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衡水市公共運輸發展駛入快車道

改革開放40年,衡水市公共交通發展駛入快車道——

從屈指可數的“慢牛車”

到滿城穿梭的新能源車

從單一的公交線路到不斷織密的公交線網,從最初的汽油車到如今的新能源車,從夏熱冬冷的普通客車到“高檔”的冷暖空調車,從“摸黑調度”到實時監控,從人工售票到無人售票、刷卡掃碼支付……公交車的變遷演繹了一座城市的歷史,折射了城市的發展變化。在公交系統從業27年、現任衡水市公交總公司發展改革和黨群辦公室主任的劉子京,見證了衡水公交這些年的每個變化。這些改變,令他難忘,也令他感慨。

以前從人堆裡擠公交

如今在車堆裡選公交

1986年,衡水市公共汽車公司成立,公交車首次在市區上線運營。“河東、河西區域分別有兩條線,每條線上兩輛車。”在劉子京的記憶中,那時候公交車很少,幾乎1個小時一趟車。“每次出門等車都要有很大耐心,站臺上一大片人,眼睛都往一個方向望,好半天才有一輛車姍姍而來。一般車還沒停穩,人就擠上去了。車少人多,車廂內烏央烏央的。”

1991年,劉子京進入公交系統上班。他說,隨著新車輛的加入,線路多了,班次也多了,越來越多的市民開始享受公交車帶來的便利。1999年,衡水市公共汽車公司更名為衡水市公共交通總公司。當年,城市公交線路已有10條。

打造便捷公交,一直是衡水公交公司發展的首要任務,“小區建到哪兒,公交車就開到哪兒”。這些年,城市公交線網不斷加密,截至目前,已有城市公交線路30條,公交車輛600餘輛,公交站牌亭700多個。線路網總長度為170公里,密度為2.78公里/平方公里。“以前,是在人堆裡找公交車往上擠,現在是在車堆裡選擇乘坐哪路車能最快到達。”60歲的市民王先生說,公交的發展真是讓市民出行越來越方便了。

以前乘車冬冷夏熱噪音大

如今享受冷暖空調真舒適

“現在的公交車,夏天涼快,冬天暖和,噪音很小,坐著也舒服。相對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真是天壤之別呀!”劉子京回憶,那時候車窗玻璃密封性不好,容易鬆動,路也沒現在平坦,車一跑起來,“哐當”直響,速度還很慢。夏天,車廂內灰塵四起,還很熱,特別是駕駛員,靠近發動機,吹著電風扇還是熱得渾身是汗;到了冬天又特別冷,手腳常凍得通紅,駕駛員都得拿小被子蓋著腿。此外,那時方向盤特別重,開車可是個“力氣活兒”,一天下來,駕駛員腰痠背痛。“到了21世紀,公共交通駛入發展快車道。除了公交線路不斷密集之外,車輛也在不斷更新升級,不僅是為了提高車輛運行效率,更是為了提升乘客乘車的舒適度。”

劉子京介紹,2012年,我市更換了50輛清潔能源車——天然氣空調公交車,標誌著衡水公交真正進入到一個新的高速發展階段。2013年,在全省率先完成淘汰黃標公交車任務,到2014年底,共購置清潔能源車294輛,實現了衡水城市公交車輛的第一次提檔升級。2015年以來,大力推廣新能源公交車——純電動公交車,實現了第二次提檔升級。截至目前,低碳、舒適、大容量的“綠色公交”佔據了主導地位。其中,新能源公交車已有350輛,清潔能源車294輛。如今,公交車不僅成為了城市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更為市民提供了舒適、快捷、安全、環保的優質服務。

以前人工售票

如今刷卡掃碼即可乘車

“以前,每輛車上都有乘務員負責賣票,現在,都是無人售票。”劉子京說,近年來,公交公司不斷優化服務,為市民提供了更多便利。比如,在支付方式上,可以投幣,可以刷卡,也可以通過手機“電子公交卡”掃碼乘車,十分方便。

除此之外,通過“掌上公交”手機APP,可以實時查詢公交線路、車輛位置;通過電子站牌的提醒,可以直觀瞭解公交到站情況;與公安110無縫對接,實現了運營車輛“一鍵報警”。公交公司還可以通過智能管理系統,對運營車輛實時監控和指揮調度,適時增減車輛。“以前發車,雖然有時間表,但司機隨意性比較大,早發晚發,公司沒法記錄。”劉子京說,現在不同了,幾點幾分走,車到哪兒了,發車間隔長了,都可以通過後臺系統調控,人工進行干預,車上還有倒計時提醒。這些,都是我市大力發展智慧公交的成果。令劉子京頗為驕傲的是,我市智慧公交建設在全省處於領先水平。

從不斷優化的服務中,也透露出公交便民惠民理念的不斷完善:2013年10月18日起,70歲以上老年人可以憑藉老年公交卡免費乘車。2016年起,實行取暖期城市公交免費乘坐。除了老百姓看得見的實惠,我市還不斷調整優化線路,合理設置站點,縮短趟次間隔,延長運營時間等。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把優先發展公共交通作為民生實事來抓,給予了最大的政策和資金扶持。”劉子京說,去年,我市入選河北省第一批創建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示範城市,衡水公交發展步入了新時代。這令所有公交人幹勁十足,“我們將通過進一步完善設施、優化公交線網、提升服務等措施,打造省內先進、具有衡水特色的公交優先示範城市,給市民帶來更多幸福感和獲得感!”本報記者張洪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