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上課總是沒時間進行課堂練習?每次都是講完內容就下課了?

黑洞之視界


看了很多朋友回答這個問題的答案!我覺得還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課堂設計方面的原因!一堂好課不是看老師講得多麼精彩,而是要看學生學得多麼實在!如果在設計時只注重教師的講而忽略了學生的練是肯定不好的!我們在設計課堂的時候,就要善於去抓住重難點,及時去突破!然後就放手讓學生去訓練!只有訓練到位了,才能真正做到落實!

第二,課堂教師主導學生主體把握方面的原因!我們知道,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重在導,就像拍電視電影一樣,導演重在導而不是去當演員表演!學生呢,最主要的是演出!這個時候就需要教師能站在導演的角色去處理!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邊講邊練,就不會出現學生沒時間練習的情況了!

第三,教學方法方面的原因!我們有很多老師都犯了一個錯誤就是滿堂灌!這樣不僅學生聽得疲倦,就是老師也會感到勞累!力也使了戲卻不好看!這就是方法的問題!我們常說要運用啟發式教學!重在啟發引導!那麼每節課都要重視教法,每個知識點也要滲透教法和學法!比如新授、複習鞏固、開展活動、激發思考、合作探究等,都要把環節想到位!在上課的時候靈活運用,課堂就能有板有眼有條不紊了!

當然,每個教師都有自己的方法,無論這法那法只要學生有所收穫就是好辦法!


平湖點評


課堂時間緊張,原因很多,下面給出幾個改善措施。

1.落實五不講

學生沒預習不講,學生會的不講,能討論的不講,偏題怪題不講,講了也不會的不講。

2.增強時間觀

課堂的每一個環節都分配合理的時間,備課時就要有設計,不斷增強時間觀念,控制在規定時間講解,一切為教學服務,不要扯一些無關緊要的東西。


3.備課不放鬆

課前充分備課,每個環節都做到心中有數,便能大幅壓縮授課時間。

4.投放前置題

課前投放前置問題,鋪墊基礎知識,降低學習難度,加快學習進程。


質力課堂


上課沒時間進行課堂練習,我也經常有這樣的情況,我來說說原因。

一、複習太多

總想認真複習,通過作業或者考測發現了許多知識盲點和方法思路問題,想借助課堂複習環節加以解決,求其放心。無奈問題有點多,難度有點大,不知不覺中,時間過了一半,後面再上新課內容,哪還有時間進行練習。


二、新授太多

有時貪戀“多多益善”,一堂課準備了很多新授內容,高估了學生接受能力,把學生當做容器,一廂情願地灌啊灌。新知對於學生而言,本來就很難,加上孩子注意力和思維活躍性有一定時限,等孩子們明白,下課時間已到。

三、“生成”太多

為了體現課程的開放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新的教學理念主張課堂教學的生成性。即有些知識不直接告訴,教師要利用啟發、引導、演示等,組織生自主、合作、探究,參與知識的建構過程。有時突然發現一個“思維火花”或者大家感興趣的話題,立即藉機拓展延伸,“剎車”不住,信馬由韁,等到回到計劃的內容時,時間已經花完了。


四、評價太多

有時候突然興趣大發,滔滔不絕地談論自己的“輝煌人生”和“奇思妙想”,試圖啟發激勵學生。有時發現孩子們作業和學習態度不端正,從學習意義、到感恩家長、到自身臉面、再到能力和水平見證等,“循循善誘”“情理兼備”,試圖打動人心,勸告學生好好學習,結果時間消耗掉了,卻只感動了自己。還有,課堂中發現有人開小差、做小動作、惡作劇,停下講課,“專項”處理,大發雷霆,訓誡懲罰,“殺一儆百”,最後忘記了上課。


五、備課不充分

沒有釐清重難點,沒有設計好掌握要點的方法,沒有計劃好各個教學環節的時間分配和過渡銜接,導致課堂上“臨場發揮”“自由發揮”,有時遇到問題甚至卡殼蒙圈,在組織語言上也是磕磕絆絆。備課不充分,少了環節設計和語言組織,少了課堂把控和學情分析,也少了預設以及可能發生問題的預判,導致上課效率低下,耗時耗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