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的发热都需要用退热药

不是所有的发热都需要用退热药

不是所有的发热都需要用退热药
不是所有的发热都需要用退热药

“发热”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最常见的症状。每年的冬夏两季,气温变化较大时,都有很多人出现发热、咳嗽、鼻塞、流涕或者腹泻等。今年年初的这一次流感爆发更是席卷了整个中国,医院急诊室到处人满为患,网上的一篇热贴《流感下的北京中年》更让我们惶惶不安。到底“发热”是什么?我们如果发热了,应该如何处理呢?这里我就简单为大家介绍一下“发热”。

不是所有的发热都需要用退热药

1.发热可能是一种疾病的信号

人类是恒温动物,体温一般波动在36~37℃之间,37.3~38℃为低热,38.1~39℃为中等度热,39.1~41℃为高热,41℃以上为超高热。发热是很多疾病的信号,我们最常见的就是感冒、胃肠炎、肺炎等。发热是身体自我调节的一个机制,当身体异常时,体内出现发热激活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或者一些炎症因子等),这个“情报”上报给了总司令部——大脑,大脑立刻拉响了警报(体温调节中枢把身体体温调节点上调),让机体动员起来(肌肉开始收缩产热)准备参加战斗。

不是所有的发热都需要用退热药

发热在医学上分为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感染性发热最为常见,上呼吸道感染一般是我们见到的最常见的发热。而这种发热多以病毒感染为主,传染性较强,通过飞沫传播,此时佩戴口罩、保持家中空气流通一般就可以减少家中成员间的相互传染。治疗上予以退热、补充水分等即可。但如果合并了细菌感染,就要加用抗生素。一般这些疾病都在经过治疗后1~2周可以好转。但是如果药物治疗无效,发热超过3周以上,又不明确发热的原因,医学上就叫发热待查。也是医学上的疑难杂症,不仅仅包括感染性疾病,还有很多非感染性疾病都可以引起发热,如自身免疫性疾病(风湿)、白血病、肿瘤等。其实医生和病人的目标是相同的,都是治愈疾病,但往往病人急于退热,而医生则希望查清病因,并根治疾病。这就像战争,退热就好比其中的一次战斗,此次的胜利对于全局可能并没有用处,有时可能还会因为退热掩盖了病情,不利于病因的诊断。而医生则希望在全局层面一次性解决问题,查出病因,彻底治愈疾病,以后不再复发。所以对于发热待查的病人,希望不要着重于一次两次的退热,而是要注重对疾病的观察,比如发热体温波动的热型(每天有几次发热?最高体温是多少?不用药物是否也会退热?),有无皮疹?关节酸痛?皮肤上的出血点等?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情报”,任何一个细节都有可能帮助医生识别是哪一种疾病,从而给予治疗,战胜病魔。另外发热前去过什么地方?接触过什么宠物?是否被蚊虫叮咬等都有可能给医生提供诊断的思路和方向。

3.这样的病人需要退热

不是所有的发热都需要用退热药

儿童五岁前大脑还没有发育好,高热容易诱发惊厥;一些高龄病人、孕妇、或伴有心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出现高热、超高热时,体温每升高一度,基础心率会增加18次/分钟,发热病人的心率增快,会增加身体对氧的消耗,对病人造成不良的预后,这些病人我们应当要给予退热。低热,中等度热,一般采取物理降温,冰袋置于大血管处,25%~30%的酒精(32~34℃)于大血管处擦浴。中暑等过热的病人,也应当以物理降温为主。

4.退热药物一般分三类

⑴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常见的是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尼美舒利、阿司匹林、氨基比林、消炎痛栓等药物,它们有抗炎、镇痛、解热的作用。针剂和肛栓剂给药,可以减少胃肠道损伤。这些药物都属于OTC类药物,不需要医生处方,药房就可以买到,但是不建议频繁使用,因为这些药物可能会引起肝肾的损害。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这类药物。

⑵ 类固醇类药物

常见的有地塞米松,甲强龙,氢化可的松等药物,主要通过抗炎、抗毒、抗过敏、抑制免疫的作用达到退热效果,此类药物作用迅速,持续时间长,但是这一类药物退热只是一种表象,在退热的同时,也可能掩盖了病情,由于免疫抑制,使人体的抵抗力下降,感染性的疾病可能会扩大,播散,加重病情,延误治疗。

⑶ 中药

先贤云:治外感如将,兵贵神速。治内伤如相,坐镇从容。现代药学研究证明中药可迅速退热,又可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机体抗病毒疗效,副作用少,故建议高热病人可多予以中药退热,中药常见的有柴胡冲剂,羚羊角胶囊,新癀片等。

发热既是疾病的信号,也是人体的一个防御机制。发热并不一定是坏事,发热使机体免疫力激活,可能是机体的免疫演练,为我们下一次战胜疾病作准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