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陪都的王朝總能浴火重生,而有陪都的王朝卻再也不能起死回生

最近看了些史書,我發現一些奇怪的事。有的王朝,比如晉朝和宋朝,都只有一個首都,沒有陪都。卻能在王朝遭遇異族侵略時,很快在南方另立首都,再延續王朝上百年。而大明王朝,除了都城在北京外,南京不僅是正式的陪都,而且擁有和都城北京一模一樣的人員配製。可明朝卻沒有在南方續命上百年,只不過苛延殘喘了十幾年就煙消雲散了。


沒有陪都的王朝總能浴火重生,而有陪都的王朝卻再也不能起死回生​按理說,明朝在都城北京被敵人佔領,崇禎皇帝朱由檢上吊自殺後。陪都南京應該第一時間重新立一位皇帝,行使首都功能,向全國發號施令,指揮軍民一起抵抗敵人。這樣不僅可以迅速穩定局勢,安撫人心。而且可以整合南方的所有資源,等時機成熟後,像明太祖朱元璋一樣再一次北伐,收復舊山河,重塑大明王朝。最不濟,也可像晉朝和宋朝一樣,劃江而治,另立南明,再延續一百多年。

可現實卻是令人大跌眼鏡,南明成立後,很快就陷入內部紛爭,形同一盤散沙。沒有多長時間,就被清軍各個擊破,消失殆盡。在歷史長河裡只留下一點漣漪,很快就被人們徹底遺忘了。

為什麼明朝有如此優厚的條件,卻不能像晉朝和宋朝一樣繼續延續下去呢?我百思不得其解,下面我就淺薄的分析一下,請大家看看有沒有道理。

沒有陪都的王朝總能浴火重生,而有陪都的王朝卻再也不能起死回生​晉朝由於八王之亂,導致國力衰弱,被異族乘虛而入,隨著都城長安被匈奴攻破,晉愍帝司馬鄴也被匈奴俘虜,標誌著西晉王朝正式滅亡。隨後大批士族衣冠南渡,在南方擁立琅邪王司馬睿為皇帝,建立東晉。在司馬與王共天下的格局下,晉朝司馬皇族也得以延續國祚。

由於東晉是在士族的鼎力支持下建立的,因此東晉開國皇帝司馬睿其實就是個傀儡。既然皇帝是傀儡,當然也就沒有其他皇族子孫覬覦帝位了。因此,東晉成立後,政局比西晉時還要安穩,晉朝再有一百多年國運也就毫不奇怪了。

沒有陪都的王朝總能浴火重生,而有陪都的王朝卻再也不能起死回生​宋朝靖康之恥後,皇室成員除了康王趙構僥倖逃脫外,其餘皇子皇孫都被金兵擄去北國。趙構在南方建立南宋後,當仁不讓的做了皇帝。因此,南宋也根本不會有皇室子嗣爭奪帝位的鬧劇發生。南宋在宋高宗趙構的領導下,經過殊死博殺,打退了金軍的多次南侵,使宋朝又多延續了一百多年。

而明朝呢?由於崇禎皇帝剛愎自用,沒有未雨綢繆,結果不僅自己吊死在煤山之上,太子及其他幾個皇子也都陷入敵手。南方陪都的各位大臣,在大明王朝已失去半璧江山的危急關頭,不是想著齊心合力擁戴一位新皇帝來穩定局勢。而是為了自己的私利,各自擁立心儀的藩王繼承皇位。相互間是大打出手,各不相讓,你方唱罷我上場,皇帝就象走馬燈一樣換個不停。南明就在內憂外患下,大好的局面被滿清一點點蠶食殆盡,令人惋惜的很快就結束了明朝的國祚。

通過以上三個王朝各不相同的命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堡壘都是最容易從內部攻破的。面對外族入侵,大家只有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才能擋住敵人,掌握自己的命運。否則,就要象明朝一樣,再好的條件也不能挽救王朝的命運,只能徒呼奈何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