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我不想住在城中村了!

几年前,小鱼君刚来厦门的时候去了一个亲戚家。下车之后,走了挺长一段路才到她的住处。那里高楼密集,一楼藏着各种各样的小店。楼宇小巷错综复杂,一不小心就迷路了。路边堆积一处的垃圾,密密麻麻纠缠不清的电线,夹杂而来的各种声音,抬头只看得到楼宇缝隙中的“一线天”。那是城中村给小鱼君最初的印象。

对不起,我不想住在城中村了!

据统计,2017年厦门市常住人口已经达到401万人。而在这401万人中,拥有厦门户籍的人口只有211.15万。也就是说厦门至少有一半的厦漂。而这些人有很大一部分都居住在城中村。说到厦门的城中村,很多人都会想到何厝、钟宅、蔡塘、金山、后埔......城中村里除了少部分的本地居民,其余的大部分都是“厦漂族”。他们当中有初来的务工者,也有来了厦门七八年的“资深”打工族;有小年轻,也有拖家带口的。城中村虽然环境比较差,但是它胜在房租较低,基本的生活配套齐全,不少城中村都配有小型的菜市场、水果摊......而且交通便利,出门隔了几条马路可能就是繁华的闹市。

因此城中村成了很多“厦漂族”的栖身之所。有的鱼友在城中村里住的不亦乐乎:@银星:城中村有什么不好,蔡塘有公园有超市,最主要是夜市到天亮。

@珍政精彩:我也住城中村,一层就我一家套房,整幢就租两户人家,卫生整洁,房东人又好,关键是生活便利,而且房租也便宜。我自己的房子目前还没去住,都舍不得搬离租住的地方了。不远就是高楼大厦—我办公的地方,天天走路上下班,好知足的生活。但也有鱼友不想住在这里:

@开花了:8年了,一直住城中村,没别的原因就是为了省钱,为了能早点买房子。这样的日子其实也没什么不好,因为有所期待。现在我怀二胎了,但是我很烦躁,越来越受不了城中村的吵杂,越来越受不了卫生间连洗衣机都放不下,讨厌很多苍蝇和小强,8年都没有空调我们也过来了,在这么简陋的单间里也把大宝带大了。但是我现在却受不了这些了,是我变了,不知道为什么会变这样,而且变得莫名其妙,奋斗了8年,眼看目标越来越近了,而我却越来越没有耐心了,接下去不懂该怎么过。

@冰城:我住了四年的城中村,现在决定要改变了。城中村的人来来去去,每年都有人搬进来,也有很多人从这里搬出去。小鱼君采访了身边几个搬离城中村的朋友,看看他们现在过得怎么样?曾经与城中村又有怎样的故事?1凌林 26岁来厦门3年了,之前一直住在西潘城中村。一个月房租加水电差不多700块,一张床、一张书桌,自己买了一个简易的衣柜,差不多就是我的全部家当。房间常年都晒不到太阳,最让我受不了的是,实在是太吵了,隔壁是一大家子,哭闹声吵架声,不是吵到睡不着,就是天没亮就被吵醒了。想着升职了,也有点积蓄。今年就跟同学在仙岳一个小区合租了套房。从西潘搬出来的那天,心情很复杂,好像一直在期盼这一天,又突然有点怀念。现在的房租比之前贵了一倍多。但是真的很安静,一觉到天亮。而且阳台可以晒到太阳,周末自己还会在厨房做点吃的。从城中村到小区很多鱼友都有这样的经历。

对不起,我不想住在城中村了!

对不起,我不想住在城中村了!

@大久久:我们之前也是住在城中村,现在孩子快2周了。我的工资收入不稳定,老婆没上班。为了孩子以后的生活习惯,咬咬牙硬搬到小区租个套房。

@shuiguowuhen:结婚住了两年城中村,老婆受不了去年搬去租小区了,现在月租将近四千块。她上班近了,住得舒服多了,心情也好。

@wjppp:70平电梯小两房,有小区物业管理和环境,家具家电俱全,也就3000元,生活品质高了几个档次。有人说,城中村就像围城一样搬进来的人想搬出去搬出去的人不想再回来如果可以的话谁不想住的好点特别是地铁开通之后有的人宁愿搬去岛外居住

@sinoytool:岛内单间600块,岛外可以租个一房一厅的了。

@锁艺王子:岛内租一间,岛外租一套,懂吗?2大熊 29岁来厦门5年,搬了4次家。最开始住在蔡塘,一间500块的小单间。后来跟女朋友换了大一点的单间,中间因为工作又搬了2次家,最后在何厝租了个一房一厅的铁皮屋,一个月1000块左右。顶层的铁皮屋一到夏天就非常热。好在还有个比较大点的阳台,女朋友还在那边种了棵葡萄。今年终于搬来了集美的新房。家里帮忙付的首付,按揭和装修自己出钱。女朋友也变成老婆了。结婚的时候买了辆车,现在每天开车去岛内上班。虽然每天要早起一个小时,但是终于不用在厦门租房了。城中村就像是很多人的“起点”他们曾“寄宿”在这里最后又在厦门扎根

就像鱼友@西红柿鸡蛋:我在前埔村住了15年苦尽甘来,现在该有的都有了3海洋 33岁08年来厦门,在后埔租了400块的单间。自己买了空调、热水器,房东很好,几年都没怎么涨过房租。后来老婆和孩子来了,换了个一室一厅。去年,因为小孩上学,积分入学没选上。私立的学校学费一年就要好几万,实在是付不起。综合考虑了一下,一大家子就回老家了。现在我们在镇上开了个小面馆,生意还行。只是我和老婆两个人忙前忙后的很累。虽然老家的教育比不上厦门,但是一家人总归是在一起。每年可能都有人因为小孩上学不得不带着孩子回老家但是在城中村接纳了所有想来厦门尝试的人4小静 24岁去年毕业,在湖里高新技术园找了份工作,于是就近在钟宅租了个600块单间。虽然只是隔了条马路,钟宅跟外面就是两个世界。生活气息很浓,楼下是一排的店面,大排档、服装店、鞋店......那条街就跟我们镇上赶集时候一样,整天闹哄哄的。今年,跟着亲戚一起来深圳发展了,住进了另一个城中村,环境相差不大。生活跟之前相比,更忙碌了。每天早上从7点开始,就有大批的上班族从这里涌向车站。我不想住在城中村,可是微薄的薪水只能先这样养活自己。从这里的城中村搬走了也可能住进了另一个城中村城中村被很多人“嫌弃”但是这里的确给了我们更多的生存空间让我们得以挣扎喘息

@请叫我陈大锤:毕业5年,虽然住小区没啥压力,可是想到自己连女朋友都没有,买房子的首付也还没凑到,好像没啥资格住更好的条件,还是把钱存下来,早点买房,早点解脱,晚一年买,指不定房价又高到哪里去了。城中村是一个令人爱恨交织的地方它包容,为异乡人提供了便宜的容身之所它也局促、脏乱,让人倍感都市生活的压抑初来乍到时,事业低谷时我们在城中村被这个城市裹挟着前进成为更想成为的自己住在那里的人都有着或大或小的梦想离开的人可能并不会想要再住在那里但一定会记得在那拼搏过的日子。

对不起,我不想住在城中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