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人是如何看待李宗仁的?

南宫禹洛


我不是桂林人,不过我曾经在桂林实习过一段时间,对于桂林人对李宗仁的情感,我是有一定了解的。


首先在桂林的市中心附近有一处免费的景点,这处景点就是李宗仁的官邸,我在桂林期间曾经去过几次李宗仁的官邸。

李宗仁官邸是桂林众多景点中少有不收费,这对于当时正实习没什么钱的我来说,可以说得上是唯一能经常去参观的景点。

或许是桂林人经常去、已经去腻的原因,所以李宗仁官邸内很少能看到桂林的本地人,来这里参观的大多数是从外地组团过来的游客或者零落的散客。


他们或在导游的带领下或自己背着个背包参观,开始一处处穿行在了李宗仁官邸的各个角落,通过各种历史的遗物、贴在墙上的讲解了解起了那段时期的历史。

我问过几个桂林的年轻朋友,他们每次谈起李宗仁的时候,言语中都泛起了一种自豪感,虽然他们也不一定能说出李宗仁的大概事迹、不了解他的人生细节是怎样的,但是并不妨碍他们对李宗仁产生的特殊情感。

我也跟一个桂林老人交流过,他对李宗仁的事迹是比较清楚的,他能清楚地说出李宗仁和白崇禧等人是如何发迹、成为广西草头王的。


从他的言语中,我也感受到了他对李宗仁的敬佩。

总的来说,桂林人对李宗仁大都是非常敬佩自豪的,这既是一种名人效应在里面起到的结果,也有着李宗仁在当地的所作所为使人们对他产生了好感促就的。

李宗仁和自己手下部队紧密的关系

李宗仁本就是桂林人,除了李宗仁之外,他的合作伙伴白崇禧也是桂林人,他们部下有不少士兵也都是他们从桂林带出来的子弟。

正因为这种同乡情谊,李宗仁并没有把自己的部下完全当做一件工具,他对自己的部下非常关爱、真诚,因此在自己这些部下的心目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李宗仁和冯玉祥一样,在抗日战争之前都是反蒋急先锋,经常和蒋介石爆发战争冲突。

李宗仁和蒋介石在爆发战争的过程中失败过两次,每次失败之后他都会下台、逃离广西。

而李宗仁每次下台的时候,他部下的将领以及士兵们都从来没有产生过二心,他们会一直静静地等待着李宗仁的回归。

而冯玉祥就不一样了,冯玉祥素有多姓家奴之称,品性非常不良好,因此他在中原大战失败之后,他手下的将领们全部带领士兵背叛了他,他失去了他的军队。


这说明李宗仁在自己的军队中是非常受到爱戴的。

抗日战争中的广西部队

在抗日战争爆发后,李宗仁成为了第五战区的总司令,以江苏徐州为中心,掌管起了一个大战区的军队协调,指挥起了原本不属于自己的各大军阀部队和蒋介石部队,而李宗仁原本的广西军则交给了白崇禧调遣。

在抗日战争第一场大战淞沪会战爆发的时候,白崇禧雄心勃勃地把自己手下这支主力军队投入到了抗日战场中。




当时日本人隔着一段距离就有着一大排的火炮,还有着坦克、飞机等各种重武力的辅助,火力可以说得上是强大之极,相比之下蒋介石的部下和各大军阀的部队就显得要逊色了很多。

广西军当时虽然有不少精良的步枪,但是各种坦克、火炮他们却是几乎没有的。

因此他们在和日本人交战的时候,差不多相当于拿着肉身去和日本人猛烈的炮火以及钢铁博斗的,由此可见,结局有多么惨烈了。


不过据日本军队的事后回忆,他们在和钢七军交战的时候虽然自身有着不小的武器优势,但也遭遇到了不小的伤亡,这与钢七军战斗意志的凶悍有很大的关系。

在淞沪会战结束后,广西军一共死亡了1万多人,加上各种重伤,一共达到了4万多人的伤亡。

当时整个国军部队所有伤亡人数加起来达到了30多万人的伤亡,而日本人在这次战役中,这才伤亡了2万多人,这是一个相差特别悬殊的比例。

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悬殊的比例,与日本武器的强大、与日本为发动侵华战争训练的土兵之精锐有非常大的关系。

而也在这次大战过后,白崇禧哭了,他自责地流下了泪水,他觉得这上万父老乡亲的死亡与自己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所以从此之后他就改变了自己的用兵方式。

他不再像抗日战争开始时那样雄心勃勃地让广西军队再去前线博斗了,他把手下一支集团军调往了安徽大别山附近,开始学习起了新四军的游击战术,和日本人打起了游击战。

台儿庄战役与李宗仁

淞沪会战虽然有着很大的意义,但严格意义上来说却是一次大惨仗,是一场让很多人都信心缺失的大败仗。

当时我国军队打的第一次大胜仗是徐州会战中的台儿庄战役,这场战役是在第五战区总司令李宗仁的指挥下爆发的。


这场战斗虽然日本的伤亡比例仍然比我们的小,但是却比淞沪会战的时候好上了很多,在那种武器装备相差巨大的情况下,可以说得上是非常好的结果了。

当时我国的军队也通过这一战,打出了自己的自信。

因为先前的伤亡率过重,让很多人都产生过日本军队强大到无法抵挡的念头。

在台儿庄战役取得意义重大的战果后,人们这才发现,原来我国军队是可以和日本军队一战的,因此这场战役在抗日战争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而作为这场战役主导者的李宗仁,自然收获到了非常卓著的名声,不仅在广西境内拥有非常响彻的名声,在全国也建立下了非常巨大的威名。


李宗仁的人生结局

在内战最后期的时候,李宗仁成为了国民政府的副总统,在蒋介石下野后,他暂时成为了国民政府的代总统。

不过因为蒋介石手下势力太过于根深蒂固、不愿听从李宗仁命令的原因,所以李宗仁在当时根本做不出任何改变局面的有力举措。

于是在磅礴无可阻挡的大势之下,最后国民党军队败了,连同李宗仁、阎锡山、马步芳等这些依附在国民政府阵营内的军阀,也一同遭遇了惨败。

最后他们或随同蒋介石一同去了台湾,或转道香港或者其他路线逃到了国外。

李宗仁在当时就是从香港离开、前往美国待了多年的。

在美国,他还拿着自己国民政府代总统的身份和蒋介石遥相制衡了一段时间,不过台湾全部都是蒋介石的势力,因此李宗仁最后的努力都变成了无力的挣扎,再也无法对蒋介石造成任何的干预。

在美国待了多年后,李宗仁回到了国内,度过了自己的余生。

所以说这就是桂林人对李宗仁的看法,李宗仁是广西的大军阀,曾经在北伐战争的时候带着广西军队两次逐鹿中原,更与蒋介石这位民国名义上的主人一直爆发了各种大小不断的矛盾,他的人生是非常精彩的,很多桂林人在谈及李宗仁的时候,他们言语中透着的是自豪、透着的的是敬佩。


孤客生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文化。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乃是风景名胜之地,殊不知历史上有位英雄名将出自桂林。这位英雄虽出自普通家庭,他不平凡的一生值得人们铭记,且在桂林乃至广西省有较大的名声。他就是抗日英雄李宗仁,也是桂系首领,抗日战争期间的丰功伟绩在桂林广为流传。


李宗仁在军校的学习,对他人生的发展轨迹有一定的影响,虽然出身普通家庭,但凭借自己的能力获得功名与利。在抗日战争时期,依靠自己的努力为抗日战争出一份力,尤其是台儿庄战役的胜利,为他轰轰烈烈的一生划下了重要的一笔。北伐战争与抗日战争的丰功伟绩,对于老一辈的人们来说是不可忽视的英雄传奇。


桂林人对李宗仁的称赞居多,深受桂林人的尊敬与爱戴,他浴血奋战、不怕牺牲的精神,值得人们的学习。他具备较强的指挥抗战的能力,而且在他的领导下,也带动了广西省的发展,在经济、政治、教育等方面,都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他的一生是充满抱负的,思想开明,当时带动不少有志青年保卫祖国,鼓舞士气,并为桂林的发展与建设出了不少力。


李宗仁在桂林人眼中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不仅为祖国浴血奋战,而且还不忘了为自己的家乡出力。李宗仁所做出的贡献以及抗战时期的英勇表现等,人们铭记于心,他不怕牺牲不怕苦的精神,值得人们的学习。


决胜网


李宗仁出生于广西桂林市临桂一个普通家庭,在桂林的名声很响亮的,是一位著名的抗日英雄,国民党“桂系”首领,曾经担任过中华民国首任副总统、代总统,北伐战争期间他积极参与其中促成北伐,抗日战争期间,他积极抗日,为保卫中华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他的丰功伟绩在桂林广为传承,尤其是台儿庄战役,让后人铭记在心,桂林人很尊重李宗仁的,老一辈人聊天的时候时常提起他的抗日经历。

很多桂林人称赞李宗仁是一位民族英雄,他不怕苦不怕牺牲的抗日精神值得后人学习。桂林人对李宗仁挺爱戴的,赞赏他抗日战争中建立的伟大功勋,如今他的故居由家族后人看管,对外界开放,吸引很多游客前来参观。桂林人纪念李宗仁有两处地方,一处是位于桂林市临桂县两江镇浪头村的李宗仁故居,一处是位于桂林市象山区文明路的李宗仁官邸。昔日的建筑保存完好,游览参观李宗仁故居和官邸不仅可以感受到李宗仁起起落落的历史生涯,还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桂北民俗建筑文化。


桂林新鲜事


多年前拜读过唐德刚先生的《李宗仁回忆录》,一直到今天,也是我读到的最好的一部由他人来执笔的口述史。而李宗仁的形象也一下子立体了起来,再后来读到严如平,郑则民的《蒋介石传》,对老蒋与李宗仁的关系留有印象更多。

李宗仁是桂林人,桂林人是以李宗仁为荣的。

北伐战争到抗日战争,一直到解放战争时期,桂林出了两元虎将:桂系首领李宗仁,以及有“小诸葛”之称的桂系二号人物白崇禧。从北伐战争开始,桂系就成为了一支重要的军事力量,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末到三十年代初,李宗仁一直是与蒋介石战斗的状态,讨蒋。

(白崇禧与李宗仁)

1936年全面抗战一触即发,李宗仁与蒋介石也达成了和解,1937年9月李宗仁任第五战区司令,整个抗日战争期间,李宗仁的部队算是国民党里非常善战的一支部队了,其中台儿庄之战是李宗仁的代表战役。

国共内战到后期,老蒋的国民党明显处于下风,到1949年年初,蒋介石下台,李宗仁成为国民政府代总统,但国民政府的军权还是在老蒋手里掌控。李宗仁任代总统的七八个月时间里,为国共和平谈判还是做了一些努力,但最终和平谈判破裂。

(蒋介石与李宗仁)

老蒋带着一众国民党元老飞往台湾,而李宗仁并未随老蒋前去,而是远渡重洋到了美国。

去美国之后,李宗仁也一直没有与老蒋和解,明确反对其他国家干涉台湾问题,主张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李宗仁也一直希望能够回到大陆,1965年在周恩来总理的安排下,李宗仁最终回到大陆,1969年在北京病逝。

(李宗仁与毛泽东)

李宗仁最后回到大陆,也是颇受人诟病的一件事,因为李宗仁投靠的是当初完全敌对的双方,去往的也是北京,目的所在也很明确,像是一个聪明的军人,而不是一个肝胆之士。

而在桂林则一直有李宗仁的英雄事迹流传,当地老百姓给李宗仁的评价还是很高,想想你当地最有名的人受到的民间评价,一定也会得到老百姓的好的评价。

你还知道李宗仁哪些事迹?你认为他是个怎样的将领?他最后选择到北京受接见,是否是一步臭棋?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李宗仁回忆录》)


老李有刀


我想,不只是桂林人,就是整个广西人对李宗仁都应该有一种特别的情怀。他是中国著名的抗日英雄,他属于国家,更属于桂林。作为桂林人,这么近距离地接触英雄的气息,呼吸他曾呼吸过的空气,踏着他曾踏过的土地,觉得也很亲切也很自豪。

老父亲最爱看的一本书就是《李宗仁回忆录》,看了一遍又一遍,书翻破了还不厌其烦。最爱谈的也是这本书。我跟着看了也听了,后来还看了一本《天下桂系》。这就是桂林人对李宗仁的情怀。


牧遥


李宗仁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他是桂系军阀的头目,但是在促使国家民族走向良性方向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


李宗仁早年就读于广西陆军小学堂、广西陆军速成学校。先加入中国同盟会,后投桂军,先后参加护国战争、护法战争,消灭旧桂系,击退唐继尧,成为新桂系首领。北伐战争期间曾指挥过汩罗江、贺胜桥之战、武昌攻城战。抗日战争时期

指挥了台儿庄战役。作为国民党要员,于1965年毅然决然从美国归来,率先在两岸统一大业中迈出重要的一步。


李宗仁是桂林临桂两江镇浪头村人,当地人对他的评价很高,认为他是民族英雄,他是个了不起的人。他爱国、爱广西、爱家乡,他的心里始终有民族尊严,所以他回来了。他回来了,其他在国外的中国人都知道,看着他回来,也想回来,应该说,他为祖国统一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云行雨见闻


李宗仁白崇喜和桂系在抗战中作了很大的贡献,桂系出省抗战一百万占广西人口十份之一是人口比例最高省份之一。桂系军纪严明,作战勇猛不怕死在桂糸的军歌里都有体现。可有些满曰后裔总喜欢黑桂糸。我就来说一下桂糸的抗战史史。

1.徐州会战

台儿庄战役简介: 司令长官:李宗仁 作战地区:津浦线。 兵力: 第3集团军 于学忠 第51军 于学忠 (兼) 第12军 孙桐萱 第56军 谷良民 第55军 曹福林 第11集团军 李品仙 第31军 韦云淞 第4军第4支队 第21集团军 廖 磊 第7军 周祖晃 第48军 廖 磊 (兼) 第22集团军 邓锡侯 第41军 孙 震 第45军 邓锡侯 (兼) 第24集团军。

在明光狙击中桂系南北对曰军进行狭击确保李宗仁在台儿庄布署迎得时间,为台儿庄大捷定了基础。

2.淞沪抗战

桂系的廖磊第21军团北上抗战在一次次的反攻中牺牲了了九个旅长和九个旅士兵六万多人。在罗店蕰藻一带桂系与曰军进行两个星期生死抵抗,虽损失惨重却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中国的计划。

还有淮南的吴兴阻击,钢七军和31军对曰阻击一个多月,确保了中央军辙退。

在淞沪桂糸的庞汉祯,秦霖等九位将领殉国。

3.在安微的抗战

在蒙城阻击战中,周元将军与桂糸对曰军进行顽强阻击。阻止了曰军攻入安微。在太湖狙击中桂糸用高炮击毙了曰军将领冢田大佐。

我的高中母校就是为了纪念国民革命军桂系48军176师抗战阵亡将士而建,全国唯一以校护陵的中学——安徽省潜山野寨中学,近千位广西好男儿的忠魂长眠于校园内,青山有幸埋忠骨。我们的校训是:景忠成人。景仰忠烈,永式斯人。

在安微周元将军殉国,廖磊因劳累过度病死。

4.武汉会战

在武汉会战中桂系是第五战区的主力由李宗仁管辖。其中31军,钢7军和你84军在黄梅阻击和广济阻击战中重创了曰军第六师团。虽然两败惧伤却让曰军在武汉起步艰难。

其中31军军长杨士毅,钟毅等多位少将在武汉殉国。

5.长沙会战

在长沙会战中白祟熹和陈诚亲临战场指挥。李本一带领的军团就属桂系,他和李玉堂右左配合南北狭击曰军。对曰军进行一次次巡迴歼灭,为长沙会战立下不少动劳。

6.桂南会战

桂林保卫战第四军的张发奎如蒋嫡系陈牧农不战而逃倒致桂林沦陷。而白为了不陷入蒋介刀杀人的陷井被迫把两个桂系调出。仅剩下桂糸1.2万残兵和广西民团抵押15万曰军死守桂林。最后歼敌3.2万,桂系陈,吕,阚三将军全部战死。七星岩上八百将士毒死。漓江全是中日的尸首。

在昆仑关上,第五军对地形不熟只能防守,最后还是白带桂糸两个军团和广西民团进行反攻才拿下。在这里桂糸的三架战机和三位飞行员全部殉国。

由于地形不熟第五军也损失惨重,白只能就地补给。后来用广西的学生军补给了第五军出征远征军。十万青年十万军就由此而来。

如果你们想要功劳请带走,桂系英烈己不需要这些,但请别黑客死他乡的三十多万桂糸英烈。

最后我希望大家记得托尼钢盔,黄色短裤,草鞋,桂糸标配,他们不只属于某个地域而是整个华夏民族的骄傲。


枫飞花叶


大奇兄出山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而纵观历史广西乃蛮人之地,未有英雄显现!而今近代历史上广西桂林却出现一位民国代总统李宗仁!这位大英雄自然受到广西地区的乡民们无上荣耀!确实他不扰民,而怃恤民众,将得到更多乡绅们支持!其中,他带兵更加器重自己家乡子弟兵。就在台儿庄战役上一举成名,而打出桂糸子弟兵们气势,而名震海外!

他用最通俗语言对他子弟兵说:有文化者,与我出门打仗,不死就能做大官。无文化者,同我共生死,三年回家做地主!确实重赏必有勇夫!他说到做到使得整个民国政府里桂糸官员大大小小占了1/6强。你可想而知使得广西更多有志青年能有机会报效国家和家乡建设!因此李宗仁所开明的思想更将受到家乡人民爱戴也在情理之中!

同样,他从美国归来后,回到了自己故土而感到高兴。当他临死前而捐出大量线装书如

广西人民绝不会忘记这位爱国英雄!


大奇兄


客观的来说,绝大多数的桂林人对李宗仁是无感的,加上众所周知的国共矛盾原因,见过以来桂林市也从来没有举办过有关李宗仁的任何活动。和李宗仁一个时代的老人早已风烛残年,所知之人所剩寥寥无几,李不过是一个渐渐被遗忘的老人罢了。


桂北东


中正膝下无庸兵,张治中,张灵甫,李宗仁,冯玉祥,汤恩伯等,毫无疑问,李宗仁在桂林人心里可谓广西之父,他将广西发展成三民主义模范省,这和匪帮的武斗形成对比,桂林人怀念李宗仁就像大陆人怀念蒋公,感情一样的,功在千秋。虽失荆州,但不失民心,虽失中原,但不失华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