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明軍太弱還是清兵太強?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了明軍屢戰屢敗

從薩爾滸之敗到袁應泰、王化貞的相繼大敗,明軍的恐滿症開始流傳,甚至有些為了掩蓋自己的無能‘滿萬不可敵’的神話也被搞了出來。從來就沒有誰能一直立於不敗之地,韓信將兵多多益善,也曾被逼的背水一戰;唐宗征戰四方,也曾被迫定立城下之盟;徐達復幽雲,掃殘元,也曾中過王保保的埋伏險些全軍覆沒。究其根源,不是這些人不能被戰勝,而是更多的人難以戰勝自己心中的恐懼。

是明軍太弱還是清兵太強?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了明軍屢戰屢敗

明平番得勝圖

到了明末,之所以明軍面對後金大軍屢戰屢敗,後金軍戰力確實強是一方面,但是後金軍也並非不能戰勝。崇禎十五年周遇吉在楊柳青依託地形優勢伏擊撤退的清兵取得大勝;崇禎十四年,松錦大戰,洪承疇率領的秦兵首戰便於乳峰山擊潰多爾袞率領的清兵,史載‘清人兵馬死傷甚多,幾至潰敗’,要不是總兵楊國柱突然中箭陣亡,明軍幾乎就要達成解圍錦州的戰役目的;崇禎十一年清兵回撤至永平遭到明軍伏擊,參領扈敏、佐領巴海、烏納海被明軍擊殺。但這些基本都為局部勝利,難改大局。為什麼面對清兵明軍屢戰屢敗,戰歌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明朝軍制的敗壞

從成祖建三大營開始,明軍就分成了皇帝直屬的京營、處在邊防重鎮的邊軍、負擔維護國內的衛所軍三部分。京營在土木堡之變中幾乎損失殆盡,後雖經于謙補充整頓恢復了部分戰力,但在憲宗後期逐漸淪為工匠、雜役性質的後勤部隊,雖有天子親軍之名,實際上已經沒有什麼戰鬥力了。再加上吃空餉,往往十幾萬的員額,實際只有幾萬人,並且就是這幾萬人還大多是應付了事,甚至是臨時僱傭充充數。後來孝宗、武宗、世宗各朝屢次想要整頓,但積弊已深,難以復振。衛所軍從太祖朱元璋後期就已經出現了軍制敗壞的情況,有條件的交好衛所軍官可以另謀出路,沒條件的就只能成為衛所軍官的私人雜役,還沒有工錢。邊軍由於長年處在對敵戰爭的第一線,情況稍微好一點,但上邊有的毛病他們哪個都沒落下。並且為了由邊軍開始,明朝的將領們養成了用吃空餉養親兵的慣例。這些親兵體格強壯、待遇好、裝備精、訓練足,但只聽命於將領一人。往往出戰這些人便是戰鬥的主力或者是掩護將領撤退的絕佳後衛。這就造成了一個相當尷尬的境地,別看明軍在關外作戰動輒十幾萬,但實數往往也就是七八萬人並且這其中戰鬥的主力還是將領親兵。所以說清兵只要集中兵力擊敗明軍的將領親兵基本上就算是取得了戰鬥的勝利。

是明軍太弱還是清兵太強?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了明軍屢戰屢敗

明朝內部的掣肘

實際上明朝從熊廷弼開始對於關外問題就有一個極為正確的應對戰略,用我們比較熟悉的四個字就是‘主守,後戰’。但是朝廷中那幫唇槍舌劍之徒,往往不顧全局,有事沒事都要亂噴。熊廷弼剛穩定局勢,就噴熊廷弼,讓熊廷弼不能安心經略關外只得辭職;袁應泰大敗,瀋陽、遼陽盡失,又把熊廷弼請出來,可又弄了個王化貞把熊廷弼架空;天啟皇帝任用孫承宗、袁可立完善了熊廷弼提出的三方佈置戰略,打造了一個攻守兼備的環環遼東防禦體系,只等待時機一舉蕩平,又出來個閹黨因為懼怕二人手中的兵權非要把他倆搞走,結果強攆去個高第盡棄關外所有,幾年的努力付諸東流;然後袁崇煥出來,不管爭議如何,好歹他能守住寧錦防線,穩定局面,最後他弄沒了毛文龍,崇禎又讓他去見了毛文龍,明朝應對關外的戰略算是徹底崩潰了!

內部不穩、戰略失策

崇禎時期不僅要面對越來越強盛的後金,還要同時應對國內的西北起義和西南土司之亂。本來應為朝廷提供兵員補充和後勤保障的西北及西南地區不僅失去了作用,反而還要耗費朝廷捉襟見肘的人力、財力、物力。當時明朝為數不多的能跟清兵拼戰力的白桿兵也只能留下來守家。

在戰略上,崇禎時期皇太極已經收服了草原各部落,關寧錦防線事實上已經失去了它的作用,繼續存在只是給敵人提供了一個絕佳的圍點打援地。崇禎要是不想議和也行,放棄寧遠以東,既能省勁應對國內問題又能化被動為主動,何樂而不為。但是崇禎時期的寧錦明明不能守、明明沒有多大作用了,偏還要堅持。

遼東武人集團

說到明朝與後金絕對繞不過的就是這幫子。他們以祖大壽、吳三桂為代表,世居遼東根基深厚。他們手下的遼東軍絕對能力敵關外敵軍,但是就他們自身的利益來說。朝廷調集的客兵是絕對不能在關外取勝的,因為那樣他們的重要性就會大打折扣。而要他們擊敗清兵也是也是不行的,一是損失太大也不能保證穩勝;二是朝廷看到希望肯定會強令他們出戰。對於他們來說最能凸顯重要性的情況就是隻有依靠他們才能守住遼東,但是野戰不行只有據城而守。看看明末客兵以及客兵與他們的聯合作戰,再看看他們自己作戰,就能發現其中的秘密。

是明軍太弱還是清兵太強?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了明軍屢戰屢敗

​總的說來,明軍之所以屢戰屢敗絕非僅僅因為戰力不行,而是各種弊端互相作用所造成的必然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