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盖茨比》遇上《红楼梦》和古诗词

十几年中国古典诗词、文学、哲学和历史研读经历,理工科背景出身,十几年英语教育经验,几百本英语原版书阅读积累,一套中英双语诗词绘本出版,四本英语经典名著双语注解,两本英语经典名著双语注解出版,一套莎士比亚悲剧集双语读物出版,看似“凌乱”的阅历和背景,浓缩为一套语言学习解决方案:双语分级阅读体系

一段话引发的思考:

研究阅读十几年了,创业也将近7年了,没有什么让自己觉得了不起的成就,只是身边人知道我一直以来都有一个心愿:希望可以开发出一套适合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课程体系,这套课程体系,要结合中文和英语的同步学习,要以阅读为起点和根基,带动英语学习的其它能力的提高,同事,这套体系学出来的学生,要有足够好的英语能力,用英语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所以,大家看到相关的信息,都会发给我看:

《了不起的盖茨比》遇上《红楼梦》和古诗词

《了不起的盖茨比》遇上《红楼梦》和古诗词

上面这两张图,是我的妻子发给我的,里面的内容非常好的解答了一个经常被问到的问题:英语写作到底如何学习?

《了不起的盖茨比》遇上《红楼梦》和古诗词

图片里看起来绅士帅气,眼神里透露着思维智慧的人,就是前面图片里面提到的、世界知名的英国作家杰夫·戴尔 (Geoff Dyer)。Geoff说,“很多年轻人喜欢写作,可他们根本不阅读”。这句话,放在目前的中国来说,可以改为“很多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真正学会写作,但是家长们没有足够的、有效的阅读训练,孩子们根本不可能学会真正的写作”。“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对于中文写作和英文写作,都适用。

当界面文化问Geoff,“您现在是如何教别人写作的?您认为写作是可以教授的吗?”。

Geoff的回答是:“你当然可以帮助他人写作,现在很多美国年轻人的问题是:他们喜欢写作、喜欢表达自己,可以他们根本不阅读。我成为作家之前,受到的保守学术训练是当好一个读者,而不是什么创意写作。所以我不仅给他们推荐书目,还命令他们背诵全文,都是很老套的做法,比如让学生背诵一段莎士比亚的诗歌。我大学时能背诵很多莎翁诗歌,所以莎士比亚已经变成了我血肉的一部分,就是我本身。想象如果你被恐怖组织绑架了,你没有书看,你脑袋里还有莎士比亚。”

虽然背诵莎士比亚的作品,并不适合中国所有学生。但是,Geoff的话,却让我我们更深刻的理解了语言学习中,阅读的核心地位。同时,也帮助我们深刻的认识到,想要成功掌握写作,必先学会阅读。

英语中,有一个词汇,非常准确的展示了阅读和写作在语言中的地位。Literacy,它的英文释义是the ability to read and write,翻译成中文就是读写能力。同时,这个词汇还有一个释义是精通文学。乍一看,这两个释义差别很大,不容易理解。尤其是初次背诵这个单词的人,很难真正体会出它的内涵。其实,Literacy是对应Language(语言)这个英语单词的。Language可以理解为简单的交流沟通能力。比如一个目不识丁的人,也是可以用自己熟悉的语言,和身边人进行无障碍沟通的。但是,会Language的人,不一定是文化人,也就是说,不一定有读写能力。而Literacy是指一个人具备阅读和写作能力,尤其是指具备阅读和写作文学作品能力。

明白了Language和Literacy的区别,大家就会发现,为什么很多人学习语言,尤其是外语,很多年,都没有质的突破。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一直停留在Language的层面,而没有进入到Literacy的高度。简单重复一千次平面运动,也不会让一个物体的垂直高度有丝毫变化。比无效重复更可怕的是,不知道无效重复的存在。思维的高度,往往决定行为的结果。所以,想要真正学会一门语言,必须跳出Language,进入到Literacy的层面。

如果上述的论证过程是合理的,那么,以阅读为核心展开语言学习,以Literacy能力提高为目标的课程体系,也就是合理的。至于,为什么是双语?为什么需要提升人文素养?什么是人文素养?人文素养和考试成绩有什么关系?又为什么是双语方式?这些问题,后续文章,会逐一分析清楚。思想意识上的赞同,才能转化为行为上的坚持。

引言:

目标不明确的努力,很容易变成自嗨。运动员,努力成为冠军;科学家,努力获得诺贝尔奖;写作者,努力成为畅销书作家。学习语言,或者再聚焦一点,学习阅读,应该设置一个什么样的目标呢?目标太小了,很容易达成,然后就会陷入持续学习提高的迷茫期;目标太大了,太难达成,然后就会陷入很容易放弃的窘境。我先给大家一个我设定的目标,论证过程,正文中会详细说明:自由的在双语阅读中切换,可以从情感和逻辑两大维度上理解双语文字。

我有一个教育梦想,有一天,中国的学生,站在世界的舞台上,用英文,向全世界的人们,介绍中国的文化,介绍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介绍中国人表达自己情感和逻辑的方法。让全世界的人们,更好的理解中国人!

达成这个目标,不是一句空的口号。我已经为之努力了十几年,也有了自认为可以落地的方法论。这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陈述清楚的方法论。因此,我们会用不同的文章,分主题,深入浅出的小心论证,并且每一个论证出来的方法,都会给出具体可行的方法,可用的资料,可以考核的结果。

本文的中心思想是论述清楚双语分级阅读的终极目标:自由的进行双语阅读。我们主要以《了不起的盖茨比》结合《红楼梦》和中国古典诗词阅读为例,进行展开。

正文要点:

  1. 一首唐诗,体现出的文化差异
  2. 人,为什么要阅读
  3. 一个持续了365天的阅读体验
  4. 情感(修辞)和逻辑是跨越双语阅读的两把钥匙
  5. 《了不起的盖茨比》第一章双语阅读实例展示

1. 一首唐诗,体现出的文化差异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上过小学的人,应该都知道。《静夜思》是唐朝的诗仙李白创作的。借着对月亮的描写,抒发诗人的思乡之情。

《了不起的盖茨比》遇上《红楼梦》和古诗词

月亮本是“无情”物,但是,在中国诗人的集体“努力”下,它早已化身为“柔情”的最佳代言者。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我们可以找出几百上千句包含“月”的古诗词,抛开这些诗词的创作者、创作背景和表达的情怀。但是通读这些带有“月”的诗句,无一例外,都是有着感伤、思念的“柔情”。

仅这一点,就可以体现出中国人的集体情感特性之一。月和思乡,有浓郁的中国文化特点。见“月”起“思”,也是中国人一个自然而然的心理特性。但是,对于英语国家的友人而言,他们在看到Moon(月亮)这个单词的时候,更多的是想到Night(夜晚),Darkness(黑暗),Full Moon(满月),Crescent Moon(新月),New Moon(新月),Gibbous Moon(凸月),感受到的情感则更多是Pleasant Things(美好的事情),Happy(开心),Illuminating(照亮的,有启发的)。这些情感唤起的差异,也经常被表述成一个更加抽象的词,“文化差异”。

问过一些外国朋友后,得知美国人一般在以下几种情况下,会有Homesick(思乡),Miss Friend(想念朋友)的Feeling(感觉):离开美国后,比如到了中国,吃American food(美国食物);看到Dog,会想起自己的家;看到朋友送的Present(礼物),会想起自己的朋友;看到Beach(海滩),会想起家乡;在Pray(祈祷)的时候,会想起家人。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可以明白,为什么让外国人理解中国人,比较困难吧?而让外国人理解中国文化,就更加困难。西方国家,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有着相同的根源(古希腊古罗马),有着同源的宗教(四大宗教都和犹太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有着相似的教育体系(沿袭了古罗马的博雅教育体系),所以西方人,有着彼此了解的情感和思维体系,一切构建在情感和思维之上的东西,文化、艺术、科学、社会等,都变得更容易理解。但是,中国,因其源远流长的历史,因其从未被西方国家完全征服,也从未完全征服西方国家,所以,在情感和逻辑这两个底层文化属性上,从来没有和西方真正水乳交融过。

看到这里,大家也应该明白,为什么单纯靠翻译中国古典文化的书籍,靠全世界推广中文,靠东西方旅游,是无法完成中国文化的世界性输出的原因。根基不动,表明上,做再多功夫,也无济于事。

我们可以一起看一个实例:

两部脉尽总皆沉,一命已归黄壤下。

His pulse had stopped, his spirit fled,

And the unhappy man was dead.

中文是冯梦龙和凌濛初作品中的节选,英文是杨宪益和戴乃迭的翻译。外文出版社出版。这已经算是比较经典的中国古典名著的翻译版本了。但是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出,中英文意境表达还是有很多差异的。试想,一个只看了英文翻译版的外国人,怎么可能产生情感的共鸣,又怎么可能产生对中国文化,乃至文化的真正兴趣。没有了兴趣,又谈何深度接触和理解?

文化差异的底层原因已经找到,接下来就是解决方案的寻找和试验。如果情感理解和逻辑习惯确实是构成文化差异的基石原因的话,那么通过类似情感和逻辑的双语不同表达的对比学习,就可以潜移默化的掌握文化差异。正如上文所分析,中国人看到月亮会思乡,而美国人看到家人赠送的礼物会产生相似的情感感受。在理解了这些差异之后,大家也就会慢慢感受到,双语学习的真正魅力和价值所在!

在所有的阅读材料品类中,诗词,西方叫做诗歌,是情感浓度最大的形式。

因此,我们可以给出第一个方案式结论:对比阅读双语诗词,是掌握中英双语情感差异的最佳方法。

至于掌握中英双语的逻辑差异,是一个复杂度和难度都更高的问题,需要到哲学的高度才能解决,我们用其它文章,分析解决。有一点,需要提前说明,提到哲学(Philosophy),大家不要把它想象着玄之又玄的东西。哲学,其实就是研究思维的学科,学习哲学,就是学习思维方法,也就是逻辑。

前沿部分,我们提到过,我们所分析问题,得到解决方案,都不能停留在概念和方法层面,而是要深入到可落地的程度。关于阅读中英双语诗歌,我们花了一年的时间,制作了将近100首的中英诗歌双语翻译绘本。如上文分析,大家千万不要去纠结翻译的是否足够严谨,更多的是感受不同的语言,在表达相同情感的时候,有什么差异。因为,我们阅读双语诗歌,不是想成为诗人,而是为了掌握双语的情感差异,为了做到可以在双语之间,进行自由的情感表达。

《了不起的盖茨比》遇上《红楼梦》和古诗词

《了不起的盖茨比》遇上《红楼梦》和古诗词

《了不起的盖茨比》遇上《红楼梦》和古诗词

《了不起的盖茨比》遇上《红楼梦》和古诗词

《了不起的盖茨比》遇上《红楼梦》和古诗词

《了不起的盖茨比》遇上《红楼梦》和古诗词

《了不起的盖茨比》遇上《红楼梦》和古诗词

《了不起的盖茨比》遇上《红楼梦》和古诗词

以上是《春晓》这首诗的双语绘本的Demo,一共是将近100首。

2. 人,为什么要阅读

前面我们谈到一个英语单词,Literacy,有读写能力。说的更通俗一点,就是有文化。有文化,不是可以听说的人,而是可以读写的人。而前面我们也讨论过,想要写,必须读。所以,人,为什么要阅读?答案非常简单,为了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

但是,为了成为有文化的人,是一个太高、太大的目标。人,在太高、太大的目标面前,经常会忘了初心,忘了初心,也就很难坚持到最后。试问,我们有多少人,平时在读书的时候,会经常提醒自己,我读这本书,是为了变成一个有文化的人?更多的时候,我们会说,这本是很有趣,很有用。有趣和有用,就是一个小目标。尤其是有用这一点。一个学习法律的人,要阅读很多案例,是什么动力让人坚持阅读汗牛充栋并且经常是无聊透顶的案例卷宗?不是为了成为文化人的崇高目标,而是为了考取律师资格证的有用目标。所以,在明白了阅读重要性的基础上,还必须给自己确定阅读的大目标和阶段性的小目标,才能在日积月累的坚持中,养成阅读习惯。

养成阅读习惯,比培养阅读兴趣,更有可操作性。

有很多人,尤其是代表孩子的父母,都问过我同样的问题,“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这是一个错误的命题。问错问题,往往是找不到解决问题的答案的根本原因。我不相信,一个没有阅读习惯的人,会有阅读兴趣。这不是一个蛋生鸡,鸡生蛋的问题,而是一个有确定先后顺序的因果问题。只有养成阅读习惯,才能在陆续发生的阅读成就感(比如可以读懂一本英语原版名著)刺激下,产生自发的阅读兴趣。想想中国孩子学习阅读中文吧?会不会有一个家长,先培养孩子阅读中文的兴趣,再让孩子养成阅读中文的习惯?更多时候,是通过听说环境的熏陶,让孩子打破对中文的恐惧感和陌生感,然后半哄骗半强迫的让孩子学习识字,然后阅读简单的材料,慢慢的,让孩子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然后再谈培养兴趣的问题。及时如此,也不是每个中国孩子都有阅读兴趣。但是,每个上过学的中国孩子,都可以阅读基本的中文!到了英语阅读学习的问题上,因为大部分家长自身的阅读水平也没有达到自由阅读原版书的程度,所以经常是听着没有切身感受的方法,用在自己孩子的身上,然后四处打探“如何可以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方法。同时,在这个商业社会环境下,有需求,就会有人出来满足。而满足需求的人,不会告诉提出需求的人,需求本身是错的。就像卖垃圾食品的人,只会强调食品带来的味觉快感,而绝口不提,垃圾食品的健康危害一样。

因此,培养阅读兴趣的基础,是培养阅读习惯。如果习惯不能自发产生,就借助外力去“强迫”。想想运动员,做基本功训练的过程吧!

回到为什么阅读这个话题上,经过了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阅读有两个层面的目的,一个是做个文化人,一个是为了达到最终目的而设置的阶段性目的。

做个文化人,也可以说成是提高Communicative Competence(沟通能力)。这个概念由美国著名语言学家Dell Hymes在1971年提出。此概念包含了四个维度:基本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社会语言能力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逻辑表达能力Discourse Competence,以及语言策略能力Strategic Competence。

基本语言能力讲的是阅读单词语法的学习。以前的学生经常学单词基本上就是死记硬背,把单词完全从语境当中割裂出来,背定义,背例句,背拼写。用这样方法学习的单词完全是死的,学生无法在说或者写当中灵活准确的使用这些单词。语法学习也有同样的问题。有很多学生学语法就是靠刷题,语法题做了一大堆,真的到说和写的时候,还是用不出来。通过阅读学习单词语法就可以避免这样的问题。在阅读中,文章提供了很好的语境,学生不仅可以用很自然的方式了解单词的意思,还可以学到单词之间的搭配。学生不仅不需要背枯燥的单词表,还可以在阅读的快乐中高效的学习单词。通过阅读学习语法也是同理。文章可以提供非常丰富的示范,告诉学生不同的时态和句型可以用来表达什么内容。语法在语境中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让学生不用刷题就可以学会语法的含义和使用方法。

社会语言能力讲的是如何根据读者的社会,文化,语言背景,结合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关系,和所要讨论的话题,确定如何使用语言。简单来说就对什么人说什么话。阅读是提高社会语言能力的最佳方式之一,因为所有优秀的作者在写作时必然会考虑以上列举的因素。我们可以通过了解读者和作者各自的背景,观察作者如何选择合适的内容,并使用语言恰当地,合宜地,有效地向读者传递自己的观点。这种学习也会对培养写作能力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

逻辑表达能力讲的是使用符合逻辑的方式组织和呈现信息的能力。现在是一个被电子屏幕统治的时代,这个时代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思维的碎片化,这和阅读习惯的丧失有十分重要的关系。通过阅读一篇完整的文章,或者是一本书,我们可以了解到作者对于一个观点完整的分析和阐述,从而规范和训练我们自己的思维,使之变得有连续性和系统性。因此一个喜欢阅读的人的思维必然是严密和有条理的,这个人的口头和书面表达也必然会有很清晰的逻辑。

语言策略能力讲的是使用不同的语言工具来充分和准确的表达或者描述作者想要传递的信息。很多学生发现自己虽然阅读了很多书,但是一旦遇到写作,还是写不出来。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在阅读中很多学生完全没有分析文章是怎么写的,所以读的再多,在写作的时候还是一头雾水,写出来的作品往往结构混乱,观点模糊。因此在阅读时,一定要注意观察分析文章的结构组织和作者的立意,分析作者如何使用不同的语言表和逻辑表达工具来传递自己的立意。

阶段性阅读目的的设置,有一个非常简单的办法:设置三个月内的目标。这个目标可以是一次托福考试的阅读部分,可以是读完1-3本难度适合的原版书。通过不断的强化和重复,就可以慢慢养成习惯。

3. 一个持续了365天的阅读体验

2016年,是我开始设计双语分级阅读的第一年。当“双语、分级、阅读”三个关键词一起出现的时候,大部分人,都是迷茫的。而我,想要中国的K12阶段的学生用这套方法论学习语言,首先就要“说服”家长们,这套方法是可行的,并且它的短期效率和长期效果比当时的其它方法要好。“说服”,其本质就是在人的大脑里面植入“认知认同”的过程。如果是一个新的事物,过程非常漫长,也很艰难。但是,有一个“笨”办法,就是让家长们先用这套方法学习!可是,家长们为什么要用一个自己都不太理解的方法呢,解决办法只有一个,就是提出方法的人,也就是我,身体力行的用这个方法,带着大家一起。

前面我们刚刚讨论过,阅读,是需要短期目的的。家长们通过阅读英文,要达到的目的,一定是和孩子们不同的。想来想去,我提出了“人文阅读”的理念。

人文Humanity是文艺复兴Renaissance时期的核心价值观和思想源泉,也是文学作品的中心思想。与之对应的是中世纪Medieval及以前时期的神学Theology中心论。

神学把人看成是神所统治的世界秩序的一部分,人文及之后的科学,则把人看成是自然秩序的一部分,人文主义集中聚焦在“人”的概念上。

中国的周易贲卦彖传也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儒家则说:“仁者人也”,“仁者爱人”。

人文主义或者说人道主义Humanism是1808年才出现的词汇,来自于拉丁文的Humanitas。古罗马(Ancient Rome)作家西塞罗(Cicero)使用过这个词汇。德国启蒙运动Enlightenment时代的哲学家将人文学科统称为Humanity。

十八世纪德国(German)的人文主义是对启蒙思想(Enlightenment)的“抽象的知性(Abstract Understanding)”的反抗。而启蒙思想则是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的反省。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因执着于生命个性的推崇而成就了伟大的科学(Science)和艺术(Arts)。但是基于个体生命对大自然的爱好与追逐,并没有做到抽象意义上的对内在人文的探讨。

人文阅读,涵盖自1万2千年前那图夫人Natufian开始人类文明,历经图腾崇拜,文字创造,宗教神学,黑暗时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思想启蒙,科学发展,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大战,人权平等,全球化,信息时代,环保主义,世界公民等阶段,旨在培养人的基于历史,哲学,艺术,认知,宗教等的人文思想。

建立了“人文阅读”的认知之后,我们开启了一段看似平凡,却历经波折的365天阅读之路。“用古典中文的诗词歌赋,对比理解和学习英美文学,用英美文学的日积月累来带动英语能力的自然提高”,带着这样的愿景,我们每天早晨用20分钟,一年365天,14600分钟,243小时,坚持这阅读了四本英语名著。其中的一本,就是本文的标题中所提到的《了不起的盖茨比》。

这365天,无间断的学习过程中,我经历了到美国陪妻子看病,和公司同事外出团建,大年三十回老家过年等事情,但是一直坚持了下来。一共400多位家长和学生,和我一起。项目结束的时候,我自己切身的感受到自己的阅读能力又有了很大的提高,不仅仅是英文阅读,也包括中文阅读,因为这365天里面,除了四本英语原版书之外,我们还读了整套的诗经和楚辞,半部红楼梦,上百首古典诗词和数十篇古今散文。正式这365天的坚持,然后更加坚信我们上文所讨论到的方法论:兴趣源于习惯。再次,我们要再加上半句,习惯源于坚持。前面我们提到,养成习惯,可以半哄骗,半强迫。这是真实有效的。试想,是什么动力,让一个人每天早上6:30起床,用20分钟,双语讲解英文名著?是一个强加给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因为答应了400多位家长和学生,因为每个家长支付了365元钱。就是用这样的自我逼迫的方法,让一个看上去不可能坚持下来的事情,“奇迹”般的被坚持了下来。

在这篇文章里,分享这个经历,就是希望大家明白,培养阅读兴趣很难,培养阅读习惯,却是有法可依的。

也是在这365天时间里,我深刻的体会到:

英语学习,根基在阅读,根深,养分充沛,方能枝繁叶茂。

写作之人,或有人生感悟,以随笔、诗歌之类抒发;或有知识理论,以著作、教材之类撰写;或有人文情怀,以文学、戏剧之类提炼,凡此种种。

读书之人,若先明确阅读材料之种类,作者创作之用意,文字表达之目的,必可有的放矢,阅读速度大大提升。

阅读,自古以来,便有两派争论,其一云,好读书,不求甚解;其二曰,每有会意,欣然而忘食。

实则,阅读,因目的之不同,方法必然迥异。“不求甚解”,不是没有“求甚解”之能力,而是不刻意追求其功效尔。吾等修炼阅读能力之学人,不可断章取义于前人之教会,予己偷懒惰怠之借口,荒废学业精进之时光,落得“老大徒伤悲”之感叹。

“求甚解”,需如何用力?两套方法论,殊途而同归。其一,由微观而入宏观。此方法,乃是国人英语阅读习得常用之法。先学词汇,辅助以语法,进而句子分析,段落阅读,而后文章理解,最后书籍阅读;其二,由宏观而入微观。此方法,乃古人教习子弟四书五经之法,先行跟读朗诵至数遍,不拘泥于单一文字之理解,秉承“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之哲学。

方法本无对错,因人,因时,而异尔。

“求甚解”,需何处用力?亦有两层。一为,但有“悬梁刺股”之功,必有“学成而归”之效,如单词背诵,语法规则记忆; 二为,非有“醍醐灌顶”之感,必有“混沌迷茫”之果,如逻辑思维,修辞情感。

若要真正掌握阅读能力,必须耐得住脾性,舍得出时间,兼顾宏观与微观,表面之力用足,深层之功不废。

4. 情感(修辞)和逻辑是跨越双语阅读的两把钥匙

前面我们分析得出结论,情感表达和逻辑方式是文化差异的基石原因。那么,还是按照我们一贯的主张,学习任何具体之前,搞清楚它的前世今生。

(1) 情感表达

情感表达,在阅读和写作中,一般是以修辞(Rhetoric)的形式出现。修辞在英语字典中的定义是:Rhetoric is the skill or art of using language effectively. 即有效的使用语言的技巧或是艺术,换句话说,修辞即语言艺术。修辞,其实是一个历史相当久远的概念:在西方,古罗马时期盛行的博雅教育(Liberal Arts)体系中,包括希腊罗马文文法,数学,几何,历史,地理,逻辑学和修辞学七门必修课(每日下午,还要到罗马竞技场进行体育锻炼)。

为了让大家更深入的领悟一下修辞的重要性,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于博雅教育的理解过程。2004年,我第一次接触出国留学这个事情,懵懵懂懂,很多的信息都是道听途说。当时我还在大学攻读生物工程(Biology Engineering)的学士学位,身边很多同学都在为了到美国进修博士学位(PHD)而备考托福和GRE(Graduate Record Examination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己也就随波逐流的加入了留学大军(事后证明,未加深思熟虑的选择,是对人生的放任自流)。当时,在选择大学的时候,知道了文理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和综合性大学(University)的区别,也第一次看到了Liberal Arts这个词组。2008年,我转到上海工作,辅导中国的初中生和高中生备考SSAT(美国高中入学考试之一)和SAT(美国本科入学考试之一)。在这段时期,我发现很多人把Liberal Arts翻译成博雅教育。听起来是更加清新脱俗,但是却让我越发的难解其意。查一查字典,发现Liberal Arts还可以翻译成人文学科(区别于科学Science,法律Law,医学Medicine和商业Business)。这下,更是无法理解这个词组的确切涵义了。这个疑惑,直到2014年年底,我开始阅读日本人盐野七生所著的《罗马人的故事》时,才得以彻底解开。在这套书中,我再一次读到了Liberal Arts,也知道了在两千多年前的古代,它是由七门学科构成的一个教学体系,瞬间有了“纵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豁然开朗的感觉。如果我们把这两个单词拆开来看的话,liberal(自由的given or giving freely),arts(艺术),也就是说,liberal arts代表自由的艺术。

何为自由?如何获得自由?天高任鸟飞,海阔凭水游。一个真正自由的人,是肉体和灵魂都得到解放的人。肉体的解放,就是可以跨域空间的限制,纵情山水之间,踏破万里之路。在古希腊罗马时期,这个山水指的就是环地中海一带。种族繁杂,部落毗邻,语言沟通即为一大障碍。犹若今日,世界已经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具有一定经济基础和教育水平的人,都可以自由的往返于世界各地,只要会讲英语(再过几十年,也许会讲中文也可以),几乎可以任何国家的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进行没有太大障碍的沟通。当时的世界,希腊语就是世界通用语言。除了语言的基本要求之外,想要浪迹与文明的中心,通晓地理和历史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另外,就是数学和几何知识,用以训练人的头脑。在这些都满足的情况下,逻辑和修辞,可以说是上层建筑,体现出一个自由人的教养和修养。

如果大家也认同这个分析,我们可以暂时把liberal arts理解为自由的艺术,那么修辞,在一个人追求自由的过程中,有什么意义呢?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生活在社会(Society)中,社会是由很多个社区(Community)组成,社区又是有很多个家庭(Family)组成,而组成家庭的最小单位就是人(people),人是一个需要交流(communication)和互动(interaction)的物种,而交流,究其根本,可以归纳为两种核心诉求:表达观点(opinion)和传递情感(emotion)。开门见山,平铺直叙固然是一种方法,但是,如果可以借助逻辑和修辞,让观点表达的更有力,情感展现的更饱满,不是更好?而一个真正自由的人,正如我们上面所诉,除了肉体上的自由(通过懂外语,识地理,通历史,善数学和几何可以做到),还有精神上的自由(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从这个角度来看,修辞就是一门非常重要的科目了。

有了修辞,情感表达,或是观点陈诉都会更加的雄健有力。比如说,中国古代有诗句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用比喻的修辞来表达”世人皆逐利“的观点;也有诗篇”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用拟人的修辞手段传递了”斯人已去的感伤“。

那么,修辞在学术上到底是如何定义的呢?汉语“修辞”这个词语,最早见于《周易乾文言》的“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一语中。在这句话里,“修辞”是“修理文教”的意思(唐 孔颖达注:“辞谓文教,诚谓诚实也;外则修理文教,内则立其诚实,内外相成,则有功业可居,故云居业也。”)与人的修业有关,不是今天“修辞”这个词的意思。在现代汉语里,“修辞”这个词从字面讲,可理解为“修饰言辞”,再广义一点又可理解为“调整言辞”。通俗一点来讲,修辞,狭义上就指语文字修辞;广义上包括文章的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全过程,同时也包含语文字修辞。这个解释就和英语字典中对于rhetoric的释义很接近了。简而言之,我们可以理解修辞就是为了有效表达观点和情感,运用语言,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艺术

已知的修辞手法(修辞格)有六十三大类,七十八小类:

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复喻)、倒喻(逆喻)、反喻、互喻(回喻)、较喻(强喻)、譬喻、饰喻、引喻);白描,比拟(比体),避复,变用,层递,衬垫(衬跌),衬托(反衬、陪衬),倒文,倒装,迭音,叠字复叠,顶真(顶针、联珠),对比,对仗(对偶、队仗、排偶),翻新,反复,复沓,反问,反语,仿词,仿化,飞白,分承(并提、合叙、合说);复迭错综,复合偏义,共用,合说,呼告,互体,互文,换算,回环,回文,降用,借代,设问,歧谬,排比,拈连,摹绘(分为:摹形,摹声,摹色),列锦,连及,夸张,警策,示现,双关,重言,重叠,指代,用典,引用,移用,须真(联珠),谐音,歇后,象征,镶嵌,析字,委婉(分为:迂回语、谦敬语、避讳语),婉曲,通感(移觉、移就),跳脱,转文。

在这些修辞手段里,大部分都是非语言学专业的人,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而且在实际运用中,我们不一定严格的按照狭义的学术定义来理解修辞手段。要记住,广义的修辞就是运用语言的艺术,是为了更好的表达情感。

(2) 逻辑

我们在修辞篇里面学到过,古罗马时期的博雅(Liberal Arts)教育,包括希腊文罗马文文法,数学,几何,地理,历史,修辞和逻辑七个科目。逻辑学(logic)是对思维进行训练的一个科目,在英语字典中,逻辑的定义是思考和推理的方式(the way of thinking and reasoning)。

逻辑学起源自古希腊,由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提出。在度过了蛮荒时代,进入文明时代以后,人类对于宗教(Religion)、政治(Politics)、法律(Law)和伦理(Ethics)等领域的思考就一直没有停止过。人们思考上帝(God)、自然(Nature)和国家(Country),并深信只是通过思想,就可以认知到真理(Truth)是什么。虽然在工业文明之后,人类掌握了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手段,天文、地理,甚至是对人类自身基因的研究都达到了相当发达的程度,我们也越来越相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是,在逻辑思维方面,我们依然还是延续着古人的智慧。我们依然可以从柏拉图(Plato)对话录中,感受到亚里士多德缜密的思维逻辑和强大的辩论手法。

在中国,墨子是古代逻辑思想的重要开拓者之一。他通过大量的运用逻辑方法,建立自己的政治、伦理思想,并在中国逻辑史上第一次提出了要将“辩”作为一种专门知识来学习。墨子的“辩”虽然统指辩论技术,但却是建立在知类(事物之类)明故(根据、理由)的基础上的,并有后期墨家建立了第一个中国古代逻辑学的体系。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一大批名留青史的辩士,如合纵的苏秦与连横的张仪。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口若悬河,建功立业。也形成了中国古代星光璀璨的百家争鸣之势。

现代社会,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也是有增无减。大到总统选举,小到日常与人交流,有理有据,逻辑清晰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都是一种必备的能力。逻辑学本身,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知识系统,本书不做过多的理论探讨,孙老师只是和大家分享一些我在多年研究出国英语考试的阅读部分后,归纳总结出来的一些共性问题,抛砖引玉。

逻辑学,通俗来讲,就是研究如何有理有据的表达观点和情感的方法的一门学科。类似于修辞学,是研究如何有效的表达观点和情感的方法的一门学科。逻辑加上修辞,就是为了有效的,有理有据的表达观点和情感。在我们本书所涉猎到的七大考试(TOEFL SSAT ISEE SAT ACT GRE和GMAT)中,逻辑性的题目都有涉及,尤其是GMAT(商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有专门的一组逻辑题目,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很多知名外企招聘时的笔试考试,就是借用了GMAT的逻辑题目和数学题目。

根据我们对于逻辑的通俗定义(表达观点和情感),大家要知道,逻辑的最终目的在于观点和情感的表达。因为情感表达更多时候是通过修辞(修辞也是为了表达观点和情感的)手段实现的,所以本书中,我们讨论逻辑,主要围绕如何进行观点表达来展开。在深入讨论之前,我们先学习几个有关逻辑学的专业名词:论点(opinion),论据(argument),假设(assumption),推理(inference),加强(strengthen),削弱(weaken),解释(explain)和议论过程(reasoning process)。

论点(opinion):确信而未被证明的一个观点(the expression of a belief that is held with confidence but not substantiated by positive knowledge or proof)。论点不是客观事实,有可能正确,也有可能被削弱甚至是推翻。

论据(Argument): 用来证明观点正确的陈述(a statement or set of statements that you use in order to try to convince people that your opinion about something is correct)。因为论点是还没有被证明的观点,所以需要论据来进行作证。我们在分析逻辑的时候,一般是假定论据是准确而真实的(如果考虑到论据的谬误和虚假,逻辑的分析会变得更加复杂)

假设(assumption):假定正确并可以推导出结论的论述(a statement that is assumed to be true and from which a conclusion can be drawn)。“假设”,在高级阅读考试(SAT ACT等)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点。只是记忆它的学术定义,作用不大。我们需要基于一定数量的例子,才能慢慢的体会出它的内涵。因此,我们暂时先不对“假设”做过多的论述,后面我们在实例中,再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

推理(inference):不是基于直接观测,而是通过逻辑判断和推理,从而得到结论(the reasoning involved in drawing a conclusion or making a logical judgment on the basis of circumstantial evidence and prior conclusions rather than on the basis of direct observation)。“推理”的考查,从托福到GRE和GMAT,都是重要考点。它考查的是考生是否具有基于已知信息,做出正确推理的能力。

加强(strengthen):通过提供更多推理或是证据来支持一个论点(supports an opinion by providing more reasons or evidence for it)。大家需要格外注意一点,“加强”是支持(support)而不是证明(prove)一个论点。换句话说,被加强过的观点也不一定就是正确的,只是更正确了一些而已。

削弱(weaken):让观点变弱( make the opinion become less strong or less powerful)。类似于“加强”,“削弱”也不能证明一个观点是错误的。

解释(explain):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把有效的推理过程展开的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

议论过程(reasoning process):议论过程就是如何有效的借助论点、假设、加强、削弱和推理等逻辑要素,表达观点的方法。

前面我们也提到过,“逻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我们会用专门的文章,来系统的阐述逻辑相关的问题。

5.《了不起的盖茨比》第一章双语阅读实例展示

我们用了超过1万字,做了本文主题的内容铺垫。大家一定要明白一点,很多看起来简单的操作方法,为什么迟迟学不会,很重要的原因是,方法背后的知识和逻辑没有搞懂。而任何简单的方法都是建立在一套严谨的逻辑之上的。想要说清楚一个方法,一定不会是只言片语。在现在这样一个“快新闻”时代,没有多少人愿意长篇大论的说清楚一个问题,更没有多少人,愿意花时间,去搞懂长篇大论才能讲明白的方法。“快餐文化”必然导致“无效方法”。

《了不起的盖茨比》作者是属于迷惘的一代The Lost Generation),又称迷失的一代(美国文学评论家格特鲁德·斯坦因(GertrudeStein)提出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的美国一类作家的总称)。他们共同表现出的是对美国社会发展的一种失望和不满。他们之所以迷惘,是因为这一代人的传统价值观念完全不再适合战后的世界,可是他们又找不到新的生活准则。他们认为,只有现实才是真理,可现实是残酷的。于是他们只能按照自己的本能和感官行事,竭力反叛以前的理想和价值观,用叛逆思想和行为来表达他们对现实的不满。

《了不起的盖茨比》遇上《红楼梦》和古诗词

关于“迷惘的一代”的来源,海明威((ErnestMiller Hemingway,1899年7月21日-1961年7月2日),美国作家和战地记者,被认为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在他的散文中提到过。当时格特鲁德·斯坦因小姐使用的T型福特车的发火装置出了故障,车行里那位战争(一战)最后一年当过兵的小伙子在修理斯坦小姐的旧车时技术不熟练,而且工作态度也不够认真,斯坦小姐提出抗议后,车行老板狠狠地批评了他。这位老板对他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

于是斯坦因小姐回去之后就对海明威说:“你们就是这样的人。你们全是这样的人,你们所有在战争中当过兵的人。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你们不尊重一切,你们醉生梦死......别和我争辩,你们就是迷惘的一代,与车行老板说得一模一样。”

后来,海明威把这句话作为他第一部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的题词,“迷惘的一代”从此成为这批虽无纲领和组织但有相同的创作倾向的作家的称谓。所谓“迷惘”,是指他们共有的彷徨和失望情绪。“迷惘的一代”尽管是一个短暂的潮流,但它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是确定了的。

《了不起的盖茨比》遇上《红楼梦》和古诗词

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杰拉德(Francis Scott Key Fitzgerald,1896年9月24日-1940年12月21日),二十世纪美国最杰出作家之一。1925年《了不起的盖茨比》问世,奠定了他在现代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成了20年代“爵士时代”的发言人和“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之一。

《了不起的盖茨比》遇上《红楼梦》和古诗词

我们用《The Great Gatsby》的第一章,来展示一下“双语阅读”的方法:

《了不起的盖茨比》遇上《红楼梦》和古诗词

Paragraph1:

In my younger and more vulnerable years(小时候,when I wasyoung)my father gave me some advice that I've been turning over (反复思考) in my mindever since.

Paragraph2:

"Whenever you feel like criticizing any one," he told me, "just remember that all the people in this world haven't had the advantages that you've had."(人不能过于自满。古典中文,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庄子《逍遥游》). He didn't say any more, but we've always been unusually communicative in a reserved way(心有灵犀一点通), and I understood that he meant a great deal more than that. In consequence, I'm inclined to reserve all judgments(不妄论他人), a habit that has opened up many curious natures to me(性格古怪的人对我展开心扉)and also made me the victim of(成为…的牺牲品)not a few veteran(经验丰富的)bores(令人讨厌的人). The abnormal mind is quick to detect and attach itself to this quality(不乱讲话的个性)when it appears in a normal person(心术不正的人,会利用这种不喜欢“妄论他人”的人的品质), and so it came about that in college I was unjustly accused of being a politician, because I was privy to(知道)the secret griefs(伤心密事)of wild, unknown men. Most of the confidences(秘密,信心)were unsought--- frequently I have feigned sleep, preoccupation, or a hostile levity(轻率,N-UNCOUNT Levity is behaviour that shows a tendency to treat serious matters in a nonserious way.)when I realized by some unmistakable sign that an intimate revelation was quivering on the horizon(秘密呼之欲出); for the intimate revelations of young men, or at least the terms in which they express them, are usually plagiaristic(抄袭的)and marred(损毁)by obvious suppressions. Reserving judgments is a matter of infinite hope. I am still a little afraid of missing something if I forget that, as my father snobbishly(势利的;恃才傲物的;snobbish ADJ If you describe someone as snobbish, you disapprove of them because they are too proud of their social status, intelligence, or taste.)suggested, and I snobbishly repeat, a sense of the fundamental decencies(礼仪)is parcelled out(分配)unequally at birth(人的基本道德观,是生而不平等的).

Paragraph1和Paragraph2,刻画了故事的Narrator的性格特点,为下文故事的展开进行铺垫(他会知道很多的事情),同时,体现出作者的Lost Generation一代人的心态之一———人生而不平等。和美国建国期的政治宣传口号“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相违背。

这篇文章开头方采用的是:交代叙述者(Narrator)的特点。这一点,和《红楼梦》的开篇,是异曲同工的。

《了不起的盖茨比》遇上《红楼梦》和古诗词

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作者自云: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说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但书中所记何事何人?自己又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我之上。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我实愧则有馀,悔又无益,大无可如何之日也。当此日,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袴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训之德,以致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知我之负罪固多,然闺阁中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所以蓬牖茅椽,绳床瓦灶,并不足妨我襟怀;况那晨风夕月,阶柳庭花,更觉得润人笔墨。我虽不学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来?亦可使闺阁昭传。复可破一时之闷,醒同人之目,不亦宜乎?”故曰“贾雨村”云云。更于篇中间用“梦” “幻”等字,却是此书本旨,兼寓提醒阅者之意。

开篇交代作者自己,贾雨村和甄士隐,给后面故事的展开铺垫了情感。

就像上文提到的双语诗歌对比学习一样,文学作品,也是可以用这样的方法进行阅读。双语阅读,绝对不是把一种语言翻译为另外一种语言,而是要找到两种语言之间的关联性(比如这里看到的,开头方式是相同的)。通过有关联性的内容,进行对比分析和学习,可以更好的感悟到跨越语言的乐趣。

《了不起的盖茨比》遇上《红楼梦》和古诗词

《了不起的盖茨比》遇上《红楼梦》和古诗词

《了不起的盖茨比》遇上《红楼梦》和古诗词

延续我们一以贯之的习惯,任何的抽象方法,都要有具体的,可以落地的材料进行支持。文学作品这个难度的学习,一共给大家准备了两本书,《了不起的盖茨比》和《瓦尔登湖》。其中《了不起的盖茨比》是我自己主笔完成的,也是如标题所示,是我们双语分级阅读的终点,即可以跨越两种文字、两种文化,进行文学、思想和哲学层面的阅读与思考。达到这个程度的阅读,是需要按部就班的逐级学习和提高。后面的文章,我们会逐一的分析,如何通过分级学习,达到最终的能力目标。同时,为了更好的让大家理解这个方法,《了不起的盖茨比》全文逐句讲解,我录制了一套微课。

《了不起的盖茨比》遇上《红楼梦》和古诗词

这本书,凝聚了我的极大心血,希望大家可以仔细阅读,学有所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