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县樱桃”错峰上市最高价达80元

记者 李梦 孙亚飞 通讯员 许永飞 刘玚

5月8日,冠县东古城镇公曹村的一处樱桃种植园,负责人边洪阳正组织村民将最后一批大红樱桃装箱。“我们这批樱桃与烟台、大连等樱桃主产区的上市时间错开近一个月,樱桃的价格很不错,最高每公斤能卖到40元。”边洪阳告诉记者,今年大棚红樱桃即将售罄,再过几天,露天地樱桃也成熟了,正好接上市场。

“冠县地处鲁西黄河故道,土质酸碱度和微量元素含量都达到优质樱桃的需求,加之气候适中,利于樱桃早熟、早上市。”最早引进樱桃品种的原冠县林业局负责人王国正回忆说,当初在冠县试栽植樱桃,群众持怀疑态度,支持率低。

为了确保樱桃能在冠县生长,王国正首先将当时最优质的几个樱桃品种引来,并通过刻芽、拉枝、环剥等技术,不断探索可行办法。经过反复试验,王国正总结出一套“大樱桃早期丰产优质配套技术”,并于1995年,与时任东古城镇田马园村支部书记田洪勋达成合作,建起了百余亩樱桃示范园。谁知第一年结果,村子里就“炸锅”了。

“樱桃能卖多少钱?当时我也不知道,只知道价格很高。”王国正说。2000年,王国正问正在北京出差的朋友,得知每斤樱桃能卖40元左右,他就跟田洪勋组织村民,将80斤樱桃装箱送往北京,并以20元的价格进行试卖,结果瞬间被抢空。

“樱桃价高不愁销”的消息从田马园村不胫而走。从此,冠县樱桃种植从田马园逐步延伸,目前全县樱桃种植面积2万多亩,其中大棚樱桃面积1000余亩,樱桃总产量1万多吨,年产值过亿元,成为全国三大知名樱桃主产地之一。2013年"冠县樱桃"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在东古城镇田马园村,宽阔的村路旁矗立着双层别墅。田马园村90后支部书记田英冲告诉记者,田马园村人均年收入在26000元左右,靠的就是樱桃园。

34岁的村民李志富曾在外地搞建筑。后来看到村里樱桃产业活跃起来,就决定回乡卖樱桃。现在李志富和媳妇通过电商平台、微信等卖樱桃,拥有大量客户。

在李志富的家里,发往重庆、成都、厦门等地的快递单随处可见。“我们一般通过淘宝、微信朋友圈向散户、商超销售,樱桃包装规格分2斤、3斤、5斤三种。最贵的时候,大棚樱桃卖到80元一斤。”李志富笑着告诉记者,今年,他通过网销平台仅销售大棚樱桃就达到60多万元。为了来年能够多囤积些樱桃,他向村里递交了建设冷库的申请。目前,他的冷库已开工建设。“我这不算啥,我兄弟用‘快手’卖樱桃,粉丝量达到了55万。”李志富说。

“田马园村现在已有30多户电商从事网上销售。”田英冲说,“村里几乎户户有樱桃,差不多一半是网上销售的。这些天,顺丰、EMS等快递公司的人正在村里考察,准备和村里开展合作。”

为提高村民种樱桃增收入的积极性,冠县出台经济林奖补政策,减少村民的前期投入。比如,村民栽植面积100亩(含100亩)以上、300亩(不含300亩)以下,且保存率达90%以上的,县财政每株苗木补助15元;栽植面积达到300亩(含300亩)以上、500亩(不含500亩)以下,且保存率均达到90%以上的,县财政分两年给予补助,第一年每株苗木补助15元,第二年每株苗木补助15元;栽植面积达到500亩(含500亩)以上、1000亩(不含1000亩)以下,且保存率均达到90%以上的,除享受第2条补助外,县财政连续三年每亩补助300元的土地承包费;栽植面积达到1000亩(含1000亩)以上,且保存率均达到90%以上的,除享受第2条补助外,县财政连续三年每亩补助1000元的土地承包费……

“除了政策支持,示范带动作用也很关键。我们也要通过拉动示范户、示范村,让周边村民真正了解樱桃栽植,真正参与到樱桃栽植中来,用好的收益说服他们,才有助于全县樱桃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王国正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