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部》中的扫地僧有何来头?他为何在少林中隐藏四十多年之久?

忘了99059


《天龙八部》中有一位扫地僧,他身负绝世武艺,却在少林寺藏经阁中扫了四十多年的地。此人究竟有何来历?原来,扫地僧身负着少林寺传承了几百年的一个秘密,还牵涉到易筋经的由来。且听我慢慢为你讲述。

一、慧可断臂

此事还是从达摩祖师说起。菩提达摩是禅宗在天竺的第二十八位祖师,他渡海来中国传教,成为禅宗的中土初祖。

达摩祖师刚到中土时,听我南朝梁武帝信奉佛教,便来到国都金陵,受到梁武帝的礼遇。两人一见面,却是话不投机。达摩见梁武帝只知追求福报,不求了悟佛法,便以一片苇渡江,来到了少林寺,面壁九年。

这时有位僧人法名神光,听说了达摩的事迹,前来拜访,想拜达摩为师。达摩怕他求法之心不够坚定,所以迟迟不允。一日大雪,神光在雪中立了一夜,达摩为试他禅心,仍未应允。神光于是抽出一把刀,自断一臂,献在达摩座前,以证决心。达摩被他感动了,收神光为弟子,赐法号“慧可”,后来成为禅宗二祖。

达摩圆寂后,慧可在达摩的蒲团前发现一卷经书,这就是《易筋经》。此经义理深奥,二祖苦思冥想,终是不得其解。后来慧可携《易筋经》离开少林寺,四处行脚。

二十年后,慧可游历至四川峨嵋山,遇到隐居于此的天竺高僧般刺密谛,慧可将经中疑义向他请教,两人相互启发,终于豁然贯通,共同彻悟了《易筋经》中的佛理。又过了十二年,慧可巧遇青年人李靖,两人讨论了三日三晚,这才尽数领悟了《易筋经》中的武学秘奥。慧可和李靖皆成为当世绝顶高手。

二、法如得经

《易筋经》的来历并无问题,但是慧可后来并未回到少林寺,而是来到舒州司空山,在此传授佛法。那么《易筋经》又是怎么回到少林寺的呢?

慧可在司空山传法给三祖僧璨,僧璨传给四祖道信,道信传五祖弘忍,弘忍门下有两位高足:慧能与神秀,分别创立南禅宗和北禅宗。不过弘忍圆寂时,惠能和神秀都已经下山传法去了,只有弘忍的大弟子法如随侍左右。

弘忍圆寂后,法如也是在他的蒲团之前发现了这卷《易筋经》。此时《易筋经》中已附有慧可禅师的注释,因此文义不难理解。法如已经勘破人相、我相,他翻阅《易筋经》,很快便练成经上武功,还自创一门武学,名物“拈花指”,以纪念释迦牟尼传法给摩诃迦叶,创立禅宗。

当年佛祖释迦牟尼在灵山法会上拈花示众,众弟子皆不解其意,唯有摩诃迦叶破颜微笑。释迦牟尼说:我有正法眼藏,已经付于摩诃迦叶了。摩诃迦叶领悟到的就是禅宗心法,成为禅宗的西天初祖。

拈花指后来成为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一。

三、经归少林

法如火化了弘忍遗体后,下山云游。一日他来到少林寺挂单,发现寺中群僧整日只知习武,不求了悟佛法,对达摩禅法更是一窍不通。

法如感叹达摩祖师驻锡过的少林寺竟衰败如斯,如同江湖武馆一般。他在群僧面前展示了拈花指的绝技,又以狮子吼震慑群僧,斥责他们不知修行,违背了释迦牟尼所传佛法,真是舍本逐末,买椟还珠,冥顽不灵。

少林寺群僧为法如的智慧与武学折服,于是苦苦相请,留法如在少林寺驻锡传法。法如见僧人们诚恳,便留在少林,一边讲经说法,一边传授武学。法如重振少林,成为北方禅宗的“定门之首”,确立了少林寺“禅宗祖庭”的地位。

不过法如知道大部分僧人根机不利,无法领悟禅宗心法,必须另觅利根之人,传承法嗣。于是他将《易筋经》放在藏经阁中,任人翻阅。

《易筋经》中的武学佛理相互印证发挥,想练成《易筋经》中武功,必须勘破“我相、人相”。禅宗传法,讲究心心相印,以心传心,法如认为能练成《易筋经》的人,就是与自己心心相印的传人。

四、扫地证道

少林寺僧人皆知《易筋经》中载有达摩所传的无上武学,但是他们执着于人、我二相,少有人能练成经上武功。

法如只在暗中观察,如见有人练成《易筋经》,便向他传授禅宗心法,并告诉他以《易筋经》印心的秘密。于是法如一脉在少林寺中代代相传,不绝如缕,却少有人知。

转眼到了北宋年间,一位少年因为家贫,在少林寺剃度出家,成为一名在藏经阁中扫地的服事僧。少林寺中的僧人,分为禅僧与服事僧两种:禅僧只管参禅悟道,追求觉悟成佛;服事僧操执杂役,只为混口饭吃,并不想了悟佛法。

但是这位少年扫地僧天资聪慧,他明白人虽有高低贵贱之分,佛性却无高低贵贱之分,人人皆能成佛。禅宗六祖慧能就是以舂米行者的身份传承了五祖弘忍的衣钵。扫地僧一边在藏经阁中扫地,一边阅览阁中诸多经典,在无意中练成了《易筋经》中的武学。

一天,扫地僧在藏经阁中一边扫地一边口诵《金刚经》,参悟其中道理。有一位年长僧人来到藏经阁中,问道:“本来无一物,何处扫尘埃?”

扫地僧口念一偈:“色即是空,虽扫未扫。空即是色,不扫而扫。”

年长僧人笑着点了点头,又说道:“色即是空,佛说《金刚经》者,即非《金刚经》。空即是色,是名《金刚经》。”

扫地僧当即顿悟了禅宗不立文字的宗旨,忙向年长僧人下拜。于是年长僧人印可他成为法如一脉的下一代传人。这位扫地僧,就是《天龙八部》中的扫地神僧,以大智慧、大雄力化解了萧远山、慕容博的仇恨执著,使他俩趣入佛道。两人也是与佛法有缘,后来双双领悟了《易筋经》中武学,成为禅宗的两位大宗师。



宝蕴斋万题方


欢迎关注羽菱君扯金庸武侠前后传系列第二十一期:《天龙八部》前传之扫地僧身份之谜。

上一期羽菱君在扯萧远山的师傅灵门大师时,曾说他在天山童姥那里带回了后来的扫地僧,受制于篇幅并没有细扯。这期我们延续这个话题,来扯一扯扫地僧,看他在进少林之前的前尘往事,说他在少林修行的精深佛法。

要扯扫地僧与灵门大师的渊源,就必须先说他跟逍遥派的恩怨,准确来说应该是跟天山童姥的恩怨。

从逍遥派说起

逍遥派自天山童姥接掌灵鹫宫之后,开始对外扩张,横扫江湖,在武林中惟我独尊。经过童姥几十年的恩威并施,兼并夺掠,控制着中原至东南沿海大多数江湖帮会,其中有三十六洞,七十二岛。这些洞主岛主被天山童姥用生死符所控制,每年进贡换求一年免除生死符带来的痛苦。



童姥强势,威严之下,灵鹫宫极其属下所辖莫敢不从,但其内心却十分的孤独。这是因为她所爱慕的师弟无崖子带着他们的小师妹李秋水远走高飞而去,徒留她独守灵鹫宫,日夜思念无崖子。她恨透了李秋水凭借媚术拐走了本该与她双宿双栖的师弟,更恨透了李秋水当年趁她练功近成之际,惊吓自己,导致她走火入魔,本可发身长大,与常人无异的模样,也彻底不再恢复,永远停留在八九岁女童的模样。

童姥因无崖子离她而去,更是恨透了男人。她收留了千千万万被男人所伤所弃的女子,大大小小,教其武功,使之自立,重新做人,成为灵鹫宫九宫九部的婢女。世间抛妻弃子的男子在她眼中命如蝼蚁,生死符令他们生不如死,男子对她稍有不顺,即是大开杀戒。但有一个人,童姥却对他大为不同,这个人就是后来的扫地僧。

扫地僧本是灵鹫宫所掌控下东南中一个帮会的属下弟子。在一年一度的向灵鹫宫进贡大会上,他跟随自己所在的帮会掌门来到天山灵鹫宫,朝见尊主天山童姥。童姥见到他之后,就将他扣留在了灵鹫宫。这是因为他的样貌像极了一人,就是逍遥派的挂名掌门无崖子。



这扫地僧的本名已然是无从知晓,天山童姥也不管他姓甚名谁,将他扣留在灵鹫宫,自是有她一番打算。你道如何?原来自无崖子离开天山之后,逍遥派已是名存实亡,这灵鹫宫虽由童姥接掌,但她却不是逍遥派掌门之人,她留下扫地僧(姑且这么称呼),就是为了让他假扮无崖子,在天山做一个傀儡的逍遥派掌门,让她名正言顺的作为逍遥派之主。当然了,另一层心思,也是因为这扫地僧与她师弟无崖子相像,留他在自己身边,聊慰寂寞罢了。就这样,扫地僧迫于童姥的恩威并施,留在了灵鹫宫,成了逍遥派的假掌门,山寨无崖子。

这童姥为了让扫地僧不会露出破绽,将逍遥派的历史尽皆与之相告,并教了他一些粗浅的逍遥派外家武功和入门内功心法。当然防范于未然,精深武学如逍遥派“长春不老功”、“北冥神功”和“小无相功”三大神功这样的高深内功修炼法门,并没有传授给他,不过这些神功的威力特点及套路这些却必须是要让他知道的(注:这里只是类比,童姥并不会“北冥神功”和“小无相功”,当年逍遥子各传了他们其中一门)。也是因为这样,扫地僧后来在少林寺中,听到鸠摩智说少林中人也会“小无相功”时,才会惊讶无比,毕竟他知道,逍遥派精深武学,并不外传。

扫地僧是个天赋极高之人,在童姥的点拨下,他很快就掌握了逍遥派的各种利害关系,但他并不沉醉于虚名,只是无奈受制于童姥。尽管童姥对他并没有恶言相向,与之为难,他依旧想逃离天山,回家中尽孝父母。这童姥了解到他的这一番心思之后,为了能够掌控于他,竟然将他的双亲都杀害了,并告诫他再有逃离的想法和自尽的念头,就将他的师门帮会一并铲除。扫地僧为了不再连累旧属,只能断了这门心思,继续充当无崖子,这一留就是十年之久。这种日子最后在灵门大师的到来终于得到了解脱。

与灵门大师的佛门之缘

羽菱君在上一期中说到,灵门大师慈悲为怀,听闻中原武林帮派多为天山童姥所制,有意解除江湖杀戮与纷争,只身前往天山,希望能够为中原武林人士求取“生死符”解药。



灵门大师到天山之后,就拜谒了天山童姥,但听说逍遥派掌门所在,当然也是要一并拜谒。天山童姥听闻少林方丈来访,于是亲自带假掌门一起接会了灵门,充当无崖子的扫地僧就是在这时见到了灵门大师。

灵门大师一番礼数之后,就将自己所求一一禀请。不过这当然不是童姥心中所想,当下就想拒绝了灵门的这番请求。不过,碍于灵门少林方丈的面子,童姥并没有与之为难,而是以好客之道,留下灵门在灵鹫宫暂住几日,从长计议,稍作安排。灵门知道在童姥这边不能取得进展,于是希望能在逍遥派掌门无崖子的身上取得突破,但他却不知道,这个无崖子却是扫地僧所假扮的。

童姥这时出现了一个大意,就是让假掌门独自接见了灵门大师。她以为假掌门被自己掌控了多年,早已经没有异心,这也是她自信所致。灵门在与假掌门的扫地僧交谈之后,扫地僧非常隐晦的言此意彼。灵门大师很快就明白了,他面前的此人并非是真正的无崖子。扫地僧请求灵门救他脱离苦海,愿意跟他出家为僧。灵门在于扫地僧交谈之后,知道为了不练累他人,自己在此忍辱十年,认为他也是我佛能渡之人,于是决心要救他。同时灵门也认为只有与童姥一战,才能希望有所收获。



灵门之所以想与童姥一战,那是因为他知道童姥是个极其高傲自负之人,用平常的手段去求她反而不可能有好的结果,只能反其道而行,与她一战,胜败如何不管,却能让另眼相待,再加上灵门他少林方丈的江湖地位,童姥应该会有所退步。不过,当扫地僧听到灵门决定与童姥一战,却又在灵门面前为童姥做了一番请求。这是因为扫地僧知道了此时童姥的弱点所在。

童姥弱点,源于她所修炼的“长春不老功”,每隔三十年就要返老还童一次,每次返老还童的同时内功需重新练起,而且,每返老还童的十五年之后,就要储存真气,以应付十五年后的再一轮返老还童。此时的童姥虽没到她的第二次三十年之期,但却处在十五年储存真气之时,因为她已经汇聚了三年真气,此时若一动真气,势必前功尽废。(注:在后来的四十二年中,童姥经历了两次返老还童,最后一次还童遇到虚竹。)

扫地僧是灵鹫宫除了童姥唯一知道童姥需聚气已备还童的人,这是童姥为了让他能够心甘情愿为她护法,也可看出童姥在他多年听任自己之后不再把他当成外人,甚至真的将他当成了无崖子。此时的扫地僧虽把灵门看成了唯一的一根救命稻草,一心想要离开天山,但却不忍看到童姥因之而受伤,耽误了她还童之期。毕竟这十年之中,童姥虽杀了他的父母,对他却真情照顾。他将此事透露给灵门,希望灵门能够手下留情。

灵门请于童姥一战,童姥虽不想妄动真气,但少林方丈请战,高傲自负的她还是答应了灵门。因为她认为灵门并非自己对手,但她为了不动真气,跟灵门约定不比内力。而且,十招之内,灵门若是伤得了自己,即是灵门获胜,听任灵门所求。



高手之间对弈,电光石火之间,高下即见分晓。灵门虽是少林方丈,武学修为冠绝当时中原武林,但在童姥面前,却伤不了她分毫。这样十招过后,灵门已输。但在过招之时,受限于不能比拼内力,灵门在一计波若掌即能趁隙破了童姥真气的情况下,并没有背信,而是空掌拍出,让童姥不需动内力抵御,童姥因此对灵门另眼相待。再加上她认为灵门作为少林方丈之尊,只身前来天山,武功高强,却不为私,慈悲为怀。于是与灵门平辈而交,并答应了灵门,将手下所制的各帮会进贡时间从一年改为三年,也算是给足了灵门面子。

此时的童姥也知道了扫地僧为她请求灵门之事,大为动情,再想他这十年受自己摆布,毫无私怨,看到他一心离开灵鹫宫,终于心软,成全了他。就这样,扫地僧跟随灵门大师下了天山,返回阔别十年的中原。灵门任他选择,但扫地僧有言在先,若能脱离苦海,立志出家为僧。也是他佛缘已到,于是灵门大师将他带回少林。

高深佛法,冠绝天龙

灵门大师带扫地僧回到少林之后,因他曾假扮无崖子,为了不再引起另一番风波。因而虽让他剃度,并没有真正为他受戒,只是让他秘密安排在藏经阁作为一名服事僧。故此,扫地僧并未正式出家,也并无法号。再加上,灵门大师不久就圆寂了,寺中众僧也不知这号人物的存在。



扫地僧从此在藏经阁成为了一名扫地僧(自此还是无法得知其名,毕竟没有法号,还是姑且称之为扫地僧)。他在天山潜修十年之久,早已是无求无欲之人,而进佛门修习佛法,要的正是他的这种心境。他在藏经阁中扫晒经书,空闲之时,研读佛经,渐通佛理,大彻大悟。乃是更加潜心修持,十年寒暑之间,已然精通佛法,更是在追求佛法中无意练成《易筋经》。扫地僧因此悟出,修炼《易筋经》之人须得勘破“我相、人相”,拥有高深佛法,心中不存修习武功之念。也悟出“少林七十二绝技”,每一项功夫都能伤人要害、取人性命,凌厉狠辣,大干天和,是以每一项绝技,均须有相应的慈悲佛法为之化解。

这道理在少林僧人中也并非人人皆知,一个人武功越练越高之后,在禅理上的领悟,自然而然会受到障碍,这便是“武学障”。参不透这“武学障”,每日不以慈悲佛法调和化解,则戾气深入脏腑,愈陷愈深,比之任何外毒都要厉害百倍。佛法修为不足,却要强自多学上乘武功的,练将下去,若非走火入魔,便是内伤难愈。少林寺中玄澄大师是两百年来的武功第一人,他却参不透“武学障”,来藏经阁拣取武学典籍,扫地僧曾三次提醒于他,但他始终执迷不悟,最终就一夜间筋脉俱断,成为了废人。



扫地僧心中不存修习武功之念,却在高深佛法中,修炼出了一身绝学。但他不求名利,只是每日里精进自己佛法,默默无闻,始终沉浸在藏经阁无我的佛法境界之中,安静修行。但又两年之后,藏经阁的这份安静随着一人的到来为之破坏,这个人就是萧远山。萧远山为了复仇,潜入少林藏经阁偷学武功,此后长达三十年,后来慕容博也潜入藏经阁。但他们心中念念不忘高深武学,对扫地僧的皆佛经对他们的引导却视若无睹,最终也是着了“武学障”。

扫地僧在少林寺中藏经阁,默默潜修四十二年之久。最终现身,化去了一场干戈,也化去了一场长达三十年的恩怨,无一不显示他的高深佛法。他因灵门带入少林,又渡灵门弟子萧远山脱离仇恨苦海,其中因果,自是冥冥之中佛缘早定。



前期回顾:

第十九期《长春不老逍遥子》

第二十期《萧远山授业恩师之谜(2)》

我是羽菱君,专注于“天龙时代”前、“射雕时代”前、“倚天时代”前,金庸武侠“三前”空位期前传的解读,欢迎关注,一起交流!


羽菱君


欢迎阅读《金庸脑洞系列之扫地僧师承之谜》。


《天龙八部》中有一位扫地僧,他身负绝世武艺,却在少林寺藏经阁中扫了四十多年的地。此人究竟有何来历?原来,扫地僧身负着少林寺传承了几百年的一个秘密,还牵涉到易筋经的由来。且听我慢慢为你讲述。

一、慧可断臂

此事还是从达摩祖师说起。菩提达摩是禅宗在天竺的第二十八位祖师,他渡海来中国传教,成为禅宗的中土初祖。

达摩祖师刚到中土时,听我南朝梁武帝信奉佛教,便来到国都金陵,受到梁武帝的礼遇。两人一见面,却是话不投机。达摩见梁武帝只知追求福报,不求了悟佛法,便以一片苇渡江,来到了少林寺,面壁九年。

这时有位僧人法名神光,听说了达摩的事迹,前来拜访,想拜达摩为师。达摩怕他求法之心不够坚定,所以迟迟不允。一日大雪,神光在雪中立了一夜,达摩为试他禅心,仍未应允。神光于是抽出一把刀,自断一臂,献在达摩座前,以证决心。达摩被他感动了,收神光为弟子,赐法号“慧可”,后来成为禅宗二祖。

达摩圆寂后,慧可在达摩的蒲团前发现一卷经书,这就是《易筋经》。此经义理深奥,二祖苦思冥想,终是不得其解。后来慧可携《易筋经》离开少林寺,四处行脚。

二十年后,慧可游历至四川峨嵋山,遇到隐居于此的天竺高僧般刺密谛,慧可将经中疑义向他请教,两人相互启发,终于豁然贯通,共同彻悟了《易筋经》中的佛理。又过了十二年,慧可巧遇青年人李靖,两人讨论了三日三晚,这才尽数领悟了《易筋经》中的武学秘奥。慧可和李靖皆成为当世绝顶高手。

二、法如得经

《易筋经》的来历并无问题,但是慧可后来并未回到少林寺,而是来到舒州司空山,在此传授佛法。那么《易筋经》又是怎么回到少林寺的呢?

慧可在司空山传法给三祖僧璨,僧璨传给四祖道信,道信传五祖弘忍,弘忍门下有两位高足:慧能与神秀,分别创立南禅宗和北禅宗。不过弘忍圆寂时,惠能和神秀都已经下山传法去了,只有弘忍的大弟子法如随侍左右。

弘忍圆寂后,法如也是在他的蒲团之前发现了这卷《易筋经》。此时《易筋经》中已附有慧可禅师的注释,因此文义不难理解。法如已经勘破人相、我相,他翻阅《易筋经》,很快便练成经上武功,还自创一门武学,名物“拈花指”,以纪念释迦牟尼传法给摩诃迦叶,创立禅宗。

当年佛祖释迦牟尼在灵山法会上拈花示众,众弟子皆不解其意,唯有摩诃迦叶破颜微笑。释迦牟尼说:我有正法眼藏,已经付于摩诃迦叶了。摩诃迦叶领悟到的就是禅宗心法,成为禅宗的西天初祖。

拈花指后来成为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一。


三、经归少林

法如火化了弘忍遗体后,下山云游。一日他来到少林寺挂单,发现寺中群僧整日只知习武,不求了悟佛法,对达摩禅法更是一窍不通。

法如感叹达摩祖师驻锡过的少林寺竟衰败如斯,如同江湖武馆一般。他在群僧面前展示了拈花指的绝技,又以狮子吼震慑群僧,斥责他们不知修行,违背了释迦牟尼所传佛法,真是舍本逐末,买椟还珠,冥顽不灵。

少林寺群僧为法如的智慧与武学折服,于是苦苦相请,留法如在少林寺驻锡传法。法如见僧人们诚恳,便留在少林,一边讲经说法,一边传授武学。法如重振少林,成为北方禅宗的“定门之首”,确立了少林寺“禅宗祖庭”的地位。

不过法如知道大部分僧人根机不利,无法领悟禅宗心法,必须另觅利根之人,传承法嗣。于是他将《易筋经》放在藏经阁中,任人翻阅。

《易筋经》中的武学佛理相互印证发挥,想练成《易筋经》中武功,必须勘破“我相、人相”禅宗传法,讲究心心相印,以心传心,法如认为能练成《易筋经》的人,就是与自己心心相印的传人。

四、扫地证道

少林寺僧人皆知《易筋经》中载有达摩所传的无上武学,但是他们执着于人、我二相,少有人能练成经上武功。

法如只在暗中观察,如见有人练成《易筋经》,便向他传授禅宗心法,并告诉他以《易筋经》印心的秘密。于是法如一脉在少林寺中代代相传,不绝如缕,却少有人知。

转眼到了北宋年间,一位少年因为家贫,在少林寺剃度出家,成为一名在藏经阁中扫地的服事僧。少林寺中的僧人,分为禅僧与服事僧两种:禅僧只管参禅悟道,追求觉悟成佛;服事僧操执杂役,只为混口饭吃,并不想了悟佛法。

但是这位少年扫地僧天资聪慧,他明白人虽有高低贵贱之分,佛性却无高低贵贱之分,人人皆能成佛。禅宗六祖慧能就是以舂米行者的身份传承了五祖弘忍的衣钵。扫地僧一边在藏经阁中扫地,一边阅览阁中诸多经典,在无意中练成了《易筋经》中的武学。

一天,扫地僧在藏经阁中一边扫地一边口诵《金刚经》,参悟其中道理。有一位年长僧人来到藏经阁中,问道:“本来无一物,何处扫尘埃?”

扫地僧口念一偈:“色即是空,虽扫未扫。空即是色,不扫而扫。”

年长僧人笑着点了点头,又说道:“色即是空,佛说《金刚经》者,即非《金刚经》。空即是色,是名《金刚经》。”

扫地僧当即顿悟了禅宗不立文字的宗旨,忙向年长僧人下拜。于是年长僧人印可他成为法如一脉的下一代传人。这位扫地僧,就是《天龙八部》中的扫地神僧,以大智慧、大雄力化解了萧远山、慕容博的仇恨执著,使他俩趣入佛道。两人也是与佛法有缘,后来双双领悟了《易筋经》中武学,成为禅宗的两位大宗师。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士常斋”,回复关键词“金庸脑洞”,阅读更多有趣文章。


梦露居士


扫地僧的真实身份你绝对想不到,他可能是逍遥子的真正大弟子(不是童姥)。他在少林寺的隐藏要么是逍遥子的一个布局,要么是他挣脱逍遥子布局后采取的“小隐隐于野”。

一、逍遥子的逃脱

我已经写过两篇关于逍遥子究意是谁。

宋初有一人,其名潘阆。潘阆文采风流,词名无双,性情疏狂而热衷入世,四海飘零便与神龙一般。潘阆与宋初神仙陈抟极有渊源,他的师承极有可能便是陈抟。加之他又以逍遥子为道号,故而我肯定,武侠位面的逍遥子便是与之交叉的世俗位面的逍遥子,便是潘阆。

逍遥子曾两次卷入皇权争斗,关于他何以如此热衷谋算,我会在下一篇回答里详细阐释。

现在我们只需要知道,在第一次皇权争斗——秦王赵廷美案发后,潘阆以大智慧逃脱了朝廷的海捕。

他一共用了三种方法:

1、抓捕之时,他奔入邻家,一番陈说利害,邻家不得不助他躲藏。

2、风声过后,他化装成和尚逃出了京城。

自髡其发,易缁衣,持磬出南熏门。(自己把头发剃光,换上僧衣,敲着木鱼走出汴京)

3、以一首《酒泉子》之词风行天下,旋奔走于公卿士夫之门,士大夫爱惜他的文名,便有人为宋太宗赵光义说情。

二、逍遥派真正的大弟子

众所周知,童姥、无崖子及李秋水为逍遥三老,也是逍遥子摆在明面上的三个弟子。

其实扫地僧入门的时间比三个人更早,那时他还不叫扫地僧,我们姑且以“大师兄”代称。

982年,秦王案发,逍遥子潘阆化装为僧,远走吴越。

大师兄的入门便在此时。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

大师兄,姓名不详,两浙路临安府盐官县(今海宁)人,此即《酒泉子》中观潮之地,大师兄亦即词中之“弄潮儿”,时年十二岁。

据一篇《潘阆研究》论文:

无论王禹偁的《潘阆咏潮图赞并序》创作于986年还是987年,潘阆的《酒泉子》都应该写于986年,因为必然是词在前、风行在后、赞序最后。

大师兄入门时间可以确定便在986年,这一年为北宋雍熙三年。而到1003年,六岁的童姥才拜入师门。所以大师兄比童姥大23岁。

其年表如下:

974年,大师兄出生。

986年,入逍遥派。

1049-1054年(仁宗皇祐年间),遁入少林。

1093年,以扫地僧身份出场。

三、逍遥子的布局

逍遥子一生,勇猛精进,其谋如山,其智如海。

他既然敢掺合进皇权之争,而且两次都是反对的赵光义,我们可以想象,这多半是为了替死于烛声斧影之下的赵匡胤复仇。

猜想在他的布局中,大师兄应该要发挥重要作用——甚至就是他的复仇理想的继承者和延续者。

最终大师兄成了扫地僧,以慈悲为怀,悲天悯人。这种继承和延续当然大非师父逍遥子的本愿,然而却不能说他违拗了师命,他只是像萧峰一般,做出了自己认为最适合的改进。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我相信大师兄由道入佛,由杀而止杀,已经是真正的参透了复仇的含义。

他虽是僧,骨子里却是热血的侠,而绝非四大皆空的佛。


997年赵光义死,真宗赵恒立。赵恒死于1022年,仁宗赵祯立。

仁宗最后一个年号是嘉祐,延续八年,为公元1056年—1063年。

巧合的是,当1093年的少林寺大战扫地僧出场,慕容复问他躲在少林寺多久了,扫地僧亲口说道:

我记不清楚啦,不知是四十二年,还是四十三年。

山中无日月,既然他自承记不清楚,那么其实40年到44年都有可能,总之是40年左右。仁宗驾崩那一年是1063年,距此时正好三十年,按虚数则是三十一年。

仁宗在位四十一年,共用了九个年号,曰天圣、明道、景祐、宝元、康定、庆历、皇祐、至和、嘉佑。

我们基本可以认定,扫地僧是在宋仁宗在位后期隐居的,大概时间为皇祐年间(1049-1054年)。那么他是不是在确定皇帝是个仁慈之君后才放心而去的?

两人之间,是否曾有过联系?

有过惺惺相惜之情?

仁宗活了54岁,他死之后,讣告送到辽国,几十年后萧峰的结拜大哥耶律洪基曾痛哭流涕道:“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

这个“四十二年”之中,两国交好不动刀兵,是否有大师兄众中斡旋、奔走甚至厮杀争斗的功劳?

少林寺之战中,萧峰正气凛然,不愿作慕容氏手中的杀人之刀,其行其言,掷地有声:

兵凶战危,世间岂有必胜之事?大宋兵多财足,只须有一二名将,率兵奋战,大辽、吐蕃联手,未必便能取胜。咱们打一个血流成河,尸骨如山,却让你慕容氏来乘机兴复燕国。我对大辽尽忠报国,是在保土安民,而不是为了一己的荣华富贵,因而杀人取地、建功立业。

这一番发自肺腑的宣言,很明显感动了大师兄(我们可以认为,他一直在一旁密切关注着事态发展),他在萧峰身上看到了师父的坚持,看到了师门的遗训,看到了从前纵横江湖的热血,看到了从前与帝皇论交的少年,也看到了从前的自己。

于是《天龙》一书中的天人之章破空而出:

忽听得长窗外一个苍老的声音说道:“善哉,善哉!萧居士宅心仁善,如此以天下苍生为念,当真是菩萨心肠。”

贵逼人来不自由,几年辛苦踏山丘。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莱子衣裳宫锦窄,谢公篇咏绮霞羞。

他年名上凌云阁,岂羡当时万户侯?


——————完——————

率意谈噱,靡所不包;或曰无心,或抒怀抱。本人尽量专注神话历史、武侠历史及南北朝历史揭秘,欢迎点赞、转发、评论及关注~~~~

王事情


《天龙八部》小说是虚构的,而扫地僧更是虚构中虚构的人物,毕竟《天》书是一部充满佛学意味的小说,少林寺不可能跟弱鸡一样,任人摆布吧,这样你把“我佛”放在哪里,写到最后戏剧最冲突的时候,少林寺的高手都出场了,只能杜撰一个扫地僧出来,从哪来,做什么,没人知道。

《天龙八部》中的扫地僧是出场最晚的一个人物,也是这一本充满“佛学意味”的无上尊者,准确的说,扫地僧不是一个“人”,只是一个“幻象”,每个人心中都向往的一种境界。

三十岁的扫地僧来到少林寺,无人知晓其前尘往事,甘愿做一个扫地打杂的,没有辈分,没有身份。

谁也不知道他经历了什么,得以勘破红尘万事,他的人生轨迹从此发生了变化。

扫地之余就是便览佛学典籍,其所有无上武学应该都是从“佛学”中悟道,就像黄裳从道家典籍中悟出《九阴真经》一样。

因此最后才有萧远山和慕容博的内伤竟然需要“佛学”来化解,而不是精深内功或者丹药医术。

扫地僧的前三十年,就是世人所经历的各种人生,只不过能勘破的毕竟是少数,世人都想做一个与世无争、宁静止水的平常人,却在世间的名利纷争中无法自拔,皆因求不得、放不下。

扫地僧代表的就是一个境界,每个人憧憬向往的却永远也无法企及的境界,毕竟我们虽然是一个平常人,但不能成就一颗“平常心”。


小屏窥人生


扫地僧是金庸书中实体人物第一人,佛祖的化身,虽然武功不及神话石破天、阿青,但利用佛法化解仇恨的功法在金庸江湖独此一人。于是,扫地僧的生世成了诸多武侠迷探讨的话题,更多的侠迷认为扫地僧就是逍遥子,其实不然,扫地僧并非逍遥子,而是一个情断江湖的浪子,也是逍遥子的结拜兄弟––上官浩轩。

上官浩轩是江南上官世家上官秋的儿子,上官秋三十岁为人忠厚,武功高强,家传落叶剑法是江湖一绝,更是有龙阳诀这样神秘的内功心法,好打抱不平,与慕容秋和韩枫号称一枫双秋。慕容秋二十岁,自幼丧父,但在母亲的教导下凭着家传武学斗转星移、参合指等武功已驰名江湖四五年,更是与上官秋齐名,但此人受功名所累始终不忘复国,表面与上官世家交好,但暗地里一直在谋夺上官世家的剑谱和龙阳诀。在上官浩轩五岁生日当天,慕容秋连联合江南匪帮血洗上官世家,上官秋不敌慕容秋和四大家臣联手攻击,最终被杀身亡。上官浩轩的母亲将剑谱和龙阳诀缝在浩轩的衣服之内后,让乳母带着浩轩从密道而逃,在逃难的路上遇到了与上官秋交好的少林寺高僧慧缘大师。


慧缘大师一路保护浩轩逃离追杀,并将上官浩轩交给了韩枫,韩枫倾其所有不仅教会上官家武学,更是将自己毕生所学教于浩轩。悉心教导十五年,十五年间浩轩与韩枫的女儿韩语梦一起习武练功,朝夕相处,感情浓厚,韩枫答应将语梦许配给浩轩。浩轩虽然高兴,但家仇不报何以成亲,语梦和韩枫理解浩轩的心情,但慕容世家在十五年间招兵买马,势力大增,报仇谈何容易。语梦见浩轩闷闷不乐,决心与浩轩一起偷偷离开去江南刺杀慕容秋。


可是,事与愿违,几年的时间,浩轩与语梦去江南不仅没有刺杀成功,反而语梦被慕容秋抓去,浩轩无奈硬闯慕容世家,在激战中,杀红眼的浩轩抓住慕容秋十岁的儿子慕容钦做人质用以交换语梦,此时浩轩已被仇恨彻底迷失,眼见杀慕容秋无望,所以打算在交换过程中杀掉慕容钦,语梦不忍也不愿浩轩被仇恨迷失,为救慕容钦被浩轩误杀。浩轩痛心大悟决定放弃仇恨,但慕容秋不想留后患欲杀之,浩轩抱着语梦的尸身逃亡,被青年侠客逍遥子所救。

浩轩因误杀语梦心痛不已,一心求死,逍遥子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劝说浩轩,同为天涯伤心人,彼此之间也有话题,久而久之二人情投意合结拜为兄弟。后又互传武功,两年的时间一晃而过,逍遥子虽然一直游历江湖,但有三个徒弟,不得不与浩轩分离。浩轩举目无亲,想起救自己的慧缘大师,怎奈慧缘大师因二十年前救自己破杀戒,被罚至藏经阁打扫卫生,浩轩也心无挂牵决定剃度佛门与慧缘一起打扫藏经阁。

慕容世家因谋杀上官世家的事被江湖知晓,名门正派决定为上官秋讨回公道,慕容秋被杀,慕容钦逃走。四十年后,江湖出现南慕容的称号,慕容钦的儿子慕容博凭借斗转星移和参合指名动江湖,并且任然做着复国的大梦,挑拨辽宋,这一切的一切浩轩都入眼入心,几十年的藏经阁沉淀,让浩轩放下了一切仇恨,否则以今时今日放眼无敌的浩轩灭慕容家易如反掌。随着慕容博和萧远山以及明王的藏经阁一游,浩轩决意要用佛法化解二人仇恨。

浩轩,心怀宇宙;

扫地僧,用佛法扫清一切仇恨的浩轩。


令狐冲和乔峰


说到扫地僧不得不提到逍遥派,这还得从大周世宗皇帝杯酒释兵权说起,当年大周世宗皇帝如运筹帷幄又用兵如神,大家都以为要不了几年就能平顶六合八荒,只可惜天妒英才……世宗皇帝临终前将妻儿交给心腹赵匡胤,希望为其守护江山。可没想到一向忠心耿耿的赵匡胤转头来个陈桥驿兵变,八岁皇帝被迫让位降为郑王,当时赵匡胤想斩草除根,只是朝中不少大周旧臣深受世宗皇帝大恩,极力阻拦,才保住几位皇子的性命。只不过曹王柴熙让还是在战乱中不知所踪。纪王柴熙谨被潘美收为养子改名潘惟吉。蕲王柴熙诲后周灭亡后被其岳父卢琰收为义子改名卢多逊。然后两个小皇子心中埋下复仇的种子,长大都一直试图推翻大宋,回复大周的江山,卢多逊甚至不惜投靠赵延美挑拨与他哥哥赵光义的关系,试图让他篡夺他哥哥的皇位,自己坐收渔翁之利。只可惜赵延美的谋反被他哥哥镇压,卢多逊身死,家眷被发配天涯海角。潘惟吉则逃亡江湖。政变失败后,潘惟吉意识到大宋气数未尽,恐怕非短时间的努力能改变。便该名潘阆创立逍遥派自号逍遥子。希望等待将来赵宋气衰,再趁墟而入。逍遥子一生收三个徒弟,天山童姥巫师行云,传六合八荒唯我独尊功,西夏皇妃李秋水小无相功。无崖子北冥神功。谁知三人一身本事只知道争风吃醋。而扫地僧无名则是逍遥子的独子,无名的名字就叫无名什么时候复国大周才能改回皇姓。所以说无名来头不小:正宗的大周皇室后裔,逍遥派嫡系传人。


一念初见4443


无崖子和李秋水搜罗天下武功秘籍,当然是靠偷!但还是缺了几种最牛的几种神功,包括少林寺的易筋经等……他们怎么可能就不打这主意???当然想偷到手啦……

扫地僧就是他们逍遥派遣入到少林寺的,小无相功等纯熟……而且为了他盗经到手后不私吞,一定要绝对信得过的人!应该属于李秋水的情人!

只是没想到,少林寺的易筋经一直没到手,无崖子夫妇又反目成仇不再搜罗了!扫地僧就呆在少林寺,衣食住行不用愁,还有七十二项绝技可以研究,不走了!


新晴辛静


楼主别想多了,他就是一个以前资质愚钝的小沙弥!然后被发配到藏经阁来扫地。时间久了看各种经书然后就厉害了。不然怎么会连方丈都不知道这个人。我觉得这个扫地僧就跟北大的保安考上了北大一样。你们为什么非要过度的去解读呢?


逸讷


哪里来那么多目的,千里马死于槽犁之间,英雄无武之地多了去了;或许扫地僧就是一天份很高的普通人在藏经阁看的书多了,如黄裳觉远一样领悟佛门神功,如没萧远山慕容博这事,尹克西潇湘子盗经,几十年他们就默默无闻死了,根本就没人知道,可能就没武当派张三丰又会成为第n个默默无闻的扫地僧,正如人生在世有的人很有才华但生不逢时至死都没机会展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