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給收縮 油價後市謹慎樂觀

□本報記者 孫翔峰

國際原油價格近期持續反彈。從8月15日的低點70.3美元/桶計算,布倫特原油至今已累計上漲將近9美元/桶,上海原油期貨主力1812合約8月20日至9月4日區間累計亦上漲6.61%。業內人士分析,美國原油庫存減少,以及對伊朗制裁帶來的供給端縮減導致油價反彈,但後市需求端發力不足恐制約油價上漲空間,對中短期油價保持謹慎樂觀。

多重利好助推油價反彈

“美國原油庫存連續兩週下降、伊朗和委內瑞拉產量減少、美聯儲年會釋放偏鴿信號導致美元回調等因素,共同助推油價反彈。”中糧期貨原油分析師張崢表示。

美國對於伊朗的原油制裁將在11月5日啟動,但伊朗出口至印度的原油已從今年4月以來約2000萬桶/月降至8月的820萬桶/月;日本從伊朗的原油進口連降兩個月至340萬桶/月。從歐元區來看,運向歐元區的伊朗原油從高峰的2200萬桶/月降至8月的1200萬桶,除中國以外的國家對伊朗原油降低採購,令伊朗8月原油出口將降至6400萬桶,而今年4月其出口總量接近1億桶。

興證期貨分析師賈舒暢表示,儘管美國已在出售總量為1.1億桶的戰略儲備庫存,以平緩伊朗方面帶來的供應衝擊,但在當前供需緊平衡下,供給端擾動對於市場情緒面的衝擊要比想象中大得多。

此外,委內瑞拉Jose港口關閉,不僅影響PDVSA對俄羅斯石油公司500萬桶原油的出口,也波及用於稀釋該國重質原油的稀釋劑的進口,Puerto La Cruz港口的替代也無法完全彌補損失。

“供應端的不確定性持續推升油價。”賈舒暢說。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內盤油價漲勢不及外盤。賈舒暢認為,上週由於非美貨幣全面反彈、美墨NAFTA協議的達成提振全球市場風險偏好令美元走弱,人民幣獲得喘息。在美元弱、人民幣強的前提下,導致以美元計價的外盤油價走勢強於以人民幣計價的內盤。但新興市場風險再度爆發、英國無協議脫歐的擔憂發酵、預期向好的非農數據公佈在即等,有望使得美元重獲上行動能,屆時弱勢的人民幣將給予內盤支撐。

後市謹慎樂觀

展望後市,張崢認為,後市油價整體將以震盪偏空為主,預計80美元/桶是Brent中期頂部,因美國從9月開始累庫存、國際貿易糾紛持續發酵、美聯儲9月加息和新興市場風險擴散,都會導致基本面和宏觀面以偏空為主,因此,參與油價單邊交易風險較高。

賈舒暢也指出:“近期油價將延續此前邏輯,即供應端擾動將持續支撐價格上行,但在上行中仍需關注風險。”

其表示,若全球貿易格局惡化,油價將受到顯著衝擊而大幅下滑。此外,新興市場風險的不斷爆發也會拖累市場風險偏好,從而拖累油價下行。一言以蔽之,供給端將持續提供上行驅動,但宏觀面的不確定性或會造成油價上行趨勢中出現重大調整。

中國油品加工及流通產業俱樂部CPEC秘書長劉心田指出,短期來看,國際WTI油價65美元/桶的“地板價”不會被打破,地緣局勢、原油供應等一系列因素仍不斷作用於市場。在這一系列不確定性中,9月份油價仍有衝擊75美元/桶的可能。不過,最大的可能是,原油在9月中上旬有望攀升至75美元/桶附近,下旬則在68美元/桶-72美元/桶區間震盪。

交易策略上,張崢建議做多上海原油,同時做空WTI。由於美國增產和累庫存拉寬WTI-Brent價差,伊朗減產縮小Brent-Dubai價差,以及油輪運費上漲和人民幣貶值壓力拉寬SC-Dubai價差,三重安全邊際將支撐上海原油未來表現強於國際油價,尤其是比WTI更強,確定性也更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