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老调的起源与艺术特点分别是什么?

石城24


老调,又名老调梆子,是保定一带农村土生土长的地方戏,至今已有约二、三百年的历史。很多当地的老人都特别喜欢,因为这一代人就是这样的老调伴随长大的,对于这样的民间艺术形式情有独钟。

老调起源于冀中白洋淀周围农村花会中的俗曲(河西调),老调形成后,一直与以生、旦为主的丝弦班合演,艺人兼唱两种声腔,他的伴奏乐器在河北梆子兴起后吸收了梆子的大板胡和枣木梆子,故又称老调梆子。

老调地方色彩和乡土气息很强,它的唱腔质朴、建朗、高亢而又委婉。唱词都是七个字或十个字的上下句式,有头板、二板、三板、拨子等板式,以板胡为主,二胡、笙等为辅的伴奏形式,唱时以梆击节。 

老调因为缘起民间,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所以民间曾有“听戏离不开老调”之说。现在,老调仍然在民间广泛流传,茶余饭后哼上两句,愉悦身心,传承文化艺术,可以说既快乐了自己,又为艺术作出了传递,让这样的艺术形式能够传承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