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鵰英雄傳》說楊再興帶三百兵殺敵兩千多,史實果真如此嗎?

Adoptionist




答:金庸在《射鵰英雄傳》裡所提到的楊再興,可謂有真有假,假中有真,真假交織之際,可以讓自己寫的小說人物起到以假亂真的效果。

首先,《宋史》以及各種史料都沒交待有楊再興有否娶妻生子,而《射鵰英雄傳》中的楊鐵心、楊康乃至《神鵰俠侶》中的楊過,都是小說虛構人物,金庸以楊鐵心是楊再興後人來設定人物,是藝術與歷史掛鉤,增強小說閱讀的可信度。

其次,金庸寫“楊鐵心在這杆槍下曾苦下幼功,深得祖傳技藝”,並把楊鐵心這套槍法稱為“楊家槍”,這裡走的是《說岳全傳》裡的路子。在《說岳全傳》裡,楊再興是山後楊令公的子孫,即赫赫有名的北宋楊家將後人。但是,歷史上的楊再興是出生於湖南武岡軍綏寧縣石井圖(今城步苗族自治縣資源鄉)的瑤族人,祖居河南相州(今河南湯陰縣),和北宋名揚天下的“楊無敵”楊老令公扯不上關係。

不過,金庸寫:“當年楊再興憑一杆鐵槍,率領三百宋兵在小商河大戰金兵四萬,奮力殺死敵兵二千餘名,刺殺萬戶長撒八孛堇、千戶長、百戶長一百餘人,其時金兵箭來如雨,他身上每中一枝敵箭,隨手摺斷箭桿再戰,最後馬陷泥中,這才力戰殉國。金兵焚燒他的屍身,竟燒出鐵箭頭二升有餘。”這段描述明顯是譯錄自《宋史.楊再興傳》,我們不妨比較一下,原文是這樣:“再興以三百騎遇敵於小商橋,驟與之戰,殺二千餘人,及萬戶撒八孛堇、千戶百人。再興戰死,後獲其屍,焚之,得箭鏃二升。”

所以,《射鵰英雄傳》說的“楊再興帶三百兵殺敵兩千多”,史實果真就是如此。

下面,再簡單嘮叨幾句楊再興其人其事。

話說,金兵入侵,兩宋交替,亂世紛紛,江西盜賊曹成趁勢而起,集結起十餘萬人,由江西過湖湘,佔據了道州、賀州、全州、永州。

楊再興自幼習得一身武藝,立志要在亂世中混出名堂,投在了曹成麾下為將,一同劫掠嶺南。

紹興二年(公元1132年)正月,宋高宗授岳飛潭州知州、兼荊湖東路安撫使,命其進討曹成。

岳家軍是當時南宋最能打的軍隊,自北而南,連戰連捷,打得曹成潰不成軍。

但在桂嶺縣,遭遇到了楊再興的凌厲反擊。

當時,岳飛手下第五將韓順夫攻破了曹成佔據的莫邪關,在營中大擺酒宴,慶功。

楊再興率軍突然發起攻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登上城頭,殺到宴會現場,斬殺了韓順夫,全勝而歸。

岳飛的親弟弟嶽翻要替韓順夫報仇,率軍挑戰楊再興。

楊再興生猛驍勇,又提槍捅死了嶽翻。

嶽翻是岳飛唯一胞弟,岳飛得訊,痛不欲生,率眾圍殲楊再興。

楊再興這一次戰敗了,其本人跌落澗中,無路可逃。

岳家軍團團圍住,張弓搭箭,準備亂箭將他射死。

楊再興情急之下,大喊:“我是相州楊再興,請執我見嶽公。”

岳飛的干將張憲將之困縛,押到岳飛跟前。

岳飛“奇其貌”,敬惜他是難得的將材,便把殺弟之仇拋開,說:“吾不汝殺,汝當以忠義報國。”

楊再興感念岳飛不殺之恩,投身岳家軍,成為了一員善於衝鋒陷陣的猛將,在戰場上屢建奇功。

在岳家軍北伐偽齊時,楊再興曾孤軍掠至西京長水縣,斬敵二千五百餘人,俘將吏百人,盡復西京險要,得偽齊所留馬萬匹,芻粟數十萬。

小商河殉國之前的郾城大戰中,兀朮利用女真人最為倚重的中型騎兵“柺子馬”從戰陣兩翼對岳家軍進行迂迴包抄,正面又出動了剛猛不摧的王牌之師“鐵浮屠”,堵牆而進,兇悍異常。

岳飛之子岳雲率部迎敵,鏖戰數十合不分勝負。

楊再興殺得性起,單騎闖陣——《宋史》這樣記:“以單騎入其軍,擒兀朮不獲,手殺數百人而還。”《三朝北盟會編》也記:“楊再興單騎入虜陣,欲直擒兀朮,不獲。殺數十百人而還,身被數十創。”

史書到楊再興的記載不多,但從這簡略的記載裡不難看出,楊再興還真是一位堪與趙子龍媲美的孤膽英雄。


覃仕勇說史


《宋史》裡是明確記載了這件事的。

楊再興將軍是當時岳家軍的一員悍將,驍勇善戰,早期為曹成效力時曾經殺死過岳飛的弟弟,後來曹成被岳飛剿滅,岳飛念楊再興是一員虎將,不顧私仇,將他留在了岳家軍。



《宋史》記載,岳家軍與金軍激戰時,"再興以單騎入其軍,擒兀朮不獲,手殺數百人而還。"意思是說,激戰過程中,楊再興單騎殺入敵陣,雖然沒能活捉金兀朮,但一個人殺死了數百金軍後返回。可見楊再興是何等的英勇善戰!

後來楊再興在小商橋遇上了完顏兀朮的主力大軍,當時楊再興手下只有三百騎兵,而完顏兀朮坐擁十二萬大軍,楊再興率軍與金軍血戰,雖然最終三百騎兵全部戰死,但他們殺死了兩千多金軍,楊再興本人也在這場戰鬥中英勇犧牲,後來人們在他的屍體上拔下了兩升的箭頭,難以想象他到底在這場戰鬥中中了多少箭。

關於這段歷史,《宋史》中有明確記載,記載如下:"再興以三百騎遇敵於小商橋,驟與之戰,殺二千餘人,及萬戶撒八孛堇、千戶百人。再興戰死,後獲其屍,焚之,得箭鏃二升。"

如此英勇的將軍,難怪金庸先生喜歡他。


耶律蕭


楊再興在《宋史》中有專門的記載,《射鵰英雄傳》裡的這段說法,應來自於《宋史》。大概是金庸老爺子對楊再興的忠烈頗有感懷,所以安排楊鐵心當他的後人。



《宋史》記載:

楊再興,賊

曹成將也。紹興二年,岳飛破成,入莫邪關。第五將韓順夫解鞍脫甲,以所虜婦人佐酒。再興率眾直入其營,官軍卻,殺順夫,又殺飛弟

楊再興本來是曹成的手下。這個曹成是誰呢?在南宋早期,他擁有一股自己的割據力量,主要活動在今天的廣西、湖南一帶。這些地方遠離政治中心,朝廷勢力有限。因此,曹成的野心逐漸膨脹,甚至敢進攻州府,殺害守牧。

於是宋高宗在紹興二年,“命嶽飛率馬友、李宏、韓京、吳錫等共討曹成諸盜。

岳飛不負所望,同年便大破曹成。但是這個過程有曲折,主要就是因為楊再興。楊再興在曹成手下很是賣力,趁著岳家軍放鬆警惕發起突襲,殺掉將領韓順夫,更要命的是,他還接著殺掉了岳飛的弟弟嶽翻

曹成最終被擊敗,《宋史》記載:

成敗,再興走躍入澗,張憲欲殺之,再興曰:“願執我見嶽公。”遂受縛。飛見再興,奇其貌,釋之,曰:“吾不汝殺,汝當以忠義報國。”再興拜謝

楊再興跳進山澗被俘,岳家軍將領張憲本想殺掉他,但是楊再興及時認慫,願意為岳飛效力,岳飛也珍惜這個人才,所以把殺弟之仇擱在一邊,招降了楊再興。

楊再興大概也知道岳飛對自己著實有恩,於是從此安心效力,屢立戰功。尤其是在與偽齊的戰爭中“得偽齊所留馬萬匹,芻粟數十萬。”

馬匹和糧草解決了岳家軍的大問題。南宋原本缺馬,騎兵力量較為薄弱,在與金人的戰爭中屢屢吃虧。偽齊留下的一萬匹馬可不是小數目,岳家軍有了這些馬匹,就可以大力發展騎兵。從這一點說,楊再興也真是為岳家軍立下了汗馬功勞。


紹興十年,宋金爆發郾城之戰。

《宋史》記載:

飛敗金人於郾城,兀朮怒,合龍虎大王、蓋天大王及韓常兵逼之。飛遣子當敵,鏖戰數十合,敵不支。再興以單騎入其軍,擒兀朮不獲,手殺數百人而還。

《三朝北盟會編》卷204記載:

八日己酉,岳飛及金人兀朮戰於郾城縣,敗之。楊再興單騎入虜陣,欲直擒兀朮,不獲,殺數十百人而還,身被數十槍。

可見,在這場大決戰中,楊再興依然一往無前,奮不顧身,直奔金軍統帥完顏兀朮而去,不惜身負重傷。至於他親自殺敵多少呢?恐怕數十百人要比數百人更為可信。

緊接著,金軍就開展了報復性進攻。

兀朮憤甚,倂力復來,頓兵十二萬於臨潁。再興以三百騎遇敵於小商橋,驟與之戰,殺二千餘人,及萬戶撒八孛堇、千戶百人。再興戰死,後獲其屍,焚之,得箭鏃二升。


楊再興率領三百騎兵,與完顏兀朮的大軍相遇。儘管岳家軍的騎兵戰鬥力很強,但是跟金軍大軍相比,實力對比懸殊,也難以全身而退,只能奮力向前。據記載,戰果是也比較驚人的。遺憾的是,楊再興陣亡,身上被射滿了箭,箭鏃就有兩升之多。


考古軍中馬前卒


在《射鵰英雄傳》開篇第一回,酒店老闆曲靈風對楊鐵心說“你祖上楊再興是綠林好漢,劫盜不義之事也曾幹過”。



綜合《宋史.楊再興傳》,楊再興曾是流寇曹成的部下,後來被岳飛收服,棄惡從善,成了抗金先鋒。

紹興十年郾城大捷中,楊再興身先士卒,衝入敵陣,殺敵數百!後於臨潁小商河突遇金軍主力,楊再興率領三百勇士死戰不退,殺敵兩千,包括萬戶侯撒八孛堇以及千戶百人!

終因寡不敵眾,楊再興被亂箭射殺,壯烈犧牲,後焚化遺體,競得箭簇兩升之多。



歷史上有此記載,到底有沒有殺敵兩千之多,恐怕沒有人能說清楚,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楊再興英勇善戰,殺敵無數(殺敵數,多於自身犧牲數),最終戰死沙場,這值得後人的銘記,光照汗青,至於殺死敵人的具體人數,則很難說清!


我是一個小書蟲


申明:對辱罵民族英雄岳飛和楊再興的朋友以及各類“精日分子”,請繞道前行!謝謝!

金庸對楊再興極為推崇,在兩部作品中都提到楊再興,一部是《射鵰英雄傳》,另一部是《笑傲江湖》!

能夠在金庸兩部或以上的作品中出現的歷史人物並不多,印象中除了岳飛,王彥章,楊再興,也就沒有了!可見金庸對這幾個人物的格外推崇!



《射鵰英雄傳》第一回講述“抗金名將”楊再興的後代楊鐵心和丘處機比武的場景,而他使用的就是“楊家槍法”正是楊再興流傳於世!

鐵心在這杆槍上曾苦下幼功,深得祖傳技藝。要知楊家槍非間小可,當年楊再興憑一杆鐵槍,率領三百宋兵在小商橋大戰金兵四萬,奮力殺死敵兵二千餘名,刺殺萬戶長撒八孛堇、千戶長、百戶長一百餘人,其時金兵箭來如畫,他身上每中一隻敵箭,隨手摺斷箭幹再戰,最後馬陷泥中,這才力戰殉國。金兵焚燒他的屍身,竟燒出鐵箭頭二升有餘。這一仗殺得金兵又敬又怕,楊家槍法威震中原。

而在《笑傲江湖》中提到楊再興的廟,也是在嶽不群提到岳飛的一個過程中!而金庸提到楊再興是以“桃谷六仙”幽默詼諧的抬槓方式來展現!

只聽五怪愈爭愈烈,終於有一人道:“咱們進去瞧瞧,到底這廟供的是甚麼臭菩薩。”五人一湧而進。一人大聲叫了起來:“啊哈,你瞧,這裡不明明寫著‘楊公再興之神’,這當然是楊再興了。”說話的是桃枝仙。
桃幹仙搔了搔頭,說道:“這裡寫的是‘楊公再’,又不是‘楊再興’。原來這個楊將軍姓楊,名字叫公再。唔,楊公再,楊公再,好名字啊,好名字。”桃枝仙大怒,大聲道:“這明明是楊再興,你胡說八道,怎麼叫做楊公再?”桃幹仙道:“這裡寫的明明是‘楊公再’,可不是‘楊再興’。”桃根仙道:“那麼‘興之神’三個字是甚麼意思?’桃葉仙道:“興,就是高興,興之神,是精神很高興的意思。楊公再這姓楊的小子,死了有人供他,精神當然很高興了。”桃幹仙道:“很是,很是。”桃花仙道:“我說這裡供的是楊七郎,果然不錯,我桃花仙大有先見之明。”桃枝仙怒道:“是楊再興,怎麼是楊七郎了?”桃幹仙也怒道:“是楊公再,又怎麼是楊七郎了?”

說實話,岳飛和楊再興都是抗金名將,更是保家衛國,抵抗外辱的英雄,王彥章武力過人,而且身上的忠義精神令後人敬仰!所以,金庸也是通過作品在表達對這類人物的緬懷和讚揚,華夏英雄眾多,但需要這樣的人物讓後人挺起脊樑!




《射鵰英雄傳》中提到楊再興領三百宋兵殺敵兩千餘名,這其實根據《宋史.楊再興傳》而來:

再興以三百騎遇敵於小商橋,驟與之戰,殺二千餘人,及萬戶撒八孛堇、千戶百人。再興戰死,後獲其屍,焚之,得箭鏃二升。

基本上上文小說中對楊再興的描述完全是根據宋史而來,但作為權威的史書而言,還是具有一定的說服力!

而且楊再興的作戰能力相當的強,他個人最是英勇不過,在戰場上每次都是身先帥人,英勇無敵,他從來不懼金兵,膽量國人,豪氣沖天,面對金兵將領金兀朮,他多次揚言要活抓,這是楊再興最為真實的一面!而在岳飛大敗金兀朮“鐵浮圖”的“郾城大捷”中,楊再興的表現更是勇猛:

《宋史.楊再興傳》記載::“飛敗金人於郾城,兀朮怒,合龍虎大王、蓋天大王及韓常兵逼之。飛遣子云當敵,鏖戰數十合,敵不支。再興以單騎入其軍,擒兀朮不獲,手殺數百人而還。”
《三朝北盟會編》記載:“八日己酉,岳飛及金人兀朮戰於郾城縣,敗之。楊再興單騎入虜陣,欲直擒兀朮,不獲,殺數十百人而還,身被數十槍”。

這是楊再興在“郾城之戰”中的神勇表現,他身中數十槍而不下戰場,竟然殺敵上百人,確實英勇無敵,都快趕上“七進七出”的常山張子龍了。

故而,

楊再興的一人武力是讓人恐懼的,而強將手下無弱兵,在岳飛和楊再興的操練下,“岳家軍”更是勇猛異常,無怪乎金軍喊出“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口號!而在猛將楊再興的帶領下,這三百人絕對是頂級精兵,可能有“燕雲十八騎”的風範,可能也有王彥章王鐵槍的勇猛,在面對四萬敵軍時,他們視死如歸,毫無懼意,直接殺敵2000餘人,相當於一人殺敵七人,而楊再興一人殺敵更是過百!

所以,我認為這段史實應該是符合歷史的,畢竟楊再興的戰鬥力明擺著!


楊再興是一名真正的英雄,他跟隨岳飛立下赫赫戰功,最終“馬革裹屍”,他英勇無敵的,在戰場上殺氣騰騰他就是敵軍的噩夢,而把自己的生命都用在抗擊金軍的戰鬥中,他是老百姓心中的英雄!

這是一個需要英雄的時代,特別是當各個民族英雄無端被黑的情況下,更要喚醒年輕朋友的認知,讓他們知道他們的祖先曾經多麼的英勇無畏,讓他們知道曾經的歷史是多麼的輝煌!

而現在,很多“精日分子”的各種妖言惑眾更是讓每個有擔當有責任心的朋友義憤填膺,我們需要有新一代更多人明白我們燦爛的過去,同時我們會擁有更美好的未來!

歷史在前進,但是歷史的長河中永遠不會遺忘這些偉大的英雄,他們永垂不朽!



忠肝義膽嶽老三


南宋建炎三年十一月,時任尚書右僕射的杜充不顧岳飛一再勸諫,放棄守備,使得金兀朮順利佔領南京。

杜充親自率數千人到金兀朮馬前下跪投降。唯有通判楊邦乂在衣服上以血寫“寧做趙氏鬼,不為他邦臣”,寧死不降。

金兀朮許諾只要他投降,便可官復原職。

楊邦乂淡然道:但求一死。

金兀朮又以投降的南宋舊臣相勸。楊邦乂怒斥道:天子用爾等守衛城池,卻遇敵不能抗,城破不敢死,尚有何面目前來見我!

金兀朮仍不肯死心,親自勸降,楊邦乂破口大罵。金兀朮這才大怒,將其剖心而死。

這一年南宋軍隊節節敗退,天子自己都在四處逃竄,而這個四十四歲的江西人還在用生命捍衛著內心的道義。

駐兵在南京附近的岳飛聽聞了這悲壯的一幕。

三年後,岳飛在率部剿滅流寇時,部下活捉了一名年輕的勇將,那小將被縛後不慌不忙道:帶我去見嶽元帥。

岳飛見其相貌不凡,又知他身手了得,一問之下,那小將報出自己名號:楊再興,正是那年在南京不屈而死的通判楊邦乂之子。

從此楊再興成為岳家軍中一名驍將,屢立戰功。

又八年,金兀朮再次會和龍虎大王、蓋天大王等軍進逼郾城,岳飛遣長子岳雲迎戰,並告誡他:不取勝,先斬汝頭!岳雲因此領騎兵直突敵陣,大戰數十回合,金兵屍橫遍野。

楊再興遠遠望見金兀朮,想起父仇,分外眼紅,挺槍策馬,單騎深入陣中,想要生擒殺父仇人。金兵慌忙來救,楊再興見力不能及,奮力拼殺數十金兵,如入無人之境。

此戰大破金兀朮,岳飛料他將攻潁昌,又遣楊再興等前往支援。

楊再興領三百騎兵行至小商橋,突然遭遇金兵四萬。他毫無懼色,指揮衝陣。金兵欺他人少,下令萬箭齊發,一時箭矢如雨,宋軍紛紛倒下。

楊再興見敵眾我寡,知道絕無生路,每中一箭,立刻折斷箭桿再戰殺敵,終於因傷重,戰死當場。岳家軍後來得到楊再興遺體,火化後竟然遺留下箭鏃有兩升之多。

父子二人,十年間相繼為國捐軀,慘死於同一仇人之手,堪稱一門忠烈。

史書沒有記載楊再興的子孫,忠良無後這樣的結局,令人難以接受,於是這樣的遺憾在民間小說裡得到了彌補。

《射鵰英雄傳》第一回合:(丘處機)笑道:“閣下使的果然是楊家槍法,剛才多多得罪,請教貴姓。”楊鐵心驚魂未定,隨口答道:“在下賤姓楊,草字鐵心。”道人道:“楊再興將軍是閣下祖上麼?”楊鐵心道:“正是先祖。”

楊再興戰死到這一年,大約是60年左右的時間,算起來楊鐵心應該是他的重孫輩,如此楊過則是楊再興的第五代子孫。


東土大唐三俗和尚


歷史上確實有記載。《宋史紀事本末》:

烏珠憤甚,合師十二萬,次於臨穎。楊再興以三百騎遇之於小商橋,驟與之戰,殺二千人,及萬戶撒八、千戶百人。再興死,獲其屍,得箭鏃二升。

這裡的“烏珠”,就是有名的金兀朮。

按記載,楊再興帶領三百人,在小商橋這個地方意外遇到了金軍主力。在這場遭遇戰中,宋軍殺死了兩千人,還有一個萬戶。楊再興自己也戰死了。後來宋軍收斂了他的屍體,焚化之後,燒出了兩升箭頭。

(這裡沒寫,但按《三朝北盟會編》,楊再興的屍首是被焚化的。可能是因為客場作戰,沒有土葬條件。)

用三百人殺死兩千人,乍一看確實匪夷所思。不過楊再興帶領的,很可能是前出的偵查部隊,活動在宋軍主力範圍之外,所以才能和金兵突然遭遇上。

而這種部隊,一般都是挑選出來的精兵,戰鬥力是遠遠高於平均水平的。所以打出來這樣的交換比,也算可以理解。何況楊再興本身就是一員猛將。


北門猿


金庸胡編亂造,說楊康是楊再興兒子。楊再興是一_三八年死,而楊康和郭靖和拖雷同齡。如果楊再興是楊康父親。那楊康和郭靖應該年長鐵木真好多少歲。所以金庸寫小說和現在電視劇一樣。都是胡編亂造虛假穿越文章。這樣的人也稱文學大師,真是可笑可悲。


用戶5377612247090


很有可能,趙雲在長坂坡十萬大軍中七進七出,李雲龍以一團之兵力攻打下一個城市,周伯通在蒙古大軍中如入無人之境。你們太小看了楊再興,岳家軍那是無敵的存在給他們兩萬人他們能征服歐洲。


天天開心284841066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file_sign": "d935354bdfa0df5d460be42dbdeaa4d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