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亳州:曹操祖父曹腾的墓葬,俨然一座地下宫殿,两次被盗!


曹腾墓,位于安徽省亳州市区魏武大道路西的曹氏家族墓群北侧,是曹操祖父曹腾的墓葬,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曹腾,字季兴,东汉时期沛国谯人,安帝时入宫,陪侍太子读书。顺帝时,为小黄门,迁中常侍。因参与定策迎立桓帝有功,被封为费亭侯,不久出任长乐太仆,迁大长秋,用事宫廷长达30多年。

曹腾生前将亳州城南大片土地划为其宗族墓地,大规模的修筑自己的坟墓。曹腾墓冢封土呈覆斗状,冢残高7米,后人在墓冢四周砌筑的青石护冢墙,保存完好。据《水经注》记载,曹腾墓南侧有圭形石碑,正面题“汉故中常侍长乐太仆特进费亭侯曹君之碑。延熹三年立”,石碑背面刊有诏策。石碑东西两侧有两对石马,石马高八尺五寸,雕刻粗拙。南侧有石阙双峙,石阙高一丈六尺,雕镂云矩纹饰。再南侧有庙堂。

为配合农田基本建设,1973年对曹腾墓进行清理发掘。该墓为大型石结构多室墓,墓门朝东由甬道、前室、中室、后室、南北耳室、东西偏室组成,整个墓室用千余块长两米的青石砌筑而成,这在缺少石料的平原地带,亦属罕见。


甬道口有石雕吉羊头一对,浑厚逼真,这是十分难得的汉代圆雕艺术品。甬道南北两壁对称雕刻有神荼、郁垒四个人物画像,门额、门框、门扇均饰有画像石刻,雕刻形象生动,线条流畅简练,刀笔劲健。各墓室石壁上饰一层薄石灰,饰有彩色壁画,隐约可见。

曹腾墓内发现有两个盗洞,且有大量烟熏火焚的痕迹,说明该墓最少两次被盗,窃余之物被盗贼焚烧一空。所幸盗洞落土下埋有少量遗物,清理出土的有:玉衣、玉枕、铜猪、鎏金铜构件、石雕、料珠、陶瓷片等珍贵文物。曹腾墓建筑规模宏伟,工程浩大,用料讲究,雕刻精湛,彩绘绚丽,出土文物精美,俨然一座地下宫殿。

《三国志》全书开篇第一句:“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这里的“太祖武皇帝”就是曹操,;谯”,即今安徽亳州市。“曹氏家族墓地”古墓群,分布在亳州市城南魏武大道两侧。虽然经历了一两千岁风雨的侵蚀,墓地依然有很大的规模,占地约10平方公里。【《瑞视觉》发布的照片,视角独特、有温度,全部是原创作品,欢迎关注、评论、转发或者收藏!如果你身边有奇闻趣事、感人故事或者需要帮助的人,请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