断苏联斯大林格勒地区无西伯利亚大后方的联系,这样一来斯大林格勒地区就失去了兵员和物资补给,集结再多的兵力也只有任人宰割的份,苏联只会败得更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