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化喚醒白酒的生命力

詩人余光中曾這樣寫酒之於李白,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歷史上,酒又何嘗不在其他文人文學創作中,扮演著同樣的角色呢?因酒而生波瀾壯闊的文學創造俯拾皆是,這些璀璨篇章告訴我們,白酒邂逅文化才能迸發最迷人的光彩!

用文化喚醒白酒的生命力

近日,蘇酒集團低調推出一款酒,彙集詩、書、印、酒於一身,旨在喚醒白酒的文化生命力,讓這激發文人展現無盡才華和風采的精靈兒,再添神韻。

酒與文化結合,是品牌的迴歸

說到白酒和文化,淵源甚深。歷史上,酒最早是作為一種文化和禮儀的載體,《世說新語》有言“酒以成禮”,西漢魯匡則有一個更加精彩的論述:“酒者,天之美祿。帝王所以頤養天下,享祀祈福,扶衰養疾,百禮之會,非酒不行”。

在我國數千年浩瀚的文學史中,酒和中國文學有著不同尋常的親密關係,從《詩經》到漢魏樂府,再到唐詩宋詞,進而到宋元明清的雜劇、小說,酒無不穿行其中,猶如中國文人墨客的縮影,時而狂放不羈,時而倜儻風流,時而婉約,時而豪放。文化中,酒是漢風,是唐韻,是那漢字唐音中的精魂。所以說,酒和文化的結合,是迴歸。

酒與文化結合,是品牌的自信

白酒的歷史發展與中國文化相交融,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不管時代怎麼變遷,我們悠久的歷史,深厚的底蘊,都是不可多得寶貴的財富,很多傳統行業都無法比擬。白酒因為和文化的相互成就,令其成為中華民族耀眼奪目的文化瑰寶。

中國酒文化從古至今,不僅在文學上有著卓越貢獻,甚至有賴於中國文人的勤奮,還對酒文化進行了總結和推進,有關酒的著作源源不斷,《酒經》、《酒箴》、《酒史》等,許多關於酒的論著成為世界研究“酒”歷史的重要素材。從以酒載道,到以酒論道,中國古代文人把中國白酒推向了世界其他酒類無可比擬的高度。因此,可以說酒和文化的結合,是自信。

酒與文化結合,是品牌的責任

瞭解我們洋河的人都知道,洋河的綿柔,不只是白酒的一種風味,從文化角度來講,是一種基於道家思想“以柔克剛”的處世哲學,也是一種基於儒家思想“折中調和”的中庸之道。著名學者、北京大學教授孔慶東認為“綿柔兩個字是中國文化之魂,綿柔是傳統文化結合中國白酒的創造性表達。”

事實上,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綿柔只是白酒文化的一部分,白酒在不同地區和文人的牽引下,演繹出了不同流派,每個流派都有他獨特的文化魅力等待著被發覺。所以我們有責任去承擔企業之於白酒,之於文化的時代角色,這是我們的使命。所以說,酒和文化的結合,是使命。

在這裡,我真誠的向大家推介我們這款文化藝術酒,它展現的不僅是我們蘇酒集團的深厚文化底蘊,也是我國深厚文化底蘊。它還是我們品牌通過文化打造,反映國家文化厚度的集大成者。這一款產品,瓶體上分別由蘇派書法四大名家的書法作品構成,集詩、書、印、酒為一體,渾然天成,盡顯文化美。

容我再次強調,歷史裡白酒從來都不只是飲品,更是文化食糧,當下我們太看重白酒能釋放壓力,太在意白酒的社交功能,而忘了白酒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現在,白酒需要琴棋書畫的閒暇,白酒需要詩詞歌賦的昇華,白酒需要筆墨紙硯的風雅。在這裡,借我們這款新品發佈的機會,我真誠的倡議,我們攜起手來,用文化為過去白酒純真底色的歷史吟唱,用文化為現在白酒意氣風發的時代描邊,用文化為未來白酒飄香海外的使命鼓勁。同時,讓我們一起用文化喚醒白酒,釋放白酒最純美的樣子,釋放白酒最迷人的魅力,釋放白酒最靈性的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