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雨腥風中,“李白”初相逢

血雨腥風中,“李白”初相逢

2014年元月,筆者到達臨桂縣兩江鎮,在鎮裡一戶鄉村人家中,目睹了手工米粉的壓榨過程。米漿預先磨好,盛於布口袋,堆存在後院,一是濾幹水分而是令其微微發酵。壓榨前,取出粉團,在堂屋案板上大力搓揉,揉到韌序適中後,捧到院子中一間小廚房裡。廚房僅6平方米左右,一口鍋佔了三分之二地盤,柴火燒得一鍋水滾滾冒泡,鐵鍋上橫架一座長條木板凳改造的裝置。便是手工榨粉機了。

這裝置,一頭固定在灶臺上,一頭懸空在敞開的大鐵鍋上,木板內鑲嵌有帶眼孔的金屬空腔,腔膛連著鐵罩,鐵罩蓋頂有助力螺桿。那揉粉團的師傅是一位40來歲的漢子,生得粗胳膊粗腿,他身高不足一米四,當他捧著粉團靠近灶臺時,我很擔心這位師傅夠不著榨粉機。

哪曉得,這位矮個子師傅行動極其靈活敏捷,只見他“蹭”的一下竄到灶臺上,雙腿岔開,騎馬似的坐在木條凳上,將粉團塞進空腔,合上蓋,勻氣運力,轉動壓桿,白花花的米粉條便從裝置下方墜落,直接跌進滾水中。另有主家大嫂,早已備好撈攪,見米粉滾得歡暢,一把撈起,大海碗接住,一碗粉冒得。

血雨腥風中,“李白”初相逢

桂林米粉(網絡圖片)

兩江鎮是李宗仁的出生地,就是這種米粉,養育這位抗戰名將,白崇禧出生地會仙鎮距離兩江不到30公里路程,兩處的米粉加工方式完全相同,吃著同樣的米粉,兩人在家鄉卻從未有機緣謀面。當歷史終於把二人的命運聯在一起時,粉碗中盛裝的是玉林米粉。

民國時期,關於李宗仁白崇禧傳奇合作的肇始,江湖上有許多傳聞。民國二十七年(1938)4月,上海出版的《李宗仁將軍傳》稱李宗仁為“保定軍官學校肄業,在校識白崇禧、黃紹竑兩將軍,三人關係很是密切,白黃兩將軍,後來終於成為李將軍莫大的臂助。”這個說法顯然是附會,事實上,白黃二人的確都肄業於保定軍校,而李宗仁正如前文所述——因遲到而錯過“北伐敢死隊”報名,沒能北上。

民國九年(1918)8月,第一次粵桂戰爭爆發,李宗仁帶兵在廣東德慶縣悅城一帶與粵軍激戰,在這場戰役中,李宗仁第一次遇見了白崇禧和黃紹竑,當時他倆隸屬於桂軍另一支部隊。戰場上匆匆見過這一面,沒有深度交往。

又過了3年,“李白”二人方才走到了歷史性的交匯點上。這個交叉點究竟在哪裡?各說不一,各執玉林、桂平兩說。

李回憶說是在廣西廣西東南部的鬱林縣(今玉林市)。從民國十年(1921)12月,“李宗仁部遂從北流縣移防鬱林縣。”到民國十四年(1925),李宗仁“身為廣西自治軍第二路總司令(後改為廣西陸軍第五獨立旅,李任旅長),駐防於玉林等7縣之內,無形中成為這7縣之內唯一的軍政首長”

李宗仁是這樣講述他與白崇禧的初次會晤:

民國十二年四月,恰巧此時在廣州療養的白崇禧和另一保定同學陳雄,也秘密趕回梧州,並攜來大元帥孫中山委黃紹竑為‘廣西討賊軍總指揮’的命令……黃氏借白崇禧返後,即親筆函我,派白崇禧和李石愚兩人星夜送到玉林……這是我和白崇禧初次詳談,他身穿整潔的西服,談吐彬彬有禮,頭腦清楚,見解卓越……我和他徹夜開誠傾談,論列當前兩粵全盤局勢……白氏聽完我的建議後,表示非常贊成和感動。以後我和白氏共事二十餘年,推心置腹,患難與共,雖有人屢次企圖分化離間,我二人只一笑置之。世人多有因此形容李、白實為一人,私衷亦覺當之無愧。

白崇禧回憶錄的敘述與李宗仁不太相同:(民國十三年,)至此所餘之大敵一為陸榮廷,一為沈鴻英……我們之力量因不足與陸、沈抗衡。欲聯合駐於潯州(桂平)之李宗仁旅長……我與李之參謀長黃旭初商議,若李率其所部與討賊軍合作,登高一呼,四方必定歸服,其功豈僅在於廣西。黃也以為然,經其委婉勸說,李不表示贊成,也不反對。李是陸榮廷之部屬,我只身前往勸之反陸,於今想來,頗似入虎穴取虎子。李考慮多時終與我們合作……李見無法推卻,遂與我們合作,定名為定桂討賊軍共襲南寧。當時陸榮廷與沈鴻英相持於桂林城,南寧城防空虛,不攻而克。

“李白”相逢的地方,玉林、桂平都有吃米粉的習俗。民國時期,玉林牛腩米粉已很負盛名;桂平縣羅秀鄉產的羅秀米粉最負盛名。羅秀米粉用當地清激晶瑩的山泉水做出,粉質柔軟,粉條勻稱,細膩爽口。經試驗,將曬好的米粉折成一卷,用力向牆猛擲而不碎;一條幹粉絲能吊起1.8公斤重的鐵桶。

那年秋天,“李白”合作之後,李宗仁將獨立旅改為“廣西定桂軍”。兩軍相互配合,擊敗了盤踞桂平、平南、橫縣、賓陽一帶的自治軍陸雲高部。此後,李宗仁遷司令部於桂平。桂平出美女,李宗仁豔福不淺。“在此,他與桂平女子師範‘校花’郭儒仙一見鍾情。”。

無論“李白”相會時,吃的是玉林牛腩米粉還是桂平羅秀米粉,桂林米粉的名聲將隨著這兩名年輕將領的合作,鵲起於民國江湖。

玉林、桂平相距僅80來公里,兩地都是李宗仁的福地,此地毗鄰粵港澳,面向東南亞,背靠大西南,南接北部灣,李宗仁憑藉這個戰略要地,成為當時兩廣舉足輕重的一方諸侯。憑藉黃紹竑從孫中山那裡弄來的“廣西討賊軍總指揮”的任命,民國十三年(1924)7月,李黃兩股勢力合作成立了“廣西定桂討賊聯軍”。12月1日改稱廣西陸軍第1軍。

民國十五年(1926)4月5日,經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決定,桂軍編為國民革命軍第7軍。李宗仁任軍長,黃紹竑任黨代表,白崇禧任參謀長,全軍4萬餘人。中國共產黨員黃日葵一度出任第7軍政治部主任。第7軍的成立,標誌著“新桂系”的崛起。也標誌著新廣西建設的開始。第7軍下轄定桂軍及6縱隊,定桂軍總指揮由李宗仁兼任,參謀長是黃旭初。至此,以李白黃(黃紹竑、黃旭初)四人為核心的新桂系完成最早的組織組合。

這時候,桂林城內老百姓正處在血雨腥風中,米粉已經賣到50塊桂幣一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