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昆明百年变迁,变化大到不认识!

昆明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古城,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但是,一百多年以来,昆明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昆明再也不是以前的模样。

我们只能借着少量的影像资料,去了看看曾经的昆明究竟是什么样子。

今天,自然要给大家介绍三位外国摄影师,以及他们镜头下的老昆明,在这些时间跨度近百年的照片感受昆明的变迁。

方苏雅的1899

自然君要介绍的第一个外国摄影师是方苏雅。

方苏雅是个法国人,这个名字是到中国后,一个中国朋友为他所起的中国名,他原名奥古斯特·弗朗索瓦。

1899年,方苏雅任驻云南府(今昆明)名誉总领事兼法国驻云南铁路委员会代表,他喜欢摄影、游历、考察因此留下了大量的影像资料。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昆明百年变迁,变化大到不认识!

方苏雅,他身上的龙袍可是货真价实的!是安南(今越南)皇帝的皇袍(现存于巴黎人类博物馆展览)

综合云南历史,作为殖民者的方苏雅算不上一个正面角色,但是他也确实留下了许许多多珍贵的照片。

方苏雅1904年任满回法国,以下照片均摄于1899-1904年。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昆明百年变迁,变化大到不认识!

图中的白塔位于云南府城东2里处,是当时拓东路上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图右的建筑是古真武祠,为旧“汉营”,相传是诸葛孔明南征时屯军之所,唐代建拓东城,因此祠内有诸葛亮石刻像。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昆明百年变迁,变化大到不认识!

图中被盘龙江所患的街道即报国寺街。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昆明百年变迁,变化大到不认识!

这是关于拓东城和拓东路最早,也是仅存的一张全景照片。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昆明百年变迁,变化大到不认识!

金马坊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昆明百年变迁,变化大到不认识!

东寺塔和西寺塔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昆明百年变迁,变化大到不认识!

盘龙江畔的昆明城墙,远处的金马山影表明这是昆明小东门一带的城墙。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昆明百年变迁,变化大到不认识!

昆明北城门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昆明百年变迁,变化大到不认识!

悠悠滇池出水口,图中有两座桥,虽然留存至今,但桥名均已不可考。图左的九孔桥现被称为老桥,图右之桥则被称为新桥,两桥之间为中滩。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昆明百年变迁,变化大到不认识!

1990年的篆塘,当时也有“桅满篆塘”之称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昆明百年变迁,变化大到不认识!

人马济济金汁河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昆明百年变迁,变化大到不认识!

行进在大观河上,近景中的一个网兜表明这是艘渔船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昆明百年变迁,变化大到不认识!

昆明附近的小镇居民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昆明百年变迁,变化大到不认识!

消逝的草海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昆明百年变迁,变化大到不认识!

老昆明典型的青石板巷,在今蓖子坡一带仍有可见。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昆明百年变迁,变化大到不认识!

劫波历尽存金殿。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昆明百年变迁,变化大到不认识!

总督、巡抚的排场

这是在昆明东南郊菊花村举行的迎接云贵总督进城仪式。按规定在迎接更高官位的人时不得正面抬头观望,因而方苏雅也只能在照片中给尊贵的云贵总督留下一个背影。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昆明百年变迁,变化大到不认识!

赤脚仪仗队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昆明百年变迁,变化大到不认识!

背栗炭的青年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昆明百年变迁,变化大到不认识!

洗马河畔浆洗人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昆明百年变迁,变化大到不认识!

放风筝的人,背景中庞大的洪化府的建筑说明地点是在南教场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昆明百年变迁,变化大到不认识!

天足劳动妇女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昆明百年变迁,变化大到不认识!

残酷的刑法 示众牌坊下,受这种处罚的,多半是小偷。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昆明百年变迁,变化大到不认识!

眉清目秀的青年乞丐。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昆明百年变迁,变化大到不认识!

送葬的队伍。

克林顿·米莱特的1944

在抗日战争时期,美国医学博士克林顿・米莱特中校,曾作为“飞虎队”一名

战地医院的军医来到中国昆明,与中国军民并肩抗日。

他是一位摄影爱好者,工作之余用当时只在美国有售的柯达彩色胶卷,拍摄了许多战地照片。

这些照片成为最早记录昆明人文市井的彩色资料,客观反映了当时中国军民精神风貌。

抗战胜利59年后的2004年,米莱特中校的长子葛瑞格遵从父亲遗愿,带着这批照片到昆明展出,不但在昆明引起了轰动,而且寻到了照片中的部分主人及其亲人。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昆明百年变迁,变化大到不认识!

克林顿·米莱特

“飞虎队”与1941年8月抵达昆明,于1946年解散,以下图片均摄于这个时间段内,其中,又以1944-1945为主。

除了克林顿·米莱特之外,飞虎队的成员艾伦·拉森、威廉·迪柏和《战争工作》记者保罗·伯彻,也于同期在昆明拍摄了许多战地照片,以下图片也包含这三位摄影师的部分作品。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昆明百年变迁,变化大到不认识!

出殡,可以与方苏雅的最后一张图片做个对比,过了四十多年,衣着已经有很大变化,但出殡形式基本相似。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昆明百年变迁,变化大到不认识!

小西门火腿集市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昆明百年变迁,变化大到不认识!

正义路东廊马市口坡中部,就是现在的人民电影院往上点。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昆明百年变迁,变化大到不认识!

昆明顺城街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昆明百年变迁,变化大到不认识!

状元楼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昆明百年变迁,变化大到不认识!

卖凉米线的小摊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昆明百年变迁,变化大到不认识!

被吊起来的小偷,对待小偷的方式和清末异曲同工。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昆明百年变迁,变化大到不认识!

金汁河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昆明百年变迁,变化大到不认识!

盘龙江桃源街段,地理位置上比较接近上文小东门的城墙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昆明百年变迁,变化大到不认识!

拓东路,可以明显看出,路要比别的街道宽很多。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昆明百年变迁,变化大到不认识!

烧炭烤摩登粑粑的妇人。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昆明百年变迁,变化大到不认识!

克林顿收养的两个孤儿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昆明百年变迁,变化大到不认识!

当年的时髦女郎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昆明百年变迁,变化大到不认识!

接新娘的花轿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昆明百年变迁,变化大到不认识!

载人马车,值得一提的是马车背后的房子是一间咖啡馆……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昆明百年变迁,变化大到不认识!

昆明古城墙外的集市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昆明百年变迁,变化大到不认识!

卖画报的摊子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昆明百年变迁,变化大到不认识!

时髦的发型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昆明百年变迁,变化大到不认识!

当时的牛车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昆明百年变迁,变化大到不认识!

滇池草海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昆明百年变迁,变化大到不认识!

城市远眺

Aad van der Drift的1985

时间又过去了四十余年,到了1985年摄影师Aad van der Drift又拍下了许多昆明的珍贵照片。

Aad van der Drift的知名程度远没有之前几位摄影师那么高,但是他的作品却流传很广。

在许多文学作品之中,昆明被描述为一个适宜居住的、闲适的甚至是慵懒的城市,如今在昆明打拼的人恐怕对闲适、慵懒这样的说法都会有点意见。

但是,在Aad van der Drift的照片中,我们却可以看到那个闲适的昆明。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昆明百年变迁,变化大到不认识!

生活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昆明百年变迁,变化大到不认识!

市井商铺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昆明百年变迁,变化大到不认识!

卖葡萄的小贩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昆明百年变迁,变化大到不认识!

街道上的自行车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昆明百年变迁,变化大到不认识!

那时的城市没有摩天大楼,但城市却更有感觉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昆明百年变迁,变化大到不认识!

梧桐,矮楼与生活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昆明百年变迁,变化大到不认识!

翠湖边的妇女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昆明百年变迁,变化大到不认识!

小院以及无数人向往的生活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昆明百年变迁,变化大到不认识!

吃米线的小女孩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昆明百年变迁,变化大到不认识!

路边的小吃摊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昆明百年变迁,变化大到不认识!

蹲坐在路边看连环画的青年和少年们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昆明百年变迁,变化大到不认识!

那时街头的车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昆明百年变迁,变化大到不认识!

补鞋的小摊子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昆明百年变迁,变化大到不认识!

牛、自行车、摩托车、汽车、行人并存的街道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昆明百年变迁,变化大到不认识!

热闹的街道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昆明百年变迁,变化大到不认识!

一个充满都是回忆的画面

下一个40年

从方苏雅 到 克林顿·米莱特 再到 Aad van der Drift 他们的照片之间,相互之间大致隔了40余年。

从城市历史来说,40年只是一个很短的时间;但40年也足够让一座城市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Aad van der Drift 的照片到现在,距离下一个40年已经很近,我们很难准确判断那个时候的昆明会是什么样子,但毫无疑问的是,那时的昆明,绝对会和Aad van der Drift 镜头下的昆明截然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