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羅:一生只像孩子那樣畫畫

  • 來源:吳冠中

胡安·米羅(1893年4月20日—1983年12月25日),西班牙畫家、雕塑家、陶藝家、版畫家,超現實主義的代表人物。是和畢加索、達利齊名的20世紀超現實主義繪畫大師之一。

米羅:一生只像孩子那樣畫畫

飛翔與變形,

冥想的鳥兒遷徙,

以及星座和銀河的流動……

米羅:一生只像孩子那樣畫畫

米羅《加泰羅尼亞景觀》,1924年

毫不考慮的美學規則、

血紅色的線條、

和突然爆裂出來的各個色塊,

散佈在深淺不同的背景上……

米羅:一生只像孩子那樣畫畫

米羅《小丑狂歡節》,1925年

交織相間著的點、線、面,

像爆炸四濺的宇宙流星,

帶著濃烈的浪漫和自由……

米羅:一生只像孩子那樣畫畫

這裡是胡安·米羅(Joan Miró)

的夢境,

也是他在嘈雜的世界裡,

所保持的赤子之心。

米羅:一生只像孩子那樣畫畫

他是超現實主義領袖人物,

與畢加索、達利齊名,

但終其一生,

卻始終只向兒童靠齊。

米羅:一生只像孩子那樣畫畫

有人說他以獨有的姿態,

去對抗這個世界的不完美,

用自己無限的童趣和探索欲,

去彌補這個世界的不完整。

米羅:一生只像孩子那樣畫畫

米羅《荷蘭室內景一號》,1928年

他的世界彷如一個夢境,

每個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想要的

——愛情,各種唏噓,

或者期待。

米羅:一生只像孩子那樣畫畫

米羅《蔚藍的金色》,1967年,巴塞羅那米羅基金會藏

他的卓越之處,

並不在於他的肖像畫或繪畫結構,

而是他的作品有幻想的

幽默——

米羅:一生只像孩子那樣畫畫

米羅《藍色二號》,1961年

另一個卓越之處就是,

米羅的空想世界非常生動。

米羅:一生只像孩子那樣畫畫

他的有機物和野獸,

甚至他那無生命的物體,

都有一種熱情的活力,

使人們覺得比日常所見更為真實。

米羅:一生只像孩子那樣畫畫

那種夢和情懷,

總能觸動每個人的心底。

米羅:一生只像孩子那樣畫畫

有人說,

米羅畫風與兒童無異,

不知為何卻是大師。

米羅:一生只像孩子那樣畫畫

他的超現實主義繪畫具有

鮮明的個人風格:

簡略的形狀、強調筆觸的點法、

精心安排的背景環境,奇思遐想、

幽默趣味和清新的感覺。

米羅:一生只像孩子那樣畫畫

那麼,使觀眾不可抗拒的

魔力到底是什麼?

是不知所云的各種形?

米羅:一生只像孩子那樣畫畫

在他的畫中其實並沒有什麼

刻意的形,而只有一些成份,

一些形的胚胎,一些類似小孩子

在牆上亂塗亂畫的原始形狀,

類似原始人在山崖上刻下的標記。

米羅:一生只像孩子那樣畫畫

是色嗎?米羅的顏色簡單到

只有幾種基本色:藍、朱、黃、綠,

他精打細算地使用它們,

準確之極。

米羅:一生只像孩子那樣畫畫

他看似漫不經心地用筆畫

在畫布上自由彎曲伸展遊動,

毫不考慮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

以及空間深度的要求。

血紅色或古藍色的各式形狀,

散佈在深淺不同的背景上,

大小相間著的黑點、黑團、黑塊,

像爆炸四濺的宇宙流星。

米羅:一生只像孩子那樣畫畫

這些假裝漫不經心亂塗出來

的稚拙形狀,被臍帶纏得亂七八糟

的胚胎,似鬼魂、石珊瑚、

活動的變形蟲、各種亂針線,

米羅:一生只像孩子那樣畫畫

它們共同構成一個

反覆無常的滑稽世界,

一個多彩多姿的夢幻世界。

米羅:一生只像孩子那樣畫畫

佈雷東說:

“米羅可能是我們所有人中

最超現實主義的一個。”

米羅:一生只像孩子那樣畫畫

在看厭了畫室作品、

美學示範、華麗詞藻之後,

我們在米羅的畫中找到了

清新的水源。

米羅:一生只像孩子那樣畫畫

它平靜地清洗我們的一切

陳規俗套;他拒不承前,

也不想超越任何人,

更不想啟迪後人的畫家。

米羅:一生只像孩子那樣畫畫

他只是以史前人類

或兒童的方式去作首次的發明。

米羅:一生只像孩子那樣畫畫

他不使用我們這個時代的

通常語言,而是給我們再造

了一個時代夢想和思念的

伊甸園。

米羅:一生只像孩子那樣畫畫

他簡單之極、天真之極,

他在現代藝術中佔有一席

不是最高的,

然而卻是無人爭奪的地位;

米羅:一生只像孩子那樣畫畫

他不與人爭辯,不與人奪利;

他只是默默地畫著。

或許,這就是他全部的人格

和藝術的魅力所在。

米羅:一生只像孩子那樣畫畫

米羅1893年生於西班牙的巴塞羅那,

父親是一位金匠和珠寶商,

母親出身於細木匠家庭。

米羅:一生只像孩子那樣畫畫

或許是家庭的影響,

米羅自小就想成為一個藝術家。

但他性格內向,靦腆寡言,

連他的父母都不認為他會有

很大的出息。

米羅:一生只像孩子那樣畫畫

直到14歲,他開始展示出過人

的藝術天賦後,他的父母

才真正開始重視他,並將之

送進了巴塞羅那美術學院學習。

米羅:一生只像孩子那樣畫畫

但很不幸的是,

這種誤解也發生了在校學身上。

由於米羅的固執與天真,

學校的老師認為他毫無藝術天份,

只是一個“搗蛋愚莽”的人。

米羅:一生只像孩子那樣畫畫

很快的,

他不得不從美術學院退學,

並在失望父母的安排下,

開始幫著家裡打理生意,

當上了一名商業職員。

米羅:一生只像孩子那樣畫畫

而禍不單行的是,

枯燥的工作讓他抑鬱不樂,

加上過度的勞累,

使他第二年患上了重病。

米羅:一生只像孩子那樣畫畫

不得已,父親只好把他送到

蒙特洛伊鎮附近的農村療養。

或許正是在這裡,米羅終於

找到了自己的內心與

藝術的方向。

米羅:一生只像孩子那樣畫畫

在農村靜心療養的這段日子裡,

他可以俯瞰金色的海灘、

粗獷的斷巖、堅石疊成的農舍、

環繞村落的橄欖樹和葡萄園……

米羅:一生只像孩子那樣畫畫

米羅《蝸牛的軌跡》,1940年

他開始思考自己究竟

想要什麼樣的生活,

什麼樣的繪畫。

米羅:一生只像孩子那樣畫畫

米羅《靜物和舊鞋》,1937年

而真正打開了他藝術之門的,

則是桑特·魯克藝術團體

所開設的課程。

米羅:一生只像孩子那樣畫畫

該團體在建築上的傑出創造性,

激發了年輕米羅的熱情,

並給予米羅很深遠的影響。

也是在這個時候,

米羅正真開始了他的繪畫創作。

米羅:一生只像孩子那樣畫畫

他開始用最錯綜複雜、

最抒情的構圖,最優美華麗的畫面,

漫不經心地在畫布上,

自由彎曲伸展遊動……

米羅:一生只像孩子那樣畫畫

看起來,這些畫自由、

輕快、無拘無束。

米羅:一生只像孩子那樣畫畫

但如果我們認為它們是

漫不經心一蹴而就的,那就錯了。

它們其實是米羅自由幻想和

深思熟慮相結合的結果。

米羅:一生只像孩子那樣畫畫

米羅《華麗翅膀的微笑》

正如米羅自己所說的那樣:

“當我畫時,畫在我的筆下會開始自述,

或者暗示自己。

米羅:一生只像孩子那樣畫畫

在我工作時,

形式變成了一個女人或

一隻鳥兒的符號……

米羅:一生只像孩子那樣畫畫

第一個階段是自由的,

潛意識的。”但是,

“第二階段則是小心盤算。”

米羅:一生只像孩子那樣畫畫

於是我們會發現,

無論這些畫看起來用色再多、

結構再亂,都不會讓人產生

一丁點兒的不舒服。

米羅:一生只像孩子那樣畫畫

米羅終於在繪畫上找到了

自己的風格,也找到了

自己的自信。

米羅:一生只像孩子那樣畫畫

但對一個懷有雄心大志的

畫家來說,巴塞羅那的天地

實在是太狹小了。

米羅:一生只像孩子那樣畫畫

米羅的視線盯上了

有著藝術家天堂之稱的——巴黎。

米羅:一生只像孩子那樣畫畫

經過藝術變革的巴黎,

對米羅產生了強大的誘惑力。

於是1919年他離開家鄉,

首次來到世界藝術之都巴黎。

米羅:一生只像孩子那樣畫畫

這個時期的巴黎藝術家薈萃,

美術館和博物館珍品如雲。

即使家境還算富裕,

米羅卻不拿家裡的一分錢,

自力更生。

米羅:一生只像孩子那樣畫畫

所以當時的米羅還只是

一個貧窮、

而並無盛名的青年畫家。

米羅:一生只像孩子那樣畫畫

即便如此,

他也隨時保持著體面的著裝,

美麗的西服搭配著精緻的手工皮鞋,

看起來像一個律師或銀行家,

甚至一個英國貴族。

米羅:一生只像孩子那樣畫畫

米羅每天過著飢寒交迫的日子,

他的畫在巴黎無法賣出。

但精神的富足,

是金錢所難以買到的。

米羅:一生只像孩子那樣畫畫

米羅過得落魄的同時也在巴黎

認識了許多藝術界的朋友,

甚至是來自他祖國的畫家畢加索。

畢加索買下了他的一張自畫像,

這幅自畫像也一直被珍藏著。

米羅:一生只像孩子那樣畫畫

畢加索與米羅

但他們有著截然不同的性格。

畢加索性格外向,米羅性格內向,

畢加索的外在表現就像一座火山,

而米羅則是內在像一座火山。

米羅:一生只像孩子那樣畫畫

思想決定了人生,

而圈子決定了命運。

通過畢加索的介紹,

米羅結識了更多雲集在

巴黎的藝術家。

米羅:一生只像孩子那樣畫畫

也許我們會有偏見,

但是命運沒有偏見。

米羅:一生只像孩子那樣畫畫

1925年,米羅參加了

在皮埃爾美術館舉行的第一次

超現實主義展覽。

從這之後,他的作品就被人們

稱為“夢幻繪畫”。

米羅:一生只像孩子那樣畫畫

米羅《黎明前的星座》,1941年

很多人在見過米羅本人後,

紛紛驚歎眼前這位傳統剋制

的藝術家,

居然能在畫布上釋放出,

如此驚人的視覺能量。

米羅:一生只像孩子那樣畫畫

平時的米羅總是戴著一副面具,

只有回到工作室時,

他才會脫下面具,

變成野獸、魔法師、色彩魔術師。

他既要生活,也要夢想。

米羅:一生只像孩子那樣畫畫

自1930年後,

米羅的作品就一直定期在紐約

等城市展出。

作為超現實主義領袖人物之一,

他在世界畫壇上的名望僅次於畢加索。

米羅:一生只像孩子那樣畫畫

甚至有媒體評價,

除了畢加索和馬蒂斯之外,

他比當代歐洲的任何大師

都更為知名。

米羅:一生只像孩子那樣畫畫

許多人說米羅的畫,

表達了人類最強烈的情感,

熱愛、仇恨、信任和恐懼。

他本人是否也與他的畫作一樣

敢愛敢恨?

米羅:一生只像孩子那樣畫畫

米羅承認自己對女性的魅力

十分著迷,

可以說除了繪畫之外,

他終生探討最多的也是

女性和男女兩性生活。

米羅:一生只像孩子那樣畫畫

但在生活中,

米羅從不尋花問柳,

他一生只愛過兩個女人:

他的妻子和他的女兒。

米羅:一生只像孩子那樣畫畫

晚年的米羅,來到了馬略卡島,

在這裡,他可以俯瞰地中海,

看著成群的海鷗,

在海空之間自由翱翔……

【自畫像】

米羅:一生只像孩子那樣畫畫

當時人們認為,

作為一個成功的藝術家,

米羅已經退休,

在馬略卡島等待死亡。

米羅:一生只像孩子那樣畫畫

但他並不害怕死亡,

也不害怕失敗。

他害怕的只有一件事:

丟失自己。

米羅:一生只像孩子那樣畫畫

所以米羅始終沒有放棄繪畫,

反而隨著年紀的增長,

風格越來越強烈、越有表現力。

米羅:一生只像孩子那樣畫畫

米羅始終像個孩子一樣畫畫 ,

不講究任何手法,卻能深得人心,

因為看第一眼就喜歡,

這就是藝術。

米羅:一生只像孩子那樣畫畫

1983年12月25日,

米羅在他的畫室去世,

享年90歲。

米羅:一生只像孩子那樣畫畫

即便是在去世的前一週,

他仍然像個老頑童一樣,

對世界充滿著好奇,

對生命保持著敬畏,

純真地愛著這個世界。

米羅:一生只像孩子那樣畫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