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社会那些地主。是靠关系发家的多还是靠自己本事发家的多?

彭晓晖1


受环境和历史因素影响,民国以后的中国被分为旧中国和新中国,其实旧中国并不没有想象的那么混乱,1927年-1937年被誉为“黄金十年”,国内经济快速发展,工业运输业农业都取得了很大进步,如果不是鬼子入侵打乱了发展节奏,中国也许早几十年能实现民族崛起。

而旧社会农村的地主,无论是占用土地的面积还是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都有一定争议,毛主席在1928年《井冈山的斗争》中对湘赣边界土地状况的分析:“边界土地状况:大体来说,土地的百分之六十以上在地主手里,百分之四十以下在农民手里。江西方面,遂川的土地最集中,约百分之八十是地主的。

这一说法被后世广泛引用,但后来许多调查认为其中的数据分析并不严谨,例如建国以后中南军政委员会土地改革委员会1950年编印的《土地改革重要文献与资料》就显示:江西在1949年以前的原白区地主、富农共占人口的11.3%,占有土地的44.6%;湖南1949年以前的丘陵地区,地主、富农占人口的9.2%,占有土地的64.1%,远远不如之前估计的那么严重。

但无论从哪份数据,地主富农占用的土地比例都是比较大的,这些地主的土地是怎么来的?他们的财富靠的是关系还是努力?

经济学家董时进先生这样说过:“实际上,在中国,封地或土地世袭的封建制度,两干多年前就结束了。土地可以自由买卖,租赁基于双方自愿,土地拥有者中绝大多数是靠勤劳和善于经营起家的,如百姓所言,富不过三代。地主不是一个阶级。

地主或者富农是靠关系发家的多,还是靠自己本事发家的多,这个问题很难讲清楚,因为没有类似的统计结果,即使有也无法对这两者进行明显区分。但我们可以类比现在的社会,有钱有势的往往和关系以及努力都是分不开的,只能说用自己的智慧把已有的资源作用发挥出来,获得了一定的财富。

至于他们该不该死,该不该被分地,该不该被。。。就不多说了。



日慕乡关


所谓地主,就是指拥有很多土地的人。为什么会提打土豪、分田地,就是将地主拥有的土地分给穷人,让每家每户都有地可种,可通过种地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

而从旧社会地主发家的情况来看,不排除有一部分是靠关系、靠家人的地位以及掠夺等发起来的,然后再把农民的土地全部买下来,最终成为地主的。

但是,更多的地主,是通过积累——买地——再积累——外买地形成的。而农民,则因为贫穷,买不起地只能给地主打工,最终拥有的土地越来越少,也就形成了两个阶层。

从总体上讲,多数地主是比较节俭的,也可以说是抠门的,他们不仅对农民很抠门,对自己也很抠门。他们比农民不同的地方,就是衣服好一点,肚子不挨饿,其他方面,实际没有明显区别。

正是因为他们对农民很抠门,加上穷人对地主都有一种反感和反抗,因此,地主节俭的一面,也就被掩盖了,而只看到剥削的一面。所以,穷人就想着要推翻地主,把失去的土地再要回来。

地主与农民,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产物,不能因为地主也节俭,就否认地主存在剥削农民的问题。这一点,必须明确。


谭浩俊


最近讨论斗地主的问题挺多,知事也试图来聊聊这个话题。

关于地主的发家致富的渠道,应该说是很多的,如果真的要统计出一个比率来,恐怕很难很难。

粗略归纳一下,地主发家致富的渠道大概有四种,这四种情况,我都给举出实例,真人真事,实证实锤!

1,诚实劳动,合法经营。

白鹿原里的白嘉轩就是一个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的典型例子。

但是白嘉轩娶媳妇这件事上,也能看出一个地主对贫苦农民的巨大优势,两袋子麦子就换一个老婆回来。这价格比黄世仁买喜儿还便宜很多!

还是人人平等的新社会好啊!

2,投机倒把,巧取豪夺。

在“皇权不下县”的封建社会,农村大部分的公共事务是地主主持。比如地主可以组织民兵、组织收粮收税,这个过程中就能投机倒把,巧取豪夺,把自耕农、小地主手里的土地夺走!

明中期以后,交税大部分用银两支付,农民没有白银,只能买粮食,收粮季节卖粮食,粮贱银贵,农民受到盘剥。春种时节买种子农具,农民还要受一层盘剥。几年下来,农民的土地就被地主买走了,这里面全部都是自愿买卖,但剥削就隐藏这一买一卖之中。这就是地主的“巧取”神功。

地主在乱世还可以组织民兵抵御土匪。既然要抵御土匪,就需要摊派军饷,地主就可以带着民兵(其实是地主的家丁)挨家挨户收钱收粮,不给交钱交粮的一律是通匪刁民,枪毙!当然没钱没粮也没关系,把你的土地房屋买了不就有钱了吗?

3,官府恩赐,权力寻租。

相比前一种的地主巧取豪夺,有官方背景的地主,更是凶残无比!

满清入关,直接开始圈地运动,官府支持八旗贵族跑马圈地。这些人不仅白白夺走别人的土地,反而还把土地的主人变成了奴隶。当然,你可以选择反抗,不做自己土地上的奴隶也可以,那就做自己土地上的肥料吧!

中国历史上利用官府背景抢夺民财,夺人土地的事情太多了!汉朝凿壁偷光的匡衡、明朝心学大师徐阶,都曾掠夺过同乡的土地。这些都是德才兼备的国之栋梁,都做这种事,更何况那些贪污成性、腐败成风的官场蠹虫了。

即使没当官,有了针尖大的的权力,也能夺到百亩良田。曾国藩日记里记载,曾国藩考上进士,父亲带着他走遍了湘潭县长沙府,所有人都要给他钱,最后筹集到了2000两白银!同时代的左宗棠,用300两银子就建起了自己的大庄园柳庄。2000两可以买多少地,自己算一算!

及时没有考上举人或者进士,普通的秀才也可以兼并农民的土地。秀才有减免税收的权力,叫做“秀才爷”。一考上秀才,就有很多人拿着地契来“投充”,希望获得免税资格。秀才做一点手脚,这个地就成了他自己的了!


历史知事


我们过去经常说的“旧社会”一般指的是国民党统治时期。而地主,就是占有许多土地的人。之所以会出现地主,是因为我国进入封建社会后一直实行的是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国民党统治时期依然如此。这样一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会出现土地集中的现象,地主就随之产生了。

那么旧社会的地主是靠关系发家多还是靠自己本事发家多呢?

这个问题要这样来理解。

1、地主阶级内部根据占有土地数量的多少,分为大地主和中小地主,其中中小地主占绝大多数。而中小地主基本上是靠自己的辛勤劳作、勤俭节约和妥善经营发家的。

以前还有个概念叫富农,就是富有的农民,这些富农往往依靠自己的辛勤劳作占有一小块土地。如果他们能继续经营下去,想必不久之后就会成为小地主。但即便成了小地主,他们的生活习惯还和农民差不多,远远不像影视作品中的地主老财那样作恶多端。但不能说这些人中就没有坏人。像“周扒皮”、“黄世仁”那样的肯定有原型存在。

2、大地主基本上是靠关系发家的。民国时期军阀割据,腐败不堪,如果一个家族中出了一个当兵的大官,那么他们家族往往会依靠权势成为当地的大地主,四川的刘文彩就是最典型的代表。因为刘文彩的弟弟刘文辉,是四川的大军阀,远亲刘湘则是四川王。所以刘文彩能够依靠兄弟的权势,独占了当地的税收,坐拥田宅无数,成为旧社会有名的大地主。

所以从总量上看,旧社会的地主是靠自己本事发家的多,但由于民国时期频发的自然灾害和战乱,他们又是及其不稳定的,随时有破产的可能。新中国建立后,随着土地改革的推行,地主阶级就彻底消失了。


石头说历史


不知道我有没有这个资格在此胡言乱语。土地传统上就是阶级,阶层概念,从词面上讲,地主就是土地的主人。但是我们讨论地主却忽略了,新中国政府并不是把土地的所有称之为地主,其实,土地的所有者还有叫富农的,还有叫资本家的。记忆里《土改法》是把一定数量的土地主人,且长期有顧工(短工不算),或土地所有者且以出租土地收租收息的人可能才称为地主,全国各地划分不一样。八十年代初政府还把工商地主还在商业用房退还,我老爸的同学叫李富栋也是地主老房子在金牛埧并且还在,改开政府补偿他大笔现金。恶霸地主往往是指有命案的地主,并且影响极坏。说到这里我老爸就是土改没分到地的人。议论地主这个阶级,应该有人民立场,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历史总是往前推进的,地主在人类历史上的进步作用不可抹杀,但是,即便是资本主义社会里地主也落后的阶级,不能无事生非。这是张地主夫妻旧照,他俩就是咱爸咱妈,解放后已成年正宗成都地主。



客在郫城


很多地主都是靠自己开荒,节省,扩大土地,关里的情况不了解,东北当年是随便开荒种地的,只要勤劳的人,都能生活得很好,日本人来了,派捐收税就多了,民不聊生,定成份是按解放前三年后三年为准,所以有很多人是没等发财就成地主了,也有些从前是大地主被战争搞垮了,变贫农了。


独居佳境


1949年以前的地主,大多数都是靠自己努力和继承父辈财产和土地的……听村里老人讲:地主非常勤俭,地主一大早就出来溜达,会去自己的地理看看,如果路上看到驴和马拉的粪蛋蛋,地主会用长衫把粪蛋蛋兜上,倒进自己的地里……还有,就是好多地主老婆,心眼都非常好,会偷偷摸摸给长工送一些好吃的……不是都像宣传那样,黄世仁、周扒皮、刘文彩等等,写的那么坏……肯定有心眼坏的地主,就像这些有心眼坏的某某人一样……毕竟都是少数,个别现象,不能代表全部……所以,对待历史和历史人物,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实事求是的说,实事求是的写……千万千万别误导了孩子们……每一个人都必须对历史事实负责。说假话、写杜撰真的会遭雷劈的。


天行健素可泰


旧社会的地主绝大多数都是好人,财富的积累都是靠一代甚至几代人的辛勤奋斗获得来的。“谁家的烟囱早冒烟,谁家的高粱早红尖”,非常准确地刻划出了勤劳农民的形象。不起早贪黑、摸爬滚打能致富吗?相反,那些农村中的好吃懒做的二流子、泼皮无赖太阳晒着屁股都不起床,只会穷凶极恶地敲诈勒索有钱人,实在是无耻之极!


敖包相回


民国时期成为地主唯有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吃苦耐劳,而靠关系是绝对不可能成为地主的。



民国时期的地主大户有两种。一、家族世袭地主,这种类型的地主大户殷实富足:传承于前清的富商巨贾,在城里开着商号,在乡下拥有良田。其祖上往往中过举人,至少都是乡绅这类的文化人,故而不仅家族殷实富足,而且通晓经史子集诗词歌赋,属文化型地主。二、非家族世袭地主,这是

靠辛苦打拼而艰苦创业的地主。一九零四年山东大旱,章丘朱家峪的一户朱姓人家携家带口逃荒闯关东。到了关外的东北后,朱姓户主朱开山买了一块地,种上了大豆和玉米。凭着吃苦耐劳精神,硬是在肥沃的东北黑土地上打拼出一片天地:用第一桶金建盖了气派的两层宅院,并添置了土地扩大了栽种面积,农忙时人手不够甚至请了雇工:这既是电视剧《闯关东》中的情节,也是中国农村底层农民地主的发家创业史。除了通过小说、影视剧等文学艺术还原的‘’地主‘’形象外,现实社会中也不乏实例:毛泽东在延安接受埃德加-斯诺先生采访时曾经有过如下叙述:

‘’我父亲原是一个贫农,年轻的时候,因为负债过多而只好去当兵。他当了好多年的兵。后来,他回到我出生的村子,做小生意和别的营生,克勤克俭,攒积下一点钱,买回了他的地。 这时我家有十五亩地,成了中农,靠此每年可以收六十担谷。一家五口人一年共吃三十五担,即每人平均七担,这样每年还有二十五担剩余。我的父亲利用这些剩余,又积蓄了一点资本,后来又买了七亩地,这样我家就有“富”农的地位了‘’

(见埃德加-斯诺所著《西行漫记》三联书店一九七九年十二月版第105∼106页)。


Mrttlzz99


看到这个提问我撒腿就跑,去请教村里的老人,(我是个勤快人😂)他们大多是那个时代的亲历者,说的话有可信度,现将他们的叙述整理如下:

过去的成份是怎样划分的?地主是靠什么手段富起来的呢?

先说第一个问题:解放后成份划从下至止依次为:雇农,贫农,中农,富农,地主。

雇农,身无分文,地无一垄,草房一间,靠给地主打工度日,更穷者就是乞丐。

贫农,薄田一两亩,破房两三间,不能自给自足,需向地主借粮来年秋后再还,或给地主打工以工顶债。

中农,不愁吃不饱饭,粮食略有剩余,但雇不起‘长’‘短’工。

富农,家有良田,车马农具一应具全,农忙时节还可雇拥短工,吃得好,穿得暖。

地主,(我们村只有小地主,没有大地主,我只能说说小地主)家有肥田百亩以上,雇拥长工十几个,有部分薄田租给贫农,出行有专用马车一套,每年杀五六头大肥猪(他们是大家口,人多),另有作坊两个:油坊和染坊,还有林地两百余亩。

再说第二个问题:地主是怎么富起来的呢?

以我们村地主为例,他原来也是穷人,全靠自己勤劳能干,省吃简用,头脑灵活,长年累月一点点把家业作大作强,他与穷人办事还算公道,从不克扣长工工资,也不欺压良善,这个地主还算不错,我们村的人并不恨他。

解放后斗地主分田地他全家老少十几口被拉到河沟里用棒子活活都给打死了😭。这是阶级斗争,谁也没办法。

我说的这些可能与亲历过这段历史的长辈们有所出入,我也是道听途说,有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必要的话可以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