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推动贵阳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增强驱动力,是推动贵阳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以更大力度、更加务实的举措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培育招商引资的“高地”、创业发展的“沃土”,加快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奋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推动贵阳高质量发展,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进一步深化认识,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把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落实到贵阳经济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高质量发展,是党的十九大对经济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产业发展、强化招商引资,是推动贵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这三件大事具有紧密的逻辑关系,互为前提、互为条件、互为结果,相互作用、互相影响。优化营商环境是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更好推进招商引资、振兴实体经济的基本前提。贵阳作为省会城市,是全省发展的“火车头”“发动机”,必须有与省会地位相匹配的营商环境;我们要按照“一年重点突破、两年全面提升、三年争创一流”的目标,精心打造与全省“首善之区”相匹配的一流营商环境。

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推动贵阳高质量发展,要深化改革、再造流程。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实质上是一场体制改革、机制创新,是一场全面深化改革攻坚战。全市各级各部门及广大干部要切实增强推进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将其作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贵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作为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题中之义,举全市之力打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贵阳在行动”这场攻坚战。要坚决破除陈旧观念和僵化思维,坚决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和利益固化的藩篱,从体制机制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和创新。要敢于动真碰硬,对出台的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政策文件和改革措施必须不折不扣执行,不能仅在一些非主要的、非内在的、非必然的环节上作不痛不痒的“修补”,而是要敢于触及问题本质,抓住主要矛盾,找准问题症结所在,决不能为了既得利益搞“虚优化”“假提高”。

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推动贵阳高质量发展,要更好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提升政务服务、便民服务水平,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

要把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作为主要切入点和有力突破口,推动流程再造,提高整体效能。“放管服”改革一定要彻底,要敢于动部门的“奶酪”,舍得从自己的“口袋”把权力掏出去,该放的权放得更彻底、更到位,该管的事管得更科学、更高效。要加快推进“一网通办”办事流程改革、“不能说不行”观念行为变革,大力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构建起“一张网、一朵云、一个号、一扇门、一支笔、一次成”的政务服务贵阳模式,努力打造政务服务最优城市,最大限度利企便民。

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关乎贵阳全局、决定贵阳未来。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同心同德、合力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贵阳在行动”,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狠劲和韧劲,抓出新成效、实现新突破,真正把贵阳打造成为投资热土和创业高地。

文字:本报评论员

审校:肖 燕

签发:况顺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