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原因使清朝人口不到兩百年就從幾千萬人增長到了四億多人?

消失的月光


是什麼原因使清朝人口不到兩百年就從幾千萬人增長到了四億多人?針對這個問題,如果你想聽故事,其實可以講出很多故事,比如按照太平盛世邏輯的,比如按照蠻夷愚昧邏輯的,比如按照疆域遼闊邏輯的,又比如最近這幾年一些非主流的陰謀論說法,比如愚民說等等。但如果具體到人口快速增長這個問題,在清朝其實是隻有一個原因,就是美洲高產作物的引入。


明清之交的世界

只要有初中歷史知識的人恐怕都知道,中國的近代史開始於公元1840年,所以明清之交的年代,其實離中國進入近代社會還有200年的時間。但有高中歷史知識的人恐怕也知道,世界的近代史開始於公元1640年前後,也就是說在明朝滅亡的公元1644年,外面的世界其實已經很大程度上處於近代社會了。

而近代社會和古代社會一個最突出的變化就是世界各地的不同文明,彼此之間開始有了非常深入的相互影響,這和古代世界不同地區的文明基本都是孤立發展,很少有相互聯結是完全不一樣的。而中國近代史之所以開始的非常晚,其實也跟中國的傳統社會慣性很大,在1840年被打開國門之前始終受到外部影響比較小,或者說沒有直接影響有很大關係。

明末清初的全球殖民地分佈

不過雖然是小,雖然沒有直接影響,但其實間接的影響還是很大的。比如說從明朝末年開始,傳統上中國在東南亞的一些藩屬國就開始被葡萄牙和荷蘭等殖民者佔領,比如葡萄牙人在公元1511年佔領了中國傳統的海外藩屬馬六甲,西班牙人在公元1565年佔領菲律賓地區,其中就包括另一箇中國的傳統藩屬蘇祿王國的領土。之後還有葡萄牙人佔領澳門和荷蘭人佔領臺灣等等。甚至在清朝入關滅亡南明的過程中,雙方的陣營中都有來自西方的傳教士參與其中。

所以可以說不同文明相互交流這個近代世界最鮮明的特點,其實在明末清初時期對中國就已經在產生影響了。但在這個過程中,影響最大的一點卻不是中華朝貢體系開始瓦解,或者少量領土被西方殖民者侵佔,而是由西方殖民者從其更早的殖民地美洲地區帶到世界各地的高產農作物。

美洲高產作物對清朝人口的影響

據統計,在歐洲人殖民美洲之後,從美洲傳到世界各地的農作物大概有30多種,而其中就包括對世界歷史進程產生了根本性影響的幾種高產作物,即土豆(洋芋)、紅薯(番薯)、番茄(西紅柿)、玉米和辣椒等。

美洲和世界其它地區在殖民時代開啟後的農作物傳播

公元16世紀,歐洲人將這些作物帶回了歐洲,並隨其在世界各地的殖民迅速傳到了其在世界各地的殖民地。在16世紀中葉,玉米通過三條路線傳入中國,一條是波斯到甘肅,一條是印度到雲南,還有一條是東南亞到閩粵。而紅薯則在16世紀到17世紀多次通過菲律賓等西方殖民地,通過當地華僑傳入東南沿海地區,比如有史籍曾明確記載菲律賓華僑陳振龍將紅薯由菲律賓帶回福州,之後在當地廣泛種植。而土豆最早傳入中國則是佔據臺灣的荷蘭人帶來的,之後又通過臺灣傳播到了東南沿海。

土豆向世界傳播的路線圖,不過這個圖的時間不太對,實際時間要早很多

而玉米、紅薯和土豆這些美洲作物都具有高產耐旱和適應性強的特點,因此在其傳入之後,不但實現了中國農田整體畝產的提高,還使過去並不適合農作物生長的一些砂礫瘠土和高崗山坡也都成了適宜耕種的土地,無形中使農田面積也得到了擴大。同時玉米還可以和當時廣泛種植的高粱或者小麥成為輪作作物,即在收割了高粱或者小麥之後種玉米,使單位農田產量再上一個臺階。上面這些優點使這些美洲高產作物在明末清初傳入中國之後,迅速在中國各地廣泛普及。

紅薯傳遍世界的路線圖

比如舉一個例子,從清朝初年到嘉慶年間,華中和西南各省的耕地面積擴大了一倍之多,而許多新開墾的田地,其實都是山區和丘陵田地,其中許多在美洲作物引進之前幾乎無法耕種,但玉米紅薯等作物的來到使這些土地也變成了能夠生產很多糧食的良田。而本身美洲高產作物的產量就比中國傳統作物要高,比如在清朝時期,玉米的畝產已經可以達到180斤,而紅薯則可以達到1000斤以上,遠遠超出中國的傳統作物。


而正是因為這些高產作物在幾個方面對中國糧食生產能力的顯著提升,使得清朝的人口出現了快速增長,到公元1760年前後就突破了兩億,大幅超過了之前兩千多年裡中國人口的最高值。而且之後也沒有絲毫增長受阻的情況,一直到清末突破4億人。而在這個過程中,來自美洲的高產作物的引入可以說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雖然清朝一直到中期,中國的政治還在重複之前兩千多年的故事,但因為和海外一些被動的接觸,所以其實中國的近代化也從明末清初就開始了,而最能體現這種轉變的,其實也就是人口幾何級數式的增長了。


桃花石雜談


一向被詬病的滿清政府,沒有一位大學士或是小秀才站出來,號召百姓生育二胎,更沒有嘗試確立生育險制度,但大清朝的百姓卻在孜孜不倦地繁育子嗣,生完了頭胎生二胎,生完了二胎生三胎。這股生育的熱情,歷史罕見;這種增殖能力,千年少有。

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了清朝人口從幾千萬激增到了四億多呢?


首先,要明白的一點是,明末清初有一次人口銳減,這主要是受戰亂影響造成的。其實,如果沒有明末農民大起義和滿州人的殺戮,明代社會如果穩定,以當時的社會生產能力,也將會迎來一個生育高峰。

所以,在自康熙朝實現了全國的統一後,時局也逐漸安定下來。此後,又經雍正、乾隆等朝的經營,清朝國勢達到頂峰,而且滿漢矛盾也逐漸彌合。這樣的局勢,對於人口增長,是具有積極作用的。

其次,清朝滋生人丁永不加賦與攤丁入畝政策的落實,也給百姓吃了一顆定心丸。康熙大帝高瞻遠睹,率先做出了不收人頭稅的決定,而清政府此後又實行了攤丁入畝的稅收政策,徹底取消了人頭稅。

當滿清政府不再從人丁方面實行剝削時,老百姓的負擔大為減小,敢於並且能夠放心大膽的繁育子嗣。這一點,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另外,自明代起,諸如玉米、番薯等高產作物引入並得到推廣,使滋生的人口有了一定的糧食保障。如此一來,雖不至於人人吃飽,卻也不易餓死。


碣石樵子


1:順治時期的國策,永不加賦,老百姓沒有了徭役,生活過得去。2:雍正時期的攤丁入畝取消了人頭稅,老百姓可以多生。3:玉米土豆番薯高產耐旱植物的大量種植。


槍火的魯


總結一下,四大原因。

第一是疆域不斷擴大,人口自然增多,極盛時期總面積可達1316萬平方公里。

第二是社會環境安定,有相對理想的生育前提。康熙年間,國內局勢相對和平,雍正乾隆年間是一個大發展時期。醫學水平和疾病防控也有了進步,城市經濟繁榮,可以容納一部分人口有良好的生活。

第三是從人丁稅走向地稅,生孩子多少與賦役不再掛鉤。盛世滋丁,永不加賦,將土地稅固定下來,老百姓也有有了生孩子的意願。

第四是邊疆和山區土地開墾,農業新品種的引入,如番薯,玉米,土豆,人口的增長有了必要條件。

還有一個原因,明末的統計數據不準確,以裡甲制度為基礎,只是統計交稅的丁口,而清代保甲制度建立,人口排查的數目華開始建立,更加精確。所以,幾千萬到四億人口的跳躍前提,也需要再考慮。

康熙中後期,軍事行動逐步減少,清廷實行獎勵墾荒、減免捐稅的政策,內地和邊疆的社會經濟都有所發展。至十八世紀中葉,清朝的封建經濟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峰。

封建帝王都把人口繁盛看作治理有方的重要因素。


明末清初,除去不精確的統計,總人口應該有8000萬。根據文獻統計,

順治十二年(1655年)全國人口為7000萬,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達到1億人;乾隆二十七年(1762)人口達到2億;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超過3億。

1851年,清代人口達到4.36億,無疑是一個驚天的數字。到了清末,人口已經接近5億。


歷史傳訊社


人口暴漲的原因 多數是因為天災/戰爭死了太多人,自然會用出生率彌補死亡,一旦天災過去,屠殺停止,政治穩定,技術改進,人口暴漲在所難免。


YuLeong


漢人上升機會少,閉關鎖國後對外貿易只剩廣州一口,明末引入糧食作用產量大,所以,大人沒啥事可以做,那就探索人體奧秘,同時糧食能保證足夠產量養活這麼多人口


我感覺呢個Moment要爆


清朝初年,由於明末戰亂的緣故人口大量銳減,順治年間全國人口估計不超過五千萬,而到了清朝末年,全國人口竟突破了四個億。清王朝用了不到兩百年的時間,將國家人口翻了數倍,這在中國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無論是基數還是增速都處於一個歷史的巔峰值,那麼清朝為什麼會激增那麼多人口呢?


這就不得不提到明朝中後期番薯和玉米等新農作物的引入,糧食產量大大提升。大家都知道,封建王朝時期我國一直都是小農經濟,古代最重要的事就是人的吃飯問題,畢竟民以食為天,糧食產量的多寡就決定了人口的數量與社會的穩定。傳統中國人的農作物南方主要是水稻,因為水稻產量比較高,不過對土地的要求卻很高,北方多小米,產量一般,但易種植,而美洲傳入的番薯和玉米等農作物就不一樣了,它無論什麼地域都能夠廣泛種植,而且還有一個優點就是產量特別高,足夠養活大量的激增人口。

康乾盛世的穩定繁榮,國家政策的支持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康熙時代頒佈了“盛世滋丁,永不加賦”的國策,鼓勵老百姓多生,這個永不加賦並非國家賦稅都不增加了,而是隻對於人頭稅來講不收繳了,這就讓老百姓的生娃積極性大幅提升。畢竟康乾盛世國力強盛,老百姓安居樂業,於是人口大量的激增,農村土地的人均佔有量下降,農村剩餘勞動力湧入城市,城鎮化水平提升,同時也促進了工商業的快速發展,國家出現了一派繁榮的景象。
史書上評價清朝的貢獻時,除了廣闊的領土外,就當屬龐大的人口基數了,雖然那麼多人口也帶來了不少的社會問題,但總的來講,還是利大於弊的。

(配圖來自網絡)我是納蘭軒若,歡迎關注互動。


納蘭軒若


?p開ck車呢你l,bv看沒看

k


鷹戰藍天無所謂


這是一道混亂至極的題,第一、清朝立國276年,被說成不到200年。第二、明朝末年,人口己達1.2億,被說成幾千萬。第三、清朝滅亡的公認時間是1924年,人口約2.5億,被說成4億。新中國立國時人口才大約4.5個億。關於人口及其增長規律有一個公式:

A=B(1+X).n次方,其中

A一一終點人口,

B一一始點人口,

x一一人口增長率,百分數或小數,

n一一跨越年數,終點年分減去起點年分

不符合這個公式的數字最好別往外拿。

咸陽人


鄭秦雲


人口增長在明朝就開始了,只是清朝才凸顯出來。有些回答環境安定,生產力提高這都不是主要原因。核心原因來自於大航海時代,西方人在美洲發現了土豆,西紅柿等一系列作物,這些作物在一些不適宜種植糧食的地方也能生長,使得糧食產量上升,有多少糧才能供多少人口。

順便思考一個當今人們不願意生的問題。不願意生和收入低勞動時間長有關。收入低一方面來自於懶,一方面來自於知識匱乏只能從事體力勞動。在現代高技術高協作社會,沒有一技之長生活確實很累。因此大家都很重視孩子的教育培養。大家都希望孩子能體面工作收入高,不要再像自己一樣,起早摸黑,風裡來雨裡去的工作了。

體面高收入的孩子必定需要高投入。生的越多投入越多。如果是兒子,將來還會遇到買房問題,能不能負擔的起還是很大的問題。

從全國視角來看,中國未來有多少人口,取決於中國有多少產業分工,分工越多,收入也就越多,越能供養更多的人口。當然有一部分人根本配不上父母的稱謂,只管生,不管養,只供吃穿,孩子處於散養狀態,將來孩子進入社會,運氣好一點,人機靈點,有模有樣。要是打架鬥毆,投機耍滑,好逸惡勞,只能成為社會的累贅。亦或是,忠厚老實,沒有文化,兢兢業業做點體力活,沒危害社會,但也苦了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