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资助学 播撒爱心

新学期开学以来,我市一批品学兼优的寒门学子分别获得来自政府、企业、爱心团体等的捐资助学款,在他们求学道路上送去祝福、鼓励、温暖和动力,帮助他们铺就成才希望之路。

兰石化为17个县区学子捐助奖学金190万元

【本报讯】近日,2018年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扶贫助困·共享阳光”奖学金集中捐赠暨发放仪式在庄浪县举行,活动中,兰州石化为甘肃省17个县区的学子捐助奖学金190万元。

据悉,这项由中国石油出资,兰州石化公司、共青团甘肃省委、甘肃省学生联合会于2005年共同发起“扶贫助困·共享阳光”奖学金已连续发放14年,活动帮助甘肃广大贫困学子圆了求学梦。奖学金设立之初,确定了永登县、甘谷县、会宁县、庄浪县、渭源县、民勤县、通渭县等7个贫困县作为奖学金评审发放的范围,此后受助贫困县逐年增加,2018年,新增宕昌县、积石山县、古浪县。目前,活动惠及甘肃省17个贫困县区的上万名学子,累计发放金额达到1700万元。

□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刘超

高校新生凭通知书免费乘水上巴士游风情线

【本报讯】9月3日,兰州水运集团有限公司专门为兰州大学120名2018级新生和家长免费提供水上巴士游览黄河风情线。

参与活动的新生及家长从盐场堡中心客运码头出发,途经兰州马拉松主题公园、中山桥等景点,在游船上观赏黄河沿岸风景。欣喜之余,这些新兰州人纷纷拿起手机,在母亲河上留下自己的身影。

第二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新生王魁彪的父亲表示:“我们都为孩子能考上兰州大学而骄傲。因为我们来自新疆喀什,所以也是第一次见到黄河,感受兰州的热情,也希望孩子能够在兰州大学顺利成长、成熟。”

据悉,除了9月3日当天,9月1日至9月30日期间,在兰高校新生凭录取通知书均可免费游览黄河一次。

□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耿睿

市工信委赴七山乡开展脱贫攻坚爱心捐助

【本报讯】近日,市工信委组织兰州兰石集团、兰州伊利乳业和兰州陇星集团等企业前往永登县七山乡开展了脱贫攻坚爱心捐助活动。

在当天的活动中,兰州伊利乳业、兰州陇星集团各捐助资金2万元,兰州兰石集团为该乡捐赠了一辆垃圾收运车,为农村垃圾清运和村容村貌环境卫生整治提供了帮助。这一捐赠行动不仅为农村加强精准扶贫和基础设施建设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也体现了企业踊跃承担社会责任、心系农村、情系农民的情怀,将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困行动落到了实处,广泛赢得了社会好评。

据了解,截至目前,市工信委已动员引导10余家爱心企业大力加强了基建水泥、资金等帮扶,大大缓解了当地脱贫攻坚工程中危房改造等最急需、最紧迫的实际困难。□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李昕

城市学院聘任“学生资助宣传大使”

助困难学生实现大学梦

【本报讯】9月4号,是兰州城市学院2018级的新生报名的第二天,5号他们就将在军训中开启自己的大学生活,这其中就包括城市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李同学。与其他很多同学所不同的是,对于家庭条件艰苦的李同学来说,如果不是学校“学生资助宣传大使”们的宣传和帮助,让自己及时了解了资助政策,消除疑虑,顺利地拿到助学贷款,自己的大学梦想可能不会这么顺利实现。

“学生资助宣传大使”是兰州城市学院学生资助宣传形式的一项创新。今年,兰州城市学院聘任29名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担任“学生资助宣传大使”,让他们利用暑假,奔赴家乡所在县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通过实地的走访、宣传,以自身经历向考入大学的2018级新生进行学生资助政策宣讲,让学生了解政策、读懂政策并充分利用好政策帮扶,同时,反馈自己在校获奖受助和学习生活情况,帮助学弟学妹和他们的家长解除后顾之忧。

“学生资助宣传大使,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我们受助于国家、受助于学校,能够有这样一个机会让我们走进乡村、走进街道并向学弟学妹讲解国家的资助政策,回报学校,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来自兰州城市学院培黎石油学院的胡瑞军同学这样表达自己的心声。与胡同学有同样想法的还有教育学院的练小丽同学“两年前的我,和他们一样,面临着家庭经济困难上不起学的问题,但我得到了学校和社会各界的无私帮助,我有必要为面临上学困难的学弟学妹做点什么。我给母校高三年级26个班的班主任打电话了解家庭经济困难的高考生情况,目前已联系到包括录取到我校的6名学生,向他们讲解国家和省上的资助政策,在县资助中心担任志愿者期间,虽然很忙碌,但我很自豪。”

“娃娃,今儿要谢谢你哩,这是我家里煮的玉米棒,你拿着”,一位七旬老人在给孙子办理助学贷款时得到帮助后,感激的从自己的布挎包里掏出玉米,热情的直往城市学院王锡婵同学手中塞,在镇原县政务服务中心担任志愿者的王锡婵同学说这一情景永远地镌刻在自己心中。

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这29名“学生资助宣传大使”通过回到高中母校“现身说法”、回到家乡所在地的县级学生资助中心参加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志愿服务工作,协助县资助中心处理日常性工作,为千余名大学新生介绍“绿色通道”、奖助学金等国家资助政策,将资助政策送到乡村、传递到田间地头,同时还代表学校对部分在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了家访。让更多来自贫困家庭的同学感受到希望和温暖。□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耿睿

“兰州好人”为北山大学新生送去助学款

【本报讯】位于榆中县花岔乡的百禄村地处榆中北部高寒干旱山区,山大沟深,自然条件恶劣,经济结构单一,农民生活十分贫困。但是,这里的孩子们学习非常刻苦,每年不少学生考上大学。今年,村里又有9名大学生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二本以上的大学。但是高昂的学费却让这些即将迈入大学的学子陷入忧愁。了解到这一情况之后,村里精准扶贫的对口单位兰州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以及兰州市教育资产管理办公室积极想办法并联合兰州好人以及社会爱心人士为这些大学新生筹集了助学款。9月4日,几位爱心代表驱车来到了百禄村,为这里的大学生送上了一片爱心。

村里的大学生白阳今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吉林的一所大学,但是高昂的学费却让他和家人一筹莫展,就在他们着急筹集学费的时候,收到了爱心人士捐赠的助学款。他对记者说道,非常感谢帮扶单位和爱心人士对他的捐助,帮助他圆了大学梦。也会鼓励着他更加好好学习、不断进步。

参与捐助的梁国仕不仅仅是兰州好人,还在前不久被评为了中国好人。带着自己对大山学子的关心,他不仅给这些大山深处的学子送上了助学款,还送上了真诚的希望与祝福。他说,希望孩子们在求学和以后的路上常怀感恩之心,敞开宽容之怀,拥抱时代驶向理想的彼岸。若干年后回报家乡,让爱心、让善举一直传递下去。

当天参与捐助的还有兰州好人师富贵、杨德福以及爱心人士郑海斌、周成海、彭晓杨等,他们纷纷献出了自己的一份爱心,并希望这些大山里的孩子走出去之后能好好学习,成长为栋梁之才。同时他们都表示希望用自己的爱心和善举之行擦出的“星星之火”,引领更多的人参与公益,传递正能量。□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颜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