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怎樣的細節處理才算完美?

小稻Cr


網上流傳的挑選“紫砂壺”的秘笈特別多。最常見到的莫過於“壺內注滿水倒立壺蓋不會掉下來”、“出水時按往蓋鈕上的氣孔斷水利落”、“看壺嘴、壺鈕、壺把是不是三點一線”這麼三種。

今天我們來說說,當我們談論紫砂細節時我們到底在談論什麼:

先看一個不好的細節示例:

壺身表面有一道凸起的痕跡,這就是明針工藝不到位造成的。雖然壺身這一道痕跡並不影響使用,而且不仔細看甚至看不出來,但不可否認的是:這個痕跡並不是不可控因素例如燒製收縮造成的,而是一處工藝細節硬傷。

下文配合圖片簡略談一下什麼是好的細節。

  • 壺鈕

壺鈕有很多種,最常見的是球型鈕,大多數壺的鈕都是球型鈕。其次是橋鈕,例如石瓢就是橋鈕。此外還有仿生鈕,比如瓜形的壺就做成仿瓜蒂、仿竹器就做成一截竹根。壺鈕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就是與蓋子粘接的脂泥處理拖泥帶水,一塌糊塗。處理到位的壺鈕,應該是下圖中的樣子:

接下來說

  • “子母線”

子母線就是壺蓋邊緣與壺口處的兩道圓滾滾的邊線,蓋子上稱為“子線”,而壺口稱為“母線”。子母線不是每把壺都有,只是出現在部分壓蓋式的傳統器型上,例如仿古、掇只、蓮子等,但同為壓蓋式的石瓢,就沒有這個子母線,而截蓋式的西施,就更不會有“子母線”了。好的子母線,是這樣的氣韻:圓潤、飽滿、挺括。

截蓋式的壺,雖然沒有子母線,但要講究蓋子與壺身之間的一氣呵成,彷彿蓋子真的是從壺身上截取了一塊下來。由於紫砂在燒製過程中有收縮,很容易造成蓋子外緣大,而壺口外緣小,這樣的截蓋式就算是失敗的作品。合格的截蓋,是這個樣子:

接下來就該說

  • 壺嘴

壺嘴分為直流和彎流。直流分為炮流和劍流,彎流分為一彎流、二彎流、三彎流。壺嘴的細節處理,一是看壺嘴與壺身的連接處是否過渡自然,沒有脂泥塗抹的痕跡,二是最外緣的處理是否精細。配圖分別為彎流中的一彎流和直流中的炮流,在最外緣處都進行了精細的倒角處理。圖片是在微距鏡頭下的表現,肉眼直接觀看的話,是看不到如此生動的細節處理的——事實上大多數作者也達不到這樣的細節處理水平。

壺嘴的形狀和細節處理,會很大程度上影響出水,但出水效果的關鍵點在於壺內壁的出水孔處理。

  • 出水孔

可分為網孔、獨孔、球孔三種,網孔就是出水孔呈網狀排列,最常見的是七孔梅花孔和十孔菱形孔。獨孔則比較簡單,就是在壺的內壁上簡單地挖一個洞。球孔是在獨孔的基礎上,把一個密佈出水孔的半球形附件粘接到獨孔的位置。紫砂壺在民國之前,大多為獨孔壺和簡單的網孔壺(例如四孔網孔),建國之後,出水孔的處理工藝不斷改進,最終演化為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樣子。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是網孔還是球孔,並不是出水孔越多越密越好。處理得當的網孔,只需要梅花七孔就能水柱一尺不散,而處理不好的球孔,就算半球上密佈著一兩百個細密的出水孔,出水也不好。總之,壺內壁的出水孔,是一處非常能體現作者心思的地方。處理細緻的網孔,是這個樣子:

市面上的球孔壺,內壁粘接的半球形附件多為模具批量製作,粗糙不堪。真正稱得上細緻的球孔,是這個樣子:

壺內壁的出水孔和壺嘴處理工藝,是影響出水的最重要因素,但不是絕對的因素。壺蓋上還有一處會影響出水效果的位置,這就是壺蓋中心的通氣孔。

  • 通氣孔

因為壺在出水的時候,細碎的茶渣經常會隨著茶湯貼到蓋子內壁上,有時則直接貼到通氣孔上,影響壺內外的大氣流通,這樣,壺內失去正常的大氣壓,茶湯就不能順暢地流出。比較用心的作者,會把通氣孔做成喇叭狀,即內大外小(但這並不代表通氣孔只要不是內大外小的壺就是細節處理不好):

另外,壺蓋邊緣的處理工藝,也很能見作者的工夫與心思。邊緣無論有無子母線、是方是圓,都應該做到一絲不苟:

  • 壺蓋

其實由三個部分組成:壺鈕、蓋片、蓋牆。蓋片就是壺蓋的主體,把壺口遮蔽住的那個圓片,而蓋牆,就是伸進壺口內部、與蓋片垂直的那一圈泥片。很多全手工壺和大部分半手工壺,蓋片和蓋牆都是用模具壓到一起,省時省力。傳統全手工做壺蓋,蓋牆要單獨裁出泥片圍出來,然後接到蓋片上,所以會留下清晰的接縫。而這個接縫,也是重要的細節:

接下來該說壺的內壁處理了。

  • 內壁

全手工和半手工的內壁處理工藝稍有區別,部分全手工的壺只是處理一下壺壁與底片之間的脂泥連接處,所以內壁可以完整保留拍打的收縮紋、內壁章,甚至還有拍身筒時內壁留下的指紋。但也有的作者會把內壁修飾一番,這樣就看不出收縮紋了,內壁章也偶爾會受到影響,導致模糊不清。所以壺內壁的形態並不是判斷全手工和半手工最重要的依據。二者之間的氣韻差別,才是判斷全半手工的最重要依據。這裡主要講一下半手工壺的內壁處理。半手工壺由於在製作時有外模,用手指伸到壺內向外撐,所以內壁不平整,需要比較費時的修飾。主要修飾過程是用一個小竹片,在壺內壁和底部細細地刮過,最終留下整齊的放射狀紋路。有一些半手壺,內壁的修飾很敷衍,這樣就會造成內壁坑窪不平或者到處都留下細碎的脂泥碎片。用心的半手壺內壁,是這個樣子:

由於紫砂壺是由很多配件裝配到一起的,而粘接用的材料是脂泥(就是含水率高,比較粘稠的紫砂泥料),用脂泥粘接之後,粘接之處的脂泥痕跡必須處理得乾乾淨淨。壺把和壺身的連接之處,也需要仔細看一下:

按照從上到下的順序,現在就就到了最後一處細節:壺底的處理。

  • 壺底

大部分紫砂壺,壺底外圍都有凸出的一圈,類似於瓷器的圈足。凸出來的這一圈,紫砂業內行話叫“假底”。瓷器在製作時,圈足可以直接在拉坯的過程中拉出來,但紫砂是打泥片成型,底片粘接到身筒上完全是平板一塊。如果要實現類似於瓷器圈足的效果,就必須單獨做一個假底,然後用脂泥粘接到壺底,用工具修飾平整。就這樣一個全手工做假底的工藝,所耗時間,如果用來拉坯的話,能拉出好幾個壺身來。所以紫砂壺製作過程是特別費時費力的,這也正是紫砂為什麼“很貴”的根本原因。另外,壺底的落款也有講究,印章的大小、字體都應該和壺的整體風格協調一致。好的壺底長這樣:

另外,壺底還有一種比較特殊的“一捺底”,從工藝難度上講,比平底更難做: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特別想要一把細節完美的壺了?但是我得再說幾句實話:真正稱得上細節完美的壺是不存在的,只要你願意花費時間,拿上放大鏡,一把壺多多少少,總能挑出些毛病來。

儘管客觀上不存在“細節完美”的壺,我們每位壺友都可以有自己的主觀標準:什麼樣的細節處理才算完美無瑕。


內容來自東家紫砂手藝人捻砂成器的分享。


玩轉文化生活知識,關注【東家APP】,更有有品、有趣、值得買的匠人美物等你挑選!

東家APP


說些很專業的制壺過程和專業術語其實還是很難理解,不如直接看圖說話,好的作品,用心的細節是可以從圖中體會的到。

一個著名核雕人在一把100ml的小壺上的首次創作,只有100ml的小壺哦,實際上壺比照片上看起來更小!

550ml的容積、精緻內斂卻不失大氣的做工,關鍵是價錢很“低”!

朱泥貼花,很難。因為朱泥粘性比較差,而且容易變形。

某老師用最後一捆純本山綠做的最後一把壺。


問壺藏家


個人認為1壺內注滿水倒立壺蓋不會掉下來2出水時按往蓋鈕上的氣孔斷水利落3壺嘴、壺鈕、壺把是不是三點一線4出水水柱比較遠比較有力


Greasyuncleafter90


壺身表面有一道凸起的痕跡,是靠經驗做得變完美。我經驗是泥的密度均勻痕跡就消失了。現在做的壺不論名家和一般壺,壺嘴出水後收水,都有水從壺嘴下巴流到壺腹到壺腳,這是作品的敗筆,解決方法是作者對美學修為,對平衡的物理原理理解或者請教我!哈哈😄


ttt139299


商品壺看細節,好壺看整體。藝術不存在完美,著眼點在大上就會忽略小。著眼點在小上就會失去大,沒有完美的藝術。現代的紫砂藝術越做越細,卻沒有老壺應有的韻味,味道就是人的痕跡,直線太直,圓太圓都是整體僵硬的表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