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數仍有下探新低的風險,但不妨礙我們建倉試錯

指數仍有下探新低的風險,但不妨礙我們建倉試錯

目前指數已經進入到了橫向窄幅震盪的局面,在技術上是典型的暴跌整理階段,7.9日開始的這種窄幅的波動由於上下空間較小,一般持續不了很長時間就會選擇向上或者向下的路線,是繼續場外觀望,還是勇敢進場試錯?

提早進場建倉,可以從頭開始吃利潤,不會踏空,但是也要承擔一定的風險,這些都不是絕對的,不是說認為時機到了,就梭哈進去賭博。就像前幾天有位朋友留言,說我一直看空了這麼久,什麼時候能在文中看到“可以進場”?這個問題不好回答,因為假設的條件是絕對的上漲時機已經到來,如果你習慣右側交易,是需要等待的;但是如果你習慣左側交易,早就可以進場撿便宜了。

如果假設做右側的交易,那麼現在還不是大舉建倉的時候,因為信號還沒到,但是不妨礙我們可以建倉。這是不矛盾的,右側交易也要針對現階段的情況做策略,你就要想清楚是做穩健的風格還是偏激進點的,如果想要穩定一些的,就要等待放量、趨勢形成等一些技術特徵,這樣有可能會錯過一些利潤,也有可能當技術信號出現後,又轉頭向下,來回反覆的被打臉,但是在資金使用主動性方面佔有優勢,持有籌碼可以隨時止損;如果採用激進的策略,不想放棄現階段的波動利潤,那麼現在就可以輕倉進場了,進場並不是漫無目的去找,也是需要看到邏輯並作出預判的。

指數仍有下探新低的風險,但不妨礙我們建倉試錯

進場的標誌,是在這段時間能否看到產生利潤的邏輯。今年從3月23日開始,在保險、銀行、煤炭等權重股下跌之後,指數開始企穩併產生了主線:3.26日開始的國產芯片和5G,持續了10個交易日左右,包括中間還受到隔壁鄰居的挑釁,進一步刺激這些板塊的上漲,在4.18日推向了高潮,芯片板塊大漲7.50%,當天的成交總額達到了548億,這是芯片板塊的天量了,也是到頂的標誌,這條線也就基本結束了。

隨後進入到今年的5月份,最開始發酵的是填權行情,雖然是短線炒作,但是也多點開花,5.7日—5.10日連續4個交易日的上漲後,才慢慢的退出人們的視野,但是賺錢效應已經體現出來了,整條線走的非常順暢,也非常好捕捉。

5月10日之後,市場再無明顯的主線,雖然大消費板塊有兩天的迴光返照,但是無濟於事,沒有主線、前期上漲的主要推動力權重、消費股又面臨著籌碼換手,但是沒有承接,恐慌開始蔓延,後面的暴跌隨後就發生了。

通過以上可以看出,第一次下跌過後(我們年後共經歷了兩次下跌)經歷了1個月左右的振盪期,分別出現了芯片和填權兩條線,這是有明顯的賺錢效應的,當主線消失,沒有承接的時候,又發生了第二次的暴跌。現在我們面臨著同樣的狀況,市場剛經歷過暴跌,鋼鐵為首的週期股和醫藥為代表的消費股已經露出輪動的痕跡,指數如果能伴隨著主線震盪,就有賺錢效應,後期是反攻上揚還是選擇繼續進行第三次暴跌,對現在的我們來說不重要,因為市場選擇的方向我們預測不到,但是可以預判到如果發生暴跌,前提一定是主線消失,市場失去了承接,隨後恐慌情緒的積累再到最後的爆發。

我們做股票到最後,其實就是追尋一種確定性,是在某個階段可以預判的走向,做對了,拿走盈利;做錯了,一刀止損。現在正在經歷第二次下跌後的震盪整理,要做的就是看現階段是否有確定性的方向,這才是決定你是否入場的標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