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出殼後,怎麼辦?

龜出殼後,怎麼辦?

出殼需注意

稚龜出殼三天後,便開始進食,如稚龜提早出殼,即卵黃大而尚未被完全吸收,切記不能放在水中,只可放在溼潤的泥土裡,讓它慢慢變化,待卵黃完全被吸收後放在水中。

近年稚龜的發病率很高,因自來水廠為提高水裡的P.H值,投放了大量的石灰,水中含石灰量高,容易傷害稚龜的氣管,容易引起氣管炎甚至肺炎。筆者建議用蒸餾水或把自來水煲開後放涼,然後飼養,這較為安全;為期一年。

龜出殼後,怎麼辦?

溫室飼養幼龜

一般養龜戶把稚龜放養在溫室飼養,冬天時換水要注意水的溫差;否則很容易因感冒而肺炎。因龜類的肺結構比較複雜,它不能在水中呼吸,但可以在水中進食;由於結構複雜;很容易過敏而產生疾病。

當選購溫室龜時,要注意第一年的冬天,因稚龜長到中龜或大龜,它們都生長在恆溫的溫室裡,未經歷風浪(溫差),當冬天來臨時,容易因溫度的變化而生病;或因溫度過低而死亡。

龜出殼後,怎麼辦?

龜出殼後,怎麼辦?

溫度與溼度

近年很多養殖戶都投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建造溫室,讓稚龜在冬天裡能正常成長。但因為冬天天氣寒冷,天氣乾燥,在溫室裡暖氣開放,雖然溫度適合稚龜生長,但暖氣會把室內的溼度蒸發而令稚龜咽喉乾燥容易造成氣管炎。

一般寵養戶多是養殖水龜,但龜類是用肺呼吸的,雖然置身水裡,但它是呼吸室內的空氣,更有些養殖戶因為恐怕室內暖氣外流而把門窗關上,密不透風,令室內空氣渾濁,如果一兩隻稚龜因抵抗力較差而患上病毒性氣管炎或肺炎時,很容易令整個溫室內其他的龜受染而造成重大損失。所以溫室必須空氣流通,如果能在室內補充溼度(溼度是80%)更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