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子去封地不让进京,而清朝皇子不许离京,两者利弊一目了然

明朝皇子去封地不让进京,而清朝皇子不许离京,两者利弊一目了然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从登上皇帝的那一刻起,朱元璋就思考如何把自己家天下延续下去,想来想去他找到了一个办法:把自己的26个儿子(除了朱标)分封到全国各地做藩王。

朱元璋把这一消息向大臣们公布后,群臣哗然。大家不解,难道这位皇帝不知西汉的“七国之乱”?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藩王前期确实能为开国皇帝守护边疆,但这些人手握兵权,远离京城,很容易造成拥兵自重。

明朝皇子去封地不让进京,而清朝皇子不许离京,两者利弊一目了然

据《明史·诸王传》中记载,朱元璋在分封藩王时,可谓用心良苦,“皇子封亲王,授金册金宝,岁禄万石,府置官属。护卫甲士少者三千人,多者至万九千人,隶籍兵部。”这些是大致的规定,当开国功臣被朱元璋杀掉后,这些分封的皇子大都开始守备大明边疆。

显然,朱元璋遍封诸子为王,结果造成了藩王拥兵自重,朝廷权威难立的局面。不仅如此,为了防止皇子进京闹事,朱元璋临死时更是留下遗诏,“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到了建文帝即位后,他迫切需要改变这样的情况,强行削藩,结果导致镇守北平的燕王朱棣起兵反抗。

明朝皇子去封地不让进京,而清朝皇子不许离京,两者利弊一目了然

与明朝相比,满清入关后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方式,统治者吸取了明朝的教训,将所有的皇子都留在京城,连名义上的藩国都不建了。同时,清廷还规定诸王公均“不赐土”、“不临民”、“不加郡国”,府第均建于京师。同时,“无故出京师六十里罪与百官同”。

用现在的话来说,清朝皇子虽高高在上,可如同笼中鸟。清廷对皇子的待遇也是非常高的,“每岁亲王给银万两,以下世子六千两,郡王五千两,长子三千两,贝勒两千五百两,镇国公、辅国公七百两及相应禄米。”

明朝皇子去封地不让进京,而清朝皇子不许离京,两者利弊一目了然

为了让皇子对民间疾苦有所了解,从康熙年间开始,每逢皇帝出巡,都会让皇子随驾。即便如此,康熙晚年还是出现了“九子夺嫡”的悲剧。用纸即位后,在确定秘密立储制度同时,又严令皇子结党,并多次加以重申。如今看明清两朝对皇子的政策,我们很难说谁优谁劣,双方的优缺点都非常明显。

参考资料:《明史•诸王传》、《清史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