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一内一外两次战略决战的惨败导致明朝大势再也难以挽回

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二月十八日,由于松山副将夏承德密约降清,充作内应导致松山陷落。困守其中的洪承畴、邱民仰、曹变蛟等被俘,而后绝望的祖大寿开城投降。事关明清国运的松锦大战落下帷幕。此战明朝十几年国内战争锻炼出的百战精锐损失殆尽。关于此战的失败的原因之前已经详细说过,这里再简单介绍一下就是三点:一、崇祯先是主张持重后又听信陈新甲极力催战导致洪承畴的既定战略被打破;二、崇祯派出的催战使者马绍愉、张若麒到达前线后很快就几乎将洪承畴架空导致好不容易被洪承畴团结起来的各镇又再度一片散沙并且此二人在战局不利时又反对洪承畴奋力一搏的计划,力主分散撤退保存实力;三、洪承畴受到来自朝廷的掣肘太多,不能专心统筹战局而是根据朝廷形势为求自保以侥幸心理出战,焉能不败?

崇祯十五年一内一外两次战略决战的惨败导致明朝大势再也难以挽回

这里我们着重说一下同样发生在崇祯十五年的另一场关乎明朝国运的战略决战:朱仙镇大战。战役的双方为:

明朝方面:以丁启睿为督师统帅大军,带领保定总督杨文岳所部以及总兵左良玉、虎大威、杨德政、方国安、姜明武等部共计兵力十八万,号称四十万,准备同起义军决战。此次朱仙镇大战是崇祯十五年中明朝廷为围剿逆军所集结的兵力数量最多的一次。

李自成方面:此时的李自成给自己上的称号是‘奉天倡义营文武大将军’,他的部队称为‘奉天倡义营’。此时的李自成带领自己的全部兵力及罗汝才所部,并且联合了河南本地的一支以袁时中为首的武装‘小袁营’。此时李自成的所有兵力共计四十万。

战役目的:开封为中原重镇,南北咽喉,事关中原谁属。在崇祯十五年之前,李自成已经两次攻打开封失败,但是此时明朝廷对中原的掌控也就只剩下了黄河以北的怀庆、卫辉、彰德三府和黄河以南的开封、汝宁地区。当时的明汜水知县曾一针见血的指出‘汴城系河南枢纽腹心、南北咽喉也。……汴城不守是无河南,河南不保是无中原,中原不保则河北之咽喉断,而天下之大势甚可忧危也。’同时的皖抚郑二阳也指出‘中原为天下腹心,开封又中原腹心,闯贼耽耽窥犯为谋甚狡。虽幸固守无意,然属邑丘墟,则开封亦决然孤城。倘一旦沦陷,天下事尚忍言哉!’。所以开封就成了李自成发展壮大,以及打击明朝廷所必须控制的。而明朝面对社稷存亡也必须得保住开封不失。双方都集结了所能调动的全部主力,大战一触即发。

崇祯十五年一内一外两次战略决战的惨败导致明朝大势再也难以挽回

崇祯十五年二月十五日,李自成部攻克襄城,明三边总督汪乔年被俘,后经李自成亲自审讯不肯屈服而被杀。趁着此战的胜利李自成所部连克大批豫东重镇。崇祯十五年三月二十二日克睢州,当月二十七日克归德(今商丘)。同年四月十六日克杞县,李自成等部扫清了开封外围,第三次包围开封。收到消息,明朝廷急令丁启睿带领各镇前往解开封之围。五月十三日明军前锋抵达朱仙镇,李自成所部主动撤围开封,开赴朱仙镇同明军决战。这里我们能够看到一个明显的变化:随着明军野战主力尽数调往关外,国内明军的战斗力出现了整体下滑;李自成等部的战力经过多年锻炼得到很大提升,已经敢于同明军主力正面对垒。这时的明军虽然兵力众多,但各部将领皆互相观望,不敢主动出击,唯恐自己的部队损失太大。而李自成方面根据明军中以左良玉部战斗力最强,所以就制定了集中力量首先击败左良玉部的策略。果然一开战,丁启睿就派左良玉部为先锋希望能攻破李自成部的阵线。但由于李自成部战斗力的提升和集中全力攻击左良玉部的策略,左良玉不仅未能攻破敌军阵线反而陷入了重围。眼见左良玉被围,其他各部将领相互观望不敢出战,急得丁启睿一再催促就是不动。左良玉看再坚持下去自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就赶紧打开突破口逃跑,其他将领见势不妙也相继溃逃。此战李自成部俘杀明总兵姜明武,收得降卒数万,骡马七千匹,大大增加了自身的实力。战后崇祯只是把督师丁启睿、总督杨文岳、总兵杨德政革职问罪。由于左良玉兵多势大,且多为招降纳叛,崇祯害怕处置不当会逼反这支部队,因为并没有对左良玉做出什么处罚,反而因为左良玉首先出战被围而收到了朝廷的褒奖。

朱仙镇大战后,明廷再也无力救援开封,最终于崇祯十五年九月十五日,李自成部攻占开封。通过这一战我们能看到明末局势的两种变化:一、由于主力尽丧关外,明朝廷对于实力派的控制力大减,皇帝钦命的督师临战竟然指挥不动军队;二、左良玉因为势大被崇祯忌惮就能免罪,这就在前线的将领中起到了一个极其不好的示范作用,从此以后保存实力就成了惯例,军心大乱战斗力直线下降,发展到最后一个手中只有七八千人马的唐通就敢不听崇祯圣旨。

崇祯十五年一内一外两次战略决战的惨败导致明朝大势再也难以挽回

这时的李自成部也有了新的变化,首先就是战斗力的增强;然后就是对开封城内发布的告示中有这么一句‘开封城内官员、守将有能投降的,照旧录用’。这是个很明显的信号,预示着李自成方面准备改变过去流动作战、对明朝官僚坚决打击以充军饷的方式。由此李自成开始了与明朝士绅的妥协以及建立政权的准备。

崇祯十五年,关外的松锦大战和中原的朱仙镇大战,明朝相继惨败,自此以后,明朝的灭亡已成定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