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目前社会大量资本不进入A股?

股海淘沙063


很显然,股市和社会资本之间,能不能形成互动,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社会资本的规模,二是股市的温度。如果只有社会资本的规模,没有股市的温度,只能干打雷不下雨,如果只有股市的温度,没有社会资本,就是土地再肥沃,也长不出好庄稼。

现在的情况是,社会资本确实很多,多得跑去炒作农副产品,也不进入股市,为什么?道理很简单,股市的温度太低积,低得很多都在零下,还有什么社会资本愿意进入呢?不仅如此,冰层下面还有很多暗礁,社会资本再想投,也不敢选择股市。

这也意味着,股市的所谓资金不宽裕,与有没有钱没有关系,而是股市吸引不了资金,让社会资本等感到恐惧。恐惧之下,肯定是不可能让社会资本走进股市的。资金走不进股市,就会在社会上兴风作浪,到楼市,到地下,到田间,到市场,结果,搞得其他地方也不得安生。

令人欣慰的是,股市的问题已经引起了管理层的重视,加强监管和治理市场秩序,已经成为近两年来的重中之重,秩序已经得到较大改善。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如何让投资者的信心恢复和提升。可以预料的是,随着外资的进入,并抄底,国内投资者的投资热情也会提升,股市向好在监管层面已经有了一定基础。只要坚持下去,是会继续好转的。


谭浩俊


今天上证的全天成交金额只有980多亿,这么小的成交量已创下近期的新的地量,说明市场上进行交易的资金越来越少。盘面上看也有很多股票成交量萎靡不振,有的股票一天甚至成交只有几百万。为什么会这样呢?

资金是聪明的。它总是向着最有利的方向流动。哪里赚钱,资金就会流向哪里。

首先,A股市场现在极度缺少赚钱效应,而且经常出现跌跌不休。自然社会资金不愿意进来,谁又愿意进来赔钱呢?

如果A股市场天天大涨,只需要连续大涨二三个月就会有大量社会资金进场,哪怕二三个月后指数达到4500点以上,也会有大量资金如飞蛾扑火般勇敢向前。每轮行情的头部都是在放巨量后形成的,那些巨大成交量就是社会资金大量进入的影子。

为什么现在的A股市场缺少赚钱效应呢?

这是因为市场的基本面出现了问题,市场机制层面的重融资轻投资老的问题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股民手中买入了大量的价格虚高的股票,每每亏钱,被套后当然不愿意再注入资金。场外资金看到市场下跌如此惨烈当然也不敢轻易进场。

说来说去来是A股市场熊长牛短的老习惯造成的。A股市场建立20多年来行情的最大特点就是暴涨和暴跌,从来就没有真正的慢牛走势。这是因为市场制度不支持慢牛走势。要想形成5年、10年以上的慢牛走势,必须要有做空机制。做空机制可以有效的打击爆炒和虚高的股价,这样市场中的总体估值就不会太高。这样股票的走势就会和上市公司创造财富的能力正相关。这样市场乱炒概念的现象就会越来越少。这样上市公司的股价就会总体随公司盈利能力的增长而慢慢上扬。这样股民就会享受上市公司业绩带来的红利。

而现在的市场机制,缺少做空机制,缺少对做假上市公司的严惩,打击爆炒概念股的能力还有待加强。市场暴涨带来的后果必然是长期的暴跌,长期的暴跌带来的后果众多资本被套,社会资本不愿意进入市场。

最近问答点赞好少啊,点赞会提高我的问答排名,您的点赞是我的写作动力,希望多多点赞哦!看完点赞,腰缠万贯,感谢关注!


孟可的思想空间


最近一段时间,A股市场反反复复,昨天跌一个1%,今天就涨了一个2%,今天给你一个跌停吃面,明天就给你个中阳反弹,让所有的市场参与者都感觉到了过山车的刺激。但从市场量能上来看,一直也没有放大,甚至有的时候还是缩量的。那么为什么社会资本不能够进入到A股市场呢?这里可以从两个方面上来看。


第一个方面,市场缺钱吗?这是一个最直接的感觉,如果没有大量社会资金的存在,那就别谈什么进入A股了,自己吃饭都成问题,还惦记着给别人添菜。但从各方面综合的信息来看,社会上是有大量的资本存在的,无论是从国民的存储习惯、消费取向还有大宗商品销售的情况来看,比如汽车、房屋等。社会资本的力量还是很庞大的。

就A股市场本身,在2016年年初到2018年年初两年的权重蓝筹白马股的结构性牛市,很多动辄就上千亿的大蓝筹白马股股价也是不断的攀升,贵州茅台能够有200元涨到800多元。绝大多数权重蓝筹股价涨一分钱都需要上亿元的资金推动,那个时候市场中看不出来一点缺钱的意思。也许你会说那都是国家机构所为,但你也不可能忽视,其他社会资本的巨大推动作用。从这个角度来看,社会资本确实是大量存在的,也就是说,市场并不缺钱。


那么说说第二个原因,既然社会存在大量的资本,为什么不进入A股市场?其实很简单:目前A股市场赚钱太困难,赔钱太容易。社会资本虽然钱多,但人并不太傻。倡导价值投资的时候,人家就帮你来抬轿子,以为你吃肉,我喝汤,但没想到在2018年2月份直接给了一碗大面,权重蓝筹白马股陷入了深度回调,基本面不管用,业绩不管用,反正啥都不管用,就是一路下跌到现在。想着调仓换股,玩一下中小创赚点菜钱,没想到也是一个熊样。双管齐下的赔钱模式,让很多社会资本裹足不前。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目前A股市场赚钱效应不足是导致,大量社会资本无法进入到A股市场的根本原因,只要这个原因解决了,人狠话不多,社会不差钱。

最近点赞很少,希望各位朋友多多动动小手,您的点赞与评论就是最大的理解与支持。


小散李大鹏


首席投资官评论员门宁:

A股现在每天的成交额在4000亿左右,只有2015年每天2万亿成交额的五分之一,有很多资本从A股中撤了出来。

为什么资本不断流出,而不是不断流入A股呢?解释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分析。

一、熊市阶段,市场缺乏机会

今年年初依靠蓝筹股暴涨,大盘差点摸到3600点,之后蓝筹崩盘暴跌,带领指数击穿多个关口,侯宁3300点的铁底,李大霄3000点的儿童底统统没有保住,最低下探到2691点。

现在是不折不扣的熊市,熊市的悲观预期会让资金流出,而资金流出又会造成股市下跌落实熊市,进而再一步影响预期,这时候看不到哪里是底部,资金怎么敢进来。

二、全面宽松后,市场已经不缺钱,更缺信心

上周宏观政策出现重大调整,在货币宽松的基础上,财政政策同样积极,全面宽松时刻到来。虽说不搞大水漫灌,但放出的水总会有溢出效应,股市会从中受益。

目前看资金进场意图不明显,态度不坚决,主要还是长期下跌之后的悲观情绪影响,市场缺乏信心。

既没有明显的机会,也没有进场做多的信心,社会资本自然是不愿意进股市来玩的。信心能不能修复,重点看我们的财政政策能否真正刺激经济平稳增长。

做A股,还是要紧跟政策。


首席投资官


A股市场赚钱效应不足导致大量社会资本裹足不前


市值风云APP


社会资金不愿意流入股市不是因为人们没钱,相反有钱人还是很多的,每一次P2P爆雷都是几百亿的规模,不流入股市的根本原因还是股市有问题。

有一条规律是越有钱越容易赚钱,这点也适用于股市,但这是建立在有大量散户群体基础上的,目前的股市活跃的散户太少了,有大量资金的用户也不好赚钱。

这仿佛是一个海洋生态系统,蜉蝣生物的多少决定这片海域物种的多样性,散户就如同蜉蝣一般的存在。都知道吃蜉蝣是很安全的,但是鲸鱼要吃鲨鱼那就要考虑下,大家都是吃肉的,撕破脸对谁都不好。

如果股市的钱不好赚,外面的钱更不好赚,那社会资金还是会流入股市的,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外部环境是要好过股市的。最起码投资房子到现在都还是成功的,2018年年中报告显示,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9.7%,这个增长率是所有固定资产中最高的。

除了房子当然还有五花八门的理财产品:基金、网贷、美元、黄金等,基金和网贷部分收益还是不错的,关键是稳定,放着不动就行,不像股票那样不知所措,比股票风险还小。美元和黄金应该是价值投资的典范,最近离岸人民币汇率很不稳定,如何保值避免资产缩水才是首要考虑的,股票这样投机性强风险高的自然不是首选了。

最后社会资金不流入股市和中国股民也有关系,我们号称有1.18亿股民,考虑一人多户的原因,保守估计实际股民差不多为3000万。这3000万股民有相当一部分是凑热闹的,听说牛市来了,打点资金参与下,听说熊市来了,账户都不要了。

这些人的投资理念很清楚,在非牛市情况下那是严守“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的原则,对股市风险有着苛刻的认识,以现在的情况想让别人把资金投入股市,那一定是没睡醒。






徐徐成翔


在很多普通大众眼里,股市是一个充满奇迹的地方,轻轻松松就可以在里面赚钱,说不定几天的时间就赚一套房子首付的钱。不过,为什么现在大量社会资本没有涌入股市,难道是中国缺钱?事实上,要说世界哪个国家缺钱,也算不到中国头上。中国人在海外市场疯狂购置房产已经打出了名号,国内房地产市场频频出现抢房热潮,暴雷后的P2P项目资金规模一个比一个惊人,都足以说明中国民间市场不缺钱。

1、股市行情屡屡刷低下线,股民一片哀鸣

不得不说,现在的股市行情特别糟糕,处于熊市状态,哪还会有人想进去。通过一组数据就可以看出,从今年3月到6月,中国股市损失市值7万亿人民币,差不多相当于2017年北上广三座城市的经济总量之和。如果目前股市迎来牛市,我相信社会资本必然会抢破头皮进入股市,因为那时候人人都是股神,人人都能赚钱。

另外,我国绝大部分的股民在股市中长期都是处于一种亏损的状态,每天朋友圈都有股民喊着亏钱,有些还负债累累,此情此景哪还有人敢参与进来?据统计,目前我国的股民人数达1.6亿,从我国有了股市到今日为止,平均每一年在股市里炒股的散户,几乎85%的人都是亏损的,10%的人每年的炒股成绩是刚刚持平的,只有少数的5%的人是盈利的。

2、股市套路太多,不如投身楼市

股市行情不稳定、大多数股民亏本,很大程度是因为股市发展不成熟,内藏太多套路。中国的股市以散户为主,他们往往会被行情带着走,面对股市陷阱防不胜防,随时就被资本大佬割了韭菜。毫不夸张地说,中国股市每年都在制造成许许多多的千万、亿万富翁,而这些富翁谋利的手段就是靠资本运作在股市捞钱。

不难发现,很多资本大鳄都在绞尽脑汁通过开设新公司,或者资本并购其他公司的方式,借壳上市,搞表面业绩,操纵股市行情来谋利,最近长春长生的老总高俊芳就是最好的例子。

这里也反映了股市里面确实存在太多垃圾股,它们的股价变动与公司的业务、财报没有关系。然而,仍然有很多股民愿意进去“抬轿”,完全不管财报业绩、市盈率之类的指标,反正传统的基本面、企业业绩已经不管用了。可以说,股市丧失理性,不按常规方法出牌,社会资本连接盘的心都没了。


金十数据


  • 目前的大盘其实下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直没有增量资金进来。存量资金也因为股市的下跌不断萎缩。大盘目前的成交量不到高峰时的十分之一,想想真是后怕。也就是说,大盘现在全天的成交量有可能是2015年高峰阶段开盘那几分钟的成交量而已。我记忆中,在2015年的大盘,开盘基本上都是百亿级别以上的成交量。有可能成交量最活跃的前十几分钟,大盘的成交量就能过千亿级别了。现在大盘全天的成交量也就在1200亿以下,真是不敢想象啊。距离牛市才刚刚过去三年而已。

  • 那么,A股真的很缺钱吗?社会上是不是也很缺钱,没钱进入A股了?其实A股缺钱是真的。因为新股发行得太多了。目前市场绝对是供过于求。股票数量太多,而资金规模跟不上。就造成了现在大部分个股基本上是没有成交量的。只有少数个股有成交量。这样的结果和贫富差距越来越大都是一样的道理。流动性好的个股会因为其流动性而越来越受资金的关注。流动性不好的个股则因为流动性差,资金根本不敢关注。即使有心想买也怕到时卖不出去。

  • 而社会上是不缺钱的。看看那些买房的,想要买一套房子,还要交500万订金,还要排队摇号。照样蜂涌而上。到底有没有钱?还是有很多钱的。只不过社会大量资金根本不敢进入A股。一进股市深似水。你听到的到处都在亏钱,不是小亏,而且是大亏。有些个股已经沦为仙股。还有亏损股,垃圾股,地雷股,造假股不断出现。一不小心,本金就没了。象之前买入乐视网的,不仅本金没了,融资的还要倒贴钱。多么可悲的事实啊。


  • A股目前是上市容易,退市难。如果加快退市制度,完善股民买到地雷股的赔付机制。让小散不再因为地雷血本无归,有可申诉的途径,我想这是可以看到的希望。社会上的大量资金也会因为制度的健全敢于进场。否则,就目前的情况,即使是有钱人也不敢把全部身家压在这跌跌不休的股市中。即使投也是少量的资金。
  • 因此,只有从根本上去改变一些制度才能彻底挽回老乡的心。只有让小散赚到钱了的市场才会吸引更多的资金进场。否则,即使社会上大量资本也只能无奈观望。资金是进来赚钱的,不是进来当韭菜的。

最近问答点赞好少啊,虽然行情不好,但还是希望多多帮忙点赞哦,谢谢!看完点赞,腰缠万贯,感谢关注!


股海重生2015


这个问题本来很简单,不想回答,但受邀几次,还是说上几句。有些观点认为,资金总会流向估值洼地,其实未必。资金最大的特点就是“逐利”,这才是事物的本质。资金不愿意流向股市,其根本原因在于“无利可图”。还是看看股市的走势就一清二楚了。今年以来,无论是什么理由,A股连续下跌,跌破了5周,10周,30周,5月,10月,直到60月均线。也就是说,股指低于5年的持仓成本,买了5年都不能赚钱的资产,对于资金造成的损失是任何人也不愿意看到的,更不愿意去做。一个几乎让所有人都赔钱的市场,社会闲散资金自然不愿意介入。相比股市,房地产就形成了鲜明对比。房价连续上涨,吸引了大量资金,甚至连上市公司都腾挪出资金,加入炒房队伍。尽管出台了多少次调控措施,各地方土地出让有增无减,而且有两位数的增长率领先于GDP。历史上,股市也曾经吸引过大量社会资金,那就是在大涨的过程中。例如2015年,上交所单日成交资金就达到过上万亿,创造了A股市场之最。在国际资本市场,美股的连续上涨,就吸引了世界各国的资金流入。连不少A股投资人都去炒美股,包括QDII。港股大涨,内地资金也频频流入港股。所以个人认为,市场的氛围决定了资金的流向,能赚钱才有买卖是基本规律。


麻辣SC


这个问题有意思,为何大量资本不进入股市,理由很简单。

首先,资本都是逐利的,在资本的运作中首先看利益,如果前面是个深不见底的火坑,除非神经病才往里跳,现在的股市让人摸不到规律,在这里什么价值投资,K线组合,基本上是扯淡,只是一个张着血盆大口的圈钱工具。面对这么一个蛮不讲理,好似神经病的东西,自从被热钱炒到六千点之后,从此基本上沒有再雄起,很多股民血本无归,被割完韭菜,也得让健康成长一段时间才好,还没长到一半,又它妈给割了,很多人清醒了所以不上这个当了。

其次,股市也相当于赌场,也有挣线的,可不是一般小散,况且里面套路不少!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洗洗睡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