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菜餚中的奇特野味

唐朝是一個貨真價實吃貨的年代。大家平時吃吃烤羊蒸豬,搭配面片湯麵餅子,算是正常伙食。

但總有些人不甘於這麼平淡重複,希望搞出一些花樣。於是,野味就順理成章的成了唐人奇特飲食的重要補充部分。

蜈蚣,蟑螂,孔雀,大象這些小的大的動物都列在了名單之上。


1. 根據《南越志》記載,唐代嶺南,也就是廣東廣西一帶的人民喜歡吃點零食。這零食的主要材料就是當地產的大蜈蚣。這種花花綠綠的大蟲子也能吃?

當然,既然地上爬的毒蛇都可以煲湯爆炒,那大蜈蚣也沒有多大區別了。這充分說明,嶺南人民在一千年前就展現了對於飲食獨到的包容情懷

唐代菜餚中的奇特野味

人們會把抓到的大蜈蚣斬去毒牙,延背刨開,把雪白的肉給取出,切塊晾曬。如果牛肉乾的口味可以打8分的話,那蜈蚣肉乾在當時就能打到10分!

如果感覺這種吃法比較簡單,還可以用蜈蚣肉做來燒烤和湯水,可因為供貨不穩定,價格並不便宜。到了後來,人們還進化出更兇殘的吃野蜈蚣手法,那就是把加工好的蜈蚣切掉尾巴,割開尾部甲殼,用嘴湊上去——只那麼一吸——對,你猜對了,就是吸果凍那樣!

當地人大飽口福之時,這蜈蚣就只剩空空如也一張殼了。

根據記載,紅頭大蜈蚣遵照醫囑適當食用可以增強免疫力,看著現在商店街上燒烤攤裡的蜈蚣烤串,讀者們是不是覺得一種歷史厚重感也油然而生呢。

唐代菜餚中的奇特野味

參考史料: 唐劉指《嶺表錄異》引《南越志》:取其肉暴為脯,美於牛肉。葛洪《遐觀賦》:南方蜈蚣,大者長百步,頭如車箱可畏惡,越人獵之,屠裂取肉,白如瓠,稱金爭買為羹炙。《清稗類鈔》:食時,自其尾一吸而遺其蛻。


2. 至於蟑螂,對現代人來說完全是病菌和骯髒的代名詞。但唐代卻不同,在蜀地的一些唐人來看,這不過是個下酒小菜。稍稍清洗,略略清炒。端上桌一小盤,主人客人一齊下筷,你一杯我一杯,你一隻蟑螂我一隻蟑螂,不亦樂乎!

唐代菜餚中的奇特野味


3. 孔雀在唐人眼裡和一般的雞鴨鵝差別不大。獵人捕到經常做成臘肉,當乾糧餬口吃。原本想象中能上高檔宴會也沒多大可能,實在是浪費了一身好形象。

當時,皇家貴族們的園林裡,往往有飼養孔雀作為觀賞,從唐高祖李淵和他的嬪妃們開始便是這樣。雅緻的園林裡,白鶴和孔雀自由穿行,讓人頗有仙境的感覺。但在山野人家之中,吃飽飯遠遠比華麗的羽毛供觀賞更重要。在獵人農戶們眼中,孔雀就是大一點的山雞,正好用來改善伙食,一旦捉到孔雀,就只能是變成肉乾肉脯的命運。若是想著要出門幾日,便大可以隨身帶上一點孔雀肉乾,或者充作飯菜,或者贈送友人。

唐代菜餚中的奇特野味


4. 小動物跑不掉,大的也一樣。嶺南一帶盛產野象,也就是現在可以馴化的亞洲象。

唐代人們吃象也不是囫圇一整個下鍋,而只選長長的象鼻。當時唐人用陷阱捕捉野象。到手之後,割下鼻子,放在露天明火上燒烤。看到樹幹一般粗細的象鼻於火上翻滾,不知時人作何感想。

烤成之後,人們爭相取食。據說口感外香脆而內肥美。這也後來流傳的“山八珍”之一。有機會的話,不知各位朋友願不願意嘗試。不過可能會被動物保護組織給全程追殺吧。

《嶺表錄異》:“廣之屬郡潮、循州,多野象,潮、循人或捕得象,爭食其鼻,雲肥脆。”《嶺外代答》:“象肉以鼻最美,故人多謀之”。

畢竟大象這種有靈性的動物,還是讓它們在野地裡撒歡自由自在才更好啊。

唐代菜餚中的奇特野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