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够好的《一出好戏》,应当值得我们鼓掌!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演员当起了导演。

有的纯属玩票,有的只想圈钱,有的是确确实实有自己的想法。

黄渤属于后者。

不够好的《一出好戏》,应当值得我们鼓掌!

《一出好戏》好看吗?

毋庸置疑!

《一出好戏》的“好看”在于出人意料的多重反转。

第一个多重反转,在题材。

在很多人心中,黄渤被定义为一个喜剧演员,因此大多人进影院时是抱着看搞笑喜剧片的心理去看这部电影的。

喜剧片,是一个既“容易”操作又容易讨好观众的题材。徐峥、王宝强、邓超、包贝尔、小沈阳……他们的导演处女作无一不是喜剧片。

不够好的《一出好戏》,应当值得我们鼓掌!

而黄渤的导演处女作,却在喜剧的外衣下,讲述了一个善恶并存的荒岛寓言。

虽然不乏缺憾,但《一出好戏》的完成度在观众的预期内,甚至超出预期。

这个寓言题材,并不是一开始就能看出来的,而是在众人上岛后才逐渐显现出来。

不够好的《一出好戏》,应当值得我们鼓掌!

电影开头,是一块陨石砸向地球,不同的语言在报道着陨石坠落的新闻。这是科幻片。

主角马进和堂弟小兴跟着公司去团建,在路上,不乏“叫爸爸”、“小王八”、“大姑娘美大姑娘浪”的恶搞梗。这是喜剧片。

旅游车(船)在海上遇到滔天大浪和大鲨鱼,沉到了海中。这是灾难片。

直到众人流落到小岛上,被隔绝这个封闭的空间里,阶层重新划分,电影才定格成了一则寓言。

不够好的《一出好戏》,应当值得我们鼓掌!

第二个多重反转,在剧情(角色的社会地位)。

当生存成为首要问题时,当过兵,驯过猴、野外生存能力强的小王从一个小导游变成了岛上的王,空有六亿身家的张总沦落成了被管理者。

张总在岛的另一边发现了一艘“物资充沛”的大船后,他就另立为王。

马进因为惦记彩票,从王的阵营到张总的阵营,最后自谋出路。一场鱼雨,一道灯光,让马进屌丝逆袭,成为所有人心中的救世主。

不够好的《一出好戏》,应当值得我们鼓掌!

第三个多重反转,在角色(人心)。

人心的改变依附在他们各自社会地位的改变上。

看似憨厚的小王在当上王后,显露出暴虐、野蛮、凶狠的一面。

一直以来处在社会底层的保安在没有阶层、法律、文明束缚后,报复心被点燃。

小兴在被马进欺骗后,在被世界抛弃后,变得残酷冷血,报复性的想要成为人上人。

不够好的《一出好戏》,应当值得我们鼓掌!

马进一直在金钱和爱情、良知和贪欲中挣扎抉择。

老潘、史教授则是墙头草,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因为有了这几个层面上的多重反转,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观众就很难猜到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每个角色下一秒会做什么。

因为观众有了不间断的好奇心,134分钟也就不再变得漫长。

不够好的《一出好戏》,应当值得我们鼓掌!

《一出好戏》是好电影吗?

好,但还差点意思!

它的好,在于隐喻。

几乎大多人都能看出来,小王、张总、马进,分别代表了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和不同的人类需求层次。

小王代表的是原始社会,人们的主要需求是生存。张总代表的是资本主义社会,人们的主要需求是生活。马进代表的是乌托邦,人们的主要需求是精神和情感。

不够好的《一出好戏》,应当值得我们鼓掌!

不管在是哪个社会阶段,统治者总能想办法让所有人臣服自己的统治。小王依靠武力、张总依靠金钱、马进依靠宗教。

在其位者,容易贪恋权力;不在其位者,容易被洗脑被驯化,不被驯化的人可能成为后来的在位者。

它的好,在于真假虚实中显真相。

陨石坠海,天落大鱼,姗姗的翅膀,这些超现实的景象虚实难辨。

当小王说自己看到船(实话)时,因为二人成虎,所以所有人都觉得小王是疯子,追着他打,甚至电击他,这种荒谬的景象黑白颠倒。

不够好的《一出好戏》,应当值得我们鼓掌!

在《一出好戏》中,与其说有姗姗、小兴这两个角色,不如说他们是马进内心的外化。

姗姗代表真善美,代表爱情,是马进内心向善的牵引;小兴代表假丑恶,代表权力,是马进内心向恶的牵引。

它的好,在于讽刺。

不论什么时代,都少不了拍马屁的墙头草,都少不了靠身体获取资源的不劳而获者,都少不了没有脑子的乌合之众。

不够好的《一出好戏》,应当值得我们鼓掌!

它的好,在于意象。

凝视着岛上一切的蜥蜴,从头到尾都不曾变色,反倒是岛上的人,一个比一个变得快。

众人穿的条纹衣服,像是精神病服。岛上的乌托邦就像一个精神病院,岛上的人都像是疯子。

在极端的环境里,一切都像是一场荒谬的戏。

不够好的《一出好戏》,应当值得我们鼓掌!

《蝇王》中的蜥蜴

《一出好戏》虽好,但也不免稚嫩,不乏缺憾。

这部电影的男主光环不要太强大。

一场突如其来的鱼雨,成了马进屌丝逆袭的转折点。这场超现实的鱼雨,只下在马进眼前,可以说是导演为主角点了金手指。

马进的逆袭离不开技术达人小兴的帮助,为什么张总没有这样的堂弟?

马进逆袭后,他和姗姗的爱情也变得明朗化。如果马进还处于底层,他还能抱得美人归吗?

不够好的《一出好戏》,应当值得我们鼓掌!

虽然这是一部不必那么讲究逻辑的电影,但有些重要细节还是经不起推敲。

小巴入海,经历海难后所有人都平安到达小岛,几乎无人受伤。相比之下,另一艘性能更好的大船180度大翻转,船上物资包括瓷碗都保存完好,但却没有一人幸存??

或许是为了“好看”,或许是为了“过审”,电影想要探究的问题都是浅尝辄止,让这出好戏停在了表面上。

电影刚刚撕开人性恶的口子,还没有重点表现一二,就在人性善里匆匆结束了。

不够好的《一出好戏》,应当值得我们鼓掌!

剧情的转折生硬,角色的前后变化太过突兀缺乏铺垫,人物的塑造很功能性,有些演员也表现得用力过猛,这些都是《一出好戏》的硬伤。

屏幕前的我们,虽然兴致勃勃地看完了这出好戏,却很难被里面的细节或角色深深触动到。

电影用134分钟讲一个并不那么深刻的寓言,到底有些浪费,有些冗长。

不够好的《一出好戏》,应当值得我们鼓掌!

《一出好戏》因为太注重“戏”,反倒少了些“真”,少了些“深”,也因此离“好”差点距离。

但是就冲黄渤没有为了讨好观众而跟随主流拍无脑爽片,而是坚持自我表达,《一出好戏》就值得我们鼓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