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冠县陈贯庄村赶集……

打小生活在城里,对集没什么概念,长大了,尤其是今年,冠县城里的年味跟鸡蛋花一样淡。却发现,村里的集上年味倒是红火。

在陈贯庄腊月22的集上,十里八村的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准备年货,也让我体会到了久违的年味。

在冠县陈贯庄村赶集……|754个村庄计划特别版

据《冠县地名志》记载,陈贯庄位于桑阿镇西北4.6公里。明初有陈、张、赵、宋、徐等姓分别从山西洪洞县和县门口迁来建村。因陈姓居此最早,善制瓦罐,人称陈灌庄,后谐音雅化为陈贯庄。

跟冠县一样,陈贯庄也是每逢2、7集,腊月22是陈贯庄倒第二个集,但已经年味十足。

在冠县陈贯庄村赶集……|754个村庄计划特别版

从村北的小学开始,集占满陈贯庄村里两条主街,叫卖的声音从电喇叭里传来,一个童声用冠县话说:“瓜子儿便宜啦,糖块便宜啦。”电子声音把她的声音变得很有错位感。

在冠县陈贯庄村赶集……|754个村庄计划特别版

的士高声音高亢:“厂家直销,羊绒马甲,处理处理。”每走一步,就有一个新的声音闯进来,此起彼伏,“便宜啦,谁要白莲藕,谁要韭菜,韭菜便宜啦。”

每个声音里边都带着“便宜”,谁不是奔着便宜来的呢。

在冠县陈贯庄村赶集……|754个村庄计划特别版

路被赶集的人和三轮车攻占,我只能侧着身子在缝隙里挤过去,房前倒是空旷的,青春理发店前,人们坐在三轮车上晒太阳。

在冠县陈贯庄村赶集……|754个村庄计划特别版

叫卖声起伏,一路绵延到村中心的路口,路口被两个卖肉的摊子占领,一扇新杀的猪挂在杆子上,还冒着热气,店家问要多少钱的,便用刀割肉,往秤上一放,肯定多:“多就多点吧,过年嘞,多吃点肉。”顾客也欣然接受,旁边总有熟人互相招呼:“买点肉啊?”“买点,回家包小包吃也。”

包小包,是冠县人过年的重要方式。

在冠县陈贯庄村赶集……|754个村庄计划特别版

十里八村的都不远,集上到处都是熟人,更有好多年碰不上的人。

“呀,得多少年没见你啦,一点都没变。”

“还没变嘞?都老了,白头发都老些的啦。这是恁孙儿啊?长得曾(音)好看按(音)”

在冠县陈贯庄村赶集……|754个村庄计划特别版

也认识卖东西的,跟人开玩笑:“买不起啊,买不起拿俩根也行。”

这要在城市,打定有歧视的嫌疑,但在村里,不过是个玩笑,哈哈笑过就是。

在冠县陈贯庄村赶集……|754个村庄计划特别版

陈贯庄的集上什么都有卖的,西边是卖菜卖吃的的,店家正在往瓶里灌香油。东边是卖工具和衣服的,锅碗瓢盆老鼠药,应有尽有。但买对子的还不多,大约得等到腊月27集上才会多。

在冠县陈贯庄村赶集……|754个村庄计划特别版

当村里的老人也出来凑凑热闹,即使他拄着拐杖,窝着另一只手,也还是要走出来胡同口看看热闹。

在冠县陈贯庄村赶集……|754个村庄计划特别版

这个老太太骑着电三轮在人群中仰着头笑不停。

在冠县陈贯庄村赶集……|754个村庄计划特别版

她穿着棉拖鞋抱着孩子行走在路中间,村子就是这样的,谁都认识谁,村里就是家。在家穿棉拖鞋,也没什么不对。

在冠县陈贯庄村赶集……|754个村庄计划特别版

集,就这样一直热闹着,让陈贯庄也热烈起来。

从日出到日落,人们在陈贯庄的街道上交汇,喧嚣,繁荣。这样的一天,是集市,更是好久不见朋友的问候,一次次的问候,便是多个乡村之间人情冷暖的交汇,在陈贯庄的集上,我闻到人情的味道,那是乡村的味道,也是年的味道。

文|许临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