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趣聞:令人窒息的二戰防空武器

軍事趣聞:令人窒息的二戰防空武器

96式25mm機關炮(圖中為三聯裝版本),IJN的標配基礎防空,從小小的海防艦到大和號戰列艦都有裝備。

乍一看好像火力很猛的樣子?但這玩意雖有220-260發每分鐘的最高理論射速,實際上用的卻是15發彈夾供彈,人力裝填…換言之,三炮急速齊射拉彈幕的話打空彈夾只是四五秒之內的事情,而打完彈夾之後進行裝填的幾秒鐘甚至十幾秒鐘內這個炮位是沒有火力輸出的……為了保證持續的防空火力輸出,實戰中這種三聯裝機炮有時只能無奈地採用一門炮開火、一門炮待發、一門炮裝填這樣的輪射方式作戰,實際作戰效能僅相當於一門持續開火的單裝25毫米機關炮,甚至還不如同時期美國的20mm厄利孔機炮……

正如前面說到的,這種火炮的射速保障靠的是不斷的人力裝填。所以為了保證有足夠的人手來伺候這座炮,每座三聯裝96炮的炮組多達9人(一個炮長,兩個炮手,六個裝填手),正如《男人們的大(gāo)和(shè)號(pào)》中展現的場景一樣,極為擁擠。

軍事趣聞:令人窒息的二戰防空武器

然而這種炮多數沒有炮塔,甚至沒有防盾(後期少數艦艇比如大和上的部分三聯炮裝上了炮塔,但是防護力依然有限,根據一些回憶錄中的描述是擋不住.50穿甲彈的),對機槍子彈甚至近失炸彈的彈片毫無防禦力。再加上炮位內的人員分佈極為密集,敵機一輪機槍掃射便能輕鬆使一個炮組失去戰鬥力,更不用說一顆炸彈了。於是防空作戰中這些高射炮員常常是傷亡慘重、血流成河(電影中同樣有寫實的描述)

軍事趣聞:令人窒息的二戰防空武器

此外,這種炮很容易過熱(《戰艦大和的覆滅》中有幸存者寫到過,激戰中多個25mm炮組的炮管在持續不斷的射擊下“如同融化的糖果”一樣變形了),到了1945年仍然使用落後的機械瞄具(同時期美軍的部分厄利孔已經有了MK.14光學瞄具),25mm炮彈本身的單發毀傷效果也非常糟糕,再加上測距、指揮全靠炮位頭上射擊指揮員的光學測距儀和指揮棒……前面有答主提到了德國的37手拉雞,但是真要比誰更差的話,還真不好說是96神炮比較爛還是德國的37手拉雞更糟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