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粉絲數量,白居易不會比李白少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講堂之上,一位頭髮花白的戴著眼鏡的老師正一臉得意地給學生們講著大唐詩人李白。

堂下,幾十處座位,座無虛席。學生們在老師的渲染描述下,對豪邁奔放的詩仙太白,真是心生膜拜,甚至好多學生已經開始激動不已,就像笑傲江湖中令狐沖最喜歡說的一句:真是痛快!

論粉絲數量,白居易不會比李白少

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痛快呢?是人生無限,揮灑自如的痛快。李白就是這樣的,據說李白信道,把自己看成一個遊俠。

一壺酒,一把劍,一個人,隨口即出瀟灑詩文,暢遊天地之間。

李白這個人是有很多粉絲的,包括我,但是呢?有一個人,他是不輸李白的,此人就是白居易。

白居易生於公元772年,逝世於公元846年,這幾十年的人生裡面,其實白居易也可以算得上轟轟烈烈。

他出生的時候趕上安史之亂藩鎮割據的亂局,全家人顛沛流離,但是他還是立下“兼濟天下”的理想,三歲識字,五歲寫詩,整天讀詩,學經,學賦,把舌頭整出瘡,他在自己的手上胳膊上,桌子上到處亂寫了東西,於是在16歲就能寫出《賦得古原草送別》這樣簡短而深刻的詩文。

論粉絲數量,白居易不會比李白少

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白居易讀了那麼多書,縱然是滿腹經綸,然而卻他很喜歡寫諷喻詩,換做現代來講,就是負能量的,比方說某處百姓疾苦,吃不起飯,而朝中大臣卻是酒肉臭。

寫多了這些詩總會惹來麻煩的,於是他開始被貶,但是,他並沒有停止寫詩,到了江州任司馬寫了首《琵琶行》,為了借史諷今,寫了一首《長恨歌,為了諷刺宮市現象,又寫了首《賣炭翁》。

他寫的都是現實的詩文,不像李白那麼飄渺誇張。

論粉絲數量,白居易不會比李白少

白居易的詩,朗朗上口,對仗工整,就像一首歌。雖說文和藝很多方面的是相通的,但是因為白居易從小刻苦才能達到這樣的境界。

白居易也是有很多粉絲的,比方說當時的皇帝,比方說我學弟。當時的皇帝說白居易這傢伙總是吃飽了飯開始罵娘,對白居易是又愛又恨。我有一學弟和我討論的時候總是念著“別時茫茫江浸月”。

白居易也有詩魔之稱,和李白可謂齊名,他的粉絲量,其實是不熟李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