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长·警察·儿子——记奉节县冯坪乡南津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刘宁

“我是一位驻村工作队队长,也是一名人民警察。”原奉节县公安交巡警大队副大队长、现奉节县冯坪乡南津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刘宁称:“很多时候,我仍习惯身穿警服上班。”

队长:“驻”进群众“心坎里”

2018年9月,刘宁年满56周岁,在55岁半时担任驻村工作队长。

既然叫“驻”,那就得“驻”进群众“心坎里”。

“一卡一证”总关情。2社郑高章离异8年,无儿无女,外出务工,家中只有80岁老母。

2017年4月,郑高章突发脑溢血,最后偏瘫,回到村里,很快纳入低保户和贫困户。

需要办理银行卡和残疾证,刘宁开车送他办完“一卡一证”。

在征求郑母意见后,刘宁将在近日把郑高章送到永乐镇集中供养福利院。

“一送一接”显真情。2018年6月19日,刘宁从医院接回“房东”李正容。一周前,6月12日21时许,刘宁在二楼卧室里隐约听到一阵闷哼声,下楼发现李正容身体蜷缩,脸色苍白,浑身发抖。李正容儿女都已外出务工,家中只有一个小孙子。刘宁立即叫来队员肖克群,一起将其护送到冯坪乡卫生院。经过医生临床检查,患急性肠胃炎,蛇斑疮和重感冒。当刘宁为李正容办完住院手续时,已是次日凌晨1点多。

队长·警察·儿子——记奉节县冯坪乡南津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刘宁

(李正容和刘宁)

“一顿一杯”化柔情。11社低保户刘兴重,儿子失联27年,刘宁称之“老哥”,常去陪同话家常,并为其申请D级危房改造,他非要“兄弟”前来吃一顿粗饭,喝一杯淡酒。

民警:“化”开群众“心中怨”

“始终不忘民警身份。”南津村指挥所所长、乡纪委书记刘静介绍,“无论是召开群众院坝会,还是举办新时代讲习所,村民都能听到扫黑除恶、禁种铲毒、赡养老人等权威解读,以及和谐邻里法治宣传”。

为“房”化矛盾。4社贫困户刘怀安在进行D级危房改造时,因地址问题同叔伯兄弟发生争执,互不相让,刘宁“闪转腾挪”,用3天成功化解,目前新房竣工。

队长·警察·儿子——记奉节县冯坪乡南津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刘宁

(调解刘怀安与叔伯兄弟矛盾)

为“牛”解心结。5社冯云汉在别家一块荒田里种上庄稼,同社陈克景放牛“驰骋”,冯云汉一怒之下牵走耕牛,坚决“扣押”。刘宁耐心中多果决,不到2个小时,两位老人心悦诚服。

为“羊”评事态。13社唐均西70多岁,邻居龚光明64岁。唐均西在别人一块“放弃”承包地上种玉米,龚光明在周围放羊子,结果羊子吃玉米,这还不说,一只羊“糊里糊涂”死在水缸,一只羊“莫名其妙”掉进茅厕,矛盾不断升级,结下“生死孽”,两人均宣称要“除脱”对方。刘宁通过个别谈话、三人面对面、联系双方外出子女等多种办法,终于“啃”下这两块“硬骨头”,促使两位老汉握手言和。

队长·警察·儿子——记奉节县冯坪乡南津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刘宁

(调解处理唐均西与龚光明之间纠纷)

儿子:“笑”在脸上“心常痛”

2018年1月,老母住院,至2018年3月确诊患胃癌。

他眼里噙着泪水:“在母亲最需要时,我选择离开;在身体走下坡路时,我选择坚守。”

队长·警察·儿子——记奉节县冯坪乡南津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刘宁

(刘宁与母亲)

周末晚回城,刘宁抖落灰尘,“一身轻松”先到医院看望母亲。

周六上午,他和妻子一起去菜市场,自己进入厨房,亲熬鸡汤或者鱼汤,11时准时送到病房,一勺勺喂进母亲嘴中。

队长·警察·儿子——记奉节县冯坪乡南津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刘宁

(刘宁为母亲剥葡萄皮)

看到老母吞咽困难和痛苦表情,一双有力大手不由自主地颤抖。他知道老人家来日不多,能多陪一会儿是一会儿。

周日下午4点钟,他又送去汤汁,一周两次雷打不动。

时间总是过去很快,5点还得动身赶往村上。

他在心里说:“母亲啊,请您原谅!原谅!!再原谅!!!”


来源:奉节扶贫 文 刘圣宇 彭 超 /图 肖克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