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黑板!高考前注意事項

敲黑板!高考前注意事項

不到兩個月就要高考,突然想起15年前的夏天,突然想和考生、準考生和家長們、老師們叨一叨高考那些事兒。

01/高考之戰怎麼看

無論對高考有多少詬病,它仍然是現行條件下最公平、最高效的人才選拔方式。無論對應試教育有多質疑、對素質教育有多推崇,我始終認為,考試也是一種能力,人與考試和諧共處也是一種素質。在社會摸爬滾打多少來回之後發現,考試仍然是最簡單、最純粹的任務。如果是因為“酸葡萄”心理而假裝不認同、不重視高考,那就大錯特錯了。

高考是大多數人命運的第一次重大關口,是平凡家庭實現躍升的最佳途徑,是優勢家庭良性循環的低成本低風險方式。對惰性強/懵懂/大心臟的學生,要嚴肅、持續、恩威並重、亦莊亦諧地強調這一點,要適當加壓,以激發戰鬥精神。刀哥當年就屬於惰性強的懵懂少年,在省重點過得太安逸,高三下學期還受困於若有若無的情愫,還保留著遊戲的狂熱,還不顧逐漸發福的身體做著灌籃高手的春秋大夢。現在回想,真是傻得可愛。父母和老師怕我壓力太大,沒有太多幹預,結果直到考試前45天才幡然醒悟奮起直追,雖然最後沒有翻船,但也沒有到達理想的彼岸。

高考並不是唯一出口,並不是生死之戰。對勤奮自覺、執著且心理壓力大的學生,要降低心理預期、調節心理狀態,減負減壓。當年聽說,有很多成績好的同學臨考前一段時間就開始連續失眠,加上03年湖南酷暑難耐,考題變態(地獄級難度),最後發揮失常,痛失好局。看得太重、投入太多,包袱也隨之太大。又因為已經經歷過一次煉獄,拒絕了復讀。其實在清北,發現有相當一部分是通過復讀考入。有一個北大光華的學生,高考了5次,現在創業有聲有色。

因材施教並非易事。父母和老師著實不易。

02/學習與備考

①學習習慣。

相比於勤奮程度和考試成績,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更為核心,影響也更為深遠。我從小學開始就形成了壞習慣,學習時同時看電視/聽廣播/看雜誌/看閒書等,注意力分散,後來想糾正也糾正不過來。有的學生看書、做筆記都很有套路,學習時也專注,受益終生。

②做題。學習與考試是緊密聯繫的兩回事。

考試本身自有一套規律,和比賽一樣,除了考知識,還考能力、考技巧。做題就是訓練,熟能生巧,有備無患。如果大部分題型都已有充分訓練,那在考試的有限時間內,就能將不確定性降到較低。

我當年千懶萬懶,不該在做題上懶。學霸學長國棟哥(上交碩士)曾告誡我,一定要做題,要保證訓練量,我不以為意。我以為領悟知識就已足夠,不喜歡動手,輔助線也能省則省。除了作業,其他題大多是看一看想一想,懂了就過。這嚴重製約了我的實戰能力,尤其是計算能力。高考數學最後一道選擇題,算了足足有15-20分鐘,沒有結果。

③早戀。早戀本身無害,合理處置還能促進學習。

好友榮和玲夫婦就是鐵證,兩人都考上了985。相反,家長和老師片面地圍追堵截容易使學生逆反,或者受挫,反而影響學習。戀愛教育是個難點,不過也應該提上教改日程了。刀哥高三下學期那些聽情感節目發呆的夜晚,歷歷在目。

④課外知識。

像山東江蘇湖南湖北等地,考生質量高,競爭白熱化,容易形成片面備考模式。語文和英語本身就是一個漫長的累積過程,如果斷了課外營養,分數一定受損。更重要的,高中是知識攝取的黃金階段,錯過了就難再擁有。進入大學會發現,來自經濟發達地區、高考壓力較小的學生,素質如此全面,而大學又需要全方位的比拼。再者,合理安排課外學習,總體學習效率、備考效率會更高。高三我也一直讀雜書、看雜電視、聽雜廣播,這些給了我不一樣的營養和一個鮮活的大腦。

⑤遊戲和運動。

如果惰性強、自制力差,遊戲還是先暫停吧,尤其是網遊。當年玩《金庸群俠傳online》一小時,我能津津樂道兩小時,影響可見一斑。至於運動,以不受傷、不耽誤正事為底線。

⑥考前調節放鬆。

竊以為,一切自然就行,不要為了放鬆而放鬆。越臨近高考,越藐視高考,越要平常心和平常事。很多考生心理還不強大,儀式感太強反而容易出事。

刀哥當年就有調節沒放鬆。調節是一下子從平時狀態進入一級戰備。至今我也沒明白,為什麼一下子懂事了,有緊迫感了。高考前45天,真正從“要我學”突然進化為“我要學”。回家必看的《娛樂無極限》+《體育新聞》+《湖南新聞聯播》斷然戒掉;晚上再也不是七八點就犯困,而是一口氣學到十二點也精神抖擻;開始做題了,45天自己加量做了十幾套模考題,幾乎就是整個高三自主做的模考題的總和。最後高考,我完全沒有緊張,好像每次都是踩著點進考場,感覺就是這45天的延續。

⑦參考書籍。

以一套為主兼顧其他為宜,切忌貪多。

03/志願填報

①擇校、擇專業。

本科階段,除非矢志於某個領域長期科研,那刀哥認為,擇校>擇專業,應儘可能地進入更好的學校。好學校的校風、底蘊、文化、資源和校友人脈等,對人生有長遠而深刻的影響。比如,P大的名家講座數量可能堪比一些省份所有高校的總和。同時,好學校的專業選擇更加開放、學科體系更加完備,即使初始專業不佳,也可以通過申請第二專業、自修其他課程、參加其他類別的實踐實習等方式來轉型,選擇餘地更大。

②擇地

有幾個簡單的事實。北京一些211學校的就業質量高於外地一些985學校。有一些老牌名校因為偏居內陸,發展曲線持續多年下行。北上廣深杭的一些職業院校也能運營一些高水平的跨國聯合辦學。

高校的發展與區域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密不可分,這一趨勢如果要扭轉,恐怕也需要某一類技術的突破性變革了。

③招生。

招生簡章裡說出來的信息不重要,沒有說的信息才重要。

不要輕信招生老師的一面之詞,哪怕是名校。

高考分數不重要,省內排名才重要。

學生、家長和老師應該提前做足功課,多方查詢求證。刀哥當年自己上網查詢並打電話甚至面見過國防科大、人大、武大、中大、浙大、央財等學校的招生信息和招生辦老師,但經驗不足,功課還遠遠不夠。比如,武大、中大招辦說專業可以任選,我卻沒能正確評估學校,沒有考慮。超過南大好幾十分,也是我中意的學校,但沒有渠道去調查供需狀況,沒有填報。

當然,分數越高、名次越前,必要的功課量越小,錄取質量越好,這是硬實力。如果我能多30分,就可以在家坐等清北而不必奔波調研了。

所以,最好的填報策略就是考好

04/改革

高考改革從2017年開始啟動,各省陸續展開,主要有兩大方向:

①從“盃賽”(錦標賽)向聯賽轉變。

不論是英語一年兩考,還是將高中學業表現納入考核等舉措,都是對大學准入資格評價體系的一次升級,降低了偶然性,提升了評價的準確性。學生可以用更加科學、開放、自然的方式方法,同時也需要有持之以恆、堅持不懈的心態來應對學業。

這無疑是考試製度的一次進步。“考試學”恐怕是中國獨創且最擅長的學科,“考試經濟”也是中國特色的經濟形態。重壓之下,對考試的應對難免有失偏頗,比如“某水模式”。這個模式的高考業績蜚聲天下,但據T大每年的畢業生質量

倒數排行榜,某水中學常年在此榜的Top10。

這也是從高考改革倒逼中小學教育的改革,讓教育迴歸教育本質。可以類比體育。美國的競技體育長期傲視全球,我國舉國體制苦苦追趕,但在總體實力和田徑、游泳、三大球等核心項目上差距依然明顯。美國的競技體育高水平來源於群眾體育的無孔不入,這是全民體制Vs舉國體制、體育本質Vs體育錦標的優勢。

體育和教育都在改革,朝著迴歸本質轉變,這也是國家逐漸強大的一個信號。

②從窄基礎向寬基礎轉變。

取消文理分科,考試科目將全面實現核心必考和非核心自主組合的模式。這就倒逼高中階段要打一個學科知識寬基礎。文理知識和思維本就可以相互融合、激發,人為分科造成了大多數學生自斷一臂,限制了未來的發展。國內的頂級大學早已意識到這點,本科階段或者本科早期模糊專業去向,培育全面的知識能力結構。在清華,文科生也需要學物理、化學。在西交大,管理學科的學生大一大二全部進入理工科專業學生培養。

真正優秀的人,能夠打通“任督二脈”、文理兼修。目前國內,這種優秀往往來源於優秀者的自覺和一些局部的自主嘗試,長期沒有全局性的突破。所以,某作家H寒的一句“數學學到初二水平足矣”的荒謬之語,被很多不明就裡的學生奉為圭臬;所以,中國的理工科教材長期陷於艱深晦澀、複雜問題複雜化的窘境;所以,中國影視劇觸及到科幻題材往往力不從心,會長時間感受到克里斯托弗.諾蘭的碾壓。

時也勢也。刀哥讀高中文理分科前全校排名,理科第9文科第7,曾熱切期盼“大綜合”改革而不可得。十多年後終於改革,也替學弟學妹、學侄子學侄女們感到慶幸,替中國的未來感到欣慰。

古來萬事如流水,不勝人生一場醉。希望我的叨叨能對列位看官有所裨益,祝所有讀者或者家裡、朋友的孩子們高考順利。


敲黑板!高考前注意事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