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良陶让一时,宫中艳说大彬壶”

“明代良陶让一时。”

“宫中艳说大彬壶。”

“时大彬之物如名窑宝刀。。。”

关于一代名陶时代彬的赞誉,比比皆是,不绝于耳。然而,这位杰出的紫砂艺人究竟生于何朝,卒于何代?却是众说纷纭,迄无定论。这对于意列为非遗的紫砂文化研究领域来说,是一个莫大的讽刺。在下不才,斗胆提出时大彬生卒年考之我见,与专家学者及紫砂爱好者商榷。

关于时大彬的生卒,紫砂文化研究界有以下四种说法:

一:万历间人(周高起,吴骞,李景康-张虹)

二:万历元年人(徐鳌润)

三:嘉靖末年人(徐秀棠,韩其楼)

四:嘉靖初年人(宋伯胤)

“明代良陶让一时,宫中艳说大彬壶”

“明代良陶让一时,宫中艳说大彬壶”

“明代良陶让一时,宫中艳说大彬壶”

“明代良陶让一时,宫中艳说大彬壶”

柳州市博物馆所藏“大彬款菊花饰瓜棱形紫砂壶”

一代紫砂宗匠时大彬,号少山,宜兴人。宋尚书时彦裔孙,时朋之子。是中国紫砂工艺史上成就极高的壶艺大师,关于时大彬的生卒年月,在文献材料中尚未发现。但从《许然明先生疏》以及有关他与松江陈继儒(1558—1639)、太仓王世贞(1526—1590)等人的交往看,时大彬可能生于嘉靖初年(1522),死于万历三十二年(1604)前后,应是明代万历间人。时大彬在当时就已享有盛名。当时的制陶业即有“壶家妙手称三大,盖时大彬,李大仲芳、徐大友泉也”,在制壶风格上,一脱尘俗,不求工巧雕琢,而以流畅灵活、优雅悦目、别出心裁见长。

“明代良陶让一时,宫中艳说大彬壶”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时大彬梅花壶

传世的大彬壶与大彬本人的史传一样,至今仍有许多谜团,再加上“名高价重”,传说纷纭,将这位被誉为一代“良陶”的匠师及其作品装扮得更加神秘,使人很难识破其“庐山真面目”。

“明代良陶让一时,宫中艳说大彬壶”

卢维祯墓出土-时大彬鼎足盖圆壶

时大彬虽是明代紫砂名家,但留下的作品却很少,这件紫砂壶尺度并不大,却线条洗练,气魄宏大,使人们从有限的造型体量和空间,感受到广阔的艺术的威慑力,也领略到艺术的无限性,对于我们研究紫砂工艺及其历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明代良陶让一时,宫中艳说大彬壶”

时大彬制-调砂提梁大壶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明代良陶让一时,宫中艳说大彬壶”

明时大彬制圈扭壶,西泠印社2010年秋季拍卖成交价:RMB1,344万元

“明代良陶让一时,宫中艳说大彬壶”

无锡明清墓出土"时大彬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