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我不想住在城中村了!

幾年前,小魚君剛來廈門的時候去了一個親戚家。下車之後,走了挺長一段路才到她的住處。那裡高樓密集,一樓藏著各種各樣的小店。樓宇小巷錯綜複雜,一不小心就迷路了。路邊堆積一處的垃圾,密密麻麻糾纏不清的電線,夾雜而來的各種聲音,抬頭只看得到樓宇縫隙中的“一線天”。那是城中村給小魚君最初的印象。

對不起,我不想住在城中村了!

據統計,2017年廈門市常住人口已經達到401萬人。而在這401萬人中,擁有廈門戶籍的人口只有211.15萬。也就是說廈門至少有一半的廈漂。而這些人有很大一部分都居住在城中村。說到廈門的城中村,很多人都會想到何厝、鍾宅、蔡塘、金山、後埔......城中村裡除了少部分的本地居民,其餘的大部分都是“廈漂族”。他們當中有初來的務工者,也有來了廈門七八年的“資深”打工族;有小年輕,也有拖家帶口的。城中村雖然環境比較差,但是它勝在房租較低,基本的生活配套齊全,不少城中村都配有小型的菜市場、水果攤......而且交通便利,出門隔了幾條馬路可能就是繁華的鬧市。

因此城中村成了很多“廈漂族”的棲身之所。有的魚友在城中村裡住的不亦樂乎:@銀星:城中村有什麼不好,蔡塘有公園有超市,最主要是夜市到天亮。

@珍政精彩:我也住城中村,一層就我一家套房,整幢就租兩戶人家,衛生整潔,房東人又好,關鍵是生活便利,而且房租也便宜。我自己的房子目前還沒去住,都捨不得搬離租住的地方了。不遠就是高樓大廈—我辦公的地方,天天走路上下班,好知足的生活。但也有魚友不想住在這裡:

@開花了:8年了,一直住城中村,沒別的原因就是為了省錢,為了能早點買房子。這樣的日子其實也沒什麼不好,因為有所期待。現在我懷二胎了,但是我很煩躁,越來越受不了城中村的吵雜,越來越受不了衛生間連洗衣機都放不下,討厭很多蒼蠅和小強,8年都沒有空調我們也過來了,在這麼簡陋的單間裡也把大寶帶大了。但是我現在卻受不了這些了,是我變了,不知道為什麼會變這樣,而且變得莫名其妙,奮鬥了8年,眼看目標越來越近了,而我卻越來越沒有耐心了,接下去不懂該怎麼過。

@冰城:我住了四年的城中村,現在決定要改變了。城中村的人來來去去,每年都有人搬進來,也有很多人從這裡搬出去。小魚君採訪了身邊幾個搬離城中村的朋友,看看他們現在過得怎麼樣?曾經與城中村又有怎樣的故事?1凌林 26歲來廈門3年了,之前一直住在西潘城中村。一個月房租加水電差不多700塊,一張床、一張書桌,自己買了一個簡易的衣櫃,差不多就是我的全部家當。房間常年都曬不到太陽,最讓我受不了的是,實在是太吵了,隔壁是一大家子,哭鬧聲吵架聲,不是吵到睡不著,就是天沒亮就被吵醒了。想著升職了,也有點積蓄。今年就跟同學在仙嶽一個小區合租了套房。從西潘搬出來的那天,心情很複雜,好像一直在期盼這一天,又突然有點懷念。現在的房租比之前貴了一倍多。但是真的很安靜,一覺到天亮。而且陽臺可以曬到太陽,週末自己還會在廚房做點吃的。從城中村到小區很多魚友都有這樣的經歷。

對不起,我不想住在城中村了!

對不起,我不想住在城中村了!

@大久久:我們之前也是住在城中村,現在孩子快2周了。我的工資收入不穩定,老婆沒上班。為了孩子以後的生活習慣,咬咬牙硬搬到小區租個套房。

@shuiguowuhen:結婚住了兩年城中村,老婆受不了去年搬去租小區了,現在月租將近四千塊。她上班近了,住得舒服多了,心情也好。

@wjppp:70平電梯小兩房,有小區物業管理和環境,傢俱家電俱全,也就3000元,生活品質高了幾個檔次。有人說,城中村就像圍城一樣搬進來的人想搬出去搬出去的人不想再回來如果可以的話誰不想住的好點特別是地鐵開通之後有的人寧願搬去島外居住

@sinoytool:島內單間600塊,島外可以租個一房一廳的了。

@鎖藝王子:島內租一間,島外租一套,懂嗎?2大熊 29歲來廈門5年,搬了4次家。最開始住在蔡塘,一間500塊的小單間。後來跟女朋友換了大一點的單間,中間因為工作又搬了2次家,最後在何厝租了個一房一廳的鐵皮屋,一個月1000塊左右。頂層的鐵皮屋一到夏天就非常熱。好在還有個比較大點的陽臺,女朋友還在那邊種了棵葡萄。今年終於搬來了集美的新房。家裡幫忙付的首付,按揭和裝修自己出錢。女朋友也變成老婆了。結婚的時候買了輛車,現在每天開車去島內上班。雖然每天要早起一個小時,但是終於不用在廈門租房了。城中村就像是很多人的“起點”他們曾“寄宿”在這裡最後又在廈門紮根

就像魚友@西紅柿雞蛋:我在前埔村住了15年苦盡甘來,現在該有的都有了3海洋 33歲08年來廈門,在後埔租了400塊的單間。自己買了空調、熱水器,房東很好,幾年都沒怎麼漲過房租。後來老婆和孩子來了,換了個一室一廳。去年,因為小孩上學,積分入學沒選上。私立的學校學費一年就要好幾萬,實在是付不起。綜合考慮了一下,一大家子就回老家了。現在我們在鎮上開了個小麵館,生意還行。只是我和老婆兩個人忙前忙後的很累。雖然老家的教育比不上廈門,但是一家人總歸是在一起。每年可能都有人因為小孩上學不得不帶著孩子回老家但是在城中村接納了所有想來廈門嘗試的人4小靜 24歲去年畢業,在湖裡高新技術園找了份工作,於是就近在鍾宅租了個600塊單間。雖然只是隔了條馬路,鍾宅跟外面就是兩個世界。生活氣息很濃,樓下是一排的店面,大排檔、服裝店、鞋店......那條街就跟我們鎮上趕集時候一樣,整天鬧哄哄的。今年,跟著親戚一起來深圳發展了,住進了另一個城中村,環境相差不大。生活跟之前相比,更忙碌了。每天早上從7點開始,就有大批的上班族從這裡湧向車站。我不想住在城中村,可是微薄的薪水只能先這樣養活自己。從這裡的城中村搬走了也可能住進了另一個城中村城中村被很多人“嫌棄”但是這裡的確給了我們更多的生存空間讓我們得以掙扎喘息

@請叫我陳大錘:畢業5年,雖然住小區沒啥壓力,可是想到自己連女朋友都沒有,買房子的首付也還沒湊到,好像沒啥資格住更好的條件,還是把錢存下來,早點買房,早點解脫,晚一年買,指不定房價又高到哪裡去了。城中村是一個令人愛恨交織的地方它包容,為異鄉人提供了便宜的容身之所它也侷促、髒亂,讓人倍感都市生活的壓抑初來乍到時,事業低谷時我們在城中村被這個城市裹挾著前進成為更想成為的自己住在那裡的人都有著或大或小的夢想離開的人可能並不會想要再住在那裡但一定會記得在那拼搏過的日子。

對不起,我不想住在城中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