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活场景切入旅行 黑龙江旅游委玩了一次高段位传播

从生活场景切入旅行 黑龙江旅游委玩了一次高段位传播

“我们每一个人在旅行的时候,都曾有过自己的故事,

每一次的出行,我们都希望有所获,

然而,我们终究要从旅行中得到什么?”

从生活场景切入旅行 黑龙江旅游委玩了一次高段位传播

这是近日一部名为《大森林里的小夏天》影片所引发的思考,这部影片以年轻夫妻、老年夫妻、亲子、父子4组人物的故事展开,他们通过在黑龙江的游历和感受,寻到了生活困惑的答案、加深了彼此的感情、收获了旅行的意义。

影片一经发布,便引发了很多在路上和即将在路上人士的感慨和回忆。四个交织的故事,很快引发了共鸣,我们就像找到了一个情绪表达的发泄口,迫切地想要出发。

是的,这是我们所有人的故事,从这部片子中,我们可以寻找更有趣的旅行,看到自己,看到生活中的困境,所有的不快与困惑,似乎在旅行中都能找到一个完美的答案。

从生活场景切入旅行 黑龙江旅游委玩了一次高段位传播

比起单纯地贩卖旅游资源和城市景点,这支广告片不是向消费者强势推介旅游景点,而是戳中用户的痛点和泪点,同时告诉他们——“旅行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是一种精神图腾”,旅行可以治愈每个人内心的孤独和痛苦,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甚至可以发现全新的自己。而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黑龙江,不仅可以满足需要不同旅行场景和体验的游客,同时也能带来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方式。

是的,这样走心的宣传片只是2018年“黑龙江旅游委欢迎游客”的其中一隅,作为黑龙江省旅游委在今年夏季倾力打造的国内首部旅游+情感故事片,其目前已经在北京、广州、上海、郑州、济南五个城市的万达院线温暖上映,长达16分钟的同名故事片也已上线腾讯、爱奇艺、优酷等视频平台,这些都在社交媒体上获得疯狂评论和转发。

与以往掀起的“避暑旅游”营销热潮相比,黑龙江今年的这波走心营销方式在网络上很快掀起热潮,而这波高效的营销传播背后,是黑龙江旅游委对于“用户洞察”的深入理解。

洞察目标人群需求,

与不同需求游客真诚“沟通”

从生活场景切入旅行 黑龙江旅游委玩了一次高段位传播

近年来,黑龙江旅游委非常重视旅游业的发展,特别是在营销方式上不断创新,针对不同游客的需求,推出了差异化旅游产品和线路。2018年夏季,黑龙江旅游委继续延续之前的创新和突破精神,希望在跟团游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吸引更多的自由行游客,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方式来体验全新的黑龙江。

“窄小的格子间,拥挤的地铁,千篇一律的生活,每天穿梭在都市的年轻人,自由的天性被越来越压抑。”

“孤独的感受是不能共享的,但亲近,我们可以去对抗孤独。”

“我老了”“不,你在我心里一直是最初的样子”。

“我们成功的速度总是赶不上父母衰老的速度,忙碌的工作和应接不暇的社交,却让我们与父母独处时,无话可说。”

........

上面描述的生活形态代表了几类自由行游客的一些特征,可能他们内心聚集了压力和焦虑,盼望升职和加薪;可能他们想要表达和沟通,却找不到好的沟通场景;可能他们想要花更多的时间去陪伴自己的家人,却总是公务缠身抽不出出发的时间。此外,在这个目标群体里,还存在着一些年龄比较大的夫妇或者密友,他们对过去充满了回忆,想要通过旅行去重温美好。他们更倾向于有故事背景的目的地,看重的是舒适惬意并具有时代意义的场景。

从生活场景切入旅行 黑龙江旅游委玩了一次高段位传播

《大森林里的小夏天》关注的正是这些情感需渴望被满足的人群,期望解决他们的两大愿望——看清自己的内心以及在旅行中想要得到什么,在放松和愉悦的旅行中发现自我,对话自我,改变自我。

与目标受众做了一次真诚的“沟通”后,2018年黑龙江旅游委进一步强化了走心+创新+社交+娱乐的属性,将“旅行”和“人文”真正地合并在一起,鼓励游客在现实中无论遇到什么境遇,都可以通过旅行得到解决和改善。

人物故事+生活场景精准切入,

刺激想要出发的人群

从生活场景切入旅行 黑龙江旅游委玩了一次高段位传播

作为国内首部旅游+人文情感故事片 ,这是黑龙江旅游委作为省级单位,在营销市场推广上的创新和挑战,同时也是从目前旅游市场上单纯靠资源硬推广转到情感营销的一种尝试和改变。将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与深入目的地去体验慢生活的深度旅行完美融合,从而吸引消费升级中不同类型的游客。

从南到北夏季推介会的协同配合,让黑龙江旅游委在营销上显得更加积极和自信。他们精准切入不同的生活场景,直戳想要出发旅行群体的泪点。而4组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物故事也充分展示了黑龙江的魅力与美丽。她不再是很多人记忆中的冰天雪地,而是一个有自然美景,有生活态度,有人文生态的地方。通过影片,我们看到黑龙江的森林成片、湿地连绵、秀美的太阳岛、清澈的溪流、璀璨的阳光、壮丽的镜泊湖瀑布、惊艳的五大连池以及动物与孩子的和谐,这些足以构成中国最凉爽、最独特、最有情调的季节。

由于故事场景描述高度符合想要旅行人群的场景,加上几乎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人生阶段场景,受众能够轻易产生认可情绪。影片自然带出——我想和父母,和朋友,和爱人,和孩子,或者自己去黑龙江旅行,调动了想要旅行的热情。

更重要的是,此次新的营销方式吸引了媒体的关注和报道,也巧妙地拉拢了消费升级下对于慢旅行社,深体验的一部分新兴游客。

电影+旅行 新颖独特的传播方式

更强调深度品质旅游

从生活场景切入旅行 黑龙江旅游委玩了一次高段位传播

消费升级下游客对于旅行的体验,不再是过去走马观花式的景点游,而更加重视的是与自己密切相关的生活方式的一种延伸,他们标新立异且富有娱乐和探索精神。如果仅依靠旅游资源和景点介绍,可能会失去一部分对于旅行需要仪式感或者更重视自己体验的游客。如此看来,只有新颖独特、能将旅游加生活感受融合在一起的活动和营销手段,才能吸引这一目标人群。

在《大森林里小夏天》影片中,人文,感情,娱乐,旅游元素随处可见。品牌设计方面,丰富的人物形象和情感矛盾让人感同身受。此外,在这支影片中,还可以看到,黑龙江推出的一些新兴的,高品质的旅游资源,有生态自然类型,有大自然亲子类型,有高尔夫等高端类型,以及适合情侣的浪漫型。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和自己爱的人去旅行,是激发自身能量最棒的方式。”

纵观整个营销方案,黑龙江旅游委从确定目标受众、洞察用户画像和“痛点”,再到解决用户需求,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互联网思维做旅游营销的优势,成功把线上建立的联系延伸到线下,通过《大森林里的小夏天》,勾勒出丰满而人性化的品牌形象。可以预见,这部电影式的旅游推介将俘获更多自由行游客的参与,并实现进一步挖掘自由行群体消费潜力的营销目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