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爲財務BP:在一起、懂業務、提建議

當下企業對財務部門提出的期望越來越高,從“核算財務”向“業務財務”及“戰略財務”進行轉型,其中不可避免的會遇到各種問題和挑戰。

這不,華為用實際行動來踐行:錢給多了,不是人才也變成人才!華為的高薪可不僅是一線的研發、市場和銷售,任正非女兒執掌的財經團隊,待遇也是相當的優厚。那麼究竟華為財務都一群什麼人?他們的工作內容和要求又是怎樣的?

搜索招聘網站華為基層會計的工資待遇,會發現華為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基礎崗位開價都在1萬5以上,甚至比一些公司財務經理標準都要高了!華為財務主管以上級別就更不用說了。除了薪資之外,其他待遇也是相當一流。華為在東莞松山湖投資了100億,給員工造了12個歐洲小鎮,佔地1900畝。“員工宿舍”分別模仿牛津、溫德米爾、盧森堡、布魯日等12座歐洲小鎮建設,還特地從瑞士引進了小火車,建成後可以坐著小火車遊遍歐洲。

是不是想想都超級激動!那麼,華為財務都是一群什麼人?

1、華為財經團隊來自牛津、劍橋、哈佛、耶魯等著名大學的優秀學生有數百名;

2、光合同全球就有1500名項目財務跟進;

3、年平均約120萬單的員工費用報銷,員工在自助報銷的同時,機器根據既定規則直接生成會計憑證;

4、98個國家和746個賬戶實現互聯互通,支付指令可以在2分鐘內傳遞至全球任一開戶銀行,付款準確率水平高於銀行100倍以上;

5、在全球實施的RFID物聯資產管理方案,目前已經覆蓋52個國家、2382個場地、14萬件固定資產。RFID標籤貼在需要管理的固定資產上,每5分鐘自動上報一次位置信息,每天更新一次固定資產的使用負荷(或者閒置)情況;

6、經營性現金流已實現12個月定長的滾動預測。從歷史數據的擬合度看,在170個國家實現銷售,收入規模約800億美元,年度現金結算量約4000億美元,最小偏差僅800萬美元;

從中,我們可以得出幾個結論:

1. 團隊成員學歷較高,擁有比較高的素質;

2. 財務操作體系比較完善,並且自動化程度較高;

3.每個財務成員的工作壓力較大,工作強度較大;

4.擁有細緻的核查體系,誤差率小。

這應該就是最牛財務團隊的樣子吧!當然啦,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高薪的背後往往也是高要求、高標準。

任正非曾在多種場合談到對於財務的要求,總結下來有四點:

1. 財務如果不懂業務,只能提供低價值的會計服務;

2. 財務必須要有渴望進步、渴望成長的自我動力;

3. 沒有項目經營管理經驗的財務人員,就不可能成長為CFO;

4. 稱職的CFO應隨時可以接任CEO。

在2018年與財務員工的座談會上,任正非就再次提到了對於財務人員的要求,並且簽發了13號文,先來看看部分內容:

一個組織的良好運轉,既需要“全科醫生”,也需要“專科醫生”。“專科醫生”,是我們所說的各個財務專業領域的建設,繼續沿著原來的方向補齊能力和隊伍,這是經度,在垂直方向上打通;“全科醫生”,是貼近作戰組織提供支撐的BP財務,這是緯度,在平行方向上實現合縱。財經在各個緯度的能力積累不足,要著重加強。

財經的賦能,可以邀請業務人員一起參與,財經要懂業務,業務也要懂財務。業務的賦能,也邀請財經人員一起參與。我們要設計“全科試卷”,以考促學,業務和財務在考分要求上可以不一樣,既要懂財務,也要懂業務,是我們對主官的期望,也是我們對主官的要求。財務技能與業務知識的融合,業務和財務的主官們才能更加有效地行權。

......

總結下來,非常重要的一句話就是:財務要融入業務!

伴隨業務的發展,華為財經通過四統一、ERP推行、項目“概預核決”四算、共享中心建設、IFS變革和財務藍軍建設,一步步成長為世界級的財務組織。當然,華為財經組織的成長不是一蹴而就的,一定是根據業務的發展階段逐步成就的,各個企業學習華為,一定要了解自己業務所在的階段。財務變革一定要匹配業務的成長。

經過這麼多年的業務和財務“相愛相殺”的融合發展,華為財務組織發展形成的三支柱架構。從客戶需求,然後到區域需求,也就是反饋給了銷售,銷售反饋給財務BP,後面是財務三支柱架構。

華為的組織績效管理被稱為“擰麻花”機制,通過財務管理報告的支撐,保證華為“全營一杆槍”,心往一處想,力往一處使。

財務人員融入業務,好說難做,具體的路徑有哪些呢,如何快速做到?

01參與項目管理

企業規模越大,財務人員的分工越細,往往只能專注一小段工作,很難窺探財務工作全貌。基層財務人員要想盡快掌握會計整體,最好的選擇是做項目財務。一個項目相當於一個小企業的完整週期,全面且貼近業務,經歷了這樣的循環,財務人員可以為轉身成為CFO奠定基礎。

02參與經營分析

華為推崇經營分析,而不是單純的財務分析。財務分析一定要結合實際,服務業務部門,否則分析報告的作用有限。具體言之,財務分析要透過財務數據挖掘背後的業務原因,指出問題,找出對策,落實責任,到期考核。這麼下來,財務分析自然突破了財務的範疇,成了一把手工程。

03參與預算預測

財務人員必須不斷與業務人員溝通才能得出務實的結論。計劃與預算是什麼關係?“計劃是龍頭,制定計劃的人一定要明白業務。地區部要成立計劃、預算與核算部,要讓明白業務的人來做頭。只有計劃做好了,預算與核算才有依據來修正、考核計劃。”計劃是方向,預算是量化,核算是校驗,三者互相促進,其關鍵點是做計劃的人要懂業務。

財務對業務的支持從事後走向事前,預測是可以為之的舉措。準確的預測有助於公司做出正確的決策,可以優化公司的資源配置。財務分析報告在結尾處往往要對全年經營指標進行預測。預測準確與否,從某種程度上講也是檢驗財務分析效果的標尺。

最好的學習方式是以實際項目演練和案例討論,來揭示財務如何作為價值整合者,牽引公司經營目標的達成。比如:

1. 懂業務:如何在踐行“以客戶為中心”,解決項目經理備用金問題?

2. 提建議之控風險:如何評價新客戶,如何規避新客戶的各項風險?

3. 提建議之促增長:如何有效調整項目計劃,達成年度收入目標?

4. 懂戰略:虧損合同該不該籤?

這種學習方式同樣適用中小企業的財務人員,如果能熟悉各部門間的業務關係,無論是對自己賬務處理直覺和自信的培養、還是對升職,都有很大幫助。

正如華為CFO孟晚舟所言:當我們財務站在新的高度,此時此刻的超然,只是下一段雄關漫道的開始。

傳統的財務服務,早已不再是我們孜孜以求的目標。那個駝著背、彎著腰、端著水杯、戴著老花眼鏡的賬房先生,絕不再是我們的形象代言。

財經組織與業務組織的關係,既相互獨立、又相互依偎。

總之啊,真正的做到業財融合對財務人員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趁年輕,立志高遠,多學習,有好處。讓我們從業務快速增長下的財務挑戰開始,去尋找解決挑戰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