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员工坑客户,二手电商难免责!

本文刊发自中国二手车自媒体联盟,作者系联盟成员,文章原创。

本文为保护消费者权益,部分材料隐去。

部分图片来自于看看新闻。

离职员工坑客户,二手电商难免责!

最近频繁接到用户投诉和咨询,关于二手车维权的事情,而其中一类“特殊情况”目前比较普遍,最近集中出现,我觉得有必要说一说。

离职员工“坑”公司日益频繁!

案例1:

收了车商2000元保证金,业务员离职,找不到人。

某二手车商参加某二手车电商的XX拍业务,当时对接的业务员说近期公司财务系统有点问题,临时会员保证金打给他就行,他转交财务,结果过几天参加拍卖被该平台告知会员保证金退了,无法参拍,而车商并不知情,平台表示这是员工个人行为,公司只有协助车商维权义务,但是现在两边都找不到这个业务员,公司的人事负责人说也找不到,目前此事还在纠缠中。

案例2:

电子合同“不翼而飞”,到底是谁搞鬼?

客户张女士,在某某二手车网站出售了一台二手车,当时签署的各种合同都是电子的,而且张女士留了心眼儿,都留存了档案,过程中有一些垫付款、尾款,总计约5000元直到车辆过户后还未付清,找到网站,被告知该员工已经辞职,并没有交接工作,并且张女士提供的合同其公司并没有相应的对应电子合同,也就是说这很可能是某员工跳过公司“私下交易”的行为。但是张女士表示,该员工提供了该公司的所有相关证件、电话、短信、微信等记录,目前为止仍未追回5000元欠款。

离职员工坑客户,二手电商难免责!

案例3:

卖了半年不过户,离职员工道实情!

客户王先生在某二手车网站出售一台福田面包车,车辆价值8000元左右,当时也没怎么砍价,就成交了,时至今日车辆仍未过户,指标拿不回来,找到当时的业务员,其表示已经离职,可以帮助协调,但是协调了半年多仍未解决过户问题,客户追问再三,平台表示是员工行为,平台不知情,但是成交记录、付款记录、合同都是公司签署。后这个离职员工表示,其实这台车公司经过了好几个二手车商,由于管理问题都不知道这辆车现在在哪个车商手里,可能都开到外地去了,所以没办法就都推给员工。如果王先生现在报警丢失,指标也可能必须得重新摇号才能获得,目前王先生不仅担心指标,还担心不过户的法律风险。

离职员工坑客户,二手电商难免责!

案例4:

卖车期间出事故,到底谁赔偿?

贾女士最近卖车卖的很闹腾,本以为广告做的挺大的某家公司应该挺靠谱,但是没想到后面一堆烦心事,车辆委托出售期间不断被骚扰要求降价,因为有靠谱朋友的二手车价格托底,所以坚持不降价,后来到期要求退还车辆自己出售,可是收回车辆的时候出问题了,开回来总觉得哪里不对,后来经过专业的检测发现车辆委托期间前方有碰撞事故,水箱框架和前悬挂都有明显的修复,贾女士找到该平台理论,被告知此情况是该公司离职员工任职期间违反公司规定试驾导致,可以协助贾女士追偿起诉该员工,但贾女士认为这家平台明显的推卸责任。

员工频繁离职凸显企业问题!

互联网时代,员工流动是正常的,合理的员工流动更有助于企业发展,而一家企业长期“老面孔”“铁饭碗”也不是好事。

但是物极必反,过高的流失率反应的往往是企业的管理问题,而不能仅仅说是员工的问题了。

目前的二手车电商,一线员工,也就是我们说的干活的那些人流失率之高前所未有,甚至某些城市某些部门半年换掉100%,而且辞退前无征兆,辞退后无补偿。

到底是什么导致目前一些二手车电商的“人心”出了大问题!

我们私密的采访了几十个在这些二手车电商平台工作的员工。

离职员工坑客户,二手电商难免责!

1、KPI指标拍脑袋定,完不成只能拿可怜的底薪,早走早解脱。

2、外行管理内行,上欺下瞒山头林立,拉帮结派内部斗争,浪费时间。

3、培训不到位,管理问题多,既学不到真本事又赚不到钱,不想徒劳。

4、专业人才被利用,6个月试用期,用完之后找各种理由降薪挤兑走,全是套路。

5、公司混日子溜须拍马给高薪,不干不错会耍嘴,真干活的被挑刺,干的身心疲惫,没意思。

6、公司某些做法“坑客户”不想自己学坏,良心上过不去,没有企业荣誉感和存在感。

7、早期公司有人情味,后来公司融资了就只剩下火药味和铜臭味了。

8、有文化有学历的不尊重懂业务有经验的人,而反之又不服管理,两类文化激烈冲突,做业务的玩不过斗心眼儿的。

9、竞争对手给的职位高,薪水好,条件诱人。猎头天天忽悠,各种承诺和诱惑。

10、本来就打算进来浑水摸鱼“里应外合”,发现这么干越来越难,内部“摸鱼”的太多,还是回归游勇自己干自由点。

目前部分二手车企业发展过快,尤其是外地分公司扩张,在自身体系不成熟、技术不完善、经验不丰富的情况下,急于求成,盲目扩张,结果导致的就是团队大幅波动、专业培训形同虚设,上岗服务全凭个人,容易被钻空子,容易里应外合“飞单”,再加上奖惩机制不合理。

某二手车网站评估师直言不讳说,主管的一个关系户,当助理的小姑娘,学历、经验、能力都不行,坐在办公室颐指气使指挥他们,大热天评估一台车才给5块钱,收入和能力相差太远,并且不公平,老子不伺候了,凭本事到哪里都吃饭。

二手车电商规模大了以后,人员鱼龙混杂,难免有一些人动一些“歪脑筋”,所以才会有离职前后的各种问题,有些是员工的道德问题,有些是企业的管理问题,我们希望企业自身减少这种问题发生,行业从业者道德管理和体系化管理也应尽快加强。

企业文化和管理是根基。

员工离职企业难免责

我们回到上述的案例问题,离职员工的一些行为,是否和其企业无关,完全是“个人行为”,企业免责呢?

我们咨询了专业的律师,给出的建议是,表见代理!

表见代理是指行为人虽无代理权,但由于本人的行为,造成了足以使善意第三人相信其有代理权的表象,而与善意第三人进行的、由本人承担法律后果的代理行为。表见代理实质上是无权代理,是广义无权代理的一种。若无权代理行为均由被代理人追认决定其效力的话,会给善意第三人造成损害,因此,在表见的情形之下,规定由被代理人承担表见代理行为的法律后果,更有利于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维护交易安全,并以此加强代理制度的可信度。

离职员工坑客户,二手电商难免责!

各位,是不是觉得十分晕菜了?

我也是,不过这个问题十分有典型代表意义。

还原场景解释就是,离职员工在职期间,其出示的工作证件、提供的系统证明、工作服装、合同、手续等与企业相关的资料,让客户相信其代表公司行使其业务权利,则该企业有责任对客户损失承担,即使该员工离职,大概就是这意思。

表见代理,哪位懂的给说说分析分析!

所以现在行业整体竞争日益激烈,法律法规越来越完善,消费者维权意识加强,二手车从业者更要谨慎经营,学好相关法律知识,各位老板们要用好人、用对人、用能人!

21世纪,人才最宝贵,每一个离职员工都应该让我们企业家反思,是不是都是员工的错?还是我们有做得不够好的?

欢迎给我留言!员工离职造成损失,你怎么看?

二手车小胖行业私享群,请加微信:xiaopangfans,注明申请私享群,仅限年轻同行需考试入群,收费标准待定,资深老司机和萌叔美女徒弟团带你哦!

关于二手车不明白咋整?

搜索没有咋办?

他是一个北京土著,从小热爱汽车,骨子里的摇滚梦想和江湖道义并没有随着时间而失去,从事二手车行业15年,期间通过广播、微博、微信、电视、直播各种方式帮助了百万级的用户,从小胖变成了萌叔的80后,略懂二手车,如果有问题,欢迎留言!

腾讯微博:二手车小胖王萌

新浪微博:二手车小胖

微信公众号二手车小胖说:ucxiaopang

粉丝专属服务微信号:xiaopangfan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