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早教|宝宝都3岁了只会叫爸爸妈妈?父母可能做错了这6件事!

为什么同龄的宝宝早早开了口说话,自家宝宝却迟迟不开口,快来看看

宝宝0~5岁宝宝会说什么才正常

南宁早教|宝宝都3岁了只会叫爸爸妈妈?父母可能做错了这6件事!

南宁早教|宝宝都3岁了只会叫爸爸妈妈?父母可能做错了这6件事!

如题,宝宝都3岁了只会叫爸爸妈妈?父母可能做错了这6件事!

生活中学会用语言来交流是必不可少的。

从宝宝落地之初,就会聆听外界的各种声音,并观察身边的人如何沟通交流。牙牙学语都是从简单的叠词,如:爸爸、妈妈开始的。

1岁半至3岁的时候,进入了语言发展关键时期,能够接受信息和模仿,尤其是父母。

南宁早教|宝宝都3岁了只会叫爸爸妈妈?父母可能做错了这6件事!

最近南宁麦迪森早教中心有一位焦虑的妈妈跟我们咨询:

我家宝宝已经3岁了,只会叫爸爸妈妈,最多还有其他的叠词,然后就没有了。

身边其他的小朋友说话已经一套一套的了,看着这差异,怀疑是不是有什么疾病,但又感觉不像。

拼图、玩玩具都玩得很好,能跑能跑、协调性也不赖。

就是认知太差了,简单的指令听不太明白,教他什么都坐不住。

2岁的时候我已经有些着急了,去医院检查过,没什么毛病,说只是这孩子语言发育迟缓。

语言发育迟缓,已经足够让这位妈妈着急了,

于是,针对这位宝宝的情况,南宁麦迪森早教中心专门进行了解答。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宝宝语言发育迟缓呢?答案其实就是生活中父母们不以为意的“小事”。

第一,手机父母和手机孩子

不少父母“带孩子”的时候喜欢抓着手机不放,宝宝要是哭闹就也给孩子一个手机或其他电子产品,全程无交流。

现在很多孩子也喜欢看抖音,其中语速过快或是充斥着方言,语言不规范会阻碍孩子的发展。

第二,只吃软烂的食物影响说话

因为担心宝宝消化不好,就总让宝宝吃软烂的食物,使得口腔肌肉缺乏锻炼。

口腔力度不够容易导致宝宝发音不标准,甚至是口吃。

南宁早教|宝宝都3岁了只会叫爸爸妈妈?父母可能做错了这6件事!

第三,你太懂他,他就不用说

宝宝指着茶几上“啊”一声,就知道他要喝水;指着饭桌就知道他要吃饭……既然已经得到满足,用不着费劲说话。可以偶尔装作听不懂的样子,刺激他用语言表达他的需求。

如:宝宝指着几盘菜的时候,你装作不明白,接着问他,你是要青菜、猪肉,还是鱼?当他表达了,你再给他。这个过程不能太着急,需要父母们耐心引导。

第四,你说话速度太快,宝宝没听懂

有些家长说话速度太快,没有给宝宝一个充足的时间,让他 “听到→理解→回答”,这样宝宝会很难接收到有效信息。

当宝宝下意识地追着你说的内容去听,这时候他的大脑和语言无法同步,就有可能会导致口吃或不爱说话。

南宁早教|宝宝都3岁了只会叫爸爸妈妈?父母可能做错了这6件事!

第五,网络语、叠词 不适合宝宝

妹纸、你造吗、酱紫、小盆友……喝水水、吃肉肉、睡觉觉……这些叠词和网络用语,影响着孩子的语言发育和对事物的理解。

在和孩子说话的时候,对事物的描述应当清晰准确:例如你教宝宝说花时,应该是准确到玫瑰花、菊花、海棠花、百合花,而不是“花花”!

第六,急切的纠正孩子的发音

宝宝在学习说话的过程中,发音不准在所难免,父母更需要耐心的引导。千万不能嘲笑和模仿他,用正确的发音重复一遍就够了。在父母的潜移默化之下,自然而然会纠正。

揪住一个发音不放,会让孩子厌烦,甚至不愿意再说。

想要宝宝的语言能力的到正常的发展,就别错过宝宝0~6岁语言的爆发期。

到了19个月的时候,宝宝很喜欢“偷听”大人聊天说话,大人怎么说,他就怎么说,假若你不希望宝宝满嘴方言、口头禅,甚至脏话,那么你就一定要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措辞了!

- END -

MCC:早教不是一种刻意的行为,而是一种生活方式,融入我们跟孩子相处的每一刻。南宁麦迪森欢迎您带宝宝来一起融入宝宝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