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赵构为什么要将皇位传给​赵匡胤​一脉?

乖乖的Jane


感谢悟空问答官方邀请!宋高宗将皇位传于赵匡胤一脉,既有神秘的成份在里,也有必然的情况使然。宋太祖赵匡胤于公元976年十月驾崩后,其弟赵光义登基。由于“斧声烛影”的传说,不论朝廷,还是百姓,对赵光义的即位都表示出了莫大的非议。赵匡胤下葬的时侯,司天监苗昌裔私自对太监王继恩说道:“

太祖之后,当再有天下。”这个传言很快在宋朝内部流传开来。

靖康之变后,北宋王朝顷刻之间土崩瓦解。而以太宗赵光义一脉继承帝位的宋高宗赵构被金军追赶的几无逃身之处。在这样的情形下,“太祖之后,当再有天下”的传言再度被重新提起。以孟太后为首的宗室认为,太宗赵光义一脉的徽宗和钦宗被驱掳至金国、宋高宗赵构被追赶的亡命天涯,都是因为宋太祖赵匡胤对其弟赵光义夺位不满,显灵所致。或许是孟太后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史称孟太后“尝感异梦,密为高宗言之,高宗大寤”。当时的宰相范宗尹对此传言深信不疑,于是“造膝以请”,宋高宗也叹息道:“太祖以圣武定天下,而子孙不得享之 。”

自扬州之变后,宋高宗受惊吓所致,丧失了生育能力,于是立太祖之后为嗣的决定被暂时定了下来。之所以是暂时定了下来,是因为宋高宗那时正值盛年,总以为还会产下皇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宋高宗也终于认清了现实,于是从宋太祖次子赵德芳的后裔中选择了赵伯琮和赵伯玖二人接到宫内抚养。随后把二人分别赐名为赵瑗和赵璩。在这两个兄弟当中,赵瑗的支持者比较多,很多臣僚都建议立赵瑗为皇子,包括大将岳飞。岳飞在见到赵瑗后,惊叹道:

“中兴基本,其在是乎!”于是“密奏请正建国公(赵瑗)皇子之位”。岳飞本是为国家着想,并没有个人私欲在内。但宋高宗对岳飞的奏请不但没有允准,反而拐弯抹角的训斥道:“卿言虽忠,然握重兵于外,此事非卿所当预也。”自古以来,皇帝最担心的就是拥兵大将与皇子交好,以防止弑君篡位。岳飞此举正是犯下了作臣子的大忌,也为自己的命运埋下了杀机。

岳飞和众臣僚对赵瑗的支持不仅未给越瑗带来好运,反而引起了宋高宗的猜忌。本来赵瑗的地位是高于赵璩的,但宋高宗为了冷落赵瑗,就把二人升到了相等的地位。不过最后宋高宗还是选择了赵瑗为继承人,主要原因是赵瑗在宋高宗与秦桧的权力斗争中始终暗助高宗,高宗对他的印象非常好。而且赵瑗二十多年来,一直循规蹈矩,终日读书习武,衣着简朴,也为他加分不少。在最后考验阶段,赵璩把宋高宗赐予的十名宫女全部宠幸了一遍;而赐给的赵瑗的十名宫女,赵瑗对她们礼敬有加,宫女们纷纷称赞他人品贵重,璞玉浑金。宋高宗这才最后决定立赵瑗为皇子,改赐名赵玮。绍兴三十二年五月末,立赵玮为皇太子,改赐名赵昚。宋高宗退位后,赵昚继位,是为宋孝宗。


历史的小学生


首先,宋高宗赵构绝嗣,无奈之下只能选择宗室子弟继承皇位。

宋高宗本人能够生育,有儿有女,不过,因为南宋初建,金兵经常来犯,宋高宗以及皇子皇妃经常处于惊慌逃亡生活中。另外,宋高宗身边的护卫也并不忠心,后来更爆发兵变,要废掉宋高宗,拥立小皇子。这次兵变史称苗刘之变。

因韩世忠仗义勤王,苗刘之变被镇压,不过,宋高宗因为受到惊吓,却失去了能力。以后,御医多番救治,始终未见好转。小皇子也因为感染风寒,幼年夭折。

在没有儿子的情况下,宋高宗接受大臣请求,效仿宋仁宗,将宗室子弟养在宫中。若自己以后生下儿子,就将宗室子弟外放。若没有生下儿子,万一皇帝发生意外,江山也不会无人继承。

其次,宋太宗一脉的宗室,基本上被金国掳走。

金国大军在攻破开封之后,不但是把宋徽宗以及在京城的所有皇子全部掳走,并且将在京城的宋太宗一脉的全部宗室子弟都掳走。

因此,除了宋高宗因为出使金国,在当时并不在京城,恰恰躲过一劫外,宋太宗一脉几乎死绝。

当然,在金国押解诸位王子公主北上期间,有个别王子在一些人的保护下偷偷逃离,并且在北方找到了依附势力,并竖起大旗反抗金国。一些人甚至试图与宋高宗叫板,争夺皇位正统继承权。

其三,宋太祖一脉多已经没落。

在追随宋高宗逃到江南的残存宗室中,还是有一些势力较大的宋太宗一脉。比如为岳飞一案叫冤的一位宗室王爷,就是宋太宗一脉,宋英宗后人,在宋徽宗时代更担任过宗正这样的重要职位。

正因为这些人在宋徽宗、宋钦宗朝势力较大,他们的子孙也就不容易掌控。

反观宋太祖的子孙,因为一百多年的血脉传承,他们与京城皇族的关系已经极为淡漠。就如宋孝宗,小时候的生活就是玩泥巴,家中穷苦得很。无论他的父系还是母系,都是普通百姓,因此根本不会对宋高宗的皇位产生任何威胁。

因此,宋高宗才会放心将他养在宫中,让他的宠妃认下宋孝宗作为养子。不过,即便如此,宋高宗也一直到自己退位前不久,方才正式敕封宋孝宗为皇子,给宋孝宗正式的名分。

总之,因为选择宋太祖一脉最符合自己的利益,宋高宗才会做出那样的选择!


叶之秋


一、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而作为宋朝(北宋)的开创者的宋太祖赵匡胤,他的继任者不是他的儿子而是他的弟弟赵光义(即宋太宗,本命赵匡义避齐兄太祖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改名赵炅)继位,关于赵匡胤的死也有关于“烛影斧声”的传说。太宗即位后对太祖的子孙进行了一系列打压。太祖子孙流落民间,北宋在太宗一脉传承。


二、转折点:靖康事变,北宋都城被破,赵光义皇室一脉被一网打尽几乎全数被俘,唯独只剩康王赵构(即宋高宗,南宋建立者)在外勤王;靖康事变后为躲避金朝人的追捕,赵构也是经历了跋山涉水、颠沛流离的生活,受了很大的惊吓导致生育能力。赵构本人起初有个儿子叫赵旉,可惜3岁夭亡,此后一直没有子嗣。


三、为了确保皇位的传承,避免金朝利用俘虏的北宋的皇室做文章,引发朝政的动荡。同时据说出使金国的使臣,说金太宗长得酷似宋太祖,传说太祖要回来夺皇位。于是高宗说,太祖大公无私,有子却将皇位传给弟弟,其后人衰微,朕准备将皇位传给太祖的后人。这样不但解决了自身的正统性(即位之初,徽宗、钦宗都活着,很多人都人认为高宗只是临时的),而且解决了皇位传承问题。毕竟对于太祖建国子孙却不享国,这点更容易让大臣和百姓接受。最终宋高宗赵构选择了宋太祖赵匡胤七世孙赵昚(初名伯琮,后改名瑗,赐名玮,字元永)继位,而他正是成为了南宋非常有作为的皇帝,开创乾淳之治的宋孝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