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靜下來後再看滴滴順風車影響

冷靜下來後再看滴滴順風車影響

4個月內,滴滴順風車上再度發生兇殺案。如果說空姐被害那起案件是兇手窮兇極惡的瘋狂犯罪為主因的話,那麼浙江樂清女孩被害案件,滴滴公司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這是引起“公憤”的最主要原因。包括我本人在內看到滴滴客服與報案親屬之間的對話記錄,幾乎憤怒的情緒無法抑制。如此漠視生命,如此拿乘客生命當作玩笑,包括滴滴公司的道歉聲明中聲稱不能洩露司機隱私,你見鬼去吧,你們把多少客戶隱私都拿去變現賺錢做交易,現在乘客遇到生命危險了,你竟然強調隱私保護了?這種態度令人髮指。

同時,也說明今年5月份空姐被害事件後,滴滴公司根本沒有吸取教訓,而是應付了事。滴滴公司把乘客安全放在第一位的說法,完全是空喊口號而已。這也是我這幾天看到滴滴客服如此之爛,視乘客生命為兒戲,憤怒的呼籲關掉滴滴公司的原因。

後來越扒越深,包括著名評論家吳其倫,著名經濟學者馬光遠等都曾經遭遇過滴滴司機的“欺負”,而且要麼投訴無門,要麼石沉大海。更加令人髮指的是,近日,南方週末統計的一組數據顯示,過去四年裡,媒體報道及有關部門處理過的滴滴司機性侵、性騷擾事件,至少有50起。女乘客被順風車司機姦殺的案件2017年已發生過,2017年5月,重慶永川的一位順風車司機用風箏線和紅布將30歲的女乘客勒死,涉案司機之後被法院判處死緩。

具體來看,50個案例中,有2起故意殺人案,有19起強姦案、9起強制猥褻案、5起行政處罰案件、15起未立案的性騷擾事件;涉及50個司機,53名被害人均為女性。

冷靜下來後再看滴滴順風車影響

從中可以看出,滴滴公司管理之濫之爛。而從另一方面看,5月發生空姐被害案件後,滴滴公司沒有認真反思的一個原因是,忙於所謂的上市,陶醉在獨角獸的興奮中與估值5000億元的亢奮裡。同時,忙於收購併購上市等資本運作。管理層根本沒有時間堵塞安全漏洞,狠抓內部管理。中國A股市場形成的圈錢氛圍,害了一大批企業。一個好端端企業一上市就無心做主業,搞研發,而是忙於資本運作,一輪又一輪的圈錢。中國股市已經演變成為對實體經濟、實體企業、分配關係危害性遠遠大於有利有益的市場。

視生命為兒戲的滴滴公司,被全社會譴責,被監管部門痛斥是咎由自取,對其給予怎樣的處理都不為過。依我看,其估值500億都不值。同時,這樣的公司應該不讓其上市圈錢,徹底斷了其上市的念頭。

在群情激昂斥責譴責、管理部門群起痛批滴滴公司之餘,冷靜下來後,對這樣的問題也應該客觀看待並把其性質甄別清楚,認識清楚。儘管這麼多起案件且4個月兩起命案。但必須清楚認識到,這完全是滴滴公司的管理問題,滴滴公司管理層沒有能力管理這樣的公司。特別要提醒的是,絕不是網約車這個新科技創新產品自身的問題,也不是順風車產品自身的問題。作為共享經濟的網約車不能因為公司的內部管理問題被否定,被遏制。

類似今天網約車出現的問題,在傳統出租車行業都出現過。對於網約車這個創新性產品,本來傳統行業與傳統管理部門都在想法設法找藉口扼殺之。不爭氣的滴滴公司,內部管理混亂,鬧出命案,正好被這些反撲勢力抓住把柄利用。這兩天出現的一個令人擔心的現象是全面否定共享經濟的網約車,試圖把節約資源,給廣大群眾帶來出行方便的網約車一舉扼殺掉。並且趁機爭奪權力,比如交通部規定新接入網約車必須經過他們審批。我只提出兩個問題:你們審批進來的車輛一旦出問題,你負一切責任嗎?你的目的是監管安全還是要審批權?

管理問題歸管理問題,對管理混亂的滴滴公司必須嚴肅處理,讓其付出刻骨銘心的代價,比如高額罰款等。但是,絕不能抹殺網約車模式本身,絕不能因噎廢食。更應該鼓勵網約車的發展,不妨鼓勵成立新的網約車公司,與滴滴公司形成競爭,打破壟斷現象。

歷史上,幾乎所有創新性的科技產品投放之初都闖過禍,甚至是大禍。民眾的情緒與今天對待滴滴公司鬧出人命案一樣一樣的。就看哪個國家能夠拿出智慧處理好,既安撫好民眾情緒,又不把新東西扼殺掉,而是保持定力,繼續鼓勵支持。

冷靜下來後再看滴滴順風車影響

汽車的發明就是很好的例子。發明於英國的汽車,最終興盛於美國。就是在美國,汽車每次發生交通事故甚至出現車毀人亡事件,民眾情緒都非常衝動激昂,產業都要停滯一段時間。但最終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誰也無法阻擋,只是遇到開明政府快一點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