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和夢想之間,你需要這樣一座橋樑

夢想是美好的,現實是骨感的。兩者之間的距離,是讓你我為之努力奮鬥的動力。

著名的閱讀推廣人土豆老師跟我們說,有一個小保安,初中畢業,報了書評學習班,三個月時間,他就成功晉級為簽約書評人。因為他勤奮好學,行動力強悍。

網絡名人一直特立獨行的貓,趙星老師,從大學畢業開始,每天晚上堅持寫作輸出,十年磨一劍,如今的她早已實現財務自由,作自己的個人品牌代言人。

我們都熟悉的“簡書一哥”彭小六,原本就是一位普通的IT程序員,因為愛看書,堅持在簡書上每日輸出一篇書評稿,如今他已經是青年暢銷書作家,夢想早讀會和洋蔥閱讀法的開創者,百萬年輕人心中的心靈導師,幫助成千上萬的年輕人成長學習。

現在就是這樣一個時代,全民學習的時代,閱讀寫作可以直接變現的時代。你身邊每一個愛好讀書寫作的素人,沒準兒哪一天就成位一顆閃耀的新星。

這是一個美好的時代,給了每一個普通人做夢的權利和自由。但並不是每個人通過勤奮就能實現夢想。現實和夢想之間,你需要這樣一座橋樑。

現實和夢想之間,你需要這樣一座橋樑

《洋蔥閱讀法》這本書是彭小六在《讓未來現在就來》和《顛覆平庸》之後的又一部傾心力作。書中用自己的閱讀經驗和實例,用形象的洋蔥島故事形式,手把手教你怎樣用碎片閱讀、快速閱讀、主題閱讀和深度閱讀等各種方法和技巧,建構自己的知識圖書館,最終實現多渠道變現的目標。

閱讀的大腦原理

閱讀跟大腦有關,你或許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但彭小六說你不喜歡讀書,覺得讀書太難,看不下去、記不住,這並不是你的錯,而是你的大腦在作怪。從大腦神經學領域,大腦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爬蟲腦、哺乳動物腦和理性腦。書中用烏龜、老虎和愛因斯坦來比喻三種腦。如果你對一本書並不感興趣,把讀書當做一種壓力,那麼小烏龜和大老虎就會不安,他們就會幫你過濾掉大部分的信息,讓你根本讀不進去書。所以,彭小六說:如果想真正開始讀一本書,一定要明白自己的閱讀動機並發現興趣點,也就是說,你讀這本書的目的是什麼?如果你沒有動機,也不感興趣,就強迫自己去讀,是根本讀不進去的。

現實和夢想之間,你需要這樣一座橋樑

我們的大腦都有那些喜好呢?簡潔化。密密麻麻全是文字的書看不下去,是因為我們大腦不喜歡這樣的。

結構性強。結構越清晰的東西,大腦越容易記住。

圖像化。喜愛看圖是人類大腦中天然的,基因自帶的東西。

獎勵。大腦也像一個調皮的孩子,做點工作就希望得到獎勵。這種獎勵不是物質上的,而是深層次的內在獎勵,比如獲得認可和成就感。

什麼是閱讀?彭小六給閱讀下了一個定義,在可利用的時間裡,以你自己能理解的程度去學習。這個定義裡面包含了三個意思。一是你自己。二是你要讀的對象。三是你的輸出。當你帶著自己的目的去閱讀,根據自己的理解做一個輸出,你就完成了閱讀的整個過程。沒有輸出的閱讀不算完整的閱讀,學了很多閱讀技巧,讀了很多書,卻沒有一點輸出,就像傳說中的碧璽一樣,只進不出。只有輸出了自己的產品,才是閱讀的根本目的,才是實現夢想的最重要環節。

閱讀中找概念。

《洋蔥閱讀法》中介紹了很多實用的閱讀技巧,都是很實際的乾貨,畢竟是彭小六多年來的經驗總結,毫無保留地奉獻給讀者。只要按部就班按照作者給出的方法,實踐應用肯定有收穫。

縱觀各種閱讀方法和技巧,彭小六自始至終貫穿了一個理念:在閱讀中找概念。無論是碎片閱讀完成一篇兩千字的公號文章,還是深度閱讀研究一個主題,都要找到書中的重要概念。把這些概念一個一個搞清楚,然後串聯、融合。

書中提到李笑來老師是運用概念的高手,彭小六自己也在不斷地收集更新自己的概念庫。當這些概念累積到一定程度,就會自然鏈接、發酵,屬於你自己的知識體系就會逐步形成。

彭小六說碎片閱讀的核心就是概念。用碎片閱讀的方法收集各種概念,然後快速閱讀篩選符合概念主題的書籍,展開主題閱讀,最後用深度閱讀拓寬思維。概念理解的深度和廣度就是看自己閱讀的積累和輸出。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事情,所以養成一個閱讀習慣很重要。在自己精力最充沛的時間開始讀書,給自己讀書一個莊重的儀式感,把讀書看做一件重要的事情,而非僅僅為了消遣。

現實和夢想之間,你需要這樣一座橋樑

比如想要學習有關閱讀的知識和技巧。利用碎片閱讀的方法收集了各種和閱讀相關的內容,收集的過程就是一個篩選概念的過程,符合閱讀這個概念的文章留下,不符合的剔除。用快速閱讀法找出自己想要了解的概念,可以列出清單或者提綱。然後用主題閱讀分析每一個概念,比如讀書習慣、讀書目的、閱讀輸出等。在確定概念主題的基礎上展開深度閱讀。所以,每一個閱讀方法都不是獨立存在的,是彼此關聯,互相交叉的。掌握閱讀技巧,在閱讀過程中嫻熟地運用,是閱讀愛好者必備的技能。

閱讀變現

《洋蔥閱讀法》中說,學習的最終目的是讓自己和家人過得幸福。幸福的基礎最起碼要有物質保障,讓自己閱讀變現,這是千千萬萬人心心念念想要實現的願望。

閱讀變現首先要輸出。沒有輸出的閱讀不是完整的閱讀。寫一篇書評稿,寫一篇講書稿,加工一個微課,這都是閱讀變現的途徑。彭小六老師說加工一個微課,半小時可以講解三個概念,兩個小時課程可以講解九個概念。把概念講清楚,讓學習者加工運用,就幫到了很多人,也實現了自己的知識變現。

閱讀變現的最高級別就是打造個人品牌。像彭小六、李笑來、彪悍一隻貓、鼴鼠的土豆……他們的名字已經是自己的個人品牌。寫書、授課、公眾號等等有很多可以變現的途徑。

彭小六老師在書中前言中說:洋蔥閱讀法代替不了你自己動手。洋蔥閱讀法需要你有好奇心,也需要你有行動力。

學習再多的閱讀技巧,不去實踐運用,也不是自己的技能,更不能實現閱讀變現的夢想。所以行動起來吧,從每天閱讀半小時開始,養成一個閱讀的習慣,養成一個閱讀輸出的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