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陽游之上官婉兒墓

(紅星閃閃——陪著兒子學文史篇)

咸陽遊之上官婉兒墓

咸陽塬上,離奧體中心不遠的地方,有一座規模不大但名聲卻極大的古墓——上官婉兒墓。我國的姓氏裡,象"公孫、諸葛、呼延、上官、夏侯"等這些姓,由於人口較少,同姓之間就比其它姓氏之間有了更準確而親近的關係。

咸陽遊之上官婉兒墓

(上官婉兒墓在馬路中央,為此,馬路從兩邊圍繞而過)

家族淵源

那麼上官婉兒的上官氏是那一脈呢?往上溯源,要數西漢和霍光搭配的上官家族最為強盛。事實也正是這樣,上官婉兒正是上官桀,上官安,上官期這一支的血脈。

咸陽遊之上官婉兒墓

(2013年西鹹新區在搞建設時發現,隨後在公路中間開設小型公園)

陝西有一句俗話:他爸種蔥娃種蒜。說的是一個家業傳承的道理,而上官婉兒是著名的才女,女丞相,詩人,由此反推,其家族先祖一般也會和此有關。事實確實是這樣子——她的高祖父是隋朝幽州太守,曾祖父上官賢也在隋朝為官,而祖父就是唐高宗的宰相上官儀,也就是唐詩裡"上官體的創始人"。這個人文采很好,在李治朝時,起草廢除武則天的詔書,後被武則天所殺。於是剛出生的上官婉兒和其母親鄭氏一起進宮成了奴僕。

咸陽遊之上官婉兒墓

不得不佩服這位極有頭腦的母親。在為奴期間,上官婉兒得到了母親精心的培養——眼睛看著宮裡事,嘴裡讀著聖賢書,詩書水平一流,通達事理,思路清晰,可以說從小在宮鬥、官鬥之中薰陶長大的,專為從政而生。禍兮,福兮。

咸陽遊之上官婉兒墓

命運的轉折發生在上官婉兒十四歲那年,武則天聽說有這麼一個小女孩,聰慧異常,就把上官婉兒招來,準備現場考考。出題後,上官婉兒迅速做答,文不加點,一氣呵成,並且思路條理極為清晰,象"深思熟慮"一樣。武則天非常喜歡,遂免去其奴婢身份,從此後成為頒佈詔書的女官。隨後的27年,陪伴著武則天一步步走向權利的高峰,稱為"巾幗宰相"。

咸陽遊之上官婉兒墓

(公園不大,但石刻及裝飾非常精緻,顯然是用心而為,這點不能不讚)

上官婉兒十四歲被封為李治才人(正五品),這個是武則天做的,至於為什麼,以武則天的霸氣,絕對不會主動把自己的老公分給別人一半的。其目的只是給婉兒一個名分,也可以說是官職,陪在她身邊,便於差遣使用。由此可見武則天的自信和霸氣。上官婉兒42歲時,又被封為中宗李顯昭容(正二品)。

咸陽遊之上官婉兒墓

(上官婉兒對唐詩的發展貢獻極大)

咸陽遊之上官婉兒墓
咸陽遊之上官婉兒墓

(石刻線條流暢,雕刻細緻,連人物眼球和神態都雕刻的非常到位,這是現代雕塑中不多見的)

這個時候,武則天已經退位,上官婉兒真正登上了權利的最高峰,是實際上的唐朝宰相。這時候,又出現兩個人:韋后和安樂公主。朝廷以李隆基為首的另一勢力也在慢慢發展。還有一支勢力就是李唐的忠實朝臣。上官婉兒在這幾方勢力之間遊走,遊刃有餘,但也正是這點,讓其最終喪命。

咸陽遊之上官婉兒墓

(該墓後來回填,地表留有墓葬型制)

咸陽遊之上官婉兒墓

(墓道圖)

咸陽遊之上官婉兒墓

(五天井圖)

上官婉兒之死

公元710年6月,韋后和安樂公主在神龍殿毒死了中宗,並大量任用韋氏族人掌控兵權。之後,李隆基聯繫禁軍首領和大唐老臣,發動了著名的"唐隆政變",韋后勢力被徹底剷除。遊走在幾股勢力之間的上官婉兒知此次凶多吉少,但她沒有慌亂,而是拿出自己當初起草的李顯的遺書底稿。

咸陽遊之上官婉兒墓

(前兩個壁龕,發掘時,裡邊僅有些橫七豎八的陶俑)

為什麼是底稿?因為這封遺照是被篡改的——遺書上是立李隆基的父親李旦為繼承人的,而實際是個小孩:李重茂。這樣韋后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垂簾聽政,直接控制朝政了。上官婉兒是表明一個態度:我是支持你父親李旦繼位的。在看過這封詔書後,李隆基一定是經過搖擺的——畢竟上官婉兒是個曠世才女,更是個政治老手。但李隆基最後還是殺了她。

咸陽遊之上官婉兒墓

(後兩個壁龕)

梨花妝

上官婉兒是唐王室裡絕對的美女!才華橫溢、聰明又多情,這對於一個"嫁給"兩個皇帝,但又無"夫妻之實"的人來說,是多麼的痛苦。一個為了政治而生的美麗女子,她也有自己的愛,也有自己豐富的情感,與武三思的糾纏不清,與自己男寵的情愛,武則天都是稍作提醒告誡。但與武則天男寵的糾纏,徹底讓武則天憤怒了,於是她拿起一個花瓶就砸了過去,正中上官婉兒額頭,留一疤痕,上官婉兒遂在此紋了一朵梅花,沒想到更加嬌媚,後宮偷偷模仿,竟成流行一時的"梅花妝"。還有一種說法,因上官婉兒違背武則天聖意,本應判死刑,武則天實在不捨,就對其處以"墨刑"(給臉上刺字)。至於到底是怎麼回事?還需要考古不斷的發現來揭開真相,我們權當飯後的談資吧。

咸陽遊之上官婉兒墓

(最後一個天井和墓室之間是發現墓誌銘的地方)

毀墓

2013年西鹹新區空港新城施工時,發現這座5天井,5過洞的高規格唐墓,有四壁龕並有陶俑,但未發現棺槨和遺骸。正當大家準備放棄時,發現了極其精美的墓誌銘,墓誌銘上清楚地記載了墓主人的身份和生平。(咸陽機場南邊一帶古稱:洪瀆原,是北周、隋、唐高規格墓葬區,今後我們還會多次來這裡。)

咸陽遊之上官婉兒墓

(鮮花之下就是墓室,鮮花栽於此,寓意很好)

隨著繼續發掘,發現墓室坍塌嚴重,墓底的磚都被揭起,第四五過洞毀壞尤其嚴重,但墓體無盜洞,明顯是故意毀壞的行為。那麼是誰毀墓呢?

咸陽遊之上官婉兒墓

從墓誌銘上得知,上官婉兒死後,太平公主非常難過,自己掏錢給上官婉兒修墓,併為其平反。所以墓誌銘裡上官婉兒為自降身份後的"婕妤",而墓誌銘蓋子上卻是"昭容"。太平公主這麼做:第一,確實是感情使然。第二,卻是政治目的——她是藉此來否定李隆基。後來又準備發動政變,被李隆基發現並先下手,太平公主被賜死,李隆基遂毀太平公主丈夫武攸暨的墓以洩憤(這個有詳細記載),並遷怒到上官婉兒,這是目前考古上比較認同的一種推測。

咸陽遊之上官婉兒墓

(發掘現場及央視拍攝紀錄片的圖片)

咸陽遊之上官婉兒墓
咸陽遊之上官婉兒墓

(墓誌銘蓋複製品)

咸陽遊之上官婉兒墓

(墓誌銘內容也為複製品,真正珍貴的是這一塊墓誌銘,墓誌銘周圍刻有十二生肖,雕刻極其精緻)

咸陽遊之上官婉兒墓

(公園裡有關上官婉兒的介紹還是比較多的)

遷墳

之後,準備回填,但一些來自河南三門峽的人說是上官婉兒的後裔,並要求陝西政府保護墓葬或者將墓葬遷回河南。但上官婉兒墓誌銘上卻說是天水的,而上官婉兒的父親及爺爺又是長安出生的,他的太爺輩又是生在河南的。到底是什麼?這需要考古的進一步探索。我們暫且不究,大家對於祖先有敬畏之心,這才是最重要的。

咸陽遊之上官婉兒墓

(公園正好位於路中間,自貿區的路從這裡分開,是對上官婉兒的敬意)

2015年,政府斥資建設上官婉兒墓公園,墓已回填,在地表留有墓的形制,此地成為大家休閒和了解歷史的一個去處。

咸陽遊之上官婉兒墓

兒子象地裡的莊家,見風雨就拔節,看著一節節往上長,心裡有點慌慌的感覺——遊戲讓孩子們痴迷,作業壓的孩子喘不過氣,補習班動輒補課到深夜,於是體質越來越差,思維越來越呆板,興趣越來越少。一個缺乏思考,缺乏對生活熱愛的人,註定是不會有上進心和正確的世界觀的。我很怕這個,但又無法給他放風箏的時間,無法給他掏鳥蛋和夥伴們玩的條件,週六了,看著小區空無一人的操場,我狠了很心,領著孩子,一人一輛共享單車,去人文之地吧,就由瞭解身邊的古人和古蹟做起吧,希望這些人物,能給他帶來點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