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花鼓戏荆州城区人不听不唱,天沔潜地区流传几百年热度不衰

荆州花鼓戏原名沔阳花鼓戏,从起源到今天经历了三百多年,与许多戏曲一样,起源于民间说鼓歌唱。古时的沔阳州位于"千湖之插。田埂上由一名善唱者击鼓领唱,"打起锣鼓唱秧歌,忘记疼痛快干活",活泼响亮的歌声号子,遍及田野。明朝万历五年(1577年)沔阳进士费尚伊在《南郊插秧》中写下了"

闲依豆棚陪客话,忽闻秧鼓唱农歌"的诗句。

沔阳花鼓戏形成于清嘉庆道光年间,已有200多年历史,发源于沔阳东荆河一带,形成于沔阳、天门地区,流行于、天门、潜江、监利、洪湖、汉川、京山、钟祥、荆门、鄂南和湘北等地。

荆州花鼓戏荆州城区人不听不唱,天沔潜地区流传几百年热度不衰

沔阳花鼓戏

沔阳花鼓戏由小调和沔阳方言结合发展而成, 明末清初具雏形,清末民初已具规模,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为鼎盛时期。沔阳邻近各县先后都有大批艺人来沔阳拜师学艺,或有沔阳师傅到江汉各地传艺,解放初沔阳花鼓艺人数量空前,据《荆州花鼓戏志》载,荆州地区1949年前知名花鼓戏艺人579人,其中沔阳(含洪湖)著名艺人多达284人,占全地区艺人总数的一半。当时私人戏班林立,在江汉平原各县城乡甚至河南、湖南等外省农村巡翅演出。

沔阳花鼓戏源于沔阳州一带。据《沔阳州志》特大水灾纪实记载,清雍正二年(1724年),就有"穿街过市流浪苦,沿门乞生唱花鼓"的情形。乾隆年间,花鼓逐步演变成有人物装扮的表演形式和简单故事情节的演唱内容,艺人们沿门或划地为台演唱,被称之为"沿门花鼓"或"地花鼓" ,也有由一人背着木凳,挂上锣鼓边敲边唱的"架子花鼓"。这是沔阳花鼓的雏形。道光年间,艺人三、五组班,利用农闲,在方桌或肉案子拼凑的台上演唱,人们称为平台花鼓,亦称"麦黄戏"或"犁尾戏"。

后来出现了常年戏班,演出场地由平台转为四根竿的舞台,继而升为用六根竿搭起"阳台"或台上扎彩的"辉台"。演员由前期的三小(小生、小旦、小丑)行当,发展到有须生、正旦、老生等行当,演唱时一唱众和,伴之以锣鼓。至此,沔阳花鼓已发展成为一个新剧种。

荆州花鼓戏荆州城区人不听不唱,天沔潜地区流传几百年热度不衰

沔阳花鼓戏

(一)最早见于记载的沔阳花鼓艺人乃康熙时期,"汪源发五名家小(因)捉拿玩的人,无家可归,隐姓埋名姓王名水发,虽入了江湖,总是传戏,推车花鼓、彩莲船、唱小曲子、打连厢、瓦子板。传与儿子……又传汪春保。"(见艺人刘天党1944从其师保存下来的《汪家门徒师承谱》载)。汪春保乃"汪家门第八代传人了。

荆州花鼓戏荆州城区人不听不唱,天沔潜地区流传几百年热度不衰

沔阳花鼓戏刘口戏台

(二)1845牟(清道光二十五年),沔阳州昌家湾汪春保"自幼喜玩唱彩莲船,迎神赛会常为首理事",十三岁就"从艺拜汪恺为师,工旦角,中年改生角。师父谢世后,继领汪班"。在技艺上博采众长,自立一派,首创沔阳花鼓"汪家门头"。

荆州花鼓戏荆州城区人不听不唱,天沔潜地区流传几百年热度不衰

沔阳花鼓戏观众如潮

作为戏曲形态的沔阳花鼓戏,其演出活动最早见于记载的也在道光年间。据傅卓然的茅江夜话载:"道光年间,戴家场有贺四郎组班唱戏,渔鼓简板伴奏,现者围坐,场无虚席,声誉卓著,乡人谓之平台花鼓"。文人陆谨写诗道:"湖边古柳陆家庄,平台花鼓正作场。沔北三伶谁晓得,水乡争看贺四郎。"这说明沔阳花鼓戏已开始走上舞台,不再是"沿门花鼓"、'椎车花鼓"了。

到咸丰、同治年间,沔阳花鼓已进入了它的第一个鼎盛时期,又从"平台花鼓"发展到"六根柠'(一种舞台形式),艺人已从三五人一班发展到"七紧八松九停当"的规模,剧目也从"单篇戏"发展到"对子戏","三小戏"(小生、小旦、小丑),如《掐菜薹》、《双撇笋》、《三官堂》等。常在迎神、赛会、祝寿、贺喜时演出,被称为"神戏"、"灯戏"、"会戏",演出盛况空前,在沔阳农村形成了"五里三台"戏的演出规模。

从道光至咸丰同治年间,自"汪氏门头"出现后,其影响不断扩大,又相继出现了"黄、史、贺"三个门头,共称沔阳花鼓"四大门头"。可见,花鼓戏沔阳化。

宣统元年(1909),沔阳花鼓戏第一次打进武汉三镇亮相亮牌,花鼓艺人卢金玉、周高等组班,进入武昌徐家棚、汉口火车站、汉阳鹦鹉洲的露天(剧)场和茶楼酒肆,演出了《站花墙》、《柳林写状》、《三官堂》等节目,为期两月而不掉座,誉满三镇。进入民国六年(1917)。花鼓戏艺人陈新苟、陈加林、沈四、谢春城、唐石头、姚玉春、黄黑苟、五福兴等二十余人第二次进入汉口法租界共和升平楼(这是当时武汉三镇第一家正式剧场)演出,结果又以精彩的唱腔和表演轰动了江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