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到140塊一斤!這是什麼高級食品?立秋過後再不買就得等明年

雞頭米,又叫雞頭肉、雞公籽。它看上去跟蓮子有點相似,都是圓圓的小顆粒,裡面有白色的果肉,吃起來軟糯彈口。八月立秋過後,雞頭米也拉開了秋收的序幕。這種食物在我國南北的湖泊裡都有種植,因為富含澱粉又被叫做芡實,有著豐富的藥用價值,常吃雞頭米可以補脾益腎、滋陰壯陽。

賣到140塊一斤!這是什麼高級食品?立秋過後再不買就得等明年

雞頭米多見於江南,又以蘇州雞頭米最出名,是蘇州本地人最喜愛的一種時令美食。按說雞頭米這個名字聽起來很土,讓人很難和江南水鄉的小家碧玉們聯繫起來,但當你嚐到剛剛出鍋的雞頭米時,這個疑問一定會煙消雲散。

剝開雞頭米堅硬的外殼,露出的是玉色般晶瑩的果肉,入口軟糯,還帶著一絲植物的清甜,像極了江南女子的溫婉動人。甚至宋朝詩人陶弼直接以《雞頭》為名作了一首詩,詩云:“三伏池塘沸,雞頭美可烹,香囊連錦破,玉指剝珠明。”

賣到140塊一斤!這是什麼高級食品?立秋過後再不買就得等明年

除了蘇州,雞頭米還多見於長江流域有荷塘小溪之處,河南信陽也大量出產雞頭米,還有種植戶專門種來賣。雞頭米像蓮花,又不是蓮花,它的“蓮葉”不像普通蓮葉一樣光滑,而是佈滿了凹凸不平的包,花和莖也長滿了刺,看起來和仙人掌有的一拼。

雞頭米的果實就是從花的根部成長起來的,成熟的雞頭米,通體都是炸開的刺,雞頭米花掉落以後花托還在,看上去就像是大公雞的嘴巴,撥開以後的果肉又像是白色的米粒,雞頭米就是由此得名。

賣到140塊一斤!這是什麼高級食品?立秋過後再不買就得等明年

想要吃到雞頭米真的不容易,為了讓雞頭米有足夠肥沃的成長環境,塘底的淤泥特別深,採摘的時候不僅行動不便,雞頭米渾身還都是細小的刺,稍不留神就扎到了肉裡,即使是穿著膠鞋,這些細小的刺也會從針眼裡穿透,扎到肉裡。因此雞頭米從採摘到出籽都需要藉助工具完成,不過熟練的種植戶一手拿鉤子一手拿鐮刀,一天時間依然能採下不少。

採摘到的雞頭米最簡單的做法也是最收歡迎的做法,就是直接水煮,像是嗑瓜子一樣,當做看劇時的零食,美味又營養豐富,講究一點的話做一碗桂花糖水雞頭米,美容健康,拿來炒菜雞頭米也十分百搭,清香撲鼻又不會奪了食材的味道。

賣到140塊一斤!這是什麼高級食品?立秋過後再不買就得等明年

雞頭米種著難吃著也難,但還是擋不住吃貨們強大的慾望,每到雞頭米上市的季節最有名的蘇芡可以賣到140元一斤,到9月底下市前,熱愛雞頭米的蘇州人民紛紛開始囤貨,攢著過冬吃,供不應求,在河南信陽也是一樣的景象,家家都會囤一些雞頭米,等著過節過年拿出來招待客人。

在你的記憶中,還有沒有像雞頭米一樣令人狂熱的家鄉美食呢?快快留言和我們一起分享,讓我們大開眼界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