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大兆,这是我的名片!

我叫大兆,这是我的名片!

大兆

籍贯:西安市长安区

家里的位置:位于少陵塬上,北依曲江国家文化产业新区,西临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东至浐河西岸,南接西安火车南站。距西安市区垂直距离12公里,距区政府 15公里,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家庭成员:区域面积4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5万亩,总人口45828人。原有30个行政村,撤并调整21个行政村,最终保留19个行政村:大兆村、康王村、司马村、小兆寨子村、庞留村、章曲村、兆寨村、中兆村、东曹村、东伍村、三益村、西曹村、双府井村、新郭庄村、甘寨村、倪孟新村、先锋新村、秦赵村、三友村。

我叫大兆,这是我的名片!

这是我的自拍照

我叫大兆,这是我的名片!

这是我的艺术照

自我介绍

我们大兆川塬并举、地域广阔,西康铁路、西柞高速穿境而过,雁引公路、韦鸣公路交汇于街道中心区域,道路交通网络已经形成。

我叫大兆,这是我的名片!

大兆是一块历史积淀十分深厚的土地,而且具有灿烂辉煌的文化底蕴,文物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远古及周、汉、唐、明、清时期遗迹等级高,规模大,星罗棋布,遍布全街。

我叫大兆,这是我的名片!

我叫大兆,这是我的名片!

截止目前有远古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遗迹3处;陵墓遗迹98处,其中汉陵55处,唐陵14处,明陵3处,其中帝王陵1处,皇后陵3处;古民居3处,号称长安城南的露天博物馆,是一方倾听历史,感受古人的圣土。其中著名的有民间盛传的“九井十八寨”,西汉“昭宣中兴”皇帝汉宣帝刘询(杜陵)、汉许皇后少陵、王皇后陵、唐贞顺皇后敬陵、杜牧墓及杜氏墓群、明藩王墓等文物古迹,不少文人墨客曾留下名词佳句和奇闻轶事,具有极其丰富的旅游开发价值。杜陵和明藩秦康王、秦惠王墓先后被确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我的颜值和底蕴

大兆风景如画,空气清新绿意生,地肥野旷天低树。古时为皇家上林苑,是一块绝佳的风水宝地,也是一个适合听清凉心音的地方。

我叫大兆,这是我的名片!

若说大兆是一块丰沃的土地,而那丰富的旅游自然,又让它是一处优美的风景。若说大兆是风情文化风景区,而隐藏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古文明的文化底蕴,让大兆更是一个有情怀的地方。

我叫大兆,这是我的名片!

我叫大兆,这是我的名片!

一方幽静,梦里田园。大兆境内川塬皆俱,有浐河流经,两岸风景优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幸福富足,寻常之美与内在的丰盈,让大兆的内涵更丰富。当我们怀一颗平常心走入大兆,阳光、空气、以及它内在的美,都会凝聚成一种古朴的力量,也化作各种不灭的情怀。

我叫大兆,这是我的名片!

我叫大兆,这是我的名片!

少陵塬属秦、汉、唐皇家园林上林苑园囿,是传统的文化旅游胜地,近代曾有“少陵麦浪”一景的记载。境内古墓遗迹星罗棋布,民间盛传的“九井十八寨”大都位于境内。其中最著名的有“中兴”皇帝汉宣帝(刘询)杜陵,汉许后少陵、王皇后陵、唐贞顺皇后敬陵及杜氏墓群、“千古一相”丙吉墓、明秦王墓等。每一处遗迹,都有一个故事,随着岁月变迁,沉淀为厚重的史诗。杜陵和明秦王墓先后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叫大兆,这是我的名片!

杜陵是西汉后期宣帝刘询的陵墓。陵墓所在地原来是一片高地,潏、浐两河流经此地,汉代旧名“鸿固原”。宣帝少时好游于塬上,他即帝位后,遂在此选择陵地,建造陵园。杜陵占地120多亩,四周环绕有夯土围墙,墙基宽9米。陵园以殿为大门,殿与配殿共长30多米,宽20多米,门道宽约6米。墓冢在陵园的正中,平面呈正方形,边长120米,高30米。陵前立有清代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所立的“汉宣帝杜陵”碑一通,碑铭清晰可辨。此外还有碑碣十余方。园内还有寝殿、便殿等遗迹,四周排水的沟渠仍清晰可见。汉代以来,杜陵一直是长安的游览圣地,文人学士常会集于此,登高览胜,并留下了许多诗篇。考古工作者对杜陵进行了调查,并对其周围的遗址进行了一些发掘,出土了很多文物。

我叫大兆,这是我的名片!

明秦王墓为明代13代秦藩王家族墓地,2006年5月25日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起,太祖朱元璋建藩封王,将地位仅低于皇太子的次子朱樉封为秦王,并设西安府。由于秦王在诸位藩王中年龄最长,兵权最重,又担负着拱卫西北边疆的重任。“首藩者,宗盟之长”也,故秦藩国被称为“天下第一藩”。秦藩国之大,藩王之多,享国274年,伴随明朝始终,并有十四座明秦藩王陵存世,这在有明一代和中国历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我叫大兆,这是我的名片!

树掩映着古迹,见证了岁月变迁。古思新韵,解读千年,丰富古老的中华文明之美喷薄而出,又有多少文人墨客为此陶醉其中,而无法自拔。

我叫大兆,这是我的名片!

我叫大兆,这是我的名片!

我叫大兆,这是我的名片!

深情于岁月,钟情于生活,大兆具有农业情怀。一方水土养人,一方家园共育,勤劳善良的大兆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了、也实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以农业为基础,打造出了大兆特有的风景。

我叫大兆,这是我的名片!

大兆农业结合当地优势,大力挖掘农业发展潜力,以种植为主,经济作物作为促进,也拥有自己的特色品牌。麦苗青青,南山隐隐,这里有最优质的小麦基地。走进基地,风吹麦浪,空气中麦香弥漫。

我叫大兆,这是我的名片!

这里有皮薄肉厚的大兆西瓜,走进瓜大姐采摘园,果蔬飘香,还有以宁蒋娟、刘华伟为现代科技农业带头人为代表的灵魂人物,带动农业科技发展,为大兆的发展,长安的崛起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我叫大兆,这是我的名片!

我叫大兆,这是我的名片!

大兆旅游资源丰富,浐河两岸风光秀美,有千亩“大绿工程”白杨树林为背景,蓝天白云之下,大兆安坐,仿佛一幅美丽的画卷,一点一点展开。

我叫大兆,这是我的名片!

自然风光秀美,阡陌交通,田间农人悠然;炊烟花海,鱼塘相连,栖息花海,塘边垂钓。

我叫大兆,这是我的名片!

春夏秋冬,苍山静水、山野藩篱,自然田园,风格各异,各具风情。俯瞰大兆,一睹美丽风景,自然与人文风景淳朴唯美,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我叫大兆,这是我的名片!

深情于中国梦,钟情于乡村美丽,大兆具有自然淳朴的情怀。立足美丽,实现中国梦,大兆乡村建设已成风景,也呈现出了不一样的美。

我叫大兆,这是我的名片!

离开都市的快节奏,不妨来美丽乡村感受乡村慢节奏的生活,这也是感受一种情怀。

我叫大兆,这是我的名片!

浐河两岸,乡村如画,魅力十足。展开画卷,清新自然,清韵流淌;画意诗情,炊烟晚霞,牛羊暮归;画风朴素,村头古树,桥下流水,无尘,更无喧嚣。

我叫大兆,这是我的名片!

梦回乡村,农舍田野,绿色乡情,一份清幽,一份静雅,如畅游在一幅山水画中;一份淡然,一份从容,足以让你感受到“东篱植菊,把酒桑麻”的意境和乐趣。

我叫大兆,这是我的名片!

历史文化,品味乡村风情,回首往昔,再看今朝,大兆人以质朴的情怀淹没了风雨沧桑,让大兆的发展更进了一步,而深厚悠远的文化底蕴,又指引着大兆砥砺前行,传承的民族精神,也会让钟灵毓秀的大兆明天会更好!

我叫大兆,这是我的名片!

这就是我的名片,请记住我,我的名字叫:大兆!

欢迎大家前来,也请收藏好大兆的名片,传递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这块美丽的地方。

图 郭文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