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麟征部下出了不少名將,爲什麼名氣都不大?

人生如棋


杜聿明,鄭洞國,戴安瀾這幾個人名氣不大?不過既然說關麟徵,我今天還是重點介紹下他。 關麟徵,原名志道,字雨東。陸軍中將。1905年4月18日出生。陝西戶縣人。黃埔軍校第一期步科畢業。 1925年初,他隨東征軍,在淡水參加討伐陳炯明的戰鬥中負傷。這年底到次年初,關麟徵在黃埔軍校先後任總教官嚴重的中尉副官、第四期入伍生團上尉連長、學生隊隊長等職,並參加了孫文主義學會。 1926年國民黨建立憲兵團,關麟徵任憲兵團第三營少校營長,並隨軍北伐。1927年, 調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直屬補充第七團團長。1928年,關麟徵任南京警備司令部第二團團長。

不久,又調任蔣介石建立的十一師六十一團團長。嗣後,任第二旅旅長,1929年任新編第五師副師長。 1930年,關麟徵在張治中任師長的第二教導師任第一團團長,隨部開赴中原作戰。部隊轉戰到河南杞縣,他以一個團的兵力掩護全師撤退。戰後升任該師第二旅旅長。 1931年,關麟徵調任第二師第十一旅旅長。這時,石友三在河北南部反對蔣介石,劉桂堂附之。關奉命率部進攻盤踞在南宮的劉桂堂部夏子明旅,全殲該旅。 1932年6月,蔣介石第四次“圍剿”鄂豫皖蘇區。關麟徵任第四軍獨立旅旅長,與紅二十五軍激戰於霍邱縣城。7月,他又率部西進,被紅軍將領陳賡、蔡申頤所率領二萬多人包圍於磚佛寺,傷亡慘重。年末,升任二十五師師長。

1933年2月底,他所在的第十七軍奉命開赴長城古北口抗日。他不顧何應欽“停止前進,就地待命”的命令,將部隊開到古北口前線接防,親率一四九團反擊日軍。雙方短兵相接,戰鬥慘烈。關麟徵被敵人的槍榴彈炸傷五處,從容指揮全師官兵英勇殺敵,終於擊退了敵人佔領了高地。僅前三天,就殲滅敵軍二千餘人。關麟徵因作戰有功,獲得國民政府頒獎的青天白日勳章一枚。 1936年10月,關麟徵晉升為陸軍中將,並獲三等寶鼎勳章。


李三萬的三萬裡


整個遼瀋戰役期間,從東北成建制脫逃的就是“光頭將軍”劉玉章的第52軍,為保證主力從營口登船出海,第52軍罕見地展開5個團反擊四野圍攻部隊,致九縱詹才芳部損失嚴重,四野二個縱隊加一個獨立師,眼睜睜看著52軍撤離營口港,主席為此事專門批評了林帥:“是個不小的失招”。

還是這個52軍,上海戰役期間在月浦又重創三野一部,最後也是成建制萬餘人逃離大陸,是國民黨軍逃臺初期的嫡系主力軍,劉玉章後來官至“陸軍副總司令”、“臺灣警備總司令”,陸軍一級上將,與黃埔四期的同窗胡璉同為蔣介石最為倚重的干將,何來名氣不大一說?

(劉玉章)

劉玉章的光頭,乃是中原大戰時負傷所致,此公在內戰和抗日戰場先後三次負傷,絕對的悍將。所謂的名氣,其實是對歷史的認知偏頗和不當宣傳所致,關麟徵也好,杜聿明也罷,包括劉玉章和張耀明,都出自“裝甲兵之父”徐庭瑤的門下,這位保定三期的名將與白崇禧、張治中和蔡廷鍇等人同窗,與“海鷗將軍”戴安瀾是標準的鄉黨,安徽無為人。1933年長城抗戰時,已任第17軍團中將總指揮,“古北口戰役”給日寇以重大殺傷,妥妥的抗日名將。

第17軍團在長城抗戰時期,黃埔一期的關麟徵是所部第25師(千里駒師)師長,兩個旅長分別是黃埔一期的杜聿明和張耀明,劉玉章時任該軍團第2師營長,這四位有個共同點,全部是陝西人氏。

(關麟徵)

1937全面抗戰爆發,軍委會以第25師和第2師組建第52軍,關麟徵任軍長,張耀明和劉玉章分別任該軍師長和團長。但從中央軍校進修完畢的杜聿明堅決不回25師,原因就是看不慣關麟徵,最後在徐庭瑤的舉薦下出任陸軍交輜學校教官、軍委會裝甲兵營營長以及後來的第200師師長,1939年接任第五軍軍長,從此自樹一職,與第52軍不再瓜葛。

早年,羅卓英串聯第11師黃埔系軍官倒曹時,也是惟獨團長關麟徵反對,還說了陳誠的壞話;盧溝橋事變後關麟徵和鄭洞國同時在劉峙第二集團軍序列下,在保定保衛戰中,關麟徵單方面率領軍部和張耀明的25師後撤,不打招呼撇下鄭洞國的第2師死守,讓這位一期同學憤怒不已,堅決調離52軍系統;再加上杜聿明的態度,完全可以得出結論,關麟徵的為人是有些性格缺陷的,否則不至於幾個同學紛紛反目。

(光頭將軍劉玉章)

既然惹惱了陳誠,第52軍系統自然不能成為“土木系”部隊,而作為蔣介石第一心腹的陳誠,長期把持著軍隊中樞職務,自然對關麟徵集團有所打壓,儘管關麟徵和杜聿明憑藉黃埔一期的身份仍然得到蔣介石信任,也依靠何應欽、張治中等人的支持打出一片天地,然而得罪“陳矮子”(關麟徵語)的後果也是嚴重的,第5軍和第52軍系統的軍官,遠不如土木系的勢力膨脹和晉升之快,這恐怕也是關麟徵的“陝西班”名氣不大的一個原因。

第52軍系統也是抗日中堅力量,徐州會戰中,關麟徵軍長的部隊隸屬湯恩伯第20軍團指揮,是取得“臺兒莊大捷”的主力軍,劉玉章甚至總結出“短距離、短時間、集中火力”的對日突擊戰術,戰後關麟徵榮升第32軍團長,與第2集團軍孫連仲被譽為臺兒莊的“孫鋼頭”和“關鐵拳”;之後調入薛嶽第九戰區序列,參加第一次長沙會戰,成為黃埔生的第二個集團軍司令。1940年日寇佔領越南窺視雲南,經何應欽力薦,關麟徵率第15集團軍(後改為第9集團軍)千里馳援,在滇南守國門四年之久,麾下第52軍軍長張耀明和第2師師長劉玉章同往。



(黃埔一期張耀明)

總體說來,關麟徵作戰很有一套,但性格很有些問題,應該算情商不高;更有一個短處,即過多任用和信任同鄉,不僅是寵信和提拔張耀明、劉玉章等,其他陝西籍軍官也有些飛揚跋扈,比如第25師的某營長徐克讓,依仗鄉黨,作戰中居然可以不執行團長覃異之的命令,最後也是不了了之,搞小圈子恐怕也是國民黨軍隊的頑疾,關麟徵也不能免俗。

說明一下,關麟徵跟關之琳大美女是真沒有親屬關係,誤傳。

(蔣介石與關麟徵)


度度狼gg


拿關麟徵和國民黨那些元老相比本身就不是一個級別

關麟徵的部下出了不少的名將,如杜聿明、鄭洞國、戴安瀾、張耀明、劉玉章等人,不是名氣不大,而是沒有過多的吹捧!

很多人拿關麟徵和陳誠、薛嶽以及何應欽等人相比,認為關麟徵的部下名氣不大!其實這個比喻本身就有點用馬車跟寶馬比速度,他們不是一個級別啊!

蔣介石八大金剛、五虎上將,包括陳誠、顧祝同、劉峙啊,等等等等,後來他們也都成為國家的重要派系,但是,他們和關麟徵相比,只能說資歷根本不在一個級別上。

他們和關麟徵雖然都屬於黃埔系,但是早在黃埔軍校時期,這些人就都是教官級別的,而關麟徵只是黃埔一期生。

拿學生跟老師比,本身就是對學生最大的認可。

關麟徵應該是黃埔一期中成就比較高的人

縱橫在高中歷史成績一直全校第一,有一次考試是整個瀋陽市統考,我們的老師也不知道題,於是學校讓老師也下考場去參加考試,理科的老師下場基本都是滿分,我們文科的就比較慘了,我們的歷史老師考了87分,縱橫考了96分。從此奠定了縱橫在學校文科中的地位。

關麟徵也正是如此,關麟徵1924年考入黃埔一期,在長城抗戰中已經是第25師師長,部下一個杜聿明一個張耀明,該戰關麟徵獲得青天白日勳章,是第23個獲得此獎章的人;在1937年全面抗戰時,關麟徵已經升任第五十二軍軍長,部下一個鄭洞國,另一個還是張耀明。

很多人都知道天子門生第一任就是胡宗南,是黃埔一期在國軍中第一個擔任軍長的人,胡宗南擔任軍長是在1936年4月,而關麟徵只比胡宗南晚了一年。臺兒莊大捷後,關麟徵升任第32軍團長,

蔣介石當時稱:“中國軍隊如都象五十二軍那樣戰鬥力強,打敗日本軍隊是不成問題的。”

可見老蔣對關麟徵的器重,1939年升任15集團軍副總司令,指揮6個軍在湘北參加第一次長沙會戰,該戰後關麟徵升任十五集團軍總司令,這是黃埔學生中第二個擔任集團總司令的人,只比胡宗南晚了幾個月。

關麟徵的急流勇退

之所以關麟徵後來沒有成為陳誠、胡宗南、湯恩伯那樣的派系,就在於關麟徵選擇了急流勇退,而且由於關麟徵和陳誠有矛盾(縱橫就發現,國軍中大部分人都和陳誠有矛盾),被老蔣調到雲南進行滲透,因為關麟徵和龍雲關係處理的不好,因此,老蔣調杜聿明到雲南。

關麟徵和杜聿明的地位差別也就逐漸逆轉了,後來杜聿明更是統百萬之師的氣勢。

關麟徵在抗戰後期基本就沒有什麼大的戰役了,抗戰勝利後,老蔣本來打算讓關麟徵去東北擔任東北保安司令,但是還有由於陳誠和杜聿明,關麟徵被改派為雲南省警備司令,1946年被調到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擔任教育長,後來接替蔣介石成為校長。

1949年的時候,已經看出國民黨必然戰敗的情形,主動提出辭職,退出軍界到香港深居簡出了。

關麟徵的部下名氣並不小

即使資歷不如陳誠等人,但是關麟徵部下的名氣還是可以的,包括上面已經提到的杜聿明應該是後來已經超越關麟徵的存在了,鄭洞國、張耀明、劉玉章也都是都來獨擋一面的人物,算是國軍的中流砥柱了,戴安瀾名聲大,死的早。

關麟徵後來淡出,再加上遼瀋戰役整個嫡系基本全報廢了。

名氣這個東西,在內行人都知道,看的是硬實力,很多人不明白其中的道理,認為只有張靈甫那樣的才算有名氣,張靈甫在抗戰期間,連個軍長都沒混上,雖然抗戰期間也打了些硬仗,殺了不少日本人,但是和杜聿明相比有些名大於其實。

張靈甫其實和張耀明、劉玉章差不多,但是比鄭洞國還略顯得差一點。


史論縱橫


關麟徵國軍的忠義虎將,陝西人,1924年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黃埔軍校畢業生,1947年第二任黃埔軍校校長(蔣介石第一任),1949年曾任國民政府陸軍總司令,陸軍中將。黃埔有十大名將:林彪、徐向前、關麟徵、陳賡、王耀武、胡璉、戴安瀾、鄭洞國、杜聿明、宋希濂,關麟徵就是其中之一。

關麟徵一生縱橫沙場25年,經歷了東征、北伐和抗日諸多戰役,(也參加過老蔣的紅軍圍剿)可以說是身經百戰。參加過的主要戰役有:長城抗戰、冀中抗戰、臺兒莊戰役、武漢會戰、第一次長沙會戰等,其中長城抗戰時一戰成名,作戰勇猛重創日寇,時人稱之“關鐵拳”,堪稱黃埔第一抗日名將;其最勇猛的時期是抗戰初期,時任國民革命軍第五十二軍軍長,指揮部下,下轄第二師,師長鄭洞國,第十五師,師長張耀明與日寇土肥原賢二的十四師團在漳河南岸進行一場激烈的白刃肉搏戰,雙方損失慘重,打出了“關鐵拳”的稱號,用兵穩、準、狠。其麾下部將杜聿明、鄭洞國、張耀明、劉玉章,皆一時之名將。

杜聿明,都比較熟悉了,就不多介紹了。

鄭洞國,黃埔第一期畢業,參加過東征、北伐,是最早參加抗日的國民黨將領之一,抗戰參加過無數戰役,戰功卓著,1943年調任中國駐印軍新一軍軍長,率領部下會於同盟軍收復緬北,揚威國外;1948年遼瀋戰役脫離國民黨陣營,加入共產黨。

張耀明,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抗日愛國將領,抗戰立功不少,1949年9月人黃埔軍校校長,是蔣介石、關麟徵後第三人校長,也是在大陸黃埔軍校最後一任校長。

劉玉章,黃埔軍校第四期畢業,參加過北伐、抗日戰爭和遼瀋戰役,軍旅生涯立功不少,作戰勇猛,第二次中原大戰後負傷痊癒後,頭髮脫落,從此,“劉光頭”之名響亮一時;他堪稱抗日第一猛將,抗戰時跟日寇對戰,曾嚴禁用槍,全部刺刀拼殺(何等的勇猛);同時也是遼瀋戰役唯一成功突然的國民黨主力部隊。

關麟徵的部下名氣還是響噹噹的,所謂強將手下無弱兵!


僅僅個人見解,不到之處望諒解了,謝謝!


賽門軍略


我是馮傑,一門心思專注國民政府時期的政治、軍事史,上至1924年黃埔建軍,下至1949年政權更迭,適當兩頭延伸。回答這個問題,首先需要理清一個框架,所謂“關麟徵部下”的範圍,曾經的部下算不算?隸屬時間很短的部下算不算?我個人的意見,應以第52軍(下轄第2、第25、第195師)為準。



第52軍最早只有第2、第25師,第2師師長鄭洞國,抗戰後期官至中國駐印軍總指揮,應該說名氣很大。不過鮮為人知的是,在合作共事過程中,鄭對關頗有看法。1937年9月,第52軍在河北保定一線進行防禦作戰,軍長關麟徵率領軍部和第25師悄悄撤退,鄭洞國十分氣憤:“當時我對關將軍很有看法,我們都是黃埔軍校一期同學,共事日久,彼此總該有些關照,但作戰時他將我這一師擺在最危險的地方,撤退時竟連個招呼都不打,任憑我們去犧牲,不僅全無一點情義,而且也太不負責任。”

1938年夏,關麟徵升任第32軍團長,報請軍令部讓第25師師長張耀明遞升軍長,擬鄭洞國任副軍長,不兼師長。鄭完全無法接受,“我深知關氏用心,他將軍長職務交給他的同鄉、老部下張耀明,可以保持其老班底,同時讓我做一個有名無實的副軍長,又可乘機削掉我的兵權。我與他本已有隙,遂堅辭不受,並向軍令部請假離開部隊”。

也就是說,由於關的格局太小,跑了一個抗日名將。

鄭洞國說的一點沒錯,關麟徵最信任的部下是張耀明。張是陝西臨潼人,關是陝西戶縣人,舊軍隊非常看重同鄉關係。1932年冬,自從張耀明調任第25師第75旅旅長之後,就常期在關麟徵麾下任職。不過張運氣不好,或者說關運氣一般。1942年冬,在陳誠同意之下,張耀明調任第54軍軍長,這無疑是關麟徵擴大實力的好機會,或許過於性急想要掌握部隊,關、張把第52軍第25師師長姚國俊與第54軍第50師師長鄭挺峰對調,此舉引起第54軍極大反彈,“關麟徵要吃掉五十四軍”。
事情鬧到最後,蔣介石下令第54軍調離滇南,張耀明、姚國俊先後調去楊虎城舊部第38軍,結果還是不受歡迎,第38軍後來幾次起義,投奔解放區。因此,關麟徵的部隊始終只是一個第52軍,直接導致有名氣的部下不多。然而名氣大不大也是相對的,抗戰勝利後的第52軍軍長劉玉章很多人知道,同樣屬於關麟徵麾下步步升遷上來的,但因其顯赫戰功主要表現在內戰時期的東北戰場,宣傳較少,所以也就名氣不大。


馮傑


首先說明一點,關麟徵做為黃埔軍校的一期生,參加過東征北伐到抗日戰爭中的一系列重大戰役,最後官至國民政府陸軍總司令,而他的軍事能力以及資歷聲望在國民黨將領中都首屈一指,出於他門下的名將,可以說是聲名顯赫,從來沒有名氣不大這一說。



首先第一人當屬杜聿明,其是關麟徵的老部下,他在黃埔生中也算出類拔萃的人物,所以這杜聿明的名氣還是挺大的。尤其在抗日戰爭中他指揮的崑崙關大捷和中國遠征軍,都讓其揹負上了名將的稱謂。



再者還有戴安瀾,一代抗日名將幾乎在那個時代無人不知,後於緬甸戰死,而毛主席更是對其賦詩一首,稱其為“海鷗將軍”。還有這鄭洞國,黃埔一期的老牌畢業生,是最早抗戰的國民黨將領,一生可以說戰功赫赫,而且在新中國建立後成為了新中國的一員。



所以我認為,關麟徵的部下名將還是挺多的,而既然是名將,那肯定有著超乎他人的能力,名氣一定是有的。只不過相比於胡宗南、陳誠等人,關麟徵後來去了香港,沒有去往臺灣,也許是源於這一點,人們對其有著不同的看法,但他們在那場衛國的戰爭中對於國家的貢獻我們應該永遠銘記於心。


歷史之絕唱


關麟徵將軍,作為黃埔一期生,很早就投生軍事了。作為國民黨將軍中資格最老的一批將軍,關麟徵是非常出色,我們經常說紅軍嗎,八路軍,的彭德懷,徐向前,林彪等人打戰多麼多麼厲害,但是和這個將軍相比,他們都顯得太弱小了。

紅軍時期,關麟徵將軍擔任一個國軍旅長,和紅25軍對戰,結果此戰下來,紅25軍潰敗,關將軍全勝,而且此戰中杜聿明開始嶄露頭角。之後關麟徵又和陳賡,徐向前交戰,因為事先情報不準確,關麟徵將軍被紅軍2萬多人圍困,關麟徵還是以一個旅5000多人先後突圍10多次,最後和前來接應的國民黨軍匯合。紅軍被迫退出陣地。

36年的時候,紅軍決心東渡黃河,閻錫山在黃河邊上一字排開15個師來堵住紅軍,關麟徵不顧軍令,率領一個師的兵力偷襲林彪所屬的1一軍團。之後又襲擊徐海東的陝北紅軍。紅軍主力退回延安。

在徐向前和賀龍等人率領四方面軍和二方面軍來延安的時候,蔣介石命令關麟徵率軍圍剿,此戰中,此戰,面對二四方面軍總計6萬人的紅軍,關麟徵採取硬碰硬的方式和紅軍對抗,結果殲滅了二方面軍的一半主力,徐向前被打敗。

抗戰中,關麟徵將軍率領52軍在臺兒莊一戰中大展頭角,作為主動出擊的部隊,蔣介石對其授予陸軍中將,之後又參與崑崙關大戰,上海戰役,關麟徵可以說是戰功赫赫。

麾下有杜聿明,鄭洞國,廖耀湘,戴安瀾等名將弟子。內戰開始的時候,因為和蔣介石意見不合,他堅持不打中國人的信念被蔣介石棄之不用,不過麾下之52軍還是相當能打的,淮海戰役圍困那麼多,52軍全部突圍而出。被稱之為第六大主力。


歷史大家


所謂名氣大不大是一個相對的概念,相比於張靈甫、陳誠、薛嶽、王耀武等人,國民黨陸軍中將關麟徵在民眾印象中確實沒有什麼存在感。

實際上,關麟徵的資歷相當老,儼然秦中悍將,杜聿明、鄭洞國、劉玉章、覃異之、張耀明名將都曾是他的部下。關與徐向前元帥曾是黃埔第一期同窗,關麟徵去世後徐向前元帥還等發去唁電,表示哀思。

關麟徵之所以名氣不大,主要是四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關麟徵性格傲慢,遊離於國民黨派系之外,和蔣介石寵臣陳誠的關係一度破裂,兩人勢同水火。解放戰爭之後,關麟徵又去了香港而沒有去臺灣,國民黨對他的宣傳也慢慢比較少了。缺乏輿論,一個人被淡化其實很快的。

第二,1937年日本全面侵華後不久,關麟徵尚可領軍作戰。到了抗戰後期,陳誠與關麟徵矛盾大爆發,從此之後基本就淡出了軍界,在雲南地區與龍雲“為伴”。而杜聿明、鄭洞國等人,卻大放異彩。作為國民黨大將,逐步在軍政上失落,沒有經過大兵團作戰,其名氣大大折損。

第三,普通民眾的很多人物形象來自於藝術作品。在各類文學作品、影視劇中,對關麟徵的刻畫相當少,這就是導致他基本不為人所知。可見的民國影視劇,很少有涉及關麟徵的。網絡貼吧中,討論他的也比較少。

第四,關麟徵在處理1945年底昆明一二•一運動時,手腕強硬,屠殺學生,造成流血事件,態度惡劣,在記者招待會上荒謬的說:學生有遊行的自由,軍人有開槍的自由,這件事對他形象的負面影響特別大。

其實,民國時期很多人物在當今都沒有什麼存在感,但在當時乃一時俊傑,難有其二。


歷史傳訊社


關麟徵(1905-1980),陝西人,字雨東。原名志道,國民黨陸軍中將。

關麟徵1924年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參加過東征和北伐,1933年參加過長城抗戰,任國民革命軍25師師長,該師被譽為千里駒師,下瞎兩個旅,旅長分別為杜聿明和張耀明。37全面抗戰爆發後任國民革命軍第52軍軍長,38年又參加了臺兒莊戰役,並取得了勝利。1946年因參與鎮壓了昆明的一二一運動,被蔣介石調到成都中央陸軍軍官軍校任教育長,1947年被蔣介石任命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校長。1948年被任命為革命革命軍陸軍副總司令,49被任命為陸軍總司令。

關作為黃埔一期的老大哥,杜聿明、鄭洞國等國民黨高級將領都是關的部下。關之所以沒有他的部下出名,我認為是以下幾個原因:

文學作品、影視劇等描寫關麟徵的太少。

關麟徵在前線帶兵的時間較短,帶兵時間短則戰功和戰績較少。他的部下如杜聿明等經常在一線作戰,加之媒體等吹噓,自然就出名了。


歷史軍魂


關擔任過第25師師長,杜聿明是副師長。但是兩人的關係很不好,杜聿明也因此離開,經過學習和培訓後,去了裝甲兵團擔任少將團長。後來擴編為第200師,擔任師長。擴編為第5軍,擔任軍長。抗戰勝利後,杜聿明曾經擔任過東北國軍的司令官,華東國軍的副司令官,進入了戰犯排名榜。

關擔任第52軍軍長,鄭洞國的第2師被劃了進去。但是關不尊重鄭,還把鄭擠走了。鄭先是投奔了湯恩伯,後來投靠了杜聿明,擔任第5軍副軍長兼任榮1師師長。抗戰後,去了東北給杜長官當副手。

張耀明,關的得力助手,也是心腹愛將。擔任過第25師師長、第52軍軍長、第38軍軍長。後來,接任了關的中央軍校校長這一職務。

覃異之:關擔任師長的時候,他是下邊的團長。關擔任軍長的時候,他是下邊的第195師師長。後來擔任了軍長張耀明的副手兼任師管區司令。

趙公武:抗戰中,在關麾下的第2師擔任過師長,後來升任為第52軍軍長。抗戰勝利後,他率部進入東北,在新開嶺,麾下的一個師被南滿的共軍圍殲。

劉玉章:一直在52軍的第2師任職,後來升任師長。內戰後期,接任了第52軍軍長。

陳林達:曾經在52軍擔任了第195師師長,內戰中升任新5軍軍長。

關的老部隊主要是25師,後來加入了2師,195師,為52軍。由於他脾氣暴躁,比較跋扈,又不能一碗水端平。許多人離開了他的系統,例如杜聿明、鄭洞國、舒適存、吳嘯亞、汪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